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6212700000027

第27章 准确到位的技巧

把握说话的“深”与“浅”

人类总是喜欢把自己看得很聪明,总以为自己能把握住自己的言行,其实并不尽然。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言行。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的忌讳,有许多事的机理,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如果这时自作聪明,信口开河、说不定哪句话就是不知深浅的冒失话。

古人从长期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了许多社交时的说话智慧,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同“话到嘴边含半截”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我们在与人说话时为什么要“只说三分话”?为什么要“含半截”?其实对这个问题,古人已经给过答案,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只要有了“防人之心”,就不可随便拿起话来乱说。乱说话的坏处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乱说话容易得罪人,二是乱说话容易授人以柄,三是乱说话容易惹起是非,四是乱说话容易把事情搞砸,五是乱说话容易让人听不懂。只要你说的某句话引发了以上这些坏处,那就证明你可能把某些话“说深了”,除非你是有意惹起这些“坏处”。

所谓说“三分话”、“含半截”,即是采取恰当的方式,巧妙的语言对别人的观点、请求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作出间接的、含蓄的表态或试探,不把话说得太满或过于直露。其特点就是不直截了当地表示全部态度,避免与对方短兵相接式的交锋,并且给自己留下充分的回旋余地,以便在事情发展过程中随机应变,把握主动权,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局面。

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说凡事都得模糊表态和说三分话,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当实质性的问题尚未表露出来时,很难断定其好坏、美丑、利弊、胜负。这时,就需要等待、观察,切不可妄下断言,信口开河。更何况,有些问题即使有了结论,你过早地透露出来,也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当然,“说三分话”、“含半截”也不能过浅,有时话说浅了也无益处可言。话说得太浅的害处有三:一是话不到位,表意不明,达不到表达效果;二是抓不到本质,击不中要害,解决不了问题;三是表达肤浅,人也显得肤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我们在与人说话时既不能说得太深,也不能说得太浅。要把握说话深浅的分寸就必须做到“三思而后言”,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话到嘴边含半截”。

说话不知深浅的人,他们在与人交往和办事时大多不受欢迎。但有时对很多事物来说常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冒失话,说尖刻话,往往在自己来说并不觉得。想一想我们在社交上的某些失误,有很多是因为说话不知深浅造成的。

有人把说话比作“匕首”或“投枪”,须知用匕首或投枪刺人。不可扎得太深了,伤人过重,对方长年记恨;也不可扎得太浅了,不痛不痒,对方毫不在意。只有做到不深不浅,才能达到既激励人又不伤害人的目的。

把握“深”的说话技巧

话说得太深,大体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晦涩难懂,不便交流:二是触到了别人的神经敏感处。揭开了某些人的疮疤或某些事的私密,这两种情况,都是交往的大忌。

说话的深度不易被人们所把握,说出来的话常常让别人难以理解,不能接受。那么,应该怎样把握说话的“深”度,把话说到位呢?

己话他说

一些特殊情况,由于碍于情面,有些话会难以启齿,有时同一句话,虽然自己说出来自然而然,但对方听罢,却可能会产生误解,引起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你看困难大吗?”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却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还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却又时不我待。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就这样,王某循循诱导,把自己要说的话让对方自己说了出来,心里的一块重石头被自己轻飘飘的几句话卸在了地上。

庄话谐说

诙谐幽默的话题,往往能引起对方感情上的愉悦轻松;庄重严肃的话题会使人紧张慎重。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十分庄重严肃的场合,最好把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对方在笑声中可能更容易接受。

在当今,谁都希望自己有个高工资、好职位。可如果向老板公开提出加薪或升职要求,是不是有点太尴尬?一个青年打工者因为话说得好听而成功地获得了加薪奖励,他的说法值得一学。

他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0%和20%。大鼻子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这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一文不值。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的。”洋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面对老板的鼓励,青年人如果不是这样俏皮,而是坐下来认真严肃地提出加薪要求,并摆出理由若干条,岂不大煞风景,甚至适得其反。由此看来,庄话谐说,笑着说话,真是妙不可言。

近话远说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果把话说得太直、太透,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或者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意思又不能不表达。这时,如果采用“借他人之言,传我腹中之事”的方法,借用一个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说出,便可以弱化对方的不满和对我方的不利影响。这种方法就是近话远说。

