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6208600000024

第24章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基本情况

6.3.1 西部地方政府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成效

1.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水平逐步提高,西部开发初见成效

近年来,西部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水平逐步提高,西部开发初见成效。

(1)积极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西部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项措施,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民营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就现状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民营经济无论在规模、数量、效益及科技含量等方面与沿海地区都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关键之举就是要加快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云南省把加快民营工业发展放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为进一步加快民营工业经济的发展,云南省从2006年开始,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导向,在全省民营工业企业中筛选出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等10户销售收入位居前列、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工业大企业(集团)实施“成长行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形成一批影响面广、带动力强的民营工业龙头企业,加快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进一步助推全省工业倍增计划和工业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汪丽军:《云南实施民营企业“成长行动”10户民营企业获重点扶持》,载于《云南日报》2006年4月1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进入到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阶段。私营企业户数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一批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非公有制经济的足迹逐渐遍布所有领域,在制糖、医药、有色金属等诸多行业中更是“大展拳脚”。据统计,2007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156亿元左右,占全区GDP的53%左右;全区非国有单位投资额达1651.10亿元,占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62.8%;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出口总额达38.09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7.3%;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解决劳动力就业268万,占当年解决劳动力就业的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红梅:《广西私营企业户数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载于《广西日报》2008年11月3日。

(2)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破解“三农”难题,建设和谐新农村。

“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西部大多是农业省。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云南省临沧市以“三村”工程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了“十四个一”的具体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十四个一”即:人均至少有1亩基本农田地;人均至少有1亩特色经济林果;每户有1院安居房;每户用上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和安全饮用水;每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每户有1个能致富的好项目;每村有1个可支撑“普九”的教育网络;每村至少有1个专业协会;每村有1个卫生室;每村有进村入户的硬板路;每村有1个党员电教室和群众文化室;每村有1套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的好制度;每村有1套禁毒、“防艾”的工作制度,无新增吸毒人员;每村有1个团结干事的好班子。

“十五”期间,贵州省铺通了52个不通公路的乡镇、3468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全省59%的乡镇通油路。在2010年前,贵州全省将实现90%以上的乡镇通油路,95%的建制村通公路,初步形成全省农村路网主骨架。“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投资近100亿元,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出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和国土资源开发等要素,建油路1万公里,建通村公路3万多公里。周芙蓉:《贵州“十一五”期间将初步建成农村路网主骨架》,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6年2月22日。

(3)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在实践中,西部地方政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西部开发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在这个近百户人家的白族村寨里,自清代以来便有着制作银铜工艺品的传统,并以工艺精、质量好、交货时间快、价格便宜等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近二十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藏区人民对银铜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新华村工匠们也进一步改进了设计图案和制作方式,专门生产供藏族人民使用的一系列产品,拓宽了进入市场的渠道,制作销售逐步走上规模化轨道。目前,该村户户都把加工制作银铜工艺品作为主要的致富手段,“家家有手艺、户户有作坊”,数百人常年在西藏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从事银铜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产品遍布整个藏区,市场也几乎被新华村产品垄断。而拥有“中国木雕艺术之乡”美誉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浉河村,也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传统木雕制作工艺,大力进行市场化开发,使剑川木器木雕制品在西南古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市场上占有了很大的份额,带动了整个民间工艺品制作产业的发展。

甘肃省陇南市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十五”期间,陇南市紧紧围绕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加快花椒、核桃、油橄榄、银杏、茶叶、蚕桑、苹果、中药材、蔬菜、肉牛肉羊、烤烟、食用菌等12个特色基地建设。全市建成花椒、蔬菜、茶叶、核桃、油橄榄等生产专业村近2000个,油橄榄生产专业大户100多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400家。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发展特色产业面积464万亩,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23.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90%以上。特色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占到了42%。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00户,带动了近10万农户受益。西和、康县、武都分别被全国特产之乡推介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冬播洋芋、茶叶、大蒜等7种农产品和9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了商标。杨晨雨:《青山绿水欢唱特色富民歌》,每日甘肃(www。gansudaily。com。cn),2006年11月8日。

