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天山风云
6204000000076

第76章 2、我以三到延安保证

毛泽东1945年抵重庆谈判,来去都由张治中陪同。毛泽东得悉张马上要到新疆与伊犁、塔城、阿山三区代表和谈,就郑重地嘱咐一定要履行《双十协定》,释放新疆关押的共产党人。张治中送毛泽东回延安后返抵重庆,即准备赴新疆与三区代表谈判。临行之时,周恩来偕夫人邓颖超专门到桂园张治中住处,嘱托到新疆后释放关押的共产党人。张治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的当面托付,慨然应诺。

1945年9月,屈武从西安到重庆,向国民党中央述职和请求拨款。那时,屈武在周恩来领导下做地下工作,他以国民党军委会高级参议兼顾问事务处处长、立法院立委、中苏文协秘书长、陆军大学教授的身份活动。蒋介石发现他不可靠,把他调出重庆,到陕西任建设厅厅长。他这次来重庆述职,实际上是向周恩来汇报工作。

张治中将军提议屈武去新疆工作,屈武立即向周恩来口头报告了此事。周恩来说:“如果老蒋同意你去新疆,那是一件好事。张文伯到新疆处理三区革命问题,一定很忙,顾不上释放我党在新疆被关押的一批同志。你去新疆,首先要帮助张文伯办好这件事,要经常提醒他释放政治犯。”张治中,字文伯。

1945年11月下旬,国民党中央和谈代表团到达迪化,同以阿合买提江为团长、赛福鼎为副团长的三区代表团谈判。这次谈判非常复杂,张治中先生果然顾不上毛泽东、周恩来托他办好释放关押在新疆的共产党员的事。屈武提醒他说:“释放在押的共产党员,恐怕要快办。要放便赶快放,以表示我们的诚意!”张治中说:“别忙,别忙!”

“释放那批人的事,不能再拖了吧!”过了半个月,屈武第二次催张治中将军。

“你先去监狱了解情况,这批人里面有我师母杨之华和她的女儿独伊。你去监狱找她们,表示慰问,把准备释放他们的消息透露给她母女,并带一笔钱去改善他们的生活,也看看监狱里的情况。”

屈武去找监狱长,监狱长无权处理。实权掌握在新疆省政府警务处处长胡国振手里,他是军统特务。屈武把张治中的意见向胡国振传达了,胡说:“他们都是共产党,有什么好了解的呀?他们的情况我都知道,要了解向我了解好啦!”胡不同意屈武去监狱。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国民党没有派遣特务入新活动,也没有在新疆建立特务组织。朱绍良于8月底抵新时,即准备将盛世才调走,于是一批军统特务随机而来,一面接管警务处,一面着手建立军统组织。胡国振任警务处长,刘汉东任副处长兼迪化警察局长。

此时,张治中先生还不是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屈武也不是迪化市市长。张治中只是中央和谈代表团团长,是个工作班子的首脑。胡国振拒绝屈武探监,屈武如实向张治中汇报。张治中火了,找胡国振来训斥:“你斗胆哩,违抗我的命令!”胡国振以“无权批准探监,要报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为由来搪塞,但又说:“可以折中,你不去监狱,叫她俩到你这里来。”第一次杜伊来,不叫杜宁来,还是胡国振捣的鬼。杜宁是杨之华的化名,杜伊是其女儿独伊的谐音。屈武向杜伊谈了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周恩来受中央的委托,敦促国民党释放他们,周恩来关心他们母女等等情况。杜伊开始不相信,屈武把一笔钱交她带回去改善生活。

屈武把同杜伊见面的情况向张治中汇报了,张治中又批评了胡国振:“为什么叫孩子来,不让同杜宁见面?”胡国振第二次才让杜宁同屈武见面。这次谈话更深了一些,杜宁把狱中的情况向屈武谈了。

屈武把同杜宁见面的情况报告了张治中,张说:“好!我心里有个底了。”

1945年11月底到12月初,张治中继续忙于和谈,又把这事放下了。和谈中一些重大问题要请示蒋介石,张治中要屈武同他一起回重庆汇报。在重庆,张治中只谈处理三区“暴动”的事,有关释放新疆在押共产党员的问题,根本未向蒋介石谈过。当时,张治中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蒋介石给张治中的任务是同三区代表和平谈判,以便稳定西北后方,放手打内战;如果两个问题一起谈,必然引起蒋介石的不快。

1946年2月中旬,张治中回新疆继续和谈。3月,蒋介石任命张治中为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屈武为迪化市市长。张治中忙于和谈,又忘了这事。屈武第三次提醒他,他要屈武到监狱去,把这批共产党员集合起来,由屈武向大家讲一次话。