近话远说能够人为地拉开话题与现场之间的距离,给双方留下一个缓冲带。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就频繁会晤,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就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

实话虚说

做人的准则应该是以诚实为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但并不是说凡事、凡话都实打实说,不讲技巧,说话直,嘴巴像炮筒子未必处处受欢迎,未必能把事办好,那该怎么办呢?实话虚说,以虚探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某刚刚托好友张局长为自己办件事,忽然听到他被捕“进去了”的传闻,又不知真假,就到张家探望。确实只有局长夫人在家,满脸愁容。李某开口道:“老张出差到哪去了?”张夫人长叹一声:“唉!没出差。胃病又犯了,昨天送医院去了。”

原来如此!如果李某实话询问张局长是否真的被捕了,那场面将会如何?李某是这样设想的:如果张局长真的被捕了,其夫人自然会实情相告;如果张局长一切平安,她会莫名其妙地反问:“怎么回事?”他则可转而掩饰:“听说他想调动?干得好好的,又何必……”虚虚实实,转换自如,毫不唐突。

问题的深处总要牵涉到本质上,就本质问题争执不下,容易构成僵局,问题搞僵了,不但关系到彼此的厉害,也关系到彼此的面子和尊严。这时就应该从深的问题中爬出来,绕过本质,在浅显的问题上导述变通。这样就可以使深的问题被掩盖起来,让对方产生积极的行动。

具体的做法是,当对方在较深的问题上固执己见时,我们可以故意把对方捧到优势的位置上去,表明决定权在对方手上,我方则处于“附庸”顺从的地位,使对方在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然后,我们可以以弱者、小者的身份表明自己态度,并且软中带硬地指出对方如一味固执己见,则我方迫于无奈只好采取某种消极行动。甚至退出合作,中止关系等。对方站在“强者”的位置上,一方面碍于面子,一方面也要考虑现实后果,因而不得不有所变通,接受我方的意见。

把握“浅”的说话技巧

一般说来,人们说话办事能否成功,说话的形式是很重要的。针对具体情况,有时需要深话浅说,而有时又需要浅话深说。但浅也要有浅的分寸,太浅了,无关痛痒,解决不了问题,太深了,有时可能会伤人伤己。

把握“深”的说话技巧,我们已经在上面探讨过了,现在我们再来探讨如何把握“浅”的说话技巧。

借薪助燃

在说话和辩论时,可以巧用对方或第三者的言行来为自己服务,可以说是借人之势,长自己之威风,灭对方的锐气。下面我们先看萧伯纳是如何用“浅话”制服辩敌的。

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演获得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他上台与大家见见面,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时,有一人大声嚷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也不要看,收回去吧,停演吧!”

听到如此无礼的叫嚷,萧伯纳没有发怒,相反,他向那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遗憾的是,仅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个剧本上演吗?”

萧伯纳巧借观众的力量,把一个很深的问题拽到了一个很浅的层面上来说,有力地反击了对方的无礼,获得了极佳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

在言语表达中,比喻技巧的运用是很广泛的。

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同时还能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倍增。

林乔丰在《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的论辩中有一段精彩的发言:“……让我们来看看詹金斯法案的例子吧!里根总统他虽然是否决了詹金斯法案,但是呢,美国政府同时却提议要把新的多种纤维纺织品的条文修改得更加强硬,而且甚至连丝、麻非多种纤维纺织品也要纳入限额的范围内。这不就证明了贸易保护主义,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给抑制了,但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却又兴起,好像脸上的一个暗疮消灭了,但是,另外一边脸上的暗疮却又生了出来,当人们看到你脸上的暗疮时还不是说:‘啊呀!非常可惜,长得那么漂亮,但是你脸上还是有暗疮呀!’对吗?……”

好一个暗疮理论!比喻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使论辩大为增色,观众骤然为之喝彩。

北京大学生李玫在论证《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这一辩题的反方观点时,曾谈到旅游业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她说:“旅游业的兴衰,完全依赖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好坏,打个比方,假如世界经济打了个喷嚏,那么,旅游业也会感冒,甚至得肺炎……”

像这类信手拈来的比喻,把本方的观点揭示得更通俗、更鲜明,较好地增强和渲染了论辩的表达效果。

贴切的比喻在论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论辩更具形象性、生动性、逻辑性,增加对手反驳的难度。

