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军当局确定不会比段祺瑞政府更好一些。同样以武力和强权炫示自己的存在,他们都是一丘之貉。4月下旬,《京报》被封,主笔邵飘萍遇害。北京卫戍司令颁布了所谓“维持市面”的条例,声称“宣传赤化,主张共产者,不分首从,一律处死”。思想和信仰成为犯罪,因此不论政治界、教育界、文化界人士,都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中。他们有的离京避难,有的则住进东交民巷的使馆区,以求异族的特权的保护。
的确,这是可悲的。正如鲁迅向韦素园他们说的,这个社会不是枝枝节节可以改好的,非有彻底的巨大的改革,便没有出路。
但是距离根本改造的日子实在太遥远了,他自觉是看不到的,况且,一个多月的避难生活已经把他弄得太疲惫了,即使不陷于颓唐,也当有所停顿或休息。然而他不,仍然咬住他的论敌不肯罢休。如果没有一种永久性的仇恨,又从何见得爱的深沉呢?人世间,往往是这种异常的爱把一个人的面目搞模糊了,乃至人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要把全副的生命投入斗争,甚至认为他生性是好斗的、嗜血的。这种历史的误会难道还少吗?对鲁迅个人来说,也常常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
这个人就是这样:压迫也罢,收买也罢,孤独和寂寞也罢,总之不会放弃目标。刚刚结束避难生活,他又在“绿林书屋”写开了他的复仇的文章:《无花的蔷薇之三》、《新的蔷薇》、《再来一次》、《马上日记》、《马上支日记》。还有,在避难中曾经构思过的回忆童年的文字也都陆续写成了,如《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在那般嘈杂的环境中,对他这样不谙弈棋又不善闲聊的人物,静静回忆往事是最相宜的了。但是没法子,章、陈之流总要不时地进入他的梦境中去。结果,在“旧事重提”的总题底下写将出来,便成了目下的样子:笔调清丽,悠徐有致,偶于不意之中,机锋毕露。《二十四孝图》开始的一段“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明显是针对章士钊们来的,接着从容地叙说儿时读画书的情景,但突然又插入了别的说话:“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无常》本写鬼魂,竟也夹入陈源所谓的“模范县”、“绍兴师爷”、“放冷箭”之类的话,还夹入了“教育界公理维持会”,于是将在手的投枪趁势一掷,写道:“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考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马上日记》与《马上支日记》也都这样,并不粘着于某一事体上面,态度也不见前段的论战文字那般峻急,如窥神龙,见首而不见尾,实在达到散文艺术的化境。
以胡适的绅士意识,对鲁迅这种不忘旧恶的态度是不以为然的。5月间,他给鲁迅、周作人和陈源同时写了一封信。信里说:豫才、启明、通伯三位先生:
…………
你们三位都是我很敬爱的朋友;所以我感觉你们三位这八九个月的深仇也似的笔战,是朋友中最可惋惜的事。我深知道你们三位都自信这回打的是一场正义之战;所以我不愿追溯这战争的原因与历史,更不愿评论此事的是非曲直。我最惋惜的是当日各本良心的争论之中,不免都夹杂着一点对于对方动机上的猜疑;由这一点动机上的猜疑,发生了不少笔锋上的感情;由这笔锋上的感情,更引起了层层猜疑,层层误解。猜疑愈深,误解更甚。结果便是友谊上的破裂,而当日各本良心之主张,就渐渐变成了对骂的笔战。
我十月到上海时,一班少年朋友常来问我你们争的是什么;我那时还能约略解释一点。越到了后来,你们的论战离题越远,不但南方的读者不懂得你们说的什么话,连我这个老北京也往往看不懂你们用的什么“典”,打的什么官司了。我们若设身处地,为几千里外或三五年后的读者着想,为国内崇敬你们的无数青年着想,他们对于这种无头官司有何意义?有何兴趣?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多着咧!……我们岂可自相猜疑,自相残害,减损我们自己的光和热吗?