屈武讲话的内容是,当时国内形势,特别是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中共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同张治中主任面谈,嘱咐张治中先生释放大家,请大家说说有什么要求、委屈、冤枉。大家一五一十地告诉屈武,牢房恶劣,伙食如同鸡狗食;大家要求看报,要求自由;女监同志要求男女合监,因为男女分监,互相不能见面。屈武把情况报告了张治中,张要新疆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党必刚照办。狱中生活改善了,可以看报了。

屈武第四次提醒张治中快把这批人放了。张将军说:“我哪有这么大权?把一批共产党放了,我还要请示委员长。”这时,张治中第一次正式报告蒋介石。电报说盛世才关押了一批共产党员,为了贯彻双十协定精神,取信于民应当释放这批人。蒋介石根本不回电,张治中碰了钉子。

过了一段时间,屈武提醒再向蒋介石请示释放这批共产党员。张治中第二次电报请示后,蒋介石复电问有无重要的共产党头子?张回电说重要的共产党员都被盛世才杀了,如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剩下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共产党员和他们的家属。这次发报后,蒋又无回电。

1946年5月,蒋介石公开发动内战的风声很紧,国共两党的战争不可避免了。屈武第六次提醒张治中:“这批人该放,就赶快放了吧!”张治中第三次电告蒋介石:“这批共产党员不放,新疆和谈不会成功。三区代表已经向我表示‘你们不是要释放政治犯吗?为什么关着一批共产党不放?’伊犁代表进一步说:你们同我们签订的释放政治犯和其他协定,同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比较,当然是双十协定在国内的影响大。如果影响很大的双十协定都不能执行,你们同三区代表签订的协定,更是一纸空文。”

张治中拿新疆三区人民做压力,迫使蒋介石同意释放这批共产党员。1946年5月中旬,蒋介石复电同意释放。

5月下旬,监狱中的共产党人正式得到释放通知。回延安是狱中100多人梦寐以求、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大家当然高兴。但一听说由国民党人护送,顿生疑虑。党组织以全体名义写信给张治中将军,对释放表示感谢,同时提出:我们身陷囹圄多年,老残妇幼皆有,体质极为虚弱,立即动身恐怕体力不济,希望出狱后在迪化休养两个月,恢复体力后再走,并请在报上发表我们已被无罪释放,由张将军派人护送回延安的消息。

张治中显然看出共产党人要求在迪化休养一段时间是考察他是否有诚意释放,要求登报发表消息,是为了扩大影响,防止中途变故。于是他以请客名义尽量说服共产党人尽早回延安。

张治中请八名代表吃饭。他们研究后去了五个人,李云扬、高登榜、朱旦华、杨之华和吉合,随去的有杨之华的女儿瞿独伊。杨之华是瞿秋白的夫人,是张治中点名邀请的。

张治中将军一见到他们就说:“人家都是留客,我是逐客,你们要回延安去。眼下时局不稳,但还可以。现在走已经有点晚了,要赶快走!”他说他的,大家无话可说,因为毕竟还没摸准底细。张治中见他们不惊不喜,无动于衷,很激动地说:“我以三到延安保证,保证把你们安全送到延安……延安有我许多老朋友,毛先生,周先生……”张治中点了几个名字,最后说到陈赓。“陈赓是个很漂亮的小伙子,长了一脸胡子,不像话!”他接着又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相信,国共两党还是要合的。”尽管张治中这么说,大家仍是半信半疑。

张治中同狱中派出的代表说,你们提的几条都不能同意。为什么呢?我老实告诉你们,新疆的局势我自己都不能控制,有另外一个特务系统控制局面。你们要先出狱还要在报纸上发表释放你们的消息,你们的安全我不能担保。还是在监狱住着,从监狱直接上车回延安,我派得力的人护送,最为保险,迪化的特务不能加害于你们。你们不要在迪化休息了,车辆、护送人员准备好了就赶快走,住下去恐怕有变。

吃饭时,张治中将军十分热情,亲自给他们盛汤、搛菜,他的夫人作陪。席间,张治中将军跟杨之华谈得很亲热,他和杨之华在大革命时期就熟悉。他慨叹地说:“大革命时,我也准备留苏,还学过俄文,秋白先生是我的老师。”说到这里,他看了看身边的独伊,说:“独伊和妈妈是一样的风度嘛!”

杨之华说:“张先生学习很艰苦,同时念两所大学。你念书,由夫人给你做饭吃。”

酒足饭饱,又扯了一些家常话。张治中夫人以私人感情,特为杨之华送了礼品。张治中夫妇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外,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