比喻论辩,是通过巧妙的比喻来说明真理。论辩中,辩者适当地采用巧妙的比喻既能形象和生动地说明观点,又能显示自己的幽默口才,较好地调节气氛,帮助人们明确或加深某种认识。

运用俗语

谚语、歇后语是经过人们长年传诵、千锤百炼丰富起来的,它们寓意深刻,韵味隽永,结构固定,琅琅上口。用它们来形容、描绘事物,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听来如饮甘泉,如嗅芳香。请看下面二例。

“一个真正的改革家行得正,走得直,人正不怕影子斜,虽然他受到一些人的诬蔑,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但我们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们的奉献,他们的付出是会得到人们理解的。”

这里两处用了谚语,顺情人理,很有说服力。

“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有些人对我们冠以‘包子’、‘傻冒’之尊称,但我们也能进入科学的大门,你们不要门缝里瞧人——把我们看扁了!”

这里运用歇后语,生动形象。

说话时运用谚语、歇后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太多。谚语、歇后语有一种俏皮感,太多了显得轻佻浮滑,哗众取宠,听众觉得厌烦。

第二,不能乱用。谚语、歇后语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有些内容粗俗浅陋,庸俗低下。如“妇人是枝花,灶前灶后扒”、“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打地洞”、“茅厕里游泳——奋(粪)勇(涌)前进”、“穷人死在大路上——命该如此”等。

第三,要自然、完整,与正文融为一体。可以用一些提示语:“俗话说”、“有道是”等连接。

第四,有些方言区的歇后语不能用,如:“蜀嘴食胡椒——胡溜。溜”(福州方言),“狗吠老虎——唔知死”(客家方言)。

说话时要多用贴近人民现实生活的自然轻快、通俗易懂的俗语,如多选用名词、象声词、迭音词、语气词、民谚、歇后语等,这样才能被广大听众所接受。

有的人讲话,过分讲文辞的华美,追求新奇,以为这样才能换来听众的喝彩、掌声,殊不知,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丢掉了朴素、自然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在讲话中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常见词语、流行的、口头词汇,不宜使用生僻晦涩的古词、偏词或专业性强的术语,更不能自造词语。语言一定要朴素大方,尽量不用华丽的辞藻,形容词更要慎用。

把握说话的轻与重

所谓“重”,就是把话说得直露些,尖刻些,有一定力度,有一定的警示性。而所谓“轻”则是把话说得隐晦些,浅淡些,客气些,简单些。由此可见,说话轻与重的分寸是根据听话的具体情况界定的。

有些人在日常交际中,对问题缺乏理智,不考虑后果,一时性起,说话没轻没重,以致说出一些过头的话,既伤害了他人,也妨害了自己。

有一对夫妻吵架,两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最后丈夫指着妻子厉声说:“你滚,我永远不想再见到你!”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有一位家长让5岁的儿子从1数到100,但儿子每次数到20时总是数错。家长不耐烦地指着儿子说:“你真笨,简直像头猪一样。”这话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儿子当时就拉长了脸。

这类说“过”了、说“绝”了的话,虽然有一些是言不由衷的气话,但是对方听来,却很伤心,常常引起争吵、嫉恨,甚至反目成仇。俗话说“过火的饭不要吃,过头的话不要说”,“话不要说绝,路不要走绝。”正是对上述不良谈吐的告诫。

导致人们说“过头话”,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因此,在说话时还应该注意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拿不准的问题,切忌武断

一般人并不怕听反对自己的意见,不过人人都愿意自己用脑筋去考虑一下各种问题。对于自己未必相信的事情,都愿意多听一听,多看一看,然后再下判断。

为了给别人考虑的余地,你要尽量缓冲你的判断结论。你把你的判断限制一下,声明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或者只是你亲眼看到的事实,因为,可能别人跟你有不尽相同的经验。

除去极少数的特殊事情外,日常交往中,你最好避免用类似这样的语句来说明你的看法。如“绝对是这样的”、“全部是这样的”或者“总是这样的”。你可以说“有些是这样的”、“有时是这样的”,甚至你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凡是对自己没有亲历,或不了解全部事实,或存有疑点的问题发表看法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如说:“仅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我认为……”、“这仅仅是个人的意见,不一定正确……”这些说法都做了必要的限制,不但较为客观,而且随着掌握新情况的增多,有进一步发表意见,或纠正自己原来看法的余地,较为主动。

