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6214400000008

第8章 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提要

“十五”时期,我国工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高速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对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起到了抑制作用,但部分行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问题,又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五”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9%。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中,外商投资企业占93.23%。说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技术。“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方向和任务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工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制约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突出矛盾。“十五”时期,我国工业结构调整既取得了积极进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也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五年,我国工业结构在产业升级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方面,将会取得显著变化。

一、“十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问题

1.重化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1996~2000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也出现了相对过剩,突出的表现是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关停了一大批小煤矿,电力建设放慢步伐。2001年开始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工业的增长结构出现了与“九五”时期完全不同的新特点,即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高速增长,能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加剧。从2000年以来轻工业与重工业增长速度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十五”时期我国工业增长主要是由重化工业推动的。

“十五”时期,我国年工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九五”和“十五”时期,资源和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比较。

2002年以来,钢铁、有色金属、化纤、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五个行业的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

我国重化工业快速增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1)2000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6%以上,2000~2004年国民收入中的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3.6%、59.8%、58.2%、55.5%和58%,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42.4%和44.2%。投资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时期。

(2)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达到88604亿元。这些投资主要投向了交通运输、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以及企业的设备更新,其中60%的投资用于购买能源、原材料和机电设备,因此形成了对重化工业产品的旺盛需求。例如,“十五”期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7655万千瓦,占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34.6%;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3964公里,占2005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8.8%。

(3)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由满足吃穿和一般日用消费为主开始转向购买住房和汽车消费。2002年开始,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2001~2005年城镇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累计为489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28倍。私人汽车拥有量2000年为625.33万辆,2005年达到1830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4%。

(4)城镇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2001~2005年平均每年约占人口总量的1%,即13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各地政府纷纷扩大城区面积,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加了对钢材、建筑材料的需求。“九五”时期,城乡房屋竣工面积累计171.3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竣工面积为34.26亿平方米;“十五”时期,城乡竣工的房屋面积累计达307.63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竣工61.5亿平方米。

“十五”时期,我国资源和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使我国基础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加剧了能源原材料、水和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各项指标中,环境污染治理是唯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领域。

2.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指工业生产能力超出了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如果考察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除了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开采等少数采掘业以外,绝大多数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70%。

(1)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状况:

钢铁工业。钢铁的生产能力2005年年底达到4.7亿吨,2005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为3.5亿吨,钢铁工业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目前在建的能力为7000万吨,拟建能力为8000万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中国的粗钢产量超过排名2至4位的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三国粗钢产量的总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06年我国钢材供给超过需求11650.81万吨。

电解铝。电解铝从2000年底的318万吨,猛增到2003年的800万吨,到2005年年底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30万吨,但内需预计只有602万吨,外需102万吨,闲置产能已达260万吨,企业亏损面将达到63%以上。而目前还有在建项目11个、拟建项目14个。

焦炭。2005年年底我国的焦炭生产能力为2.8亿~3亿吨,机焦产能超出目前的需求量180%~200%。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的机焦企业245家,建设焦炉394座,产能将达到1.18亿吨;拟建企业53家,建设焦炉102座,产能3524万吨。目前国内的焦炭需求量仅为1.85亿吨。产能过剩导致焦炭出口价格持续下跌,整个行业徘徊在保本微利边缘,许多企业出现亏损,部分焦炭企业关门停产。一些外商已经或准备利用中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的时机,寻求集体压价,焦炭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水泥。2005年水泥产量为102258万吨,增长速度为5.42%,产销率为99.3%,全年企业库存5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的集中地华东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泥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3.04%和14.76%。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国列入统计的水泥生产企业5078家中亏损企业222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41户;亏损面同比增加11.69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17.26亿元,增加116.63%。

平板玻璃。2005年平板玻璃产量达到34806.71万重量箱,较2004年增长15.8%。当前平板玻璃行业突出问题是效益下降、亏损额增加和亏损面扩大,亏损企业数由2004年的40户增加到2005年的61户,亏损面达25.7%。

