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6211000000114

第114章 天下雄关存旧迹

列车离开西安,在兰新线上奔驰了三十六个小时后,终于缓缓停靠在一个破旧的站台上,四周没有树,只有白雪皑皑的祁连山横卧在面前,这里,便是嘉峪关市了。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因“天下雄关”嘉峪关而闻名天下。1958年,在酒泉地区发现了大型矿石,遂修建了酒泉钢铁公司,从当时的鞍山钢铁厂移民四万人,这四万人便在嘉峪关定居下来。三十几年过去了,嘉峪关全区总面积已达到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六十平方公里,人口增至十万人。

有人说:“嘉峪关是戈壁上的绿洲”,此话不假,虽然四周茫茫一片戈壁,但一进入嘉峪关市区,眼前豁然一亮,宽敞笔直的街道,路旁参天的大树,整个城市像经过净化一样,一尘不染,乍一看,还以为又回到了南方海滨城市。

来到嘉峪关市,嘉峪关不可不去。它位于市区以西十五公里处,驱车半小时就到了。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嘉峪关,作为万里长城的西部始端,是以其独特的威武森严之势无愧地负有“天下雄关”美名的。

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外城,内城,筑城组成。内城周长六百四十米,高约十一米,气势雄伟。明代建筑的关城位踞津要,更具有深藏固闭之利。城上关楼巍巍相望,西门外立一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

拾级而上,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城墙之上。极目远眺,祁连山,马鬃山南北两山相拱合,迎面而来的是一派漠野的荒凉。面对沙漠吹来的热风,角楼,敌楼,箭楼寂然无声。我缓步绕城一圈,这,就是大西北的屏障——历代封建王朝防战的围梁吗?我下意识地摸摸城垣,那汉人的胆汁,唐人的血,明人的汗,霎时间在我身上流转……

关内有一个地方,便是传说中的燕鸣壁。据说,在那城门关启严格的岁月里,一对燕子回来迟了,雄燕先进了关内,雌燕却不得而入,燕子思亲情切,焦急徘徊,终一头撞死在城墙上,至今以石击地尚能听到燕鸣之声。

在会极门的檐台上面至今还摆放着一块砖,传说是修筑关城的时候,主管报的经费很难完成这一工程。兵部主事人与之有仇,便以此责难,并限期保证质量完工。主管邀请高明工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最后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最后还特意留下了一块砖,准备在兵部主事巡察工程时作为礼品送给他。主事得知此事后,不好意思来了。于是,工匠们便把这块砖放在后檐台上,留作纪念。

“但以雄关存旧迹”,巍巍的嘉峪雄关,森严的防战气势早已成为过去,如今的雄关已不见了当年的刀光剑影,更听不见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叹。今天,它给予人们的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今后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