有时是因事实尚未搞清,有时是因涉及面广,或者自己不明就里,都不宜说过头话,而应借助委婉、含蓄、隐蔽、暗喻的策略方式,由此及彼,用弦外之音,巧妙表达本意,揭示批评内容,让人自己思考和领悟,使这种批评达到“藏颖词间,锋露于外”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列举和分析现实中他人的是非,暗喻其错误;通过列举分析历史人物是非,烘托其错误;也可通过分析正确的事物,比较其错误等。此外,还可采用多种暗示法,如故事暗示法,用生动的形象增强感染力;笑话暗示法,既有幽默感,又使他不尴尬;轶闻暗示法,通过轶闻趣事,使他听批评时,即使受到点影射,也易于接受。总之。通过提供多角度、多内容的比较,使人反思领悟,从而自觉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改正错误。

评价他人时,切忌简单否定或肯定

对他人的评价是最为敏感的事情,应格外慎重。尤其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作否定性评价时,更应注意公正、客观,不要言辞过激,最好少使用“限制性”词语。如果某下属办糟了一件事,在批评时,某领导说:“你呀,从来没办过一件漂亮事!”这话就说得过于绝对,对方肯定难以接受。如果这样批评:“在这件事上,我要批评你,你考虑得很不周到!”这样有限度的批评,对方就会心服口服,低头认错。因此,对他人作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时,要注意使用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以便对评价的范围做准确的界定,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发展程度。只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东西,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简单地“一言以蔽之”。

妙语精言,不以多为贵。领导者在批评下属的过错时,经常要用听起来简单明了、浅显易懂,实际上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使出现过错的人经过思考,便能从中得到批评的信息,并很快醒悟,接受批评,改正过错,吸取教训,不断前进。

矛盾冲突时,切忌失去理智

有些“过头话”是在感情激动时脱口而出的:人们为了战胜对手,往往夸大其词,着意渲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使用污言秽语。如前例中,丈夫在火头上说的“我一辈子也不想见到你!”这话显然是气话、过头话,是感情冲动状态下的过激之言。事过之后,冷静下来,往往追悔莫及。所以,在情绪激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切莫怒不择词,出语伤人。同时,因为双方有矛盾,说话就难免很冲、带刺,如果你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回击,则积怨会更深。钢刀砍在石头上,肯定会溅起火星,如果钢刀砍在棉花上,则软绵绵无力。对方一定不会再强硬下去。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在与有误解或隔阂的人相处时,应避其锋芒,不要硬碰硬,不说过头话,使用的语气不要咄咄逼人,如果一方能主动示弱,便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要把握说话的轻与重,就必须认清说话的对象。如果听话人是一个很通事理的“明白人”,你说的话就不必太重,蜻蜓点水,点到即止,一点即透,因为,对方就像一面灵通的“响鼓”,鼓槌轻轻一点,就能产生明确的反应。对这样的人,你何必用语言的鼓槌狠狠地擂他呢?而相反,倘若听话人头脑不聪,或悟性太差,即便是犯了错误也迟迟反省不过来,这就是个“呆鼓”,你不用重槌敲他,他就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

把握“轻”的说话技巧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把话说得过重,特别是在一些有身份、有地位、自尊心强、爱面子的人面前都不希望把话说得过重。以免伤及对方的自尊或感情。

我们都知道在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面前说话应该有轻有重,至于对什么人说话应该轻一点,对什么人说话应该重一点,却不知如何把握。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对你或许会有所启发。

旁敲侧击法

旁敲侧击法即通过曲折隐晦的语言形式,把自己的思想意见暗示给对方:这种方式既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可避免难堪的场面,所以常被人使用。

罗西尼是19世纪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一天,一个作曲家拿着一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来请教他,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停地脱帽。那位作曲家问他:“屋里太热了?”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到熟人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罗西尼巧妙地用“那么多熟人”来暗示曲子缺乏新意,抄袭太多,既含蓄又明确地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既不伤情面又达到了目的。