汽车。汽车产业产能2004年开始出现过剩。2002年和2003年我国汽车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8.8%和36.7%,2002年和2003年汽车工业投资增幅分别为56.3%和87.2%。2004年全行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2572亿元,比2003年增长50%。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各地在汽车整车方面的规划投资达2000多亿元,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到2007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万~1200万辆,大大超过预期的800万辆的市场需求。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全行业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持续下降。2005年1~8月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2.6%。

化学纤维。2002年以来,世界化纤工业每年以4%~5%的速度发展,我国化纤工业以近25%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聚酯产能从2000年至2004年增加1100万吨,2004年底聚酯产能达到1650万吨,占世界的40%。全国性的化纤产能同质化扩张速度过快,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行业经济效益下降。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投资增长过快。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2004年投资率达到44%。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期一般为3~5年,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200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2005年的固定投资增长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为48.6%,由此必然带来包括大部分生产资料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投资的过快增长导致钢铁、水泥、铁合金、汽车、纺织等行业出现潜在的产能过剩。

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5个月国内纺织品、家电、鞋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其中,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投资体制不合理和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的强烈冲动。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扩大就业和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下,地方政府总是希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高一些。因此,要抑制地方的投资扩张冲动有一定的难度。领导干部任职一方,出发点当然是造福一方。但行政任职的短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稳和可持续性的客观要求事实上存在着矛盾,甚至出现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扩张。解决的办法是,首先要完善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改革投资管理体制,由过多地介入具体投资项目转向主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个经济主体提供服务。其次是延长党、政主要领导在一个地方的任职期限,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方法,使科学发展观能够落到实处。

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工业的过度投资。工业土地市场不健全,如各地工业用地的价格普遍采取协议低价甚至“零地价”供应的政策,导致大量的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很多自然资源的市场还根本没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自然资源开采权的转让,主要依靠企业资质进行限制,缺乏合理的市场配置手段,导致过度开采;一些自然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定价只反映劳动和资本成本而不反映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因而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

(3)解决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对策分析。马克思在分析工业生产过剩问题时,指出导致生产过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私人资本家无法判断社会生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使资本家扩大投资规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由于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有效需求不足;三是设备更新的周期,导致再生产过程从投资与市场需求的高涨转向市场萧条。如果抽去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性的因素,作为市场经济共同的和普遍的规律,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仍然有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微观投资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投资自主权,但他们只能根据当前的供求关系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很难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其次,由于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积累与消费比例不协调,当前确实存在着最终需求不足的问题;再次,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企业设备更新的周期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具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调控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了生产危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践证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以抑制局部行业投资过热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通过采取管紧土地和控制信贷规模的措施,使各地的盲目投资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如果没有这种调控,生产过剩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在利益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形成以后,对投资硬约束的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必然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谓低水平重复建设就是新建项目的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于现有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这些新建项目从局部看,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短期内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从全局考察,这些新建项目投入生产后,并不能增加新产品的供给,而是进一步加剧一般性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性,还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效率。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规则的经济,改革政府的行政审批,不等于取消市场准入规则。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一般不考虑外部的合理性问题。这就需要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制定市场准入规则,作为判断是否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依据。市场准入规则包括各个行业的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企业起始规模的标准。只有当新建项目比原有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先进时,在经济上才具有扩大投资的合理性。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和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行政性审批,可以通过市场准入标准和规则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在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不应当简单地刺激投资品市场的需求,以便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活下去。与此相反,应当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资源密集型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缺乏核心技术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十五”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9%,实现的利税年均增长14.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2000年为10.83%,2004年为1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2000年为3388.02亿元(人民币),2004年上升到14830.9亿元。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的构成中,2000年“三资”企业占85%,2004年占93.23%。上述情况表明:“十五”时期,我国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传统工业拉动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出口市场。

我国在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大型计算机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用于R&D的投入的强度,我国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20%,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7%、3.9%和2.9%;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0;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72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世界平均值为0.374.排在前10位的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分别为0.733、0.698、0.666和0.606;我国为0.299,排在第45位。

根据OECD制定的衡量产业技术水平的标准,用产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区分高、中、低技术产业,即比重大于3%的为高技术产业,介于1%~3%的为中技术产业,小于1%的为低技术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一直是整个制造业同一指标2倍多的水平,自2000年起高技术产业该指标超过1.11%,这标志着我国高技术产业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也表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世界上仍然处于相对低技术水平的地位。

