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鹰955电台
很怀念湖南金鹰955电台的大眼睛直播间,坐里面可以看见流动的夜,隐约的灯火,夜色中的喷泉。坐在主播台上往右看,可以看见美丽的湘江夜景,灯火阑珊,偶有船只经过,缓行,沉默,不会发出一点声响,像一只巨大的鲸鱼,浮出水面,独自前行,并不惊扰他人。
我白天写作,夜晚做节目。我并不把主持节目当成工作,而是把它当成享受。直播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它寂静而又喧闹,像风花雪月的舞台,每晚都有爱情故事上演。
至今仍有听过我节目的人在微博上不断留言,他们说,很旧念听节目的那几年,成长的日子因为有你而变得更加完美。一个小小的收音机,一宿舍的女生,听你说话,听你娓娓道来。你的声音很能吸引我们。我们无数次地被感动过。听到这些,我是喜欢的。
我是一个平静的女子,一生写过许多字,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度过的,也把一部分宝贵年华留给了直播间,用我的感悟转化成声音,让它变成一种非文字的东西,飘荡在城市上空,吸引到许多人,给他们带来刹那间的感动。
遇见或者不遇见,这些都属缘分。一个听者,某天走过街口拐角处,与某个声音相遇,从此听她的节目,追随她,收集她写的书,在网络上百度她,查找她的消息。去书店买她的书。看她的博客,点击收集她的相片。到微博里留言,对她说赵老师我好喜欢你……这些都是缘分。
在湖南做节目,常常会想念北京。想念我的家。想念我舒适的房间,想念宽阔的街道和飘零的白雪。想念歌中唱的那种意境,想念我写下的每一段文字,想念我书房里的植物,案头的小花,带流苏的台灯。我的电脑。想念我塞满亮晶晶耳环的莲花盒子,想念我挂满华丽衣服的整体衣橱。想念丝绒沙发,想念落地窗,想念一本本随手可及的书。
此岸和彼岸,相互想念。人这一生做什么,不做什么;遇见什么,不遇见什么,在某个空间里发生一段什么,这些都常常不能被设计。只有顺应。那个外形酷似眼睛的大直播间,在我的记忆里仍是一只美好的眼睛。
“就在城市最中心。”这是我们当时的一句台词。
2005年1月1日,我见证了湖南金鹰955电台第一次发声。从无到有。从此城市上空多了一道风景,我是那风景里的一朵夜玫瑰,一个从容而又好听的声音。那些美好的夜话节目啊,如今全都随风飘了,当年一起主持节目的电台DJ,也都去了各地的电台。
天南地北。海角天涯。
藕粉
藕粉这种东西半夜想起来,还是要来一碗的。冬夜漫长,有书香暖灯做伴,还要有一小碗暖香甜腻的杭州藕粉做点缀,那样才完美。藕是植物的根,营养丰富。一袋小小浅白色的粉沫,滚水冲开,就变成了晶莹剔透深紫色的一碗。
要用银色小勺来吃。古书一册相伴左右。碗是宝蓝色的碗,灯是橘黄色的灯。水竹长得很高,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蓝。再来一点音乐吧,把书房里的寂静冲淡一些。将落地窗的窗帘放下,把深灰色的夜阻挡在窗外。
我坐在电脑前专心写作,没有人打扰我。故事在笔下渐次展开,蓝色小碗里冒着热气,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弹跳着,追赶那故事的结局。小碗里的藕粉弥散出甜香的气味,书房里到处都是这种温暖的味道,令人心安。
今天下午,版权经理一直催促我去看一份合同。我这人最怕看合同,一旦看起来,又是特别仔细。等到签订下来,已是天色近晚。于是全家人一起外出吃晚餐,搞到七点多钟才回来。对我来说,和家人在一起是最贴心的时刻,可以什么也不想。不去想工作上的事,也不用去看那些合同,公文,原稿,校正稿,等等。
夜里大块时间是留给写作的,雷打不动。有字写,有书念,还有一小碗藕粉相伴在身边,那样软,那样糯,那样甜。时间变成一种有形的东西,它凝聚在这只小碗里。我用它来做喜欢的事。
冬天坐在电脑前写作,是最气定神闲的。暖气那么热,温度比夏天还舒服。想起南方的冷,不由得要多写几行字。
四川凉粉
女子都爱凉粉。因为它口感清奇,麻香,重辣,每一次吃感觉都有所不同。去年去成都,一下飞机嚷着就要吃一碗凉粉。他们见我们是北京来的,就问,辣子要不要,我们三人同时高喊:“要!要!”
