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6217300000003

第3章 求人办事:别让细节毁了办事的成效

人不是万能的,活在这个世上就免不了要求人办事。而能不能把人求动、能不能把事办成,不光要看你有没有热情,有没有手段,还要看你能不能把握细节,该说的话要说好,该做的事要做“圆”,不同的人和事要对症下药。如果真能这样做了就没有求不动的人,没有办不好的事,在社会上你自然也就比别人活得轻松。

1.求人办事还得形象好

求人办事想要成功,还得多注意自身形象,这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一个细节。试想你衣着邋遢,萎靡不振地去求人,还未开口就已被对方厌上三分,这样一来人家又怎会愿意帮你?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讲究仪表是求人前的必要准备。一个人的仪表是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试想,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的人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同去求一个人,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到冷落,而后者更容易得到善待。特别是所求的对象是陌生人,怎样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更重要。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位求人办事的乡下人,穿着普普通通的衣裳没能进去一个大机关的大门,因为那门卫一见他的穿戴就把他拦住了。他于是返身出来,到一个朋友家里换上一身西装革履,然后就大摇大摆地朝那个大机关的大门走了进去。有人曾经告诫说:你想进某个大门吗?你千万不要穿着皱巴巴的衣裳,更不能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去那个门卫传达室自报家门,或是询问什么等等;你只要穿着西装革履旁若无人地照门直进就是了。你能旁若无人地往门里闯,门卫就会以为你是这里的熟客,再不会来干扰和拦阻你了。

人们常说“不要以衣帽取人”,但实际上处处都是以“衣帽取人”。还是那句话,形象好求人易。世上早有“人靠衣服马靠鞍”之说,一个人若有一套得体的衣装相配,不仅能让你的身份提高一个档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气氛上增强了自己求人办事儿的信心。

美国商人希尔在创业之始是个没有任何资本的普通人,他有一本《希尔的黄金定律》的书要出版,苦于没有资金,这时他将目光瞄上了一位富裕的出版商。他知道在上流社会服饰对人际交往与求人办事的作用。多年的社会阅历告诉他,在商业社会中,一般人是根据对方的气质形象来判断他的实力的,因此,他首先去拜访裁缝。靠着往日的信用,希尔订做了三套昂贵的西服,共花了275美元,而当时他的口袋里仅有不到1美元的零钱。然后他又买了一整套最好的衬衫、衣领、领带、吊带及内衣裤,而这时他的债务已经达到了675美元。

此后,每天早上,他都会身穿一套全新的衣服,在同一个时间里、同一条街道上同那位富裕的出版商“邂逅”,希尔每天都和他打招呼,并偶尔聊上几分钟。

这种例行性会面大约进行了一星期之后,出版商开始主动与希尔搭话,并说:“你看来混得相当不错啊。”

接着出版商便想知道希尔从事哪种行业。因为希尔身上衣着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极有成就的气质,再加上每天一套不同的新衣服,已引起了出版商极大的好奇心。这正是希尔期望发生的情况。

希尔于是很轻松地告诉出版商:“我手头有一本书打算在近期内出版,书的名称为《希尔的黄金定律》。”

出版商说:“我是从事杂志印刷及发行的。也许,我可以帮你的忙。”这正是希尔所等候的那一刻,长时间的心血没有白费。

这位出版商邀请希尔到他的俱乐部,和他共进午餐,在咖啡和香烟尚未送上桌前,出版商已“说服了希尔”答应和他签合约,由他负责印刷及发行希尔的书籍。希尔甚至“答应”允许他提供资金并不收取任何利息。

终于,在出版商的帮助下,希尔的书成功出版发行了,希尔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行《希尔的黄金定律》这本书所需要的资金至少在3万美元以上,而其中的每一分钱都是从漂亮衣服创造的“幌子”上筹集来的。

除衣着打扮外,魅力也是塑造个人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你能把个人魅力挥洒得淋漓尽致,那么求人办事时阻力就会减少很多。

有一天,有位老妇人来到卡耐基的办公室,送出名片,并且传话,她一定要见到卡耐基本人。卡耐基的几位秘书虽然多方试探,却无法问出她这次访问的目的及性质。同时,卡耐基想到自己的母亲与老妇人年纪相仿,于是决定到接待室去,买下她所推销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他都决定买下来。

当卡耐基来到门口时,这位老妇人微笑着伸出手来和他握手。一般来说,对于初次到办公室访问的人,卡耐基一向不会对他太过友善。因为如果向对方表现得太友善了,当对方要求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将很难拒绝。