借彼说此法

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一相似点,借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不仅通俗易解,且能增强说服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唐太宗为了扩大兵源,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召入军中。宰相魏征知道后对他说:“把水淘干了,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恐怕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是猎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如果将中年男子都召入军中,生产怎么办?赋税哪里征?”太宗无言以对,只好收回成命。在这段话中,魏征借用两件与主要事件相类似的事例作比,说服力很强。

正话反说法

这种方法取自修辞学中的正话反说法,把原批评的话,从相反的角度,用表扬的形式表达出来。

某校一年级新生军训,一位学生因训练不认真,三次打靶三次剃了“光头”,使全班的团体总分成为全年级倒数第一。打靶回来的路上,班主任捶了捶这位学生的肩膀,笑着说:“每一次你都“吃烧饼”,靶子以外的地方都打中了,也真不容易啊!”老师不乏幽默的“赞扬”引得了同学们的笑声,连这位学生也忍不住笑了。但笑过之后,抓了半天后脑勺,很不好意思。

双关曲解法

为了使自己要办的事情容易被对方接受,我们可以用双关曲解法,这是利用一个词的语音或语意同时关联两种不同的意义并进行曲解的方法。

例一:正在“大酬宾”的百货公司柜台前,购买者争先恐后,秩序混乱。一位女士愤然对营业员说:“幸好没打算向你们找Limao(礼帽/礼貌),我看在这儿根本找不到。”营业员沉默了一会儿说:“请让我看看您所需要的礼帽的样品!”那位女士愣了一下,笑了。

例二:某食品商店经理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说“要端正经营作风,加强劳动纪律,公私分明,特别是那‘甜蜜的事业’——糖果柜台,顾客反映很多……”

上述两例的幽默点都出现在双关语的表层组合上。例一中,由于“礼帽”与“礼貌”的谐音双关,构成了互不相同的两层意义。营业员舍弃那隐藏在深层的“礼貌”之意,故意在表层上将对方的思维活动导向“礼帽”之义,造成一种不满情绪遽然化解的笑,避免了顾客与营业员的争吵。例二中,“甜蜜的事业”是语意双关,“甜蜜”本指糖和蜜的味道,其转义是幸福、愉快、舒适的意思。那位经理的讲话,看似是利用其表层意义——点明是哪个柜台,即店内经营糖果的柜台,实质是委婉地批评了该柜台中那些利用工作之便,不掏个人腰包,公私不分,想吃就抓,把糖果柜台工作看成是享口福的“事业”的人,让这些职工在笑声中反省自己。这种非说教性的批评,不至于太伤职工的自尊心,因此,容易让人接受。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很容易做到一语双关,因此,中国人特别喜欢一语双关的形式。下面举例说明:

例三:从前有个有钱人,非常吝啬,待人很刻薄。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来了客人,他把客人留在客厅里,自己偷偷地溜到里面吃饭去了。客人很生气,大声说道:“这座厅堂很可惜,许多梁柱被蛀虫蛀坏了!”主人听见了,急忙走出来,问道:“虫子在哪里?”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里面吃,外面怎么知道?”

客人的答话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蛀虫,实际上是指主人。主人自然能够听出话中话。

借题幽默法

借题幽默法是指巧妙地借助别人的某一话题,引申发挥,出人意料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例一:南唐时,京师大旱,烈祖问群臣说:“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师不下?”大臣申渐高说:“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听后大笑,决定减税。

申渐高的话就是借题发挥,巧借烈祖的话,引申发挥,表达了京城赋税太多,应该减税的思想。非常巧妙,效果也很好,烈祖在笑声中接受了他的意见。

例二:阿凡提害眼病,看不清东西。国王偏叫他来看这个看那个,还取笑他说:“你不论看什么,都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件,是吗?你本来穷得只有一头毛驴,现在可有两头了,阔起来了,哈哈!”

