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6221000000009

第9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中观发展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的中观发展战略是关于产业选择的研究。关于产业选择的研究,是西方国际投资理论中所没有涉及的盲点,但对发展中国家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认为,在自由企业制度条件下,市场机制能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投产的产业只不过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企业在市场信号的导向下,自发完成在东道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另一方面,西方直接投资理论是以美国等发达工业国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作为其考察对象,而发达国家技术进步速度快,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领先水平。其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基础上进行的,单个企业的优势基本上反映了产业的整体优势。因而,西方直接投资理论往往以“企业选择”代替“产业选择”。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具备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先决条件或优势,相反是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种特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决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同时还必须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中观要求,先选择产业,再选择企业。只能在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前提下,来选择从事这一投资活动的微观经济主体。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的意义如果说“企业选择”的结果是跨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占领东道国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保障获取高额利润,或者说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开辟新的经济空间,那么,“产业选择”不仅是为了保障跨国企业的收益增长,还在于为带动产业成长、实现产业结构跃迁创造新的途径,以便推动投资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可见,“产业选择”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一、对国内经济发展具有辐射效应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本质上是资本过剩的产物,是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可称之为“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开始的,是在大规模吸纳外资的背景下进行的,属于“非资本过剩型的跨国投资”。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跨国投资不仅在动因上存在着的差异,而且在投资效果的价值判断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对于“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来说,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其意义已超出了企业投资行为的范畴,单纯地用投资微观经济收益已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而必须从宏观、微观经济发展的两个层面去解析。从宏观层面看,企业的跨国投资不仅要选择能够为企业带来投资利润的项目,而且这种项目对于母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辐射效应,这种辐射效应越大,跨国投资也就越有利。而这种辐射效应的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资本的增值程度,更取决于投资的产业选择。只有在优化跨国投资产业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够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带来自身的利润增长,同时也通过技术传递和市场扩展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改造,为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提高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重塑国际分工格局

国际分工格局是决定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因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单个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而是直接取决于各产业整体素质,从而取决于国民经济的综合素质。并且从长期来看,任何企业优势总是以产业优势为支撑的。因此,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整体素质,是促进国际分工合理化和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客观要求。

由于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政治、经济地位突出,更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利用产业优势,努力拓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途径,加速与发达国家的产业交往与交流,以求在交往、交流和合作的优势互补过程中,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为重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创造条件和契机。

三、有助于“企业选择”投资效益的实现

上述在强调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重要性的同时,并不否认二者的一致性和相互促进性。一方面,有效的“企业选择”无疑会增强本国的产业实力,从而进一步拓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另一方面,合理的“产业选择”,也有助于优势产业内的优势企业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并为海外企业的利润增长提供切实保障。因此,即使从“企业选择”的角度看,“产业选择”也是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为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母国的产业政策支撑,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更是如此。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不具有资本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政策扶持就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即通过国内的政策倾斜,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张,还必须从国内相关企业的生产发展中获得支持。现代企业生产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每一个企业都同其他企业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交换。跨国企业越是能带动母国相关企业生产的发展,也就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资本供给或产品销售市场,从而为企业的海外投资利润和稳定增长提供可靠基础。由此可见,“产业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的依据由上述分析可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关系到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微观经济收益。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制定合理的产业选择基准,是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对外经济活动质量的必要前提。

西方跨国投资理论的分析中,主要是侧重“企业选择”基准的建立,而在“产业选择”问题上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建议。6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清模型”的产业选择理论,即“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主张一国应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跨国投资。但这一产业理论只适应于日本本国的一定历史阶段,到70年代,它就解释不了大量出现的进口替代型投资行为,更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处于滞后状态,如果按照“边际产业”来规划对外直接投资,既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很难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开辟出多大的投资场所。因此,“边际产业”选择基准不具有普遍性。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既要遵循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从我国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按照这一原则,产业选择基准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产业组合区位差别优势基准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优势决定着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份额。在产业选择的框架内,经济优势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单个投资者的经济优势,即厂商经济优势。产业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业的各种优势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中,或者说产业经济优势是该产业内各种厂商经济优势的集合,本质上是一种“组合优势”。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首先取决于产业内优势企业的组合状况,只有当单个企业的分散优势转化为产业整体优势成为可能时,才能不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

通过企业组合的方式能够体现产业的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既不是绝对优势,也不是全球优势,而是相对于一定投资区位的优势。即母国某产业相对于东道国同类产业所具有的差别优势。区位差别优势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基本经济依据,也是使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获益的内在经济根据。只有当某种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双方带来比较利益,跨国投资才将成为可能。可见,“产业选择”是将“区位选择”包含在其中的,选择了不同的“区位”,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产业”。而同东道国相比较的优势产业,在投资国的产业体系中,既可以表现为“边际产业”,也可以表现为“优势产业”,甚至可以是母国的中等水平产业或一般产业。