这位亲切的老妇人看起来如此甜蜜、纯真而无害,因此,卡耐基也伸出手去。到这时候,卡耐基方才发现,她不仅有迷人的笑容,而且,还有一种神奇的握手方式。她很用力地握住卡耐基的手,但握得并不太紧。她的这种握手方式传达了这项信息:她能和他握手,令她觉得十分荣幸,她令卡耐基感到,她的握手是出自她的内心。

老妇人那深入人心的微笑,以及那温暖的握手,已经解除了卡耐基的武装,使他成为一个“心甘情愿的受害者”。这位老妇人只不过握一握手,就把卡耐基用来躲避推销员的那个冷漠的外壳脱下了。换句话说,这位温和的访客已经“征服”了卡耐基,使他愿意去聆听她所说的一切。

在椅子上坐定之后,她立刻打开了她所携带的一个包裹,卡耐基起初以为是她准备推销的一本书。当然了,包裹里面确实是几本书,她翻阅着这些书,把她在书上做了记号的部分都一一念出来。同时,她又向卡耐基保证说,她一直相信,她所念的部分都有成功哲学作基础。

接下去在卡耐基进入能够彻底接受别人意见的状态之后,这位来访者很巧妙地把谈话内容转向一个主题。看来,她来到办公室之前,就早已决定了要讨论这个主题。但是这又是大多数推销人员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如果她把她的谈话顺序颠倒过来,那么,她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坐上那张舒适的大椅子了。

仅仅是在最后5分钟内,她向卡耐基说明她所推销的某些保险的优点。她并没有要求购买,但是,她向卡耐基诉说这些保险优点的方式在对方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影响,驱使卡耐基自动想要去购买。尽管卡耐基最终并未向她购买这些保险,但她仍然卖出一部分保险。因为卡耐基拿起电话,把她介绍给另一个人,结果她后来卖给这个人的保险金额,是她最初打算卖给卡耐基的保险金额的5倍。

不要怪世人以貌取人,衣貌出众者谁能不另眼相待呢?因此在求人办事之前,一定要在个人形象方面多下点工夫,这样做会帮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亲戚还要常走动

求人办事时,亲戚是我们容易求助的对象。生活中很多人对亲戚尤其是一些关系较远的亲戚,常常是没事不走动,有事再登门,就是这个小细节,让他们办事的成效大打折扣。亲戚平时就要常来常往,有事时才好求助。

郭力今年29岁了,能力很强,做过几年的生意,小发了一笔。但他不满足,总想干个大点的才过瘾。刚好村里的鱼塘要对外承包,他有心把池塘承包下来,只是手头的资金不够。

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是他母亲的表弟,按辈份应该叫老舅的,在县城承包了一个企业,经营得不错,是县城有名的“土财主”。这位老舅倒是有能力拉他一把,只是关系疏远,好长时间没有走动了,贸然前去,显得突兀不说,事情肯定办不了。怎么办呢?他决定先把关系搞好,和这位老舅亲近起来。他打听到这几天老舅身体不太好,时常犯病,他看准时机,拎了一大包的滋养品,来到老舅家。

“老舅啊,有些日子不来看您了,您老人家怎么病了呢!年纪大了,可要多注意身体,别太操劳了。我这里有点东西,您好好滋补一下,身体肯定会好起来。”郭力非常热情地说,并把东西放到了老舅的桌子上。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虽说两家好长时间不走动了,但今天外甥拎了那么多的东西上门,而且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这位老舅心里格外的高兴:“郭力啊,你今天能过来,老舅我别提多高兴了。今天中午咱俩喝两杯。”郭力留下热闹一番。

自此两家关系亲近起来。以后郭力隔三差五地来看他的老舅。老舅视郭力如亲生儿子一般。郭力一看时机成熟了。这天他拎了两瓶酒来到老舅那里,两人喝了起来。郭力说:“老舅,您老人家对我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啊。”“孩子什么都不要说了,咱两家谁跟谁啊,我是你长辈,往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和你老舅开口。别的不说,怎么你老舅也是有身份的人。”郭力听后,故做激动万分之状,并连忙把承包鱼塘的事情说了。

老舅以长者的口吻说:“好啊,有志气,有魄力,老舅大力支持……做人就应该干一番事业。想法很好,不过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年轻人千万不能急躁。”郭力连忙点头称是,接着把资金短缺的事情也说了出来。最后,郭力顺利地从老舅手里借到了3万元并承包了鱼塘。

在这个例子中,郭力干事业缺少资金,却从一个很疏远的亲戚那里得到了解决。郭力的眼光、求人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都明白,亲戚有贫富远近之分,如果冒昧去求人办事,恐怕办成的几率很小;如果先设法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提出要求,办成事的几率往往大于前者。