2001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占制造业的比重不足1/3,专利授权数量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5左右的水平;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制造业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低于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比重。

国外发明专利在我国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均占较大比重。一方面,国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在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里具有明显的优势,累计占整个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76.6%和70.7%;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国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略高于国内的申请量。另一方面,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相比,国外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者在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均处于优势地位:国外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分别是航天航空88.0%、电子信息75.9%、光机电一体化67.0%、新材料和新能源56.5%、生物医药55.0%、其他高新技术51.5%。即使在非高新技术领域里,国外发明专利也占到54.9%的比重。

在有限的国内专利中,缺乏实质控制权的、“非自有”专利的比例也非常高。据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统计,2003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7154件,其中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占69.31%,国内工矿企业只占9.1%。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生产的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要向国外专利持有者支付专利费。

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既存在过剩的问题,又存在严重短缺。短缺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例如,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制造业装备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依靠进口。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高新技术来源对跨国公司依赖的状况。

二、“十一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任务

1.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出发点

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任务,应当根据我国工业发展条件的变化和发展目标的要求来确定。从工业发展的客观条件看,以下几个因素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3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资源约束是实现持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制约着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结构调整必须着力解决资源瓶颈障碍。

(2)今后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总数仍然在1000万以上,就业压力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难题,结构调整必须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3)石油、煤炭、土地、森林、水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涨,使我国工业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结构调整要有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4)由于我国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随着出口额的增长,对我国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因此,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应当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主要依靠扩大出口数量和价格竞争转向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5)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决定性因素,结构调整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改变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跨国公司加工组装,做代工的状况。

(6)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是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任务。

2.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方向和任务已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即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里仅就如何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做一些分析。

(1)能源工业。能源生产要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2005年我国万元GDP的能源消耗为1.26吨标准煤,按降低20%的要求,2010年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能源应为1.008吨标准煤。2010年我国GDP总量预计为26.1万亿元,能源消费总量需要26.31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2.72%,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这个目标是有把握实现的,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规模不会迅速扩大,其增长幅度还有可能低于“十五”时期。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会加剧世界能源供求紧张的判断夸大了中国的能源供求矛盾。我国高耗能工业如冶金、建材、基础化学工业的能力扩张已接近峰值,其能耗过高的问题说明这些行业降低能耗有着巨大的潜力。

“十一五”时期,解决我国能源供求矛盾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节约能源方面。

(2)原材料工业。从总体上考察,我国原材料工业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例如,目前我国的炼钢企业有280家,企业的平均规模不到150万吨。作为资源密集型的流程工业,大型联合生产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在钢材产量达到4亿吨的情况下,炼钢企业不宜超过40家。因此,我国应新建和扩建年产3000万吨以上、技术装备和工艺先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下决心淘汰那些规模不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的中小型企业。水泥等建筑材料工业的生产能力也应当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石油化学工业应当向交通运输便利的沿海、沿江大企业集中,实行上、下游一体化战略。通过改革和调整财政税收体制,改变各个省市争着上项目、分散投资的状况。资源密集型的大型企业,也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3)机械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使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由目前的15年左右缩小到5~8年,附加价值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使目前先进技术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二是优化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组织结构,促进专业化分工,改变“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状况。

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以需求为目标,重大工程为依托,提出明确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大型成套设备、数控机床、高速铁路车辆、造船、汽车、干线飞机等领域,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和制造水平。在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通过支持科技研发,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扩大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提高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4)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即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产业和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在科技研发与产业化的水平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产业规模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和出口产品比重显著上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在若干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在体制安排上,必须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使企业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在组织方式上,应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创新体系;在资金来源上,应形成企业自我积累、政府投入、金融信贷支持以及社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的渠道;积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技术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轻纺工业。轻纺工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目标,一是降低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创造和培育国内、国际市场知名的品牌,增加高端产品的品种和市场份额,改变在国内外市场依靠低价过度竞争的局面;三是促进各地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并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通过调整、改造和创新,使我国轻纺工业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形成在技术、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牌等方面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