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排球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它是由移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动作组成的进攻与防守。两队在隔网的条件下开展比赛,攻守双方无身体接触,是以击球的路线、落点的变化,造成对方失误为目的,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项目。另外排球运动是典型的整体配合运动,具有突出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无时间限制,持续时间长,对抗强度较大,对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极好的锻炼作用,更能培养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一、排球基本技术
排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与移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
(一)准备姿势与移动
准备姿势:双脚前后并立,略与肩宽,脚跟微微地提起,屈膝稍内收,上体前倾、抬头双眼注视来球,身体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
移动:主要表现起动与制动的步法,其步法包括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和综合步等。
“练习方法”
1.看手势做动作
(1)全班成2~4列横队站立,教师向前平举手时,学生做半蹲姿势;向上举手时,学生做稍蹲姿势;向下举手时,学生做低蹲姿势,如此反复进行。
(2)队形同上,教师指向左方,学生向右侧移动;指向右方,学生向左移动;指向前方,学生后退移动,指向后方,学生向前移动,如此反复进行。
2.听口令做动作
(二)发球
发球标志着比赛的开始,是一种直接得分的进攻方法,同时还能破坏对方的战术。发球可用手掌、手根、虎口击球。它分为正面和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发飘球、勾手大力发球、勾手发飘球和跳发球。
1.正面下手发球
“动作要领”
(1)两脚前后开立,前手持球手臂略伸直轻抛球25cm左右高,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
(2)后手后引,以肩关节为轴经后、下、前挥臂击球的后下部,同时身体前送,随之进场。
2.正面上手发球
“动作要领”
(1)两脚前后开立,重心落在后脚上。
(2)左手向前上方抛球,高度适中,同时右手臂抬起弯屈后引,上体右转,挺胸,展腹。
(3)击球时右臂上举伸直,随着蹬地,收腹迅速挥臂击球的后中下部,重心移至前脚。
“练习方法”
(1)练习抛球。
(2)在限制线后隔网发球。
(3)降低球网全场发球。
(4)对发球。
(三)垫球
垫球是利用双手小臂形成的垫击面插入球的下面,根据来球的反弹力向前上方击球的过程,主要用于接发球、防守、救各种难球,是组织进攻的基本环节。其技术有:正面双手垫球、体侧垫球、跨步垫球、单手垫球、背垫球以及前扑、鱼跃垫球。
“动作要领”
(1)叠指法:两手小鱼际平行靠拢,一手四指并拢重叠在另一手并拢的四指上屈指,两手拇指平行靠拢。
(2)双臂夹紧、伸直、含胸收肩,压腕插入球下。
(3)登地送腰,以肩关节为轴,手腕上10cm处迎击来球。
“练习方法”
(1)徒手练习协调用力。
(2)自垫。
(3)对墙垫。
(4)一抛一垫。
(5)对垫。
(6)一抛一移动垫球。
(四)传球
传球是利用手指手腕伸臂动作来进行传球的技术,它分为正面传球、背传球、侧传球和跳传球四种。
“动作要领”
(1)做好排球的准备姿势
(2)手型:手腕后仰,手指自然分开微屈成半圆球形,小指朝前,拇指相对成一字形,间隔约2cm左右,置于头的前额上方一球处,准备传球。
(3)用拇、食、中指承受球的压力,无名指和小指控制球的方向,触球瞬间,用手指弹力和手腕、伸臂、蹬地的力量将球传出。
“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手型和协调用力。
(2)自抛自接(用传球手型接球)。
(3)对墙近距离传球。
(4)自传。
(5)两人一组间隔两米一抛一传。
(6)两人对传。
(五)扣球
扣球是利用良好时机和跳起的高度,用手将球快速直接地击在对方场区内。扣球是进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攻得分的重要手段。扣球的种类有正面扣球、勾手扣球、扣快球、调整扣球。
“动作要领”
(1)根据球速、方向、高度作好判断步和起跳步选点,屈膝深、起跳快、蹬地猛,上肢配合摆动等有效动作的配合。
(2)起跳后展腹挺胸,展肩拉肘,击球时手臂伸直,收腹转肩,迅速挥臂,以手掌击球中上部,并包卷球体。
“练习方法”
(1)挥击悬吊物。
(2)两人一组原地对扣球。
(3)徒手练习助跑步法。
(4)降低球网自抛自扣。
(5)两人一组降低球网一抛一扣。
(6)助跑扣球。
(六)拦网