因此,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儿,彼此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所以亲戚间必须常来常往,亲戚“不走不亲”,“常走常亲”,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日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成功办事。

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作为亲戚之间的甲方若是一贯地照顾、帮助乙方,而乙方的回报却是不冷不热、不谢不颂的态度,时间长了,甲方必定会生气,认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得关照的冷血动物。若乙方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甲方帮助他是应该的,那甲方必然会终止与乙方交往。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虽然没有什么物质好处回报,但经常去帮助甲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感谢,甲方肯定愿意与乙方继续交往下去的。

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还是亲朋好友,甚至是父母,都愿意听到一句别人对他们的感谢话,虽然他们的付出有多有寡,但受惠人一句滚烫贴切的话对他们无疑是一种心理的补偿。如果你只看重“来”,而轻视“往”,我想以后再想求助于对方也就困难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或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于情、于理都要掌握和运用这个技巧。

再举个例子。姜琪在东北某学院上学,在大学四年中,本来知道有一位比较远的亲戚在学院任教,但总是感到好像是要讨好人家,从来没有去拜访过。临毕业了,看到同学们个个找关系,姜琪于是也开始着急了。

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找那位亲戚。待自我介绍完毕后,那位亲戚比较友好地招待了她,并聊起了亲戚的情况。其实姜琪已经将这些都淡忘了,只好含糊其辞。尴尬地坐了一个小时后,那位亲戚说:“姜琪,我今天还有事,有空来玩吧。”姜琪一听下了逐客令,感到事情没有办就这样回去了,那不是白来了,于是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亲戚一听马上绷起了脸,说:“姜琪,学校里对你们都有分配,有些名额是必须要满足的,我也不好参与什么。”姜琪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寝室,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在这里姜琪就犯了求人的大忌。姜琪这位亲戚是她的远亲,而且不常来往,姜琪因为毕业分配之事贸然前去相求,肯定办不成。想想吧,毕业分配对于个人来说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关系着一生的前途。这样重大的事别说是不常来往的远亲,就是至亲,说到这事那也不能是简单的事情。况且毕业分配人人想找个好工作,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求门路,这样一件难办的事情要托人跑关系,哪能说办就办。

这就是不会办事的表现。如果善于办事的话你就应该未雨绸缪,在此之前就应该多往亲戚家跑跑,过来拎点东西、聊聊天、做些家务,搞好关系的同时还能加深感情,待时机成熟再逐步说出自己的请求。这样不显山不露水,才自然得体,否则临时抱佛脚,谁也不会轻易地答应你的请求的。

“是亲三分向”,别管亲戚远近,平时常来常往,多多联系,遇到困难时,他们一定会比陌生人更乐于伸出援手。

3.求人送礼要有章法

求人办事时,送礼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人在送礼时都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结果有时送的不合人心意,有时甚至让对方感到尴尬,一些本来可以办成的事也因此没戏了。送礼是一门大学问,我们一定要把握送礼的细节,这样我们才能送的放心,别人也收的开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几乎谁都要去求人、去办事。而送礼这一独特的社会形态,在某些情况下,成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必要手段。

送礼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无论从送礼者和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都应如此。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送礼习俗和人们对事理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送礼艺术,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有原则,绝不能瞎送、滥送。它包括所送礼品的形式、送礼的目的、送礼的场合、送礼的时机和收受礼品的礼仪等一系列内容。因此,掌握一定的送礼原则,处理好细节问题,在求人办事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不必要的尴尬,真正达到送礼的目的。

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日本许多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关门大吉。有一家酱菜店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营惨淡,举步维艰。但老板不甘心从此倒闭,可怎样才能从购买力降低而且日益挑剔的顾客中吸引更多的人呢?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想到一个巧妙的方法。老板命人去苹果园预先订购一批苹果,在成熟以前用标签纸贴在苹果上,当苹果完全变红之后,揭下标签纸,苹果上就留下了一片空白。老板就在这苹果身上做起了文章。

当周围几家酱菜店终于无力支撑倒闭之后,这家酱菜店的酱菜销量却大增,顾客盈门,而且还扩大了生产。这一切令同行们惊讶极了。原来,这家酱菜店老板从客户名录中挑选出大约300名订货数量较大的客户,把他们的名字用油性水笔写在透明的标签纸上,请人一一贴在苹果的空白处,然后随货送给客户。

结果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对这种苹果感到惊讶并为老板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客户们认为商店真正把他们奉为上帝并且放在了心间。送给每个客户一两个本地产的苹果,实际上花不了多少钱。但客户接到这份礼物都十分感激,其效果不亚于又送了一箱酱菜,因为这一两个颇富人情味的苹果,使客户记住了这家酱菜店。每当水果上市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他们向酱菜店订货的时候。