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虽然别人也许嘲笑自由主义是十九世纪的遗迹,——我最怕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的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所以我不能忘记《热风》里那一段文章:
“这便是海,在他这里,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
敬爱的朋友们,让我们都学学大海。……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从今以后,都向上走,都朝前走,不要回头睬那伤不了人的小石子,更不要回头自相践踏。我们的公敌是在我们的前面;我们进步的方向是朝上走……其实,鲁迅与陈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根本不可调和的。即如胡适,在鲁迅的心目中,也都被划归到陈源一面去了。
分化是客观事实。胡适总想调和一下,鲁迅则不然,他能够正视引起分化的最深刻的原因。由于他一直期待着新分子的出现,所以,并不顾惜旧物的衰亡,虽然有时不免为此牵动过感情的丝缕。在当年《新青年》的同仁中间,胡适还不是高一涵那类货真价实的现代评论派,但是,因为方向的不同,他们的距离毕竟是越来越远了。
很早以前,胡适便醉心于“好人政府”,希望托庇于政府实现他的政治理想。1925年,他以“有特殊资望学术经验者”的身份,被段祺瑞聘为善后会议委员,出席了旨在抵制拟议中的国民会议的会议。这一年,作为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国方面三位委员之一,他又同中国政府官员一起到欧洲去,就庚款问题与英国方面斡旋。他是一直以获得官方的恩宠为幸的。按照鲁迅在《学界的三魂》中的说法,胡适当是“官魂”的代表,鲁迅是“民魂”的代表。如果人的精神可以以动物为喻,鲁迅当是老虎,生活在“绿林”和“莽原”之中,充满着不驯的野气;而胡适,则是鲁迅所说的那种“走在一群胡羊的前面,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的山羊。
胡适标榜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任何过激的、暴烈的行动,自然也包括学生运动。他主张学生应当把“国家的纷扰,外间的刺激”变为“求学的热心与兴趣”,而不要“跟着大家去呐喊”。在学生火烧晨报馆的事件发生以后,陈独秀问他:“你以为《晨报》不该烧吗?”他写信回答说:“我是不会惧怕这种诋骂的,但我实在有点悲观。我怕的是这样不容忍风气造成之后,这个社会要变成一个更残忍更残酷的社会,我们爱自由争自由的人没有立足容身之地了。”这同鲁迅的不读古书,不读死书,不要鸟导师,勇敢向前闯的主张,的确是大相径庭的。关于“三一八”运动,胡适便以为是学生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结果,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心里是极端反对的。诚然,鲁迅不赞成和平请愿,但当惨案一经发生,他便立刻高度赞扬了青年学生的斗争精神。
看罢来信,鲁迅自然不加理睬。一个多月以后,他在《马上支日记》里,有意把“胡适之博士的英国庚款答问”同“陈源教授的《闲话》”拨弄到一起,大约可以算作是一种答复吧?
6月,鲁迅的第二本杂文集《华盖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这是1925年所作杂感的结集,记录着他参加女师大斗争的见闻和思想;此后一年间的文字,因为仍然激荡着一脉余波,便由他定为本集的续作,叫《华盖集续编》。
总之,在他看来,这两年的运气都不好,如俗人之顶“华盖”,净触霉头。“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而且也并非不知道创作之可贵。”他在《华盖集》的题记中写道:“然而要做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还要做这样的东西,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吃黄油面包之有趣。”
鲁迅从此终止了小说创作,有人或遗憾其不作,或讥诮其不能,其实都是可笑的。他在这里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他喜欢这样,而且,惟有他能这样。
