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医学心理学
6210100000023

第23章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也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logical disease),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归以及治疗预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病理改变的一类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大类跨学科跨系统的疾病,临床各科都有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躯体症状和病理改变与纯生物理化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的表现相同,只是病因上有差别。例如,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肾病性高血压,在临床表现上都是血压升高,但前者的发病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密切相关,故称心身疾病;而后者是由于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故不是心身疾病。

心身反应是指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一系列短暂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骨骼肌张力增高、颜面潮红或苍白等,当应激状态解除后,上述反应消退。心身反应属于机体的常态反应。

心身障碍是指当机体处于持久而强烈的应激状态下,机体适应困难而出现了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但无相应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正常,这属于可逆性功能变化。例如神经症一类疾病。一般认为,心身反应、心身障碍不是心身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理论

心与身,精神与躯体,个性与人的健康及疾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医学强调心身相关,注重人体的统一性,提出七情相悖、气血不和、阴阳失调、经络阻塞、脏器功能紊乱,可导致疾病。

随着医学的进步,心身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了心身医学的理论体系与医疗实践。目前,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有两大理论派别:

(一)心理动力学派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勒森德(Alexander)是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表,他致力于心身疾病的心理动力学研究,他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身疾病是以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为致病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也参与作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在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下,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受挫的欲望和动机,不是通过意识领域的自我调节去解决或摆脱,而是在潜意识的领域中不知不觉地“转移”为躯体疾病,借以谋求“心理平衡”。躯体疾病的临床表现不过是潜意识中情绪反应的象征。用“象征模式”解释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被认为是“被压抑的求助的呼喊”,神经性厌食象征着“情感上的饥饿”,原发性高血压是“攻击本能的压抑”……该理论特别强调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性体验长期压抑在潜意识领域,导致成年后的心身疾病。

(二)心理生理学派的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的情绪生理学说,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Selye)的应激学说和沃尔夫(Wolff)的心理生理学说,为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坎农用外界刺激使动物出现情绪改变及应激反应,表现出瞳孔散大、竖毛、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等躯体反应。这些反应是由于强烈的情绪变化伴以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和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坎农认为,这些变化可使体内生理功能失去平衡;如果不良刺激长期或反复出现,就可能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最后出现病理改变。

塞里提出了应激适应学说,他认为,人遭遇到紧张刺激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这种反应是非特异性的,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如果个体防御克服了紧张刺激,从而可以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如果防御不当或持久的抵抗,可使个体承受能力崩溃,导致疾病的出现。

沃尔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学说。他认为,一切外部应激源,一切内部的易感因素,例如个体的遗传学特点、易感性心理素质、个体人格特征等,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通过主观的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借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中介,影响机体,进而产生疾病或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