(4)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间合作,整合地方各类资源,变传统的地方零和竞争为双赢合作,构建战略性伙伴关系,推动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长远竞争优势成为必然趋势。2003年泛珠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该区域中,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个省区属西部地区。合作揭开帷幕,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与指导下,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民间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区域合作,泛珠区域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下,泛珠三角合作各方成功搭建了论坛和洽谈会两个平台,搭建了一个同台唱戏、互利共赢的平台,“9+2”各方找到了合作的空间和共创未来的途径。编制并推进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交通、能源、科技、信息化、环保等专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促进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建设,区域市场更公平更开放。自泛珠区域合作开展以来,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新模式、开通区域内各省区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有序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框架协议规定的十大内容扩大到司法、反走私、学术研究和社会团体等方面,各方有关部门共签署涉及泛珠整个区域的专项合作协议、宣言或备忘录近100个;经贸交流与合作显著加强。通过区域合作,区域合作的共识不断深化,合作的机制不断完善,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的成效日益显现。泛珠区域整体实力显著提高。2007年,泛珠内地九省(区)GDP达79501亿元,占全国的1/3,2005~2007年年均增长13.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九省区各部门通过合作交流,清理保护性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并吸引跨省区投资,加强执法合作和联动协查,搭建信息交流网络平台,整合区域内有关资源,让泛珠区域内各生产要素流动越来越顺畅,为建立区域内公平、公开、开放的市场环境打通障碍。泛珠区域合作显示勃勃生机。何静文:《落实科学发展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四年成效显著》,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www。pprd。org。cn),2008年6月30日。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事业,促进民族和谐。

西部民族众多,贫困面广。贫困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西部地方政府始终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共同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近年来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从1988年开始单列民族机动金150万元,到2005年单列780万元,累计8871万元。建立民族团结示范村,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楚雄州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创建活动,按照“民族关系好、经济发展好、社会治安好、村容村貌好、教育科普好”等五项内容带动全州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涌现出楚雄市吕合镇、富民镇塔普村、西静河民族团结示范村等先进典型。州民委也多次受到国家民委和省民委的表彰奖励。

云南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事业。“十五”期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布朗山、基诺山群众实现整体脱贫,人口最少之一的独龙族已经告别了不通电话、不通公路的历史。在2006年2月24日全省民委工作会议上,省政府提出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和7个较少特有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切实解决好各民族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民族切实利益的问题。2007年,云南省在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启动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解决28个县的农村群众读书难、看病难、听广播难、看电视难、学科技难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公益性民族事业的扶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6)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西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多举措促发展,上台阶。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政府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降低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

云南采取的措施有: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二是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曲靖通过开展用工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情况调查、登记工作,全面掌握情况,采取一“腾”、二“开”、三“买”、四“输”和“六个一批”的办法,多渠道开拓就业岗位,重点安置了“4050”人员和特困人员、零就业家庭清零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下岗失业人员投放小额贷款、减免税费。昆明对特殊群体和特殊地区进行积极扶持。在东川区建立再就业特区,采取税收、免费培训等多种优惠政策给下岗职工提升再就业能力,创造再就业机会。四是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早在2004年昭通市政府和各县区在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共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300多万元,用于对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和扶持。五是组织开展再就业培训、鉴定工作,规范再就业培训市场。六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了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招收录用、培训就业、劳务输出、岗位开发、失业救济、档案管理等一系列人本化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保山市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体系。2004年底,县级劳动力市场,除腾冲县正在建设外,其余四县(区)已投入使用;市级劳动力市场,已实现“三化”建设的目标。2004年底,全市劳动力市场共发布招用工信息960余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7230人(含市外);共举办大型劳务交流会6次,进场达26000人次;共完成求职登记18914人(含农村),介绍就业12023人次(含农村);共保管下岗失业人员档案1.5万份;共进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206人。在抓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培育发展了一批社会职业中介组织。七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组建机构,加强领导。各市州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社保局(农业局),劳务输出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积极寻找用工信息,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入基地。初步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台账,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楚雄州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主要以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为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上当受骗,全州11个劳动力市场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设备到位,服务到位;统一设置职业介绍部、职业指导部、就业训练部、劳务输出部、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所,形成集求职登记、用工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的运作体系。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致富一片”的目的。昭通市委、政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走一人富一户、走一批富一村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信息先行、狠抓培训、有序输出”的工作思路,把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和培育,大规模地组织开展了昭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仅2004年一年,昭通市就总共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46万人。市委、政府计划到2010年争取达到125万人。