这位老板送礼送得实在聪明,两个小小的温情苹果就打动了客户的心,而他的成功正是由于他把握住了送礼的细节。

说起送礼,里面的学问很大,首先是目标要选准。也许有人说,这很简单啊,谁能为我办事,我就给谁送礼。实际上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并非是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无益的。

送礼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张三一点又送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天机泄漏,对要办之事有百害而无一益。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利弊,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其次礼品要选好,送礼之前要根据关键人物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他到底喜欢什么礼物。比方说,有的喜欢喝酒,有的爱好吸烟,还有的很高雅,他们对古董、字画、线装书感兴趣,真是人心方圆,各有千秋。要知道,只有给对方送上他十分喜欢的礼物,他才会怦然心动。对方只要怦然心动,就会为你分忧,帮你办事。

再次是礼品的价值问题。一般讲,礼品太轻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品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品的人有受贿之嫌。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说的:“花钱找罪受”,事也没办成。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礼物大小轻重一定要恰到好处,既要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又要不浪费,以免得不偿失。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以什么名义用什么方法送礼。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里有很多名目。可以借节日送礼,中国的节日很多,如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外国的圣诞节,都是送礼的好机会。我们也可以借生日、喜日送礼,对于中国人来说,除了节日,生日和婚嫁日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子,这种时机也不错。当然这里的生日和婚嫁日不一定是被求者本人的,其亲人也可以利用。还有领导生病的时机也应该利用,送礼在病中完成既光明正大,又无行贿之嫌,而且更能打动对方,办事情自然变得容易得多了。

另外,送礼还有其它的一些说法。

说法一:把送礼的话头推到不在身边的老婆身上。

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说法二: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比方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来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说法三: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比方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说法四:把送礼的话头推到托办事的朋友身上。

比方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客气。”

说法五: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损失上。

比方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说法六: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在对方手里的。

比方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但万一出点啥岔头需要打点,现找我拿就不赶趟了——所以,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以上这六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觉得好受,“有道理”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

有“礼”走遍天下,只要礼品送得得体,送得到位,求人办事自然也就会顺利得多,你的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4.求人就得矮三分求人时,很多人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忘不了自己的面子,结果就是这个小细节使得他们求人求不动、办事办不成。我们一定要破除这个障碍,扔掉顾虑,这样才能把事办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格上讲是平等的,不过,在具体的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交际目的不同,会使交际者之间出现暂时性的尊卑差别或者叫优势劣势。求方为卑占劣势,助方为尊占优势。俗话说“求人矮三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求人的。

善于求人者却不会受这种心态左右,他反向利用人性的弱点,别人怕卑微求人,我偏卑微给他们看。这其中首先就必须克服自身的“爱面子”的“恶习”。正如厚黑大师李宗吾先生所说:“起初的脸皮,好像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

放下身段,降低自己去求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你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还要把脸皮加厚,抹去羞涩和畏惧。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当然是要搞清楚尊卑关系、求与被求的关系。这个搞清楚了,你自然会减少很多顾虑。

最重要的是,应该根据这种尊卑差别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具体的交际方法、手段。特别是作为求助方的交际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与自己的这种地位相吻合,否则,如果把尊卑关系误认为是平等关系,甚至于颠倒了尊卑关系,以卑为尊,就会做出失礼之举,有碍正常交际,更是求人办事极大的障碍。

站在求人的位置来讲,你是卑者。那么,第一你应该主动到对方那里去求见,而不应被动地等待或发号施令让别人到你这里来。

诸葛亮是一布衣平民,而刘备是汉室后裔,两人社会地位的尊卑是不言自明的。不过诸葛亮当时并不是刘备的属下,所以尽管尊卑差别很大,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刘备见诸葛亮的目的是想让他“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所以刘备是求方,诸葛亮是助方。刘备不以原来的尊卑差别为念,只讲求助关系上的尊卑差别,屈千乘之尊三顾茅庐,把尊的地位让给了诸葛亮,这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如果只讲原来的尊卑、差别,不顾交际求人上的尊卑差别,像张飞所说的那样:“使人唤来,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那么刘备就得不到诸葛亮这一大贤,这一点是必定无疑的。

第二,在约见时,你要先于对方到达,并要主动去等对方,不要让人家等你。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因兵法之事有求于一老父,老父与张良约见时,两次张良都去晚了,张良因此遭到了老父的责怪。第三次约见时,张良再也不敢去晚了,就在约定地点等老父,老父到后,送给了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如果仍是以往的态度,兵法是不会到手的。当然,这里要求张良等待老父,除了因为有一层求助关系外,还有一层长幼关系。