“真是这样,陛下!”阿凡提说,“比如我现在看你就有四条腿,和我的毛驴一模一样呢。”

有一天,国王和大臣带着阿凡提外出打猎。天气炎热,热得国王和大臣汗透衣衫,他们就把湿透的衣衫脱下来搭在阿凡提的肩

阿凡提本来就够热了,再加上国王和大臣的衣衫,更是汗流如雨。国王见阿凡提热得满头大汗,便故意戏弄他:“阿凡提,你真不简单,能驮一头驴驮的东西。”

阿凡提听了很生气,但却平静地说:“不,我肩上驮的是两头驴的东西。”

阿凡提两次对国王的回答,用的都是巧借话题法。从中可以看出阿凡提的智慧。借助国王的话题,进行引申发挥,讽刺了国王。

要想把话说得好,说到位,就需要做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最要紧的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失当,往往是思想片面的必然结果。要防止把话说得过重,首先需要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问题,力争使自己对人对事有一个公正全面的评价。

把握“重”的说话技巧

有些时候,有的人偏偏不识抬举,你赏他脸,他非要踩着脸上天,也有的人顽冥不化,或悟性太低,对某个事理说千道万他就是不开窍,也有的人不通情理,看问题偏颇短见,你不用尖刻有力的话点明事理,他就是不认账。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你就应该把话说重些才好。那么怎样把话说重些呢?

一针见血法

对一些执迷不悟、麻木不仁者,一针见血指出其错误,促其猛醒觉悟。

有一位中学生,自以为看破红尘,认为世人都是虚伪的,并多次在作文与言行中流露出走的想法。有次不顾劝阻,真的出走了。班主任知道后,立即骑车追寻,好不容易找到他。回校后,班主任针对这位学生存在的糊涂认识,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你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实,可是,你临走时给我写信,说明你对老师的爱是真实的;你信中说要我多送几个同学升学,这也说明你对我们班的爱是真实的;你对父母、姐姐的爱也是真实的。在你身上存在着这么多真实的成分,难道别人就会是虚伪的吗?”

老师的话直接刺痛了他的错误,在他心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他悔悟地垂下了头。

一针见血,直来直去,弄不好会伤对方的自尊心。所以使用时要分析情况,看准场合,争取做得恰到好处。

针锋相对法

如果在与人交谈或谈判时,对方比较刁钻,提出的问题既尖刻又有分量,这时,你给予对方的回应也应该是有分量的。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面对这种挑衅,我方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作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你们竞选总统难道也需向我们作什么保证吗?”这针锋相对的反诘,使对方无言以对。对方迅即狡猾地把话题一转,又说:“阁下这次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

我国代表淡然一笑,揶揄道:“我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40年前在巴黎受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比你少不了多少,遗憾的倒是您对东方的了解可真是太差了。”

对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反唇相讥法

人们有时会在某些交际场合受到某种侮辱,侮辱的语言对被侮辱者来说,自然是沉甸甸的。在这种时候,你也必须用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话义正辞严地进行反击,切不可用轻描淡写的方式作应声虫状,那样,别人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无能或者理屈。如果把反击的话说重些,别人不但会理解你,也会把你做人和做事的形象看得更真。

在巴黎的一次联合国大会上,菲律宾著名外交家罗慕洛,同前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发生了激辩。由于罗慕洛在发言中讥讽维辛斯基的建议是“开玩笑”,而惹恼了维辛斯基,他非常轻蔑地对罗慕洛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罗慕洛的确是个矮个子,穿着鞋也只有1.63米。但正是这个矮个子,做了许多高个子都无可企及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情。

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国格人格受到污辱,决定同前苏联外长针尖对麦芒地斗争。

维辛斯基刚把话讲完,他就跳起来告诉联大代表说:“维辛斯基对我的形容是正确的。”接着话锋一转:“此时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的行为检点些,是矮子的责任!”

在庄重的国际会议上,利用别人的生理缺陷进行人身攻击,是十分不理智的,既无理,又失礼。前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竞在联合国大会上称罗慕洛为,“小国家的小人”,这是对其人格乃至国格的极不尊重。因此,罗慕洛必须予以反击,他从相反的生理条件、性格特征和自身角度立论反唇相讥,要“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的行为检点些”,打击了维辛斯基的嚣张气焰,义正辞严,有理有节。

深中肯綮法

所谓深中肯綮法,就是要把话说到关键处,说到点子上。要知道击中要害的话,总是动人心弦的,只有说到点子上,击中要害,对方才会感受到说话的分量,才会对你说的话有所警醒。

说话如果不说到要害,就无法拨动对方内心深处最关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就无法使其动心、动容,改变主意,幡然醒悟。

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开口言商,闭口言商,正所谓无商不富,“利”则是核心的核心。

所有的商场竞争,无非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只要你在推销时,恰到好处地在这个“利”字上把握分寸,重点突出,相信话不需多,也会卓有成效。

比如,“张厂长,如果你们厂的每条生产线都安装上我公司高精密度自动控制系统,那你们的产品的一等品率将由现在的85%上升到98%以上,每天可增加经济效益1.3万元,所以,你晚一天购买,就意味着你每天都要白白地扔掉1.3万元钱。张厂长,早买早受益呀!”

