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荥阳一战,败退河内之前,他那句“竖子不足与谋”,反映了内心的一种觉醒。这个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枭雄,已经意识到朝廷衰落,日暮途穷,无力中兴。同时,他曾寄予重望的诸侯领袖人物,所谓的四世三公、名门之后、有相当号召力的袁绍,只是庸碌无能之辈。其他则更等而下之,不屑一提:遍顾宇内,有大志向、有大作为者,舍我其谁?这肯定是曹操在兖州养精蓄锐时的精神状态。
这是曹操一生中重要的思想转折点,他在《蒿里行》一诗中是这样回顾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说明他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审视自己在历史的这一页中,该扮演什么角色。
他不满足于做兵强马壮、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在逐鹿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盟主,代替袁绍的位置。他的力量,他的雄心,他面临的大好机遇,和董卓挟天子威令群臣的启示,使他把目光注视到一个新的高度,身在山东,西望长安,问鼎九五,已不是什么非分之想了。所以,他不参与袁绍、公孙瓒、韩馥的夺地抢权之争,而是在一旁冷眼旁观;也不像马腾、韩遂兴勤王之师,讨贼杀敌,宁可坐等其变。那种十八路军马会盟,把袁绍推为盟主的事,他是不干的了。
曹操由此招贤纳士,扩充实力,心存远略,励精图治,帐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俨然一番立国气象。当荀文若弃袁绍投奔他时,他说的“此吾之子房也”,就分明表现了他思想飞跃后的一派以汉高祖自许的胸襟。
此时刘备也好,孙吴也好,立脚未稳,焉谈立国!连想都不敢想的,更甭说去做了。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帝在楼上宣谕曰:“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傕、郭汜曰:“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帝曰:“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然后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封建之封,即是封官。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官本位,以至于今,官,仍是一种强有力的诱惑。因此伸手要官做,和此四人在城楼下张嘴要官做,完全不必奇怪。
俗云,恶人天也怕,此话不假。当初董卓那样胡作非为时,为什么不用雷击他?
且说李傕、郭汜既掌大权,残虐百姓;密遣心腹,侍帝左右,观其动静。献帝此时,举动荆棘;朝廷官员,并由二贼升降。因采人望,特宣朱隽入朝,封为太仆,同领朝政。一日,人报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二将引军十余万,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原来二将先曾使人入长安,结连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共谋贼党。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受密诏,并力讨贼。当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二将军至,一同商议御敌之策。谋士贾诩曰:“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而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李蒙、王方出曰:“此非好计。愿借精兵万人,立斩马腾、韩遂之头,献于麾下。”贾诩曰:“今若即战,必当败绩。”李蒙、王方齐声曰:“若吾二人败,情愿斩首。吾若战胜,公亦当输首级与我。”诩谓李傕、郭汜曰:“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险峻,可使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守之,待李蒙、王方自引兵迎敌可也。”李傕、郭汜从其言,点一万五千人马,与李蒙、王方二人忻喜而去,离长安二百八十里下寨。
西凉兵到,两个引军迎去。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联辔而出,指李蒙、王方骂曰:“反国之贼,谁去擒之?”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欺他年幼,跃马迎战。战不到数合,早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马超勒马便回。李蒙见王方刺死,一骑马从马超背后赶来;超只做不知。马腾在阵门下大叫:“背后有人追赶!”声犹未绝,只见马超已将李蒙擒在马上。原来马超明知李蒙追赶,却故意俄延,等他马近,举枪刺来,超将身一闪,李蒙搠个空,两马相并,被马超轻舒猿臂,生擒过去。军士无主,望风奔逃。马腾、韩遂乘势追杀,大获胜捷,直逼隘口下寨,把李蒙斩首号令。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计谋的书,自然也是一部讲谋士的书。但谋士也有良莠之分、好坏之别、高低之差、善恶之异,以及成败之不同、命运之顺逆、结局之悲欢、后世之褒贬毁誉不一等等。在三国谋士逞雄的局面中,唯有这个贾诩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人物,也是这部书里唯一大获全胜的谋士。诸葛亮,应该说是谋士中最光辉的典型,但他并不是最成功的谋士,“出师未捷身先死”,便是最大的遗憾。只有这个贾诩,从助纣为虐开始,到为张绣出谋划策反曹,到为曹操、曹丕父子效力,计无不立,谋无不成,在杀掉那么多谋士和文化人的曹操手下,能平安活到耄耋之年,功成名就而逝。这位最懂得在“伴君如伴虎”的环境下求生存的谋士,才是最杰出的谋士。
李傕、郭汜听知李蒙、王方皆被马超杀了,方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商议回军。恰好长安城中马宇家僮,出首家主与刘范、种邵外连马腾、韩遂,欲为内应等情。李傕、郭汜大怒,尽收三家老小良贱,斩于市,把三颗首级直来门前号令。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杀退张济。樊稠去赶韩遂,看看赶上,相近陈仓,韩遂勒马向樊稠曰:“吾与公乃同乡之人,今日何太无情?”樊稠也勒住马,答曰:“上命不可违。”韩遂曰:“吾此来亦为国家耳,公何相逼之甚也?”樊稠听罢,拨转马头,收兵回寨,让韩遂去了。不提防李傕之侄李别,见樊稠放走韩遂,回报其叔。李傕大怒,便欲兴兵讨樊稠。贾诩曰:“目今人心未宁,频动干戈,深为不便。不若设一宴,请张济、樊稠庆功,就席间擒稠斩之,毫不费力。”李傕大喜,便设宴请张济、樊稠。二将忻然赴宴。酒半阑,李傕忽变色曰:“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稠大惊,未及回言,只见刀斧手拥出,早把樊稠斩首于案下。吓得张济俯伏于地。李傕扶起,曰:“樊稠谋反,故尔诛之,公乃吾之心腹,何须惊惧!”就将樊稠军拨与张济管领,张济自回弘农去了。
在历史上,统治者在提倡出首、告密以维护其政权方面,从来是不遗余力的。连坐,族诛,戮及妻、子,知不举者同罪等等措施,就是胁迫大家出卖灵魂,像狺狺然的疯狗一样,随时在准备咬谁一口。为了自己活命,或分一杯残羹,用他人的血肉垫路,谁也用不着于心不安。于是整个社会陷入一片疑惧与恐怖之中,互相猜忌,人人自危,以邻为壑,防不胜防,这样,还有什么生机和发展可言。
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贾诩屡劝抚安百姓,结纳贤豪,自是朝廷微有生意。不想青州黄巾又起,聚众数十万,头目不等,劫掠良民。太仆朱隽保举一人,可破群贼。李傕、郭汜问是何人,朱隽曰:“要破山东群贼,非曹孟德不可。”李傕曰:“孟德今在何处?”隽曰:“见为东郡太守,广有军兵。若命此人讨贼,贼可克日而破也。”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同兴兵,击贼于寿阳。鲍信杀入重地,为贼所害。操追赶贼兵,直到济北,降者数万。操即用贼为前驱,兵马到处,无不降顺。不过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操择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曹操自此威名日重。捷书报到长安,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
