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天山风云
6204000000012

第12章 5、中央来电,完全同意陈云的意见和安排

1938年1月,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邓发来到新兵营告诉大家:“陈云同志已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了培养我党航空人才的筹备情况。中央来电,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意见和安排,让我们与盛世才最后商妥有关事宜。从延安挑选的19名学航空的同志,也已启程来新疆。”

2月初,盛世才正式通知:飞行班和机械班都定于3月1日开学,请中共选派的学员,在近期内完成体检和入学文化考试,2月底到航空队报到。

邓发当即与盛世才和苏联在航空队的总教官尤吉耶夫讲明:“我们这批学员,从小参军,没读过什么书。要是按照《新疆日报》登的招考中学毕业生的条件,都考不上,请免于文化考试;至于体检,可以照常进行。”

苏联顾问首先表示同意。盛世才办航空队主要靠苏联顾问,顾问同意,他也就点头答应了。

邓发指定吕黎平带领新兵营的30多名学航空的候选人,到迪化市北门内盛世才的军队医院去体检。苏联医生和盛世才医院的军医,量身高,称体重,检查内、外科和五官科等,对视力和心脏查得特别仔细。

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体检场面,生怕不合格,心情很紧张,量血压时普遍偏高。那时化验血的方法很落后,验一次要抽25CC血样。说来也怪,当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用粗粗的针筒抽血时,这些在战场上见惯了流血的人,反而感到特别不自在。最难应付的是坐转椅检查平衡机能,左转八圈,右转八圈,立即停止,要求身体站正不歪斜,能辨别东南西北。有好几个人在抽血和坐转椅时晕倒、呕吐。体检结果,25名合格,其余被淘汰。

2月下旬,延安派来的学员还未赶到新疆。为了不影响按时开学,邓发根据延安通知的19人姓名和职别,与新兵营体检合格的25人编排在一起。本着让各方面军都有代表学飞行和学机械的原则,确定了44名学员的学习分工。邓发将大家召集到新兵营会议室,作进入新疆航空队学习的动员。

邓发着重强调说:“关于我们党在新疆的工作方针,应按王明同志去年11月路过迪化,对新兵营全体干部讲的去做。就是:统一战线高于一切,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为了维护统一战线,你们到航空队后,要听从该队长官的指挥和管理,不要进行宣传共产主义和发展共产党员的活动。”

邓发宣布了44名学员的学习分工。吕黎平为飞行班班长,延安来的严振刚为机械班班长。飞行班和机械班为一个支部,分成六个党小组。邓发提议吕黎平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严振刚、方子翼、方槐、朱火华、陈熙、金生六名同志为第一任党支部委员。会上,大家举手一致通过。

最后,邓发又明确了几个问题。航空队党支部由党中央驻新疆代表直接领导,不同新兵营和别的党组织发生关系。盛世才不准许在他的军队内部有党派组织,因而党支部的所有活动都要严格予以保密。每个同志在航空队的登记表上填写化名,互相一律称呼化名。

2月28日,盛世才派两台卡车到新兵营,接新学员入航空队。从延安派来的学员仍没有赶到迪化。邓发决定,新兵营的25名学员先去报到。新兵营的指战员排成两列,夹道送行。大家热情地挥着手,高声嘱咐:

“好好学习,盼望你们的好消息!”

“祝你们早日飞上蓝天!”

“学会了飞行,就驾飞机到我们新兵营上空转一圈,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汽车把由于兴奋而满脸通红的航空学员拉到紧靠迪化市南门的一所院内,在宿舍门前停下。这是一座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隔为里外间。里间住飞行学员,外间住机械学员。每人一张床,两人合用一个床头柜。除了中共的学员外,盛世才另从地方中学招考录取了16名机械学员,已经先报到了,都住在外间。

当天,他们领取了被服装具。大家在整理内务时,自觉保持了红军的传统作风,被子叠得像豆腐块那么方正,脸盆、鞋子都放在个人床下相同的位置。整个宿舍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第二天,航空队的主要军官视察新学员来了,看到从新兵营来的学员个个军容严整,内务整洁,禁不住私下里交口称赞。

3月1日的开学典礼,因延安派来的学员未到而推迟了。航空队的军官提出,初教机已空闲,等待时间不宜太长。邓发与盛世才商定,现有学员先开学,边学边等。

3月3日,航空队的操场上,搭起了一座讲台,上面挂着醒目的横幅:“新疆督办公署航空队第三期飞行班、第二期机械班开学典礼”。航空队所有飞行、机械、后勤及机关人员约400人,穿着整齐的军装集合在讲台前面。新学员站在第一排。

上午9时,两辆黑色轿车开来了。从第一辆车里,钻出了佩戴上将军衔的盛世才。盛世才中等身材,留八字胡,阴沉的四方脸上卧着两道又粗又黑的眉毛。他披着宽大的黑尼风衣,走路昂首挺胸,左顾右盼。从第二辆车里出来的是盛世才的总顾问,苏联红军将领巴宁。巴宁身材高大粗壮,也穿着盛世才部队的军服,佩中将军衔。

“全体立正!”航空队大队长张念勺大声发出口令,正步走到讲台前,向盛世才敬礼报告。盛世才还礼毕,同巴宁中将登上主席台就座。

典礼开始。乐队奏起雄壮、激昂的军乐。在庄严的军乐伴奏中,张念勺亲自给每个学员佩戴上有小飞机模型的军衔领章。飞行学员被授予上士军衔,机械学员被授予中士军衔。

盛世才只有一个航空队,因而对开学典礼很重视。他训话时,激昂慷慨,先是讲他的“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说“与共产主义思想一致”,接着又将学航空的重要性讲了一番,简直是飞机一响,包打胜仗。

3月10日,邓发派人通知吕黎平,延安来的同志已到,让党支部的几个委员,悄悄地请假去新兵营会面。当晚,吕黎平、方子翼、朱火华、陈熙、金生等,匆匆赶到新兵营,见到延安来的19名同志。

方子翼见到方华,大吃一惊。原来,方华在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七团当政委,方子翼在红三十军政治部当青年科长,彼此熟悉。西路军西征的石窝战斗中,二六七团为掩护全军后撤,绝大多数指战员壮烈牺牲。方华与敌人拼到最后,跳下山崖,幸未摔死,在一个山洞里躲避数日,待敌人撤退后,历尽艰险回到了延安。他俩都认为对方已牺牲,彼此悼念过。现在塞外重逢,又是为了党的航空事业在一起战斗,怎不惊喜交加呢!

航空队,在陈云的精心组织下,选有红军各方面部队的代表,体现了全军团结奋斗,共创人民空军的精神。44名航空学员,来自红军的各个部队。其中,红一方面军16人,红二方面军2人,红四方面军24人,红二十五军1人。一人因病返回延安。

延安来的同志听说已经开课,纷纷要求马上就去报到,及早补上缺课。邓发笑着同意了。他指示,为了对外掩护身份,新兵营和延安来的同志,在航空队的公开场合要像素不相识那样相处。为了庆贺会合,星期天外出洗澡时都到新兵营来,开个联欢会。

久经疆场的军人的联欢会是庄严而欢乐的。大家兴高采烈,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联欢会上,严振刚传达了陈云的重要指示。他说,陈云在延安窑洞里接见即将赴新疆学习航空的同志时说,你们是第一批红色飞行师,是红色空军第一批骨干;不要怕文化低,不要怕人家看不起,要有坚强的毅力,一定把技术学到手;要遵守纪律,搞好团结,保持党的荣誉。在这开始学习航空的兴奋时刻,陈云的话给每一个人留下了特殊的深刻印象。这是初春最温暖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