甘肃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2006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抢抓机遇。紧紧抓住近年来摘棉花价格上涨、收入可观的机遇,不断加强与新疆建设兵团的联系,加大力度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到新疆摘棉花。二是提升规模。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及能人带队的积极作用,妥善解决拾花人员流失问题、区域分布不合理、人员过于分散、点多面广、不便管理的问题。三是打造品牌。按照提高素质、扩大规模、稳步推进的要求,积极组织大批农村劳动力赴新疆摘棉花。用良好的作风、熟练的技能打造“陇南摘花工”品牌,占领新疆劳务市场。四是强化服务。充分发挥驻新疆办事处的作用,加强与输入地的联系,形成了输出地、驻外机构、输入地行政执法部门三方管理的服务格局,确保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据统计,陇南市共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各团场输送摘棉花工69510人,其中组织输出43800人,自谋输出25710人,摘棉花152922吨,创劳务收入11469.15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高睿:《陇南赴新疆摘棉工今年“摘”回1亿多》,载于《甘肃日报》2006年11月20日。

——发展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教育则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主要途径。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动力。教育发展有利于消除贫困和贫富差距,教育促成长,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是其向上流动的前提。教育是阻断贫困和不平等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平等促进发展机会平等,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改革的风险分担,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爆发,是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证。另外,对贫困地区而言,地区的贫困绝不仅是经济的贫困,更是社会发展的贫困,人力资本的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制约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不足。没有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经济增长就成为无源之水,缺乏基本的动力和竞争力。因此,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应该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西部地方政府重视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两基”攻坚计划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加强民族教育,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06春季学期云南省曲靖市投入6914.69万元对全市88万中小学生学杂费全部免。2006年春季开学,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启动。甘肃省2006年春季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3.9899亿元安排到各市州。并要求各市州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将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以及市和县级承担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在开学前统筹落实到县,由县分解并足额落实到学校。《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启动》,新华网(www。 xinhuanet。 com),2006年3月6日。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近年云南省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学艺术全面繁荣,涌现出了一批获得全国性大奖的精品力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探索经济文化相融合的发展路子。以“云南印象”为代表的云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云南的品牌和代表。实施旅游结合文化的“二次创业”,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文化内涵,提高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以实现旅游大省到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利用;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广大农村、山区、边境为重点,全面提高广播电视的覆盖率。

“十五”期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通过组织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兴边富民”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广播电视“211”、村村通工程。至2008年,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1.6%、96.7%,基本实现了行政村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传输信号、频率、频道增多,节目质量大大提高。“十五”期间大理白族自治州共放映电影3568场,4万多场次,观众达152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广大边远、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科技、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知识水平,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大理州文化局工作总结》。

——发展医疗卫生保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大覆盖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列为2009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目标是农民参合率超过90%。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广西全部109个县(市、区)。共有3541.78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6.61%。截至2008年底,广西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549万人次,补偿资金支出2.32亿元,参合农民受益率达43.74%,参合农民人均住院补偿率超过40%。2009年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将2008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0元,地方财政补助40元,农民自筹20元。地方财政筹资部分自治区财政补助23元,市县财政补助17元。黄芳: 《广西:今年超九成农民将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华网(www。 xinhuanet。 com),2009年2月13日。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昆明市西苑街道办事处的四个居委会,为了方便辖区居民就诊,联合西苑金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凯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一网五队”服务工程,即由一个医疗网络统筹、由“小灵通”医生服务队、社区责任医生服务队、社区卫生专家业务指导队、社区健康教育宣传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分队5个小队组成的社区医疗服务工程,向辖区的居民提供各方面的诊疗服务。这5个小队将在医疗网络的统筹下各司其职,以责任划分的模式向居民提供诊疗,方便社区居民。金鑫:《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升级》,载于《生活新报》2006年7月26日。