《三国志》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谋士。这个时候,他的作为,也就只能如此。
曹操打的是政治仗,收买民心,笼络帝心,是他的目标。撇开后人“镇压农民起义”这样一种看法,他奉诏破青州黄巾,较之袁绍等争来夺去,显得高明多了。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操,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昆之子也;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为行军司马。其侄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操以为行军教授。荀彧曰:“某闻兖州有一贤士,今此人不知何在。”操问:“是谁?”彧曰:“乃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操曰:“吾亦闻名久矣。”遂遣人于乡中寻问。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操拜请之。程昱来见,曹操大喜。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几忘却。”遂启操征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郭嘉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操即聘晔至。晔又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这两个名誉,就聘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陈留平丘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为从事。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上身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李卓吾评至此,不禁感慨:“今人平居相聚,深知某某贤,某某才,亦自降心,亦自相下,不惟不能荐也。见同党连翩而进,且巧以抑之毁之,阴以妒之嫉之者有矣,可叹也。”这仅仅是他个人的感触吗?
先从精神上武装起来,建设他自己的高级智囊团;然后,充实军事力量,训练队伍,渐渐地羽翼丰满,该振翅起飞了。
他最擅长邀买人心这一手。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乃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郡取父曹嵩。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琅邪;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欲结纳曹操,正无其由,知操父经过,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款待两日。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曹嵩率家小行到华费,时夏末秋初,大雨骤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顿家眷,命张闿将军马屯于两廊。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张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处商议曰:“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欲得富贵不难,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如何?”众皆应允。是夜风雨未息,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举。曹德提剑出看,就被搠死。曹嵩慌引一妾奔入方丈后,欲越墙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被乱军所杀。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后人有诗曰: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曹操与黄巾战,是他在军事上的一个深谋大略,与他网罗人才的政策一致,立足于更远大的目标。他此时已不追求诸侯争城略地的满足,而把目光放在汉王朝的最高权力上。《魏志》称:“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战,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由于他“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三国志》说他:“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一个政治上人才济济、军事上实力充沛的曹操,自然是振翅欲飞之势了。
当下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报与曹操。操闻之,哭倒于地。众人救起。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尽杀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当有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惇于路截杀之。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亦与陶谦交厚,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操。操知是为陶谦作说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忠孝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是为人的根本之道,也是衡量人的一个基本标准。忠君报国,孝亲事家,也是巩固封建社会千秋赖以不坠的伦理基石。所以这两面旗帜,经常被正义的或不正义的人举起来吊民伐罪。曹操为其父兴报仇之师,理正辞严。然而实际上是他在兖州养精蓄锐、集结力量后的一次小试锋芒的出击,恰好陶谦为他提供了一个口实罢了。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曰:“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急聚众官商议。曹豹曰:“曹兵既至,岂有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陶谦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亦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曰:“谦本欲结好明公,故托张闿护送。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望明公察之。”操大骂曰:“老匹夫杀吾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曹操在铲除政敌上是一点也不手软的。而且罪及无辜,大肆杀戮。这次徐州的大扫荡,连官方史书《三国志》也说他“所过多所杀戮”。裴松之注言:“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陶谦入城,与众计议曰:“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言未绝,一人进前言曰:“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众人大惊,便问计将安出?正是:
本为纳交反成怨,那知绝处又逢生。
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曹操决定自己干自己的,挥师出东,跳出是非地,与这帮狗咬狗一嘴毛的合作者拜拜分手。这大手笔也只有曹操敢想敢干。
一个有志者,必有不怕孤独的勇气,才能突出重围,别开生面。有雄图大略的人物,不但要有超凡脱俗之思路,去陈趋新之行径,敢作敢为之胆略,不拘一格的作为,还得有逃避庸俗包围,不与竖子为谋的决断。曹操所以能成大事,就在于他的及时觉悟,另谋出路,否则,他和那些鸡争鹅斗的诸侯,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