如此以“利”动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见,春色不需多,但见一杏出墙,便知天下皆春了。

把握重要的说话技巧,就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少说次要话和废话,话要说得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千万不要长篇宏论,越描越黑,那可是商家大忌!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话不在多,点到就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没有人有闲心去听你的滔滔宏论。

这就要求你随时提醒自己,随时做到把话说到点子上,有道理,有情味,有逻辑性,这样才能做到把应该说的话说到位。

把握“不知”就问的技巧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口才,即使你没有各种专长。也足以应付各式各样的人了。因为,你虽然不能应答如流。但你总能提出问题。

在交际场上互通姓名之后,第一句话是很不容易开口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他的性格、嗜好和品行。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了解和考虑,同时又不能冒昧地提出特殊话题。

“今天天气,……”这句话常被运用,但除了在甲板上或是沙滩上散步时不妨用用之外,在别的场合中说这句话会使人感到近似敷衍,而且缺乏内容,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得体。

何谓就地取材?那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而觅取话题。如果相遇的地点是朋友家中,或是在朋友的喜宴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作为第一句的话题。

“先生(小姐)和某先生大概是同学吧?”或者说:“阁下和某先生是同事?”

如此一来,无论问得对不对,总会引起对方的话题。问得对,可以依原题急转直下,猜得不对,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生活上畅谈下去。

“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这虽是老套,但却可以引起其他的话题。

“这礼堂布置得很不错!”赞美一样东西常常是最稳当得体的开始。如果是夏季湖边的游园会,则可以说:“湖边的杜鹃花开得很好看,颜色真艳丽,先生(小姐)去看了没有?”或者说:“热天在园里喝茶,实在太舒服了……”等等。

拓展话题的领域

开始第一句话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能了解,人人都能发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谈话的领域。如果指着一件雕刻说:“真像某某的作品!”或是听见鸟唱就说:“很有孟德尔颂音乐的风味”,除非知道对方是内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而且会在背后挨骂的。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不可胡乱问他。因为社会上免不了有人会失业,问他的职业无异于逼他自认失业,这对自尊心很重的人来说是不太好的。如果你想开拓谈话的领域而希望知道他的职业,只能用试探他的方法:“先生常常去游泳吗?”如果他说“不”,你就可以问他是否很忙,“每天上哪儿消遣最多呢?”接下去探出他是否有固定工作。如果他回答“是”,你便可加上一句问他平时什么时候去游泳,从而判断他有无职业。如果他说是星期天或每天下午五时以后去,那无疑是有固定工作。

确定了别人有工作,才可问他的职业,这样就可以谈他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如果不知对方有没有职业,或确知对方为失业者,那么还是谈别的话题为佳。

使对方话语滔滔不绝

问话是使对方开口的良策。

假如对方是医生,你对医学虽是门外汉,你就可以用“问”的方法来打开局面。“近年感冒又开始流行了,贵院大概又要忙一阵子了吧?”一句和时令或新闻有关,同时又贴近对方工作的话题,是最得体的问题。这样一来,对方的金口就开了。由此可以打开话匣,从感冒的症状谈到气候,谈到药和补品……只要你不厌烦,你可以一直引他谈下去。

遇到做生意的人,你可以问他近来生意如何,哪些东西好卖?遇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况,学生的素质和倾向。总之,问话是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

问话时要注意的是问对方在行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内行,那么,就以不问为佳。譬如问一个警员“三年本市发生的车祸有多少起?”这是一般人不容易记清的事,要是对方回答“不太清楚”,这样就不但使回答者有失体面,而且双方都感到没趣,这样就不能一击而中,使对方话语滔滔如决堤。

其次,关于政治见解不宜问,除非对方是一位政治家或权威人物。因为普通人的政见有很大的差异,他不知道你有无成见。聪明的人一般不会开诚布公地回答这种问题,所以,最好还是不问为佳。