第三,在对方实施帮助完毕时,你要向对方表示感谢,这一点是千万不可忽略的。

如果有机会,你还要主动给予对方帮助,以示报答。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交际的一个重要原则。求方应牢牢记住助方给予自己的帮助,做到“受恩莫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交际生活中品德高尚的人所应遵循的准则。“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对这种报恩精神的浪漫化写照。《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布衣时,自己不能养活自己,一位洗衣物的老大娘见韩信非常饥饿,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韩信做了大官后,赐给这位老大娘千金来报答她的恩情。

搞清尊卑关系非常重要,但仅此还不行,重要的还在于要增厚自己的“脸皮”,这里的关键是不能自视太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了,公司里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百般努力都无济于事,眼看要影响到整个生产计划。福特心里焦急万分,他只得到一个小厂里去请一位很傲慢但据说对电机很内行的德国籍科学家。

这位科学家名叫斯特曼斯,他来到福特公司后只要了一架梯子和一根粉笔,然后爬上爬下在电机的各地方静听空转时的声音。不久,他用粉笔在电机的左边一个小长条地方画了两道杠杠,对福特说:“毛病出在这儿,多了16圈线圈,拆掉多余的线圈就行了。”

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做。不料电机果真奇迹般正常运转了。大家都对斯特曼斯表示感谢。斯特曼斯却傲慢地说不要感谢,只要1万美元的酬金,并对目瞪口呆的人说:“粉笔画一条线不值1美元,但知道该在哪里画线的技术超过9999美元。”

福特心里清楚,斯特曼斯尽管傲慢,会使他失面子,但却是真正的人才,是企业走向发达的根本之所在,所以他不仅愉快地付了1万美元酬金,而且表示愿用高薪相聘。谁知斯特曼斯毫不为其所动,根本没有给这个“汽车大王”面子。他说他现在的公司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救过他,他不可能见利忘义背弃该公司。

福特一听,更觉得斯特曼斯讲信用、重情义,如此人才是企业所必需。于是,福特毫不犹豫地花巨资把斯特曼斯所在的公司整个买了下来。以福特之地位和财势,竟“放下身段”忍受斯特曼斯的冷嘲热讽,是因为福特清楚成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斯特曼斯便是他赚取更多钱财的无价之宝。

要想求人必须厚起“脸皮”,放下“身段”。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或者叫“面子”。其实爱面子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贫女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的身份。

遇到困难时,求人办事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何妨就低一低,不必为了“身段”“面子”把自己弄得无路可走,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5.平时结人缘,难时好求人

求人办事靠的就是好人缘,一些人之所以觉得求人办事难,就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人际关系,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也就没人来帮他。所以办事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平时关系的积累。

那么怎样才能在平时结下一个好人缘呢?

(1)对人以诚相待

与他人交往要以诚相待。虚伪、表里不一的行为只会被人疏远。诚实是你赢得好人缘的第一原则。

诸葛亮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抱膝长吟,略无意于当世。他与刘备原是素昧平生,谈不上有什么私人友谊。但刘备知道诸葛亮是杰出人才,一心想收为己用。他不顾自己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子孙的身份亲自去访问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相见,这种做法,十足表示他的诚挚。诸葛亮无意当世,原是找不到合意的主子,待见刘备有重建汉室的雄图,对他又万分诚挚,便放弃高卧隆中的想法,以身相许,虽几经挫折,绝不灰心,到后来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矢。可见诚挚动人之深。

千万不要对别人使用欺骗手段,人无诚不信、无信不诚,你要诚,必先要修身,修身乃能立信,立信乃能行诚。因此,劝诫欲求人者,一生不要欺骗别人,免得别人对你抱有成见而发生不必要的怀疑。“汝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对配偶的不信,还会遭到怨恨,何况是朋友呢!你应该增加你的诚,直到足以打动对方的心为止。任何事都要“反求诸己”,不必“求诸于人”,这是用诚挚去感动他人的惟一方法。

(2)对人守信用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与好友约定相见,老是迟到;但和客户谈生意时,却一定比对方早到。这样的人总认为彼此既是好友,守不守时无所谓,而纵容自己的疏失。实际上,这样做只会失去朋友的信赖,友谊肯定会因此而逐渐疏淡。因此,赢得好人缘的又一条原则就是始终保持守信用的美德。

不论公事或私人的约会,不遵守约定的日期或时间,对方基于友情不会露骨地表示不满,但在心中定会感到不悦。如果只限于此,倒还是幸运的事,担心的是因此视你为没有修养的人而不愿继续深交。

不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视为一个连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都不遵守的人。对于那些平时负责任的人,他们认为对方也该如此,所以会拒绝言行不一致的毛病,这在与人交往时是非常重要的。