二、国内贸易量基准

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对于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对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技术发展的波及效应。但由于这种投资存在于异国,因而“波及效应”作用大小将取决于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所发生的贸易量。也可以说,海外企业对母国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贸易总规模,是衡量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所说的贸易量主要是指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即某一类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之间的贸易关系,属于互补贸易关系范畴。在垂直贸易条件下,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是一种互为市场的关系,任何一方市场规模的扩张,都会对另一方生产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扩散效应。

应指出的是,产业内垂直贸易是由产业内各生产阶段的关联度或连锁度决定的。这种连锁关系被区分为前向连锁度和后向连锁度两种形式。其中对于具有较高后向连锁度的产业来说,若选择最终产品的国际化,则能有效地带动母国中间产品及初级产品的生产扩张。相反,对于具有较高前向连锁度的产业,如选择初级产品的国际生产,则有利于为母国相关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增长提供资源供给。可见,产业内垂直贸易量是与产业关联的深度和广度呈正相关关系,产业关联越深,表明国际生产将波及到母国较多的生产环节;产业关联越宽,则意味着国际生产所辐射的母国产品品种也越多。因此,我国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所发生的垂直贸易量,是衡量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是否合理的重要基准之一。

三、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

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就是我国跨国企业的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应当瞄准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投资方向,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当服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应当是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核心问题。

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重心将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那些高新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类型。在国际投资领域广泛拓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场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

1.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对外投资非选择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对于“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来说,其投资的机会成本通常比“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要高,即这部分资本在国内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其转向海外投资的代价。因此,那种在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时,见项目就上,见工程就揽的做法,实际上是短视的。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潜在投资机会日益增多,这种机会成本还会有所上升。弥补这种机会成本的主要途径,便是在国际投资领域寻找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投资方向。

2.只有建构技术密集型跨国生产体系,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目标。技术密集型国际生产体系能够形成对母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牵引,从国际生产的需求(后向连锁国际生产)或供给(前向连锁国际生产)方面推动母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扩大跨国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选择,也有利于为母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让出一定的经济空间,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既体现了国际直接投资规律的一般要求,也是我国“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产业选择特征的集中反映。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

产业选择根据上述产业选择理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性产业选择思路应该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及现实条件,利用国有资产加大以下四个重点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一、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

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今后应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一般而言,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需求可以说有四条获取途径:一是自我研究开发。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需巨额费用,由于资本投资和科技队伍实力的不足,进行自我研究开发是不现实的。据统计,1994年,美国研究和开发投资达1730.2亿美元,占GDP的2.61%;日本研究和开发投资达1233.9亿美元,占GDP的2.93%;韩国研究和开发投资为76.6亿美元,占GDP的2.33%;中国研究和开发投资为30亿美元,占GDP的0.5%。二是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交易购买。由于发达国家及大型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70%的高新技术,它们的技术垄断,也不可能买到先进技术,我们在技术贸易交易中接连不断的上当受骗行为便是证明。三是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据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发展中国家90%的生产技术,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中,凡先进技术均以独资方式进入,严格控制,封锁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和扩散,所以也不可能获取到先进技术。据英国SPRU大型企业数据库资料,在1985~1990年期间,全球最大的596家跨国公司中,只有10.9%的公司把其技术创新活动放在国外。其中美国最大的243家公司中,只有7.8%的公司;日本最大的139家跨国公司中,只有1%的公司把其技术创新活动放在国外。四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购并技术目标市场的企业,以控股方式获取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可见,在这四条途径中,只有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一技术获取渠道是最有效的。在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外资进入的领域放得宽松,除尖端科学领域外,一般的高新产业技术领域均可进入。如浙江万象集团在美国购并企业发展,3年内向母公司传回几百项获取的技术信息,极大地推动了母公司的技术改造。

从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情况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占投资额的10%左右,应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和扩大。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应分为三个层次,区别对待。第一层次,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等服务性行业的投资。需发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作用,因为这种投资可能是亏本的,企业的市场化行为行不通,为了长远的目标利益,只能由国家来承担。第二层次,是市场空位产业的投资。发达国家已完成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让出了部分劣势产业和低技术结构产品市场,也就是小规模技术理论中所认为的小规模技术产品。我们应见缝插针,在其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次、产品的不同类型方面寻找市场空位,进行渗透型投资。如美国的机床制造市场、日本的小型家电市场等,由于国内产业高级化发展,使原有的中小型生产企业获利小而转产。还有,目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韩国的众多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或破产,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失业。我国可组织国内有关厂家去购并这些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中小企业,一揽子端过来,利用其技术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一方面填补其市场空位,另一方面向国内转输技术改造国内相关企业,促其产业结构升迁。虽然获利小些,但有助于实现整体目标。第三层次,是我国传统工艺行业的投资。我国的传统工艺产品在发达国家有一定市场,可充分发挥所有权优势在发达国家独资建厂生产,一方面为国家赚取可观的外汇收入,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创造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取有关新技术改进传统工艺的生产。

