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6214400000033

第33章 东部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要

近五年,东部地区工业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重型化趋势显著,但工业的利润增长及贡献大幅下降。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能源、资源品价格上涨,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土地供给紧缺,高素质人才不足,这同时也说明,东部地区的发展必须尽快摈弃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在新的发展时期,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核心是要东部地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率先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要根据各自特点,确立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本章分析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个省和直辖市,土地面积9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8%;2004年末,人口为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4.6%;地区生产总值88433亿元,占各省市合计的54.2%。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工业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本章着重分析“十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未来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率先推动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和方向。

一、“十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特点

在过去的五年,东部地区工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对全国工业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工业结构和效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1.规模以上工业保持较快增速

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合计为69187.84亿元,是2000年的2.72倍,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2786.54亿元,是2000年的2.82倍,在全国“四大板块”中增长仍然保持最快的速度。分省区看,2000~2005年东部10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04%,高于平均水平的有6个省市,其中增速最高的依次为山东26.97%、浙江25.75%和江苏25.33%;低于平均水平的有4个省市,增速最低的分别为海南18.61%、北京18.74%和上海18.81%。

从各省市2006年的统计公报数据看,“十五”期末东部各省市工业增长居高不下。按可比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超过20%的有4个省市,依次是山东28.4%、河北22.9%、江苏22.5%和天津20.4%。最突出的变化是,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5年达到8411.9亿元,首次超过一直居第一的广东省,成为东部乃至全国工业总量最大的省份。

“十五”期间,东部地区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与全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相吻合。2000~2001年整个经济渐入低谷,从2002年下半年全国经济开始了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以河北省为例,该省工业自2002年以后不断攀升,主要得益于钢铁工业的快速增长,2005年钢产量达到7386.4万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20.7%,为全国第一大产钢省,钢铁等重工业的比重升至79%,河北省工业的增长轨迹在东部地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2.重工业化趋势显著

“十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结构变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为重工业化趋势。统计显示,2005年东部地区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平均为66.83%,比2000年上升10.93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重工业比重仅上升8.81个百分点。东部10个省市重工业比重全部上升,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的省市依次为海南(28.64个百分点,下同)、河北(13.09)、上海(10.73)、江苏(10.54)、浙江(10.5)和山东(10.21)。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的重工业比重均已高达70%以上(分别为79.75%、72.92%和71.6%)。二是过去以轻加工为主的华南地区(广东、福建、海南),五年前轻工业比重高于重工业,而现在全部倒过来,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超过一半以上。

从东部各省市看,工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也主要是重化工业。如2005年,北京市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依次是: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4.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8.0%;专用设备制造业23.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9%;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1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6%。天津市的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6%,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最快的依次为:轿车增长48.1%;生铁增长33.8%;移动电话机增长28.4%;干电池增长26.8%;天然原油产量增长23.6%;钢材增长22.2%。福建省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上年增长30.9%,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增长2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6.2%。江苏省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增长34.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2.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32.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8.1%;纺织业增长25.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6%。

3.利润增长及贡献大幅下降

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进行简要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2005年工业利润总额为8975.11亿元,是2000年的3.19倍,而同期工业增加值是2.82倍,说明与自身相比,东部地区的工业利润增长要比产值增长快,产值利润率有所提高。但若与全国比较,同期全国工业实现利润2005年是2000年的4.63倍,东部地区工业利润增长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倍;东部利润占全国的份额也从2000年的64.07%下降到2005年44.08%,降幅达到近20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广东和上海,分别下降5.7和4.3个百分点。这些表明,“十五”时期东部发达地区对全国工业利润的贡献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4.研究与开发投入明显增加

“十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的较快增长与研究开发(R&D)投入的不断增长分不开。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东部地区R&D经费支出由2000年的568.1亿元逐年提高到2004年的1316.8亿元,五年累计投入达到4398.7亿元。其中R&D投入最多的依次是:北京(1120亿元)、广东(791.9亿元)、江苏(647.2亿元)、上海(572.2亿元)。东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也逐年提高,2000~2004年由63.41%提高到66.97%,五年增加3.56个百分点。

5.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国份额进一步提高

东部地区工业2005年占全国的份额达到61.84%,比2000年上升2.1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在全国“四大板块”中也是最大的。在东部10个省市中,工业经济总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广东和江苏,3个省的工业占全国工业的份额都超过10%,合计达到35.8%。其中山东工业的升幅引人注目,5年提高2.12个百分点。

需要关注的是,广东、上海和北京3省市工业占全国份额都在减少,5年间分别减少了1.5、0.87和0.38个百分点。这可能意味着3省市经济结构已开始向以第三产业为重点的方向调整,并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二、东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能源、原材料价格攀升

