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主宰你的情感
6220200000030

第30章 怎样超越孤独

青少年时期的年轻朋友,似乎特别容易受到孤独的侵袭。

一位18岁的少女,这样诉说自己孤独和渴望理解的心情:"现在我强烈地感到孤独,周围那么多人,却不是我的世界。我特别希望有一个理解自己的人,我们可以无话不说,我们可以互相理解。可是,这个人在哪里,他是谁?"

孤独与孤单不同。独自一人在山林中,在旷野中,那种体验准确的说应叫做孤单。孤独是只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的一种东西。换言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学习中,才能感受到孤独。孤独降低了人的生活质量,因为当人们说一个人"很孤独"的时候,也就是说他是"不幸"的。

《圣经·创世纪》中说:"人不应该孤独。"孤独,是一个灰色的字眼,好像人人都不愿意沾惹它。然而,孤独又是那样的普遍。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感到孤独的时候。而对有些人来讲,孤独好像如影相随,挥之不去。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与孤独相伴呢?

孤独也是一种情感体验。孤独感是由于与他人在心理产生一定的距离,而造成交流困难的情感体验。比如,刚刚转学以后,由于到了新的地方,远离了熟悉的同学,周围的人们比较陌生,亲密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孤独往往就会产生。不过,这种孤独一般来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除。

一位在宇宙飞船上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宇航员曾说过,与孤独相比,太空舱生活的种种困难和不便简直算不了什么。可见,每一个经历太空生活的人都必须面临孤独的考验。但是,孤独感并非只在形单影只时出现。在大都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迎来送往的热闹中,有人内心却感到孤独。正如上面女孩那样,明明置身人群,心灵却没有人可以交流的感觉,才是孤独感。只有这时的孤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感。

哪些情况会使人陷入这样真正的孤独之中?

一是价值取向问题。

有的人由于追求道德上的完美,对自己和别人有很高的要求,感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掺杂了大多利益方面的关系,甚至觉得世人物欲横流,因而变得愤世嫉俗,洁身自好。他们对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辈深恶痛绝,深感人情令漠,流俗卑污。因此远离是非之地和名利之场,生活中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于是"高处不胜寒",体验到了一种孤独感。当屈原感叹"世人皆浊,唯我独育"的时候,他一定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二是性格特征问题。

有人曾在许多学校进行过这方面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少数"嫌弃型"学生和"人缘型"学生。所谓嫌弃型学生,指的是在班里几乎没有朋友非常孤独的学生。人缘型的学生正好相反,在班里极受欢迎。进一步研究发现,嫌弃型学生具有以下性格特点: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嫉妒心;对班集体的工作缺乏责任感,敷衍了事或浮夸不诚实,完全置身于班级之外;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不尊重别人,操纵欲、支配欲强;对人冷漠,孤僻不和群,有敌对、猜疑、报复等特点。可见,孤独与性格密切相关。

首先,性格自卑的人容易陷于孤独。这样的人由于自卑,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很不自在,担心自己受到别人的挖苦嘲笑,于是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尽量减少与别人的交往。这样做,虽然维护了自己脆弱的自尊,保全了"面子",代价却是使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境地。

其次,性格自傲的人容易陷于孤独。当然,人立当自信自尊,可是如果自信变成自夸,甚至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则埋下"孤家寡人"的祸根。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或许小有才气,因而自视甚高,什么事都不在话下,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整天夸夸其谈,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样时间一久难免令人生厌,大家就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了,于是他们陷于孤独中之重。

再有,性格内向的人容易陷于孤独。内向的人不爱交往。不爱交往的人就朋友少。朋友少的人自然容易孤独。有些年轻人在周围连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也就只好与孤独相伴了。

还有,性格被动的人也容易陷于孤独。这样的人深感孤独,不是不想与别人交往,只是太缺乏主动性。他们总是很冷漠,在路上遇到熟人时,总是等待别人先和自己打招呼;处在集体中时,总是期待别人为自己服务。这样的人怎能不孤独?

三是年龄特征问题。

青少年容易感到孤独,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心理年龄特征问题。人在出生一两年以后,由于断乳,与母亲在身体上的联系便完全切断。但是在心理方面,他仍然依赖着父母。此时的儿童几乎没有孤独的体验。到了少年期,他开始走向心理上的独立,力求摆脱父母的监护。这种心理上脱离父母的过程就是"心理断乳"。正如第一次断乳给婴儿带来的困难一样,心理断乳也同样使少年面临一次危机。独立是进步,但它并不意味着轻松。独立意味着个人肩膀上独立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当独立的人遇到困难和疑惑,就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理解、支持和交流,如果得不到这些,他就会陷入孤独之中。

大概从上初中开始,孩子有什么事不再急于对父母讲了。由于开始察觉自己与父母之间,在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觉得让父母完全理解自己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开始在同伴中寻找知心人,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少年时期人际关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一面是疏远最亲近的父母和教师的"闭锁性",一面是寻求能坦率告知一切的伙伴的"开放性"。这种矛盾的心情同时存在。对于小学儿童,父母也许是最好的朋友。中学之后已开始摆脱对父母的纵向依赖。这时候靠空间邻近建立的伙伴关系,已不能适应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所需要的是能无所不说保守秘密兴趣相同的知心人。但是,与朋友的交往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再加上情绪不稳定导致行为具有冲动性,因此昨天还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今天就翻脸的事,是常有的,由于误解和性格不和而断交的也很多。他们往往把绝交归咎于对方,"真没想到他是这样一个人",这种抱怨在青少年朋友中经常可以听到。但是,抱怨别人并不解决问题,自己还是陷人孤独寂寞的包围之中。这种社交的孤立使他们感到不安,因而特别需要朋友。在旧的伙伴关系解体,新的朋友关系尚未建立的时期,就会出现情感交流的真空。而此时正是身心变化极大的时期,需要向人倾诉,渴望被人理解。于是,这种真空必然使青少年出现孤独的感受。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孤独心态的困扰呢?