2.加快政府改革进程,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近几年许多西部地方政府注重服务行政、协调行政,加快政府改革建设运转协调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在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态度、方式、效率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1)减少行政审批,理顺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精简机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方式和审批制度的创新。在理清政府和社会、市场、企业关系的基础上确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再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来确定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机构权力的配置和各个政府机构应该管理的事项。2008年昆明市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全市506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最终保留了197项,并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孙伟:《昆明:软环境建设出硬招》,载于《云南日报》2008年3月4日。

(2)简化政府工作程序,改变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方式。

在减少行政审批的基础上,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增加了一些有利于为百姓服务的机构。没有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机构也成立了一些便民的服务窗口。西部大多数地方政府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行政程序,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云南省楚雄市便民服务中心以“服务经济、方便群众、塑好形象”为宗旨,以“把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带给群众”、“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为服务理念,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五公开”和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重大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限制事项明确答复的运行机制,切实为广大群众和各类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在行政许可的公开、便民、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昆明市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局长(主任)接待日”制度。固定在每月10日、25日接待来访群众,妥善处理受理问题,切实做好办理工作,做到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事实、办好事。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局长(主任)接待日”工作作为政府对社会公开承诺的一项为民服务措施,成为昆明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处置本部门突发疑难问题的“窗口”。此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体现出部门的政风行风,体现出部门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

(3)完善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内容。

西部各省区都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向百姓承诺的实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2008年青海省完成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一是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免费义务教育。较大幅度提高了寄宿制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平均提高430元,人均达到1300元。同时,提高了贫困生助学金补助标准,提高了农牧区中小学校冬季取暖补助标准。二是采取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家庭补助水平和对城乡低保对象发放物价补贴等形式,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城市低保对象月平均保障标准由175元提高到19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31元增加到172元;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由385元增加到745元。城乡医疗救助、城市低保对象冬季取暖救助、低保对象分类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比上年增加40元。新农合医疗覆盖面扩大到96.5%,参合率、报付率、受益率均居全国前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国家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参保率达到70%。同时,妥善解决了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依法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四是163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投入运行,初步建立了村卫生室运行保障机制。五是建成11.5万平方米廉租房,开工建设40.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企业解困住房,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得到缓解。六是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月人均增资114.4元,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向前推进。七是年内新增就业3.6万人,比计划多完成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八是解决了农牧区22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九是建成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配套牧户太阳灶4.9万台。十是青海科技馆、青海大剧院基本建成主体工程,完成1005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青海省人民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载于《青海日报》2009年2月6日。

(4)改善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服务态度和方式方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云南省人民政府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制度创新,出台了行政问责办法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自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行。昆明市从2008年2月起,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市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服务氛围。通过学习教育、自查自纠和督查推动,从思想认识、干部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解决软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开展机关行业作风明察暗访、对政风行风进行民主评议等措施改善软环境。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制定了“一线工作法”,要求领导干部置身一线,靠前指挥,做到“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倡导“五办”作风,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实施“工作成果倒逼法”,细化分解各项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完成时限,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察倒逼落实”,促使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执行力。在软环境建设中,为加强行政监督,成立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软建办”),建立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制度,公布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电话。从“软建办”抽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电话的接通率达91.4%。同时,市里52家具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权的单位“一把手”,就依法廉洁从政、优质高效服务和违诺责任等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孙伟:《昆明:软环境建设出硬招》,载于《云南日报》2008年3月4日。