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3.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同年东部地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平均上涨6.63%,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上涨1.73%,两者相差4.9个百分点,差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最高的省市依次是北京、福建和江苏,分别达到11.4%、8.1%和7.6%;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差最大的省市依次是北京、福建、上海、江苏,分别为10.1、7.9、5.1、5.0个百分点。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的基本特征属于“两头在外”,即能源、原材料要从外地及国际市场购入,产成品主要销往外地及国际市场,因而,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特别是近些年煤炭、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而工业产成品价格因产能过剩不能相应上升,从而造成对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的巨大成本上升压力。以上海为例,2005年受成本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制约,该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10.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16.6%。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8.6%,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17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27,比上年下降4.26个百分点。

根据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以及国内经济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品生产仍然同时存在着上游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又存在大多数下游工业品价格下降的压力。特别是能源和部分原材料的供应缺口继续加大,价格将会居高不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部分加工制造业产品价格还有继续走低的动能,如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和部分日用消费品等。可见,如果不能在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上努力突破,消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能耗、物耗较大的加工制造业将难以为继。

2.环境约束趋紧

东部地区工业20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重化工业的崛起,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水域、大气、城市生产生活区污染严重。从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看,东部地区的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到全国40%以上,特别是废水排放量增加较多,2004年占到全国的48.08%,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的次数虽有减少,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在上升。2004年工业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60.7万元,比上年增加140.5万元,平均每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由2.11万元提高到3.31万元,上升1.2万元。尤其要注意的是,近些年东部很多重化工企业越来越多地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周围或沿江布局,存在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长三角地区就发生了多起有毒化学品运输泄漏事件,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3.土地供给紧缺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占用大、增加多。我们仅以2003~2004年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变化来比较,2003年全国建设用地比重为3.27%,其中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1.35%、4.84%和7.89%,而东部地区高达10.72%;建设用地中工矿及居民点占土地面积,全国为2.67%,其中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1.12%、3.88%和6.32%,东部地区则高达8.8%。到2004年,全国建设用地比重上升0.05个百分点,其中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上升0.02、0.06和0.07个百分点,东部则上升0.26个百分点;建设用地中工矿及居民点用地比重,全国上升0.04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上升0.01、0.04和0.05个百分点,而东部上升0.22个百分点。分省市看,东部建设用地比重上升快的依次是天津、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

2004年国家开始严控土地闸门,下达新增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指令性计划,这项措施对控制投资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土地指标紧张,相当一些项目不能落实,必然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增长。如浙江省反映,当年全省土地指标26万亩,实际需求近100万亩。上海市未来五年需每年新增工业用地30~40平方公里,但目前每年工业用地计划仅为此需求的1/3.另据有关资料,目前,东部沿海各省市到2010年的规划用地指标均已经提前用完。因此,土地紧缺问题必将成为今后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4.高技能人才匮乏

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匮乏,成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制约。有关调研表明,目前仅上海市一地就需要上万名高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最稀缺的是“创业型”、“创造型”、“复合型”及“技术型”四类人才,主要包括IT与微电子、金融保险、生物制药、石化及精细化工、汽车与成套设备、都市农业、现代物流、城市建设与管理、新材料、社会中介服务、投资及经营管理、文化体育等12大类重点领域,具体到行业主要是高级技工、特许金融分析师、IT审计师、同声传译人员、小语种人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等等。目前,技能劳动者短缺,新的产业和企业招不到合格技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技工荒”,北京等地区也出现技工的求大于供,这种现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

除了能源、资源品价格上涨、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土地供给紧缺、高素质人才不足之外,还有沿海城市普遍的淡水资源匮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知名品牌少等问题,这些都对东部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说明,未来东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尽快摈弃依靠生产要素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

三、“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东部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地带,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宝贵经验,辐射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同时,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发展时期,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核心是要东部地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1.东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的内涵

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绝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延续,而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可持续的率先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东部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十一五”时期,东部工业实现可持续的率先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1)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具体包括:一是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依托、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资金支持和政策环境为支撑的开放型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开发机制,以加速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和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创业、创新、创优,创造出更多的一流企业、一流品牌,加快培育更多的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

(2)要率先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中心城市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形成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群;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扩大对境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互利互惠的投资合作。

(3)要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尽快建立起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通过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和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做出表率,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重点推进火电、冶金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4)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要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尤其要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把注意力真正转移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来。同时,大力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利用可以为我所用的各种机遇,积极应对可能给我国发展带来风险的挑战,努力做到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优化配置资源,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和布局空间。

(5)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东部地区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在率先发展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更好地、更加有力地带动和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2.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分工定位