拦网是队员在网上利用自己跳起的高度和掌握的时机,用双手阻击对方扣击过来的球,所以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反攻的重要环节,得分的重要手段,还可以直接破坏对方的进攻战术。拦网技术是根据对方扣球的位置,技术特征来决定拦网起跳时机。起跳时双手从额前向网前上方伸出,两臂伸直,提肩,手指自然分开,触击球时,手指紧张,迅速压腕。
二、排球的基本战术
排球的基本战术是教练员根据比赛规则和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基本技术,有组织有目的地安排的一种个人或集体配合。排球基本战术包括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以及阵容配备。
(一)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通过发、扣、拦、传、垫球组织起来的一种配合反击。要求积极主动,快速应变、灵活机动、密切配合。进攻战术有“中一二”、“边一二”、后排插上和两次球等四种基本形式。
1.“中一二”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3号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战术。它是进攻战术中,最简单容易组织的进攻战术,适应初学和水平较低的球队在接发球进攻中采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一二”战术配合变化形式。
(1)集中与拉开进攻:二传队员根据I临场情况向2号位或4号位传集中或拉开球,由2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借以变化进攻点,迷惑对方拦网。
(2)跑动快球掩护进攻:可由2号队员第一跑动,在二传手背后或体前打近体快球;4号位队员第二跑动在4号位打强攻。
2.“边一二”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2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向3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边一二”进攻战术。这种进攻战术形式简单,容易掌握。它与“中一二”战术相比,由于是两名攻手相邻并在二传视野前面,更能组成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
快球掩护拉开进攻:3号位队员第一跑动打近体前快球或掩护,3号位队员跑动活点进攻,既可跑到二传身后进攻,又可跑到4号位队员体侧打半高球。
3.“后排插上”进攻战术及变化
由后排球员插到前排作二传,将球传给前排三个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后排插上”进攻战术。这种进攻战术是现位队员拉开进攻。
代排球运动先进的战术形式。其优点能保持前排三点进攻,能利用球网的长度,增多进攻点,并能组成变化多端、行之有效的进攻战术。
(1)中间快球、两边拉开进攻:中间3号位队员扣球或掩护,两边2、4号
(2)交叉进攻:由4号位队员跑到二传体前扣快球或掩护,3号位队员交叉到4号位队员体侧扣半高球,组成前交叉进攻战术。
(3)结合场地,由教师发球,学生三人一组,在1、6、5号位进行接发球练习。
(4)球场上,由老师抛球,学生按上场阵容练习一传和一攻。打好3~5个球转一轮。
(5)由教师或学生发球,学生按上场阵容进行一传和一攻的练习。规定一攻次数,完成后再转一轮。
(二)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是反击进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因此要抓好拦网、保护、后排防守和分工明确、合理布局的集体配合以及二传手调整能力的基本防守环节的训练。防守战术形式有无人拦网防守、单人拦网防守、集体拦网防守等三种。
1.无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形这是初学排球者在不会扣球和拦网时,或者是扣球力量比强时,所采用的防守阵形。其防守布局有以下两种:
(1)采用“中一二”进攻战术时,二传队员留在3号位网前,2、4号位队员后撤至进攻线后面,参加后排防守。
(2)采用“边一二”进攻战术时,二传队员留在2号位网前,3、4号位队员后撤参加防守。
2.单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形这种阵形一般是在对方扣球威力不大,且线路变化不多时采用。其防守布局有两种。
(1)由前排2号位或3号位二传手拦网,4、3号位或4、2号位队员后撤参人防守。
(2)由前排3号位或4号位进攻队员拦网,2号位队员后撤参人防守,或3号位队员内切保护。
3.双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形 当对方进攻的威力较大,路线变化较多时,采用此种防守阵形。它可以分为“心跟近”防守阵形和“边跟近”防守阵形两种。
(1)双人拦网的“心跟进”防守阵形:是由后排6号位队员“跟近”保护,防吊球的防守阵形。它适宜对付经常采用打吊结合的球队。
(2)双人拦网的后排“边跟进”防守阵形:由后排1号位或5号位队员跟近保护防吊球或接扣球的一种防守阵形,也称“马蹄形”防守。它适宜对付扣球威力大、战术变化多、吊球运用较少的球队。