这需要我们"对症下药",针对如上几种情况来分别寻找对策。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导致孤独,就要考虑自己的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的利益,是否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如果是,就要义无反顾地追求下去,不要因为害怕自己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不过也要看到,追求美好的理想是许多人的共同愿望,只要愿意,还是有机会找到志同道合的挚友的。洁身自好是可以的,但在交往中还是应当与他人和睦相处,不可对别人要求过高,不能过分地指责别人,对别人要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今人说"求大同存小异",都是这个意思。应该尽量在与外界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才能获得安宁,减少麻烦,享受一种孤独之美。当然,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正确,违反社会潮流,导致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就要适当作出调整,换换脑筋,把自己融人社会主流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朋友多了起来,孤独也已烟消云散。

第二种情况,如果是由于性格特点而导致的孤独,就要检查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受欢迎的性格特征,并拿出行动坚决改正。一旦你的性格改变了,你就会发现,伙伴们又重新回到了你的身边。

由于自傲而陷入孤独的人,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扩大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要看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学无止境,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自以为是只能说明自己的浅薄与无知。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一个傲气十足的人,往往以看不起别人开始,以被别人看不起而告终。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尊重别人的爱好和价值观念,容忍别人的缺点,这样就能和别人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自己也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

由于自卑而主动割断自己与别人的联系的人,一方面要调整心态,大胆与别人交往,还要在平时通过锻炼自己的性格,克服自卑。恢复自信的重要办法,就是要提高自我评价,注重自我激励。要对自己做全面的分析,多看自己的长处。要经常回忆自己成功的经历,对于失败,不要将原因过多地归咎于自己。当面临信心不足时,要不断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我一定会成功的","没有人会笑话我"。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锻炼,自卑心理就会减弱或消除,逐渐能够坦然地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子。这样也就走出了孤独。

由于内向而感到孤独的人,应该增进交往走出孤独。一面努力减少独处的时间,一面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样,走出封闭的空间,在交往中开放自己,逐渐就会感到交往真的感觉好极了。

由于被动性格而陷于孤独的人,应该积极主动地增进人际关系,打破孤独的局面,不要一味地等待别人。应当主动接近别人,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善意和诚意,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热情周到的帮助。别人也会投桃报李。这样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自己也就走出了孤独。

第三种情况,如果主要是因为心理年龄特征而导致的孤独,重要的是认知上的调整了。一方面,不必过于在乎孤独的感觉,认识到这是成长的一种烦恼,是谁都会经历过的。这样,孤独感就不再那么痛苦,从中还会体验到自己正在长大的感觉。另一方面,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的关系。追求独立是成长的必然,但是,真正的长大的人又怎么会拒绝来自长者的帮助呢?再一方面,要善于处理和同龄人的关系,讲究人际交往的策略。关于人际交往,有很多策略和技术。本丛书专有《营造你的人缘》一册,会给你很好的具体帮助。

讨论至此,我们很有必要换个角度再来看孤独。

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但是,它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不必过分害怕孤独。孤独也可化为一种力量,推动人前进。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正是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中默默耕耘,最后才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甚至有人认为,凡是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一生无不是在孤独中度过的。尤其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和研究,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话,就非置身于孤独中不可。你听说过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故事吗?今天,梵高的画已成稀世珍宝。但是,这位开一代新画风的艺术大师,在世时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在孤独与贫困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甚至在他生前没有卖出过一幅画。

如此说来,孤独在我们的整个人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能享受孤独的人,不能算是拥有了真正幸福人生的人。每一个人不管理智上愿意与否,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孤独之中。与孤独相约,就是要认识它对我们人生的积极价值,学习善待孤独的方法,享受孤独带给我们的快乐。

美国学者阿瑞撰写了一本书,题为《创造的秘密》,他把孤独列为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条件。阿瑞强调说:没有一个内心的安宁和自己独处的空间,我们个人的发展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孤独的价值就在于可以达到更高程度的注意力,使我们的思维进入一种最自由最开放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使我们能够更智慧地生存,更少遇见红灯。

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最大的困扰是我们丧失了孤独的能力。正如帕斯卡说:"人类所有问题,都来自人无法单独静静坐在一间房内。"因此,我们要选择绿灯人生,就必须给自己留出孤独的时间和空间,就需要学会享受孤独。

孤独并非孤立。孤立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孤独则是为了更好地听懂世界上的声音。也就是说,孤独是为了聆听自己直觉的心在说什么,是为了与自然对话,使我们的生命状态,从人为的状态转到自然的状态,从而摆脱干扰,用灵性的眼睛看清生命原本设计的那一路绿灯,更加自觉、积极、活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健康朝气而变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可以这样来描述我们的孤独时光:暂时地将自己从社会角色中摆脱出来,清空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杂念,割断一切对这个社会的物质依赖和需求,让自己的灵魂处在一种高度自由状态。

然后,来审视我们正在经历着的一切社会生活,倾听自己内心的判断。这也就是像在欣赏一件雕塑作品,我们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赏,从不同的距离之间看出不同的效果。这样,我们就不可能再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心胸里,再为某一个点的利益斤斤计较。我们的视野将趋向全景式,我们生活的机会也就无限地成倍地增加,相应地我们人生成功的机率也就大大提高。

为了能够更好地享受孤独的乐趣,训练自己多视角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当我们越来越热衷于思考时,我们才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有时候孤独感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这样从两个方面看孤独,才时比较全面的。当然,对我们青少年来说,由于心理年龄特征,需要先学会摆脱孤独,然后,在人生旅途中还需要学会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