(3)说话不要得罪人

说话把握分寸,别得罪人,是一个人获得好人缘的第一准则。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是弱点的地方,是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身体上的缺陷,本人几乎没有任何责任,同时也是事出无奈,千万别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残缺。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盛怒时往往忘了自身形象,忘了失去人缘可能会对自己带来的损害。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不至于和你反目成仇,但日后你再找他办事,可能就不灵了。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得罪人”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得罪人”就意味着对方将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4)广交朋友

赢得好人缘还要有长远眼光,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在别人有事时不计回报,“该出手时就出手”,日积月累,留下来的都是人缘。冷庙烧香,有备无患,这是赢得好人缘的又一个原则。

人情投资最忌讲近利。讲近利,就有如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对于这种情形,凡是讲骨气的人,都会觉得不高兴,即使勉强收受,心中也总不以为然。即使他想回报你,也不过是半斤八两,不会让你占多少便宜的。

靠个人力量以求发展,则发展有限,多与各方朋友结缘,则发展的后劲没有止境。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投资,对于事业的投资,是买股票;对于人缘的投资,是买忠心。买股票所得的资产有限,买忠心所得的资产无限;买股票有时会吃倒账,买忠心始终能把事办好;股票是有形资产,忠心则是无形的资产。“纣有人亿万,为亿万心,武王有臣十人,唯一心。”纣之所以败亡,武王之所以兴周,就在于有没有这份无形资产,“得天下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者得其心也,得其心者得其事也。”

(5)千万不要情绪化

一个情绪性太强的人大多被认为神经质,这种人易给人造成一种不合群的感觉,人缘也便随之而去。只有言谈举止始终保持常态,在公开场合上随圆就方,才会在社会上取得别人的认同。这种随圆就方,是赢得好人缘的又一个原则。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事情或大或小,或间接或直接,其中涉及原则的事本没有多少,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犯不上与人斤斤计较,特别是感情用事。比如单位里某个同事就萨达姆的好坏谈了一种观点,虽然他的观点过于偏颇,你也没有必要情绪激昂地去与之辩出个黑白来,因为一句话两句话伤了感情,实在没什么必要。

(6)别盲目炫耀自己

生活中,要注意谦虚待人,不要把自己的长处常常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如果一有机会就说自己的长处,无形之中就贬低了别人,结果反被人看不起。切忌夸夸其谈。有人在与别人交往中,为了显示自己“能说会道”,便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长篇大论,这种人会给人以不够稳重的印象。

力避憨言直语,用词要委婉,要融合各方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说出不近人情的话,否则,是得不到别人好感和赞同的。只有言辞婉转贴切,才有利于融洽感情,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你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如果不希望自己在临时有事时孤立无援、求助无门,那么平时就一定要尽己之力,广结善缘。

6.求人方法因人制宜

在求人办事时,有一个细节被很多人所忽略,那就是求人方法要因人而异,要耐心揣摩对方脾性,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采用不同的求助方法。

下面我们列举了与几种典型性格的人打交道的方法,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1)表现欲强的人

在社会交往中,“好出风头”的人不少。这种人狂妄自大,自我炫耀,自我表现欲非常强烈,总是力求证明自己比别人正确、比别人强。当遇到竞争对手时,总是想方设法地挤兑人、不择手段地打击人,力求在各方面占上风。人们对这种人,虽然内心深处瞧不起,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伤和气,往往处处事事迁就他、让着他。

一味地迁就忍让也是不合适的。中国人总是追求一种和谐,谓之“和为贵”。这无疑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和目标。为了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必要的退让,应该说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处理方式。“和”无疑是必要的,但如何去获得“和”,则有不同的方式。“让”是一条途径,“争”也不失为一条途径。殊不知,有些争强好胜的人并不能理解别人的谦让,反而认为别人懦弱,由此变本加厉地瞧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

对这样的人,不能一味地迁就,而应使他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迁就只适合那些比较通情达理的人,而对于过于狂妄、失去自知之明的人,不妨给他点儿厉害,挫挫他的傲气。待挫败他的锐气后,你再向他提出请求,他也就不会再摆太大的架子了。相反你挫了他的锐气,他对你会另眼相看,反倒更真心为你办事。

(2)性情暴躁的人

所谓性情暴躁的人,通常指的是那种好冲动,做事欠考虑,思想比较简单,喜欢感情用事,行动如疾风暴雨似的人。这种人没有太多的心计,喜欢直来直往,不会转圈,同时他也不会为别人考虑太多。也正是这样,这种人容易被得罪也容易得罪别人。许多人都不愿意和这种性情暴躁的人来往。其实,这是一种对人认识不足的偏见。