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已经形成产业特色各异、发展规模和水平不同的三大经济圈,即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在“十一五”时期,三大经济圈要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在全国地域分工的定位,明确确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技术实力最强的区域,2005年两省一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4.5%。“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要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型,着力于建立以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上海市重点推动大产业建设,即继续保持电子信息、石化、汽车和钢铁等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和前沿,做大光电子、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船舶、航天、航空等战略产业,稳定发展都市型农业。江苏省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实施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包括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重大应用软件、新一代通信系统关键设备、新一代高清数字平板显示技术及产品等。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轻纺等产业,形成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产业基地。浙江省重点加快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努力培育汽车摩托车、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

两省一市要根据新时期国家对东部率先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加强科技合作,联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联动推进结构调整;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联动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环境政策、法规、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联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区域生产力布局研究,联动推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通过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合理分工,优化布局,在区域一体化建设上为全国树立典范。

(2)珠三角经济圈。率先改革开放的珠三角地区,依靠大量吸引外资、利用民间资本,依赖巨大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实现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简单组装加工业的集中复制,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05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9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2%。然而,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频频发生的“电荒”、“煤荒”、“油荒”、“用地荒”,以及“民工荒”和“技工荒”,都对这种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提出了警示。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广东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施六个“必须加快”,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体制创新,必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广东,必须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定要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关键前提,突破珠三角地区产业单一低级外源的更新升级,并促进内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个小工厂都在全球化”的珠三角地区,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都需要更广、更深的国际交流局面。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将继续推动从轻型、偏轻型向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的转变。壮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工、钢铁等基础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战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期间将投资11000多亿元重点建设十大工程,特别是新建或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以及一大批下游化工项目。到2010年,广东省石化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7300亿元,年均增长20%;炼油能力达65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440万吨/年,打造成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另外,新增汽车生产能力100万辆/年。

切实加强“泛珠三角地区(9+2)”的经济合作尤其是粤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对于“十一五”时期珠三角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3)京津冀经济圈。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工业重心区,2005年两市一省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近10%。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加上行政区划分割等体制束缚,该地区工业布局不够合理,区域分工紊乱,发展规模和速度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十一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将面临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并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一是确立了京津冀明确的发展定位。北京已将其发展方向确定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称、宜居城市”,天津市明确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这种发展定位为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和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二是产业布局大调整开始实质性的启动。目前北京转移到河北的独资或合资制造业企业已有四五百家,仅落户唐山的就有200多家,其中最大规模的就是首钢。首钢搬迁到河北的曹妃甸实际上是环渤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它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最大的工程,曹妃甸要建成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工业基地,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在曹妃甸将有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项目陆续上马。三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前期各项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对京津冀地区的钢铁、建材、电子、轻工等制造业将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四是国家已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列入“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一系列开发项目建设和政策配套措施的实施,必将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十一五”时期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区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交通网络发达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以重化工业中下游产品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今后五年,北京工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是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民营企业总部的中心。天津主要发展以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为主的先进技术制造业、以港口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并充分利用天津沿海区域盐、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多种化工工业。河北省要利用冀东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钢铁、化工、建材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并大力发展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同时主动接受来自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专栏27—1

长三角发展方式该转弯了

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GDP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苏州回落2.7个百分点,杭州回落2.5个百分点。长三角经济增长从2004年出现小幅下滑,2005年下滑趋势进一步显现;制造业生产及其效益陷入“瓶颈”状态,吸收外资增势明显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慢。“长三角经济发展正面临战略转换。”对于经济增长的回落,有专家把它归结为“是宏观调控和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结果。”从深层次看,这是长三角粗放发展模式的结果。

由于大规模发展加工工业,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四大杀手”正威胁着长三角经济和城市的良性发展。1999~2004年,上海的废气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增长了72.7%和17.4%;江苏2004年与1999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了31.0%,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46.9%,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32.9%。长三角的能耗也在不断上升。上海199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656.92万吨标准煤,2004年上升到7266.85万吨标准煤,整整翻了一番。江苏和浙江的情况同样如此。1995~2003年,江苏的煤炭、原油和燃料油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93%、65.9%和63.4%。据推算,整个长三角201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4.3亿吨。与发达国家相比,苏、浙两省的单位GDP能源消耗大约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2.2倍、韩国的1.8倍。

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投入。1996~2004年长三角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34.03万公顷,相当于长三角现有耕地总面积的1/20.1999~2004年,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的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5.13%、13.17%、10.94%和17.09%。与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相对应,长三角区域的创新发展能力严重不足。2004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总收入的1.24%,江苏、浙江分别占0.78%和0.70%,与跨国公司3%~5%的水平相距甚远。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要素驱动、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如果说资源驱动是区域发展的必经阶段,长三角已经走到了这一阶段的尽头,尽快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推进已成为长三角的主要任务。“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长三角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增强自主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参考报》2006年2月27日方烨文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