“练习方法”
(1)教师站在网前高抬上抛、扣球,学生2人或3人一组进行拦网,跟进保护练习。
(2)将学生分成两组在2、4号位扣球,再派3名学生进行拦网、后排心或边跟进保护的练习,防守球3~5次,再换人练习。
(3)教师在对场网前用口令、手势或球示意进攻的位置,场上6名防守队员根据教师的示意徒手做各种防守的拦网和跟进。
(4)6对6防守与进攻练习。由教师在场外抛球或扣球,一方组织进攻,另一方练习防守。
(三)阵容配备
阵容配备是合理调动本队队员的组织手段,是把全队的力量很好的组织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潜在作用和特长。阵容配备一般有两种形式。
1.“四二”阵容配备
即安排4名进攻队员和2名二传队员的一种配备形式。4名攻手又分为两个主攻手和两个副攻手(快攻队员),他们都站在对角位置上。
2.“五一”阵容配备
即一个二传手,五个攻击手。为了弥补在防守过程中后排二传队员来不及插上组织进攻的弱点,可安排一名攻击性强、传球较好的队员,与二传队员打对角的位置。对于运动水平较高的队多采用此种阵容。
三、排球规则简介
(一)场地设备
排球的球场。
场地长18m、宽9m,场地中间有中线和球网,将场地平分为两边9m×9m的正方形,两边各边有一条与中线平行的进攻限制线,距中线3m,进攻限制线又将各边场地划为前区和后区。成人网高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网两端有长1m、宽5cm的白色标志带垂直边线,两端白色标志带外沿分别设有长86cm的标志杆。球场四周线宽为5cm,在场区内。
(二)得分与轮转
排球比赛按每球得分制计算,当比赛开始无论哪一方球落在本场内、四次触球、持球、连击、过中线、位置错误、将球击出界外等失误为失分。得分方发球。如果发球方失误,对方除得分外还要取得发球权。此时发球方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轮转一个位置发球,使比赛继续进行。
(三)位置错误与触球
1.准备发球时,场上队员站位不能出现前后、左右位置错位,一旦发球后或击球瞬间场上队员不受位置限制,可以随意移动。
2.球在某方场区内,该队最多轮流触及三次(拦网除外),球落地为死球。
(四)持球与连击
1.场上队员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击球,但击球时球停留时间较长(如携带、捞棒、推)应判为持球。
2.如一队员连续两次击球(拦网除外)为连击。
(五)网前、网上犯规
1.比赛中队员触及网、标志带(竿)为触网。
2.单脚或双脚超越中线为过中线。
3.在对方场区空间内击球为过网击球。
(六)后排犯规
后排队员在前区将高于网沿的球跳起直接击入对方或参加拦网,叫后排犯规。
(七)暂停与换人
1.每场比赛的前四局分别有三次暂停。在领先队的8、16分时共计二次技术暂停是自动执行,时间为1min。另外还有一次普通暂停,时间为30s。决胜局无技术暂停,但有二次普通暂停,时间为30s。
2.每队每局只能换人6次,开局的场上队员被替补换下后再次上场,必须回到原来的轮次位置,替补队员每局只能替补上场一次,并且必须是被替补下场的队员来替换下场。自由人可在比赛中断到裁判鸣哨发球前从进攻线到端线之间后区的边线自由进出,任意替换后排一队员,不计入正常换人次数。
第四节 乒乓球
一、乒乓球运动概述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最早叫“Table Tennis”。从这个命名可以看出,网球是乒乓球运动的前身。
1900年,英国成立了乒乓球协会,并在皇后大厅举行了英国大型的乒乓球比赛,开创了乒乓球正式比赛的先河。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大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磨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
1988年,乒乓球被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大大推动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乒乓球运动量可大可小,可以从儿童玩到老年,成为你终身的爱好和健身的手段,便于你结识更多的朋友。作为一向对场地和装备要求不高、便于展开的运动,乒乓球在诸多体育项目中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广受欢迎,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乒乓球王国”,乒乓球被誉为“国球”。
二、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一)握拍技术
握拍技术是学习乒乓球的入门技术之一。正确的握拍方法可提高手、臂及手腕的灵活性,为今后技术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初学者一定要先学好握拍技术。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从而产生不同的打法。直握拍反手推挡好,便于左推右攻,台内攻球灵活,正反手交替击球变换快,拍形变化不大,动作较为隐蔽,是我国和日本的传统握拍方法;横握拍正反手攻球力量大,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照顾范围较大,是欧洲的传统握拍方法。初学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习惯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握拍方法。