他无须遮盖灵魂的荒凉和粗糙,他不惧惮这些,甚至喜爱它们,因为这是辗转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他知道,其中的悲苦愤激,决非“洋楼中的通人”所能领会,但是却确信:凡有觉得自己也同他一样在风沙中辗转而生活着的,必当理解其中的意思。
郁达夫就很能理解他,所以特别重视他的这两个集子,说:“这一时候的他的杂文,怕是他一生之中,最含热意的妙笔。”这个评价,的确是很有见地的。
此时,周作人也有不少同陈源论战,而与鲁迅相照应的文字。即使在提出“费厄泼赖”的口号以后,也还继续写出像《大虫不死》那样意气旺盛的文章,指出作为“中国恶劣旧势力的代表”未尝死,“多数的无名之老虎”不会倒,因而主张穷追猛打之。他一直在“流氓”和“绅士”之间摇摆着。虽然,他承认自己具有难以移易的“浙东人的气质”,也即报仇雪耻的意气,但又“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颇有悔祸之心,因此才有这般的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
他编《谈虎集》时,特意删除了《恕陈源》等许多论战的文章,在《后记》里,又自画招供道:“凡过火的事物我都不以为好,而不宽容也就算作其中之一。我恐怕我的头脑不是现代的,不知是儒家气呢还是古典气太重了一点,压根儿与现代的浓郁的空气有点不合……难免有落伍之虑,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大约像我这样的本来也只有十八世纪人才略有相像。”显然,他是甘于落伍的。
散文之美,并不全在知识的博杂与技巧的圆熟。在文章里,即使有一个新颖的思想,如果未经人格的透视,它也不过是遗落在纸片上的苍白的观念而已,因此,要评价文章,是必须把人格审美计算在内的。以此通观周氏兄弟的文字,也当不难分别轩轾了。
在鲁迅的记忆中,虽然流驶的时光未曾荡尽旧迹,将鲜血洗成绯红,而“三一八”的大波毕竟已成过去。北京恢复了原来的黑暗而凝滞的状态,即使章士钊、陈源之类时有跳踉,也无须乎专门对付,因为本质的东西早经剥离,偶一刺之便够了。
社会斗争的潮汐,规定了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的阶段性。《朝花夕拾》系列散文的写作,预示着作者的重大的战略转移。作为一个战士,他需要找寻新的目标、新的战友、新的战斗。
在个人生活方面,也将出现一次根本的转变。瓜熟蒂落,是收获爱情的时候了,可北京没有一处可以堆放果实的地方。在鲁迅避难期间,为了避免啧啧人言,许广平没有能够更多一次地看望他。最亲密的人,在一个非常时期里反而变得疏远了。然而,情势的发展使得他再也不能规避。许广平快毕业了。她必须到大社会去寻得一份工作。在这个时候,如果两个人还不能结合到一起,那么时间将让他们饱受各种精神的苦刑。结合,这个兴奋得叫人颤栗的时刻虽然不是马上可以降临,但是,他们早已不只一次地共同呼唤过眺望过了!
3月6日日记:“旧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夜为害马剪去鬃毛。”又见头发,又见头发。但这头发已不再包含“头发的故事”里的意义,柔软、芳香、温渥,盈把的一握便把一道新的关系式完成了。
总之,无论思想和情绪都不可能安稳,他必须寻找出路。
6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一封莫斯科发来的信,他高兴极了。原来,那是为他平素所喜欢的学生李秉中写的。兴奋之余,也就在复信中把自己的动向透露给他了:多谢你的梦。新房子尚不十分旧,但至今未加修葺,却是真的。我大约总该老了一点,这是自然的定律,无法可想,只好“就这样罢”。直到现在,文章还是做,与其说“文章”,倒不如说是“骂”罢。但是我实在困倦极了,很想休息休息,今年秋天,也许要到别的地方去,地方还未定,大约是南边。目的是:一,专门讲书,少问别事(但这也难说,恐怕仍然要说话),二,弄几文钱,以助家用,因为靠版税究竟还不够。家眷不动,自己一人去,期间是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此后我还想仍到热闹地方,照例捣乱。
……我近来忽然还想活下去了。为什么呢?说起来或者有些可笑,一,是世上还有几个人希望我活下去,二,是自己还要发点议论,印点关于文学的书。
…………
……我近来的思想,倒比先前乐观些,并不怎样颓唐。……两年前,李秉中是鲁迅亲赠路费送他到革命的南方去的。他先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东江战役,现在留学苏联。来信在鲁迅的脑际倏然划下一道闪亮的弧线,他的行动轨迹,使鲁迅对一个未来的世界变得无比神往……
南方——苏联,苏联——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