首先,这种人常常比较直率。肚子里有什么,也就表现出来,不会搞阴谋诡计,也不会背后算计人。他对某人有意见,会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所以,与其和那些城府较深的人相处,还不如与这种人打交道。

其次,这种人一般比较重义气、重感情。只要你平时对他好,尊敬他,视之为朋友,他会加倍报答你,并维护你的利益。所以,和这种人交往,不一定非要那么客套,或讲什么大道理,你只要以诚相待,他必定真心相对。

最后,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即喜欢听奉承话、好话。所以,在与其交往中,宜多采用正面的方式,而谨慎运用反面的或批评的方式。这样,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求助于这种人的时候,不必含蓄,不必讲太多的技巧,有什么说什么就可以了。平时交往过程中对他义气些,搞好彼此的关系,有事情的时候你去求他,只要能做到,一般他不会袖手旁观的。你可以直接说:“某某某,我有点事情要你办,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就帮我一下吧!”你可以真诚一些,说一些好听的话,这样十有八九,他会欣然帮助你的。

(3)傲慢无礼的人

在日常交往中,有些人往往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表现出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与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打交道,实在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有事相求而不得不与这种人接触,又该怎么办呢?

有人说,对这种人就必须以牙还牙。他傲慢无礼,我便故意怠慢他。这种做法在有些时候也许是必要的,但它通常感情成分大,甚至是感情用事,似乎对方的傲慢清高对我们是一种侮辱,于是,我们也要用这种方式去回击他。但理智现实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处境和目的,我们就会发现寻找适当的接近方式让他认可接纳你才是我们的上上之策。因为,如果他傲慢,你怠慢,便很可能使交往无法进行下去,这显然对我们不利。所以,我们应该从如何使自己办事成功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对此,最合适的方式有三条:

其一,尽可能地减少与其交往的时间。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或某些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他能够表现自己傲慢无礼的机会。一次就把事情搞定是最好的。这样,对方往往也会由于缺少这样的机会而收敛自己的气焰从而不得不认真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

其二,语言简洁明了。尽可能用最少的话清楚地表达你的要求与问题。这样,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很干脆的人,是一个很少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人,因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会太放肆。

最后,不要认为对方对你客气,你就认为他热情有礼貌,他多半是缺乏真心的。最好在不得罪对方的前提下,达到你的目的,所以和这样的人说话办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4)自私自利的人

所有的人在社会交往中,都讨厌那种自私自利、不顾别人的人。因为这种人心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从不肯为别人有所牺牲。但在日常交往中,遇到这样的人,该办事时还得办事。

自私自利的人尽管心中只有自己,特别注重个人的得失和利益,但是,他们也往往会因利益而忘我地工作。我们对他们不必有太高的期望,也没有必要希望他们能够像朋友那样以义为重,以情为重。与这类人的交往可以仅仅是一种交换关系,干多少活,给多少利,干得好坏不同,利也不一样。人们之所以普遍地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感到厌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仅仅按道德标准去衡量人,以其作为社会交往的准绳。这不能不说是片面的。社会交往除了道德标准还有价值标准。当我们以一种利益标准去衡量他时,你就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对他们“敬而远之”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私自利的人也有他们的特点——善于算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他们这种特点加以引导利用,也可以发挥优势,为我们做一些事情。例如,让这种自私自利的人做义工,服务一些人,他肯定不会答应。但是如果让他干一些财务工作,由于对他的胃口,他也乐意做。在有严格约束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成为集体的“守财奴”,这样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5)态度冷淡的人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往往是我行我素,对人冷若冰霜,他不会注意你在说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有没有听进去。和这类人打交道,的确让人感到不自在、不舒服,但出于工作、生活的需要,我们又往往不得不求助于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自尊心的需要,我们是不是也要采取一种相应的冷淡态度呢?

从形式上看,似乎他怎样对你,你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恰当的。首先来说是我们有事情求助于他而不是他求助于我们,用前面章节的话来说就是尊卑关系,优势劣势很明显,以冷淡对待冷淡对我们求人办事有害无益。

其次,他们的冷淡并不是由于他们对你有意见而故意这样做,而是他们性格的一种自然表现。尽管你主观上认为他们的做法使你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但这绝非是他们的本意,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对你的伤害。因此,你完全不必去计较它,更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判断对方的心态,以至于也做出冷淡的反应。这样,常常会把事情弄糟。