1.直拍握法
拇指第一关节压住球拍左肩,食指第二关节压住球拍右肩。食指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曲,虎口贴于拍柄后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弯曲,拖于球拍后面。
2.横拍握法
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食指自然斜伸于球拍的反面,虎口轻贴于拍,注意虎口不宜过紧、过死的贴靠在球拍上,以免影响手腕的灵活性。正手攻球时,食指稍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上移动。
(二)基本步法
1.单步:一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或左右移动一步,是来球角度不大时采用的步法。
2.跨步:与来球同方向的脚向前侧跨一大步,另一脚再跟着移动,再来球急、角度大的情况下击球常采用的步法。
3.并步: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先向向另一脚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再向来球方向移一步。
4.跳步:一脚用力蹬地,使两脚离开地面,同时向前、后、左、右跳动。再来球快、角度大的情况下击球采用的步法。
5.交叉步:近来球方向的脚先向来球方向侧转或略移半步,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进来球方向的脚在跟上一步。
6.小跑步:较高频率的原位小垫步,或小范围的小跑步。
7.小跳步:两脚几乎同时轻跳或垫一下,有时甚至近似未离地面。
(三)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1.发球技术
(1)发平击球
正手发平击球时,右脚稍后,身体稍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至于体前偏右侧,右手持拍,置于身体右侧。当球向上抛起时,同时右臂稍向后引拍,接着从身体右后方向前挥拍,在球降至近于网高时击球,拍面稍前倾触球中上部。
(2)正手奔球
整个动作为先向后向侧绕一小圈,手腕放松,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方摩擦,速快,过网落台后拐弯飞行。发此球时,手腕要下垂并放松,否则手腕难以发挥作用。
(3)正手发下旋加转球与不转球
此发球的威力在于转与不转球的旋转差距大,动作相似难辨认。
发下旋加转球时左脚在前,右肩侧对球台,持球向上抛球,同时,持拍手臂将拍引至后上方略比肩高,肘部后移,带动手腕旋内,球拍呈横向拍面垂直,身体重心后移。当球回落时,肘关节加速运动,前臂带动手腕猛然加力旋外,在胸腹前偏右一臂距离处,拍形后仰用球拍下部靠左的部位,触球中后位底部,加大力臂摩擦球体,“切”球愈薄,发球愈转。
发不转球与发加转下旋球的主要区别在于球拍触球瞬间,突然减慢手臂前进速度,并减小拍形后仰角度,用球拍中部偏右的地方去碰撞球的中下部,使作用力接近球心,由于力臂小造成力矩小,因而旋转不明显或为不转球。
(4)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球拍运行路线似马鞍形,A点触球为左侧下旋,拍从球的右侧中下部向左侧下部摩擦球,直握拍者拇指用力压拍。
(5)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整个动作似马鞍形,从左上后方挥拍向前右下方,然后在向右前上方挥动。
“练习方法”
(1)徒手做抛球、引拍与挥拍击球模仿练习。
(2)先发斜线,后发直线;先发不定点,后发定点。
(3)练习发各种旋转性能的球。
(4)采用多球训练法,结合个人技术特点,练1~2套质量高的特长发球。
2.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是比赛中每一回合的第二板,也是接发球开始比赛的第一板球,因而是一项反控制、求主动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技术。它不仅要求掌握多种实用的基本技术,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接发球意识,而且还必须有积极主动的指导思想,把接发球与发挥自己技术特长和战术风格结合起来。
首先要根据对方发球的位置来决定自己的位置,然后注意对方发球时挥臂动作和球拍移动方向,根据对方发球时摆臂振幅大小和手腕用力的不同程度来判断来球落点的远近和旋转强弱,根据来球的飞行弧线和速度来判断旋转性能。接发球的方法一般是由点、拨、拉、搓、削等技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