(5)推行政务公开,密切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公开政务、公开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重要保障。实践中各级政府都比较注意实行政务公开。云南省曲靖市成立政府规范性文件公开查阅中心、昆明市城市规划实行公示制。甘肃积极创建政务中心,通过服务中心,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公开服务项目和办事指南,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甘肃14个市州已有10个市建起了政务服务中心,其他4个市州正在积极筹建中,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电子手段促进政务公开。云南借鉴省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各自治州把政府上网工程作为全州电子政务建设的切入点。一是加强政府的网络化建设。楚雄州、红河州党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系统基本形成了党政专网和公众信息网两大类别。一方面抓了州政府内部网建设,加快推进各类文件、信息、突发事件报告的无纸化传输,提高州、县两级政府的信息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公众信息网的作用,加大对外宣传和对内服务的力度。二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楚雄州通过网络将政府公告、通报、信息、领导讲话、访谈等向社会发布,将政府机关的职能、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告诉办事人员,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三是充分运用网络为公众提供服务。借助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开展网上办公,特别是在网上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内容,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关系。

甘肃省政府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共设甘肃概览、政务要闻、新闻发布、省长之窗、政府公报、政务督查、法规规章、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情民意10多个频道,突出了信息服务功能,建立了网上政务和网络投诉机制,不但及时发布政府方针、政策,提供社会查询和公益信息服务,而且开通了省长信箱,加强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自2005年5月全新版网站正式开通以来,点击率已超过了415.5万人次,在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甘肃”被评为“2005年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梁峡林:《省政府网站被评为2005年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载于《兰州晨报》2005年10月28日。

6.3.2 西部地方政府服务行政、协调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服务行政、协调行政“越位”、“缺位”、“错位”

政府在履行职能方面,依然存在着旧体制留下的烙印。政府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模糊。如仍以经济发展目标作为主要的政绩依据;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许多公共性资源的直接调控者,政府职能履行单一化和片面性,政府职能履行仍表现出“越位”、“缺位”、“错位”。未能真正体现为民服务。

政府“越位”。政府由于体制缺陷和利益驱动,在市场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对直接控制企业究竟是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还是以“保值、增值”为主?政府的公共投资是以政府“经营”为主还是以政府监控下社会经营为主?等问题认识不清。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仍旧大量存在,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则明显不足。在市场经济的准入、许可领域,仍存在政府行政权力的干预。在一些企业的退出机制上,行政权力干预较大,人治的因素依然很多,一个行政命令就可以关闭一个企业,而不是以使企业退出市场违背了哪个法律、违背了竞争法的哪一条为依据。在对待农民及其生产经营方面,该放的权不放,强制农民干这干那,干涉农民生产经营。很多需要中介组织、自治组织和市场解决的问题,政府却要下指标、定考核。个别乡镇干部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见到利益乱伸手,有了好处抢着干。

“错位”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管理、经营等多重角色。扼杀了企业、社会组织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政府经济”或“长官经济”的特征还十分明显。有的地方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物,其重大决策如人事、投资、价格、分配等仍是政府说了算。有的随意为企业担保,造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有的代替中介组织和农民签订合同,形成了大量纠纷。表面上看是在为企业和农民服务,实际上是在花钱办错事,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缺位”表现在服务和协调不到位。政府在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生态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另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分割。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城乡发展不平衡。政府未能较好地协调城乡发展。从总体上观察,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城市;西部地区人均财政预算卫生支出、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均GDP等指标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及经济发达地区;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卫生院(室)、文化站等基础设施落后,经费短缺,设备简陋。如2008年底云南澜沧县拉巴乡纳入农村低保的困难群众4741人,涉及低保金200多万元。云南省怒江州县乡医院有名无实,有的机构房屋租住,设施简陋,截至2005年全州只有两台CT机,主要依靠“老三件”开展工作,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缺医少药、因病致贫的现象在西部农村仍很严重。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是造成城乡差距、贫困差距、区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健全和完善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西部地方发展过程中,政府协调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如在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主要是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而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生态服务的提供者,生态服务的受益者集中在东中部。目前由于政府未较好发挥协调作用,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上游地区负担,下游地区受益”的局面。加之,在以GDP为政绩考核指标下,西部地方政府在面临“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两难选择时难以做出正确抉择,最终导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经济社会差距进一步加大。