其实,尽管冷淡死板的人一般说来兴趣和爱好比较少,也不太爱和别人沟通,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己追求和关心的事,只是别人不大了解而已。所以,在求他之前和办事之中,不仅不能冷淡,反而应该多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尽可能地了解他。一旦触到对方所热心的话题,他很可能马上会一扫往常那种死板冷淡的表情,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而这时候也是你们关系最融洽的时候,提出要求自然容易满足。

另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耐心,要循序渐进,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维护其利益,逐渐使他们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从而调整和改变他们的心态。这样,遇到事情托到他们头上时,我们也不会轻易碰钉子。

求助于人时一定要学会“看人下菜碟”,根据对方的个性筹谋求助策,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成功的几率。“百人百脾气”,你要求助之人的性格当然不限于这几种,所以你要学会先研究人再求人,这样办起事来才会游刃有余。

7.求人别忘了致谢

求人办事时,人们最常犯的一个小毛病就是疏忽致谢。有些人可能是觉得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亲戚,帮自己点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或者虽然对方帮自己办了事,可自己当初也送了礼。这些想法都是大错特错的,无论什么人帮了你忙都该得到你的感谢。

致谢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不管对方是陌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有所表示,可是许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的人还是亲朋好友,都愿意听到感谢的话,虽然相较于他们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但受惠人一句滚烫贴切的话对他们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王晓远离家人在上海工作,有一次他请同事老张的爱人织了件毛衣,式样新颖,手工精细,他登门直夸老张好福气,尔后逢人便赞张夫人好手艺。王晓的语言回报无疑是得体的。间接夸老张好福气,实际是说张夫人贤惠能干,里外几句话说得老张两口子心里暖烘烘的,背地里直说王晓懂事理。

对热情相助的人,在物质上给以回报,也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方式。物质交际虽然不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毕竟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提倡淡化物质交往,并不是要取消物质交往,而是要让这种交往多一分真情,少一分铜臭味。

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物质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礼尚往来”,不要出于功利目的借回报之名行贿。

当语言回报不足以表达心意,物质回报又不合时宜时,行为回报不失为一种得体的回报方式。

小林幼时父亲不幸去世,是城里的叔叔供他上高中、念大学。近来叔叔体弱多病,小林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叔叔干家务,还时常利用机会寻医找药。做叔叔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行为回报虽不像语言回报和物质回报那样悦耳、显眼,但它是无价的。于细微处见真情,好的行动无须用语言证明。当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求职时历经挫折终被一位贤明的“老板”录用之后,最好的报答不是好言好语,也不是厚礼,而是实干。

希腊一位哲人曾说:“感谢是最后会带来利益的德行。”善于求人的人经常都备妥感谢之辞,因为它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生意上的来往也因它而顺利进行。

事实上,没有人不喜欢常听到感谢之辞。因此把“谢谢”二字随时摆在心中,需要时刻派上用场,没有比这个既简单又容易的方法了。

那么,怎样说谢谢呢?表达谢意可以用很多方式说出来。然而,无论被怎样装扮,譬如用鲜花、午餐、回报,或者其它方式,但这个词,或它的一种变化,一定要说出来或写下来。以下是一些传播这个不起眼但却绝对重要的信息的方法:

(1)明白地告诉他你的感谢。告诉他,他为你做的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和他在哪一方面帮助了你:“我真的非常感谢你在编那个计算机程序上给我的帮助,起码为我节约了六个小时的时间。”

(2)对对方的帮助给予赞扬。让对方明白你认为他为你干的事是很特别并值得认可的:“谢谢你的帮助!像你这样体贴人的老板真不多见。”

(3)表示出回报之意。告诉这个人你感谢他为你做的,并准备回报这个好心人:“我很感激你能在开会时回我的电话,以后只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随时叫我!”

(4)写便笺表示感谢。说声谢谢是很有作用的,但写下来会更胜一筹。不妨亲笔写一个条子表达你的谢意。

(5)送份小礼物。送份礼物并附上一张便条。只要你送的礼物能够非常适当地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送什么都行。

(6)通过他人传达谢意。告诉别人你有多感谢他为你所做的一切。最后这话一定会传到给予你帮助者的耳朵里去:“张经理这人真好!他帮我安排了那次会面。要是没有他的帮忙,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当你的感谢通过别人的嘴传到他耳朵里时,定会增色不少。

(7)主动提供帮助。与他们在一起,主动提出为他们的工作助一臂之力,“我来帮你干这事儿。甭客气,你帮我的次数可太多了。”

(8)请客吃饭。邀请他去吃中餐或晚餐,一定要表明你这是为了感谢他的帮忙。如果你邀请的是已婚者,应当把他的配偶一并邀请去。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一句致谢话,一份小礼物并不会让你有什么损失,却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把你当作值得帮助的人,下次你再开口求人,人家就会更愿意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