适可而止的问话

有些问题,当你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是可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一些问题就不宜再问。

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他如果只说地区而不说具体地址,你就不宜再问在某路某号。如果他愿意让你知道的话,他一定会自动详细说明的,而且还会补充上一句,邀请你去坐坐;否则,便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也不必再追问了。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如年龄、收入等也一样不宜追问,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不可问对方同行的营业情况。同行相忌,这是一般人的毛病。因为他回答你时,若不是对其同行过于谦逊的赞扬,便是恶意的诋毁。在一个人面前提及另外一个和他站在对立地位的人或事总是不明智的。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要知道的是:一般来说,不宜问及别人衣饰的价钱;不宜问女子的年龄(除非她是六岁或六十岁左右的时候);不宜问别人的收入;不宜详问别人的家世;不宜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宜问别人工作的秘密,如化学品之制造方法等等。

应付沉默寡言者

现在我们再来研究怎样应付那种沉默寡言的人。

这种人常常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落落寡合。当偶然听见别人的笑声时,也照例跟着一笑,但这一笑显然是敷衍的,因为笑声随即收敛,他的目光移到声外墙壁上的一幅字画上去了。

这是较难应付的一种人。虽然这种人绝对不会单独来找你,但若在别人家里遇见,或在一次宴会里刚巧坐在你的身旁,那么,你就不能不想个办法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人不爱交谈,那么,他也许是终年躲在图书室或实验室里,不肯出来交际应酬。为什么这种人看来如此落落难合呢?分析起来,大概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第一,他可能是一般人中年纪较大的或较小的;或者学问兴味较高,而同时在座的其他人则比较市侩,谈天说地,问题无非是饮食男女,或出语俚俗,言不及义,使较有修养的人望而却步,所以他们才独自躲在一边。只要你知道症结所在,是不难应付的。你可以在几句谈话中探得他的学问与兴趣如何,然后,再和他谈论下去。只要你学会怎样询问,就可以得到一个丰富你学问的机会。他见你谈吐不俗,一定会把你当成知己,这样一来,僵局就打开了。

至于年纪较大或较小的一种,也许是因爱好不同和兴味不相投合,上面的方法,原则上可以应用。

第二,还有一种人,他们沉默寡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并非特别高超,只不过生来古怪,与人难合。你和他谈上几句,了解了这类原因后,就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去进攻他。

“某某球员近来更不行!”比方你了解到他对篮球有兴趣,这一句话是很好的挑战方法,因为十个球迷有九个拥护这名球员。你这么一说,他必不肯甘休。你当然要在后来表示屈服,不过在战略上你已经胜利了。

这种激将法同样可用在那些学问渊博,但生性古怪的学者身上。

在任何场合,遇到任何人物,谈话的方法是胸有成竹,以备随机应变。激将法是各种方法中可以应急的一种,这里不过略举一例,希望你能仔细了解加以研究,并灵活地加以应用。

保持新颖的题材

你必须记住,话是说给对方听的,而不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你要为听者着想。

首先,你必须探出对方的兴趣(照例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应该能探出来),然后选其感兴趣的话题谈下去。别人愿意听你的谈话,大概是因为你有某一种值得听的话题或观点,或是你刚从某地旅行回来,或因你的事业成功的经验值得重视,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个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才愿意耐心地听你谈下去。你所探出他兴趣的焦点,就可以围绕这一焦点一直谈下去。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延太久,否则会令人感到厌倦。说完一个题材之后若不能逗引对方发言,而又必须由你支撑局面时,你就要另找新鲜题材,这样才能把对方的兴趣引导出来。

其次,就是在谈话中,虽然发言权为你所操纵,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说话。当说到某一个问题时,可征求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在适当的时机请他叙述他的经验,务使对方不致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

再次,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没有将发言权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打算,在这个时候,你应该设法把这一谈话结束,使你感觉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了。

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如果你不管别人是否爱听你的谈话,或不管别人有无兴趣,你一个劲儿地说下去,那就违背了其谈话的艺术了。

凡别人不知道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询问。问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若能令答者起劲,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闻,那是问话的最高本领。

一位社交家说:“倘若我不能在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的处世的失败。”这句话很发人深省,因为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住,问话不仅能打开对方的话匣,而且你可以从中增益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