不一会儿,一碗凉粉上来,只见上面碧绿的葱花堆得老高,下面是深色的酱料,最底下才是一条条雪白透明的凉粉。筷子插进去,搛起来颤微微的一根,放入口中细品,麻香诱人,辣的滋味随后弥散开来,充满整个口腔,微闭上眼把手按在胸口,轻轻吸气,让香味尽情融化。
好吃的东西,不在于它材料的贵重,而在于制作过程中的巧心思。大学刚毕业那年,因公事去过一趟贵阳,在街边闹市区的地方,吃过一种小吃,名曰“恋爱豆腐果儿”,那年我还未真正谈过一场恋爱,不知真正恋爱的滋味是怎样的,但那“恋爱豆腐果儿”的确好吃,它是把中等大小的豆腐,一分为二解剖成两半,里面塞上辣椒、香料、蚝油,撒上一些神秘粉沫,放到炉火上滋啦啦那么一烤,香味立刻蹿了出来。恋爱豆腐果儿是一对一对卖的,单只的果儿概不出售。这可能就是“恋爱”两个字的由来吧。
说到凉粉,不得不提陕西凉皮。陕西凉皮的味道与四川凉粉不同。凉皮儿更劲道一些,凉粉略软。西安凉皮好吃到可以不吃主食,单单拿它当饭吃,吃一碗就饱了,而四川凉粉一般都被当作一碟小菜,很少有人拿它当饭吃的。
在北京的各大酒楼里也可以吃到“川北凉粉”。菜单上的字是一模一样的,而味道吃起来却没那么地道。
清蒸鱼
我在湖南吃到的最好吃的一种鱼,是清蒸的。普普通通的土菜小馆,三两张桌子,几张破旧歪斜的木头椅,端上来的菜,却是绝对好菜。芋头蒸肉,粉丝蒸芽白,清蒸鱼。清蒸鱼只放姜丝和少许料酒,起碗时撒一把小葱花,原汁原味,鱼肉挑开来丝丝缕缕,细白,甜香,没有一丝腥味。
清蒸鱼,一般分成鱼尾,鱼身和鱼头三部分。会吃的人大都选择鱼头鱼尾,我却偏爱鱼的中段,刺少,省心,可以边看书边吃鱼,也不会被鱼刺刺到喉咙。
长沙街头到处都有卖“浏阳蒸菜”的小馆,小碗小碟,各类繁多。有鸡肉,鱼肉。有香干,有豆腐。有干豆角,有腊肉。每一样蒸出来味道都好,又因是高温消毒的,菜品很干净,所以小馆里常常爆满,店家只好在门外支个桌子,大冬天也在外面卖蒸菜。
湖南的煲仔饭也很好吃,里面有香肠、青菜和蛋。去直播间上节目,有时会看见直播间门口堆着几个焦黑的小砂锅,这是用来装煲仔饭的。米粒吃得干干净净,可见里面的饭有多好吃。空碗等店伙计来收。煲仔饭因其锅底有焦香,细心的店家总是随锅送上一把铲形小勺子,你可以把锅底有意烧出来的锅巴抠下来吃……这样写出来,未必见得有多美。可是啊,真吃起来,香得顾不上吃相啦!
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好吃的东西,吃起来样子都不那么好看?比如说:吃螃蟹。啃上海小排骨。嗑小核桃。比起来,吃鱼还算姿态美的,虽然有时会被鱼刺卡住。
吃清蒸鸡蛋羹最美。银亮小勺一把,一勺一勺挖着吃,但有时也觉得寡淡无味。
古灵精怪的小店
古灵精怪的小店,每个城市都有。常常躲在一条繁华大街的角落,门脸并不起眼,进去之后却别有洞天。丝质披肩,红色羊皮小坎肩。雪地靴。装饰品,各种玩偶、小玩艺儿,这些东西以前都在小店里卖,现在却统统搬到网上去了,日常生活中实体店逐渐萎缩,消失不见了。
网上的店,无边无际无限多。如果你有时间,从早上一睁眼,一直坐在电脑前逛网店,不吃不喝看一天都看不完。女人大都坐在电脑边看衣服。冬季来了,就看长款毛衣,羊毛裙子。长统袜。各种款式令人眼花缭乱的靴子。还有外套,羽绒服,这些冬天必备的衣服,网上全有。
听说今年“11.11”,网上购物掀起狂潮,某网店卖出一百多个亿,这是一串令人咋舌的数字。坐在电脑前,托着下巴想:未来还有现实中的小店存在吗?
很怀念在冬日的午后,开车出去逛街。先约三五好友一起喝茶,然后去逛书店。去古灵精怪的小店看看外套和披肩,有时也看新款的裙子,牛仔裤。那些都是美好的旧时光,如今谁也不肯出门,只在网上刷新微博和点击鼠标购物。挣钱和花钱都在一部电脑上完成……生活变得如此简单快捷,人类变成更幸福了吗?
幸福不是迅速把劳动换成物。幸福不是贪婪地买更多不需要的东西。幸福也不是见什么买什么,豪爽但全无选择。幸福有时是慢的,优雅的,犹疑不定略带迟疑的。幸福有时需要时间发酵,好事不能来得太猛烈。
总有一天,人们生活会返璞归真,重新寻找旧日里的好时光,寻找街角冒热气的小馆和那些古灵精怪的可爱小店。
时间的盒子
赵凝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人劳碌百忙,只见他咚咚奔跑,一只手机从不离手,喂喂,弯腰,转身,寻找信号来源,信号还是不好,又离座去接听,弄得一桌都举着筷子等他。
他回。说,抱歉抱歉。没法子啊,事儿太多了。话毕,人刚坐下,手机又响,此君又言,对不起各位啊,你们先吃着,我出去接个电话,稍后就来。只见他进进出出,上上下下,一刻不得闲。
这样的大忙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劳而无功,百忙却没有成效。真正成功的人,内心一定得有定力,也不见得飞毛腿似地奔跑,做百忙状。为忙而忙的人,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也有一种人是忙给自己看,闲下来就会心发慌。
做事要有目标。条理性强的人,往往会比一般人显得要慢一些,也清闲一些。这并不是他懒,或者战斗欲望不强,而是他心中有数,知道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事该忙,哪些事不该忙。要让日常生活变得富有节奏,早起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周一做什么,周五做什么。井井有条。
不要想起一出是一出。生活不是演戏。有些你不擅长的事,尽量不要去尝试。有人说时间不怕浪费,阅历就是财富。但许多人的时间都是因为心性不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给浪费掉了。对什么都感兴趣,或见别人做某件事很成功,你就沉不住气了,噗嗵一声跳进去,做跟他一样的那件事,结果因天时地利种种原因,别人一网下去全是鱼,你一网下去全是水。空空无一物。
我把时间看成装在盒子里的一块甜蛋糕,吃一块就少一块,所以格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