二、收购和控股国外银行,建立海外金融支持系统

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战略之所以能实现,关键的一点是有实力雄厚的金融支持系统;或是跨国公司本身是个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财团实体,有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或者是有跨国银行的跟踪服务。总之,都靠银行等金融系统支持其在国外扩张和发展。而我国的跨国企业均缺乏跨国银行的金融支持,中国银行虽有一定的海外发展,但分支机构、办事处设立过少,不能做到有效的跟踪服务,五大专业银行基本未走出国门。在这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到国外收购和控股国外银行,以建立海外金融支持系统。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南亚诸国及日本、韩国的一些银行受不良资产的影响而倒闭,政府也放宽政策向国外出售,美国已纷纷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购买银行,为发展全球市场服务。我国也应抓住这一机遇,放宽政策,让中国银行和各专业银行走出国门,在上述国家购买和控股当地银行以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为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从资金来源上看也是可能的,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银行连年出现存差,近几年存差已高达三四千亿元,在国内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转向国外投资扩张银行自身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三、外投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体系中,自行研究开发的制造业技术有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又引进了国外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了合资改造,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如机电制造业、纺织业、家电制造业等,其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改造技术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海尔无菌冰箱、空调等技术已超过技术母国,处于领先水平。从近年的出口产品构成比例看,机电、家电产品每年出口额递增10%以上,对欧洲、拉美和非洲等的出口均占中国对当地出口总额的30%以上。国外市场需求大,纺织、服装等技术成熟稳定,在世界各地区包括欧、美国家都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受欧美等国的非关税壁垒、出口配额等因素的限制,出口贸易受阻,难以扩大份额。上述产业在国内都属过剩产业、长线产品,纺织、服装业制造能力过剩60%左右,机电、家电制造能力过剩40%左右,需要到国外寻找出路,而将上述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移植于产品进口国或第三国合资建厂进行生产,实行当地化战略,即按当地国产品当地销售或享受当地区域集团内的优惠政策扩大销售,或利用当地的出口配额出口第三国等。从已走出国门在非洲建的服装厂,海尔、海信、康佳在美国、拉美、印度等地建厂生产的经营情况看,态势很好。这类投资不需要多少外汇资金。从投资实践看,与国外合资,我方以技术和设备投资,若控股的话,技术、设备投资占到2/3,再加上1/3的资金投入即可。我国应制定政策,对技术成熟的过剩产业、长线产品的对外直接投资,从项目审批、信贷资金供应、产品返销税率、外汇留成额度、融资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和优惠,扩大上述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能够优化国内的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能扩大出口份额,为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和提供外汇资金。

四、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类的直接投资,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类的投资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之一,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为其他类型的投资做先行和打基础。在第五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中已总结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亚洲地区,而拉美、欧洲、非洲等地区较少。这些地区的多数国家对我国的各方面投资条件不了解,采用跳跃或直接投资的方式成功率不高,同时我国对上述地区、国家的投资环境也不了解,在其他投资产业进入之前,需要有一个先行性、试探性类型的投资来打基础。根据我国进入非洲地区的经验来看,主要缘于六七十年代我国出于政治和外交方面需要,在非洲一些国家援建了一批工程项目,通过这些援建工程项目使双方得以沟通、了解和认识,为后来的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当然,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再有大批的无偿援建项目,应是以市场行为在当地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对外承包工程的实现途径,可以是我国单独投资承包,也可参与其他国家的承包工程,以扩大市场渗透面。如日本、韩国在海外有许多承包工程,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选用工资等较低的合作伙伴,而我国所具有的丰富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可成为日本等国企业的合作伙伴。对我国难以投入的国家、地区,从争取参与分包工程做起,参加联合承包。

第二,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具备一定的素质水平,相对于上述拉美、中东、非洲地区的国家而言,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因此,扩大对外工程承包,能够带动劳动力出口,缓解国内就业紧张状况。

第三,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已取得了一定成绩,进一步扩大是可能的。截止1998年10月,对外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和劳务合作方面累计合同金额达到803亿元,完成营业额555亿美元。外派劳务人数174万,1997年底在外人数32.4万。近3年来共建成成套项目126个,其中122个被评为优良等级。有20多个企业跻身世界承包商225强的行列,业务扩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为桥梁,推动了我国企业走上国际市场,迅速进入发展中国家。

五、跟踪跨国公司,为其生产配套产品

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进行生产时,一般只控制产品的核心部件。其零配件和辅助产品则转托当地企业或固定的厂家生产。有长期合作信誉的厂家即可跟随跨国公司为其生产配套产品。如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等国的厂商,跟随跨国公司进驻上海为其服务。在这一方面,外商也评论道,中国企业反应不灵敏,只在国内为进驻中国的跨国公司生产配套产品,不会主动走出国门,跟踪跨国公司去同步服务。说明我国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发展,这种配套服务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我国的多数企业也具有这种生产技术和能力,只要有主动意识,就不难打开局面,也就能走出国门。

以上是从战略角度讲,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中应着力扩大的五个方面。纵观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目前多采用市场多元化、产业多元化战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有着多方面的资源和市场需求,因而投资产业也应多元化发展,如资源获取型投资、出口保障型投资等都应根据国情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