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面临着信息化的巨大发展机遇。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改善结构,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具备了与工业化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广范围相互促进和深度融合的必备条件。
具体到企业层次,尤其是像海信这样的大型制造类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业务、远景目标等密切结合起来。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是工具、手段和平台,只有当它真正嵌入到企业的战略选择、经营管理、实际操作等各个层次,真正融入企业的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才能铸就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显著作用。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环境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首先就是要把我国多年来IT技术迅猛发展的成果,紧密地融合到制造企业的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实践中去,要让信息技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深度地融合到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中。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不能仅仅以技术指标衡量信息化的成败,更多时候要以业务指标来具体衡量。其次,要通过信息化,把各方面的技术资源、系统资源以及企业的战略资源协同起来,构建一个具有新型工业能力的,具有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高效运转的信息体系。只有通过集成创新和整体协同,才能够让信息化从单向的技术分散应用,真正走到以集成、协同、促进企业全面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轨道上来,真正为我国企业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机遇。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海信集团一方面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力求将信息产业做成海信集团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长期以来,海信集团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组织机构方面,集团领导层专门设置了CIO(首席信息官)职位,以便统一领导及协调全集团的信息化工作。面对集团下属众多产品公司,海信集团于2004年完成了重要的IT机构改革及业务整合工作,整合了下属各公司的信息化人员和其他相关资源,组建了服务于全集团的信息技术中心,以便统一安排、全面负责下属各产品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运行工作。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信息技术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20多名专业工程师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近几年来,海信集团一直持续加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陆续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广域网络平台、IP电话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系统,陆续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B2B(Business TO Business)系统等大型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ERP系统的实施规范了供产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核心流程,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和反应速度,实现了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改造和提升;ERP系统与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连接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了整体运作成本。
PLM系统的实施实现了海信青岛、顺德等研发中心的异地协同开发,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加快了新品上市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开发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实现了产品知识的协同管理,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整体推进了产品研究开发过程的信息化。
CRM系统的实施提升了整个集团的服务管理水平,为集团的服务监管提供了大量客观的数据支持,达到了规范呼叫中心和整合服务业务流程的目的,树立了海信统一的服务形象,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B2B系统是海信2007年启动的重要信息化项目,该系统基于国际标准开放协议,实现了海信和产业下游企业如苏宁电器的信息系统直联及信息共享,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产品订单处理速度,大大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海信B2B系统在国内率先实施对加强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对实现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另外,海信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企业三网合一”工程的建设,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80多个城市的海信驻外分支机构网络平台、IP电话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系统,项目的实施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使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海信信息化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首先,信息化投入巨大,企业难以单独负担。由于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大多为国外大公司所掌握,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技术领域几乎为国外企业所垄断,而国外公司在软件授权、硬件设备以及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很高,加大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成本。
其次,电信互通问题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以南电信北网通互联互通问题为代表的不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信息化跨区域的推进工作,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网络建设以及维护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无形中浪费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另外,国际线路资费居高不下更是大大阻碍了企业的国际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安全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发展得很快,但是相应的信息安全社会配套系统很不完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的信息化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这将极大影响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