另外,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不力,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猖獗。重大特大矿难事故回潮。同时,近年劳动争议案件上升,信访不断增加,突发事件频发。我国目前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制度变迁引起利益和权利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和转移,利益调整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增多,群众从不同渠道反映合理的利益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得到解决,使问题由小拖大,由大拖难,由难拖乱。使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感情没有了,距离拉大了,形成了严重的对立。2008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云南孟连“7.19事件”、贵州翁安“6.28事件”、甘肃陇南“11.17事件”,教训深刻。为此,政府应高度关注,建立完善社会成员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之,政府功能的“越位”、“缺位”、“错位”成为西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不公平因素,成为推进西部开发的制约因素。

2.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方式单一

有的地方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方式采用行政、强制,少说服、协商、解释、政策、法律;服务垄断供给,从上到下,服务未问计于民,不管公众需要与否,而对公众的真正需求缺乏积极“回应”,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缺乏互动。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方式的单一,其结果是目标与手段之间缺乏内在适应性,从而影响预定目标的实现。影响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效果,政府调控乏力,指挥失灵,起不到调节关系、规范行为的作用,社会生活存在一定范围和某种程度上的失范和无序,影响政府形象,产生社会对政府的认同危机。2005年8月,云南省×州所辖×县就做出硬性规定,蚕农必须把鲜茧卖给一家名叫××的私人企业,该企业取得了三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资格认证,可以收钩经营鲜茧,而这家公司规定的收购价却要比市场价低许多。2005年的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价要低2~3元。农民认为价格不合理,不愿意卖给该公司,该县各乡村干部就在县辖的路口、道旁设立检查站,防止蚕农将鲜茧偷卖到外地,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规范市场,保护县里的龙头企业,为了维护蚕农的长远利益。另外,县里可以获得蚕茧加工以后的增值税。农户对此不满,造成了农民和政府的关系紧张。为此,央视《焦点访谈》做了专门报道。

3.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决策不民主、不科学,执行不透明、监督不到位、反馈不真实,表现为随意行政、违法行政

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往往凭借个人的经验、智慧、直觉进行决策和管理,使行政管理和决策带有浓厚的个人经验和情感。管理活动依靠上级的“红头文件”、“行政命令”、“指示”等作为依据,管理随意性大、透明度低,“暗箱操作”、随意裁决、执法混乱,内部文件、人情、关系大于法律、法规等问题时有发生。这致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的决策失误颇多,管理效率低下。如在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中出现不顾或忽视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政府代替百姓、企业等社会组织做主,用行政手段强行组织,政府主动、热情,而百姓、企业被动甚至有抵触情绪,政府好事未办好办实,未在引导和服务上下工夫。导致有的项目上马之日即下马之时,有的投入大而产出小,甚至成为政府负债。

4.服务行政、协调行政缺乏制度保障

政府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和注重实效。不少地方政府普遍存在服务行政、协调行政行为主要以内部文件、规定、关系等作为行使职能的依据,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效果取决于政府官员的主观意志,“一事一协调”、“一时一协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服务行政方面,地方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积极以服务型政府为改革目标,开展了多项改革行动,包括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子政务、政务公开以及行政效能建设等。在服务质量、行政效率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实践中,有的地方政府将服务型政府建设片面化、简单化,搞临时性、运动性的服务。重形式轻内容、重承诺轻实效、重措施轻落实。认为服务型政府等同于电子政务,或是几个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仅仅关注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的改变。服务型政府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法律作保障。服务行政、协调行政演变为“管、卡、压”,变为某些政府部门及公务员谋取私利的幌子。以罚代管,以收费代替服务。关系协调、专横协调现象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依然严重。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政府在西部开发中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