书城文学悲情难咏(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6225000000001

第1章 我也是义和团

我想,要我到这里来讲话,并不是因为把我看作一位教育专家。如果是那样,就会显得在你们方面缺少卓越的判断,并且仿佛是提醒我别忘了我自己的弱点。

我坐在这里思忖着,终于想到了我所以被邀请到这里来,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让我这个曾在大洋之上飘流的不幸的旅客懂得一点你们这个团体的性质与规模,让我懂得,世界上除了我以外,还有别的一些人正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从而对我有所启迪。另一个原因是你们之所以邀请我,是为了通过对照来告诉我,教育如果得法,会有多大的成效。

尊敬的主席先生刚才说,曾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赞扬的有关学校的图片已经送往俄国,俄国政府对此深表感谢一一这对我来说,倒是非常诧异的事。因为还只是一个钟点以前,我在报上读到一段新伺,一开头便说:“俄国准备实行节约。”我倒是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我当即想,要是俄国实行了节约,能把眼下派到满洲去的3万军队召回国,让他们在和平生活中安居乐业,那对俄国来说该是多大的好事啊。

我还想,这也是德国应该毫不拖延地干的事,法国以及其他在中国派有军队的国家都该跟着干。

为什么不让中国摆脱那些外国人,他们尽是在她的土地上捣乱。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既然我们并不准许中国人到我们这儿来,我愿郑重声明:让中国自己去决定,哪些人可以到他们那里去,那便是谢天谢地的事了。

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

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我把俄国电讯再看了一下。这样,我对世界和平的梦想便消失了。电讯上说,保持军队所需的巨额费用使得节约非实行不可,因而政府决定,为了维持这个军队,便必须削减公立学校的经费。而我们则认为,国家的伟大来自公立学校。

试看历史怎样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演,这是多么奇怪。我记得,当我还是密西西比河上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曾有同样的事发生过。有一个镇子也曾主张停办公立学校,因为那太费钱了。有一位老农站出来说了话,说他们要是把学校停办的话,他们不会省下什么钱。因为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

这如同把一条狗身上的尾巴用作饲料来喂养这条狗。它肥不了。我看,支持学校要比支持监狱强。

你们这个协会的活动,和沙皇和他的全体臣民比起来,显得具有更高的智慧。这倒不是过奖的话,而是说的我的心里话。

〔美国〕德莱塞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美国小说家。自幼家贫,12岁开始谋生,靠人资助才得以进入大学学习。1900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遭禁,封笔10年。1911年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出版获得更大成功。1912年起,他先后推出了著名的《欲望三部曲》:《金融家》(1912)、《巨人》(1914)和《斯多葛9(1947)。而使他获得世界更大声誉的,则是192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它既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本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坛的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此外,他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自由及其他》(1918)、《十二个人》(1919)、《锁链9(1927)、《女性群像9(1929),散文集《敲吧,鼓儿》(1920)、《关于我自己的书》(1922),政论集《悲剧的美国》(19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