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间鲁迅
6201700000062

第62章 62碰了两个大钉子

听说孙伏园辞去了《晨副》的职务,《京报》总编辑邵飘萍便找他去办《京报副刊》。他觉得《京报》的发行量不大,社会地位也不如《晨报》,很不想去。鲁迅却认为,《语丝》不过是一个散漫的团体,没有固定的收入,因而极力主张他办《京副》;况且《京报》是具有进步倾向的报纸,到那里去可以开拓局面,同《晨副》竞争。

鲁迅说,一定要出这口气,非把《京副》办好不可。

不料他开手给《京副》做杂感,就碰了两个大钉子:一是为了《咬文嚼字》,二是为了《青年必读书》。他遭受了来自上流社会的恶毒的攻击,署名和匿名的骂信收了一大捆,其中还有他所殷殷期待的青年。

他是头一次进行面对面的笔战。

近几年,翻译界渐渐兴起一种风气,喜欢用轻柔艳丽的字样来译外国女人的姓氏,如加些草头、女旁、丝旁等,不管译者平时怎样极力主张男女平等;另有一些鼓吹世界文学的文人,又偏喜欢让外国人姓中国姓,使一本《百家姓》居然在这样场合里大出风头。

鲁迅深感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于是写了一篇短文《咬文嚼字》,以为此风不可长,希望引起翻译界人士和更广大的人们的重视。

短文发表后,孙伏园收到一封署名仲潜的来信,称文章是“最无聊的一种”,没有登载的必要。相反,孙伏园答复说,那是极重要极有意义的文字。“因为鲁迅先生所攻击的两点,在记者也以为是晚近翻译界堕落的征兆,不可不力求改革的。”通讯在《京副》公开发表,两个人又经过一次信上的往还,这样便引出了署名潜源的一封信。

信中支持仲潜的意见,认为鲁迅“未免过于吹毛求疵”,完全是“名人的‘滥调’”,并且责备孙伏园发表《咬文嚼字》是意在“欺读者”。

孙伏园照例在报上做了答复。他说,鲁迅的意见,在簇新头脑的青年界中尚且通不过,可见并不是“滥调”。

鲁迅当然不会做一个旁观者。既然论战由他引起,他就应当站出来正面对付论敌,只是对手未免太浅薄了。两位“潜”字辈虽然连骂带捧,却都在枝节上做文章,其实个别姓氏或名词的如何翻译倒在其次;至于将翻译当作工具,或者图便利、爱折中一类哲学,也都不在所讽的范围之内,那本意,在于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文章的开头不是写得很明白的吗?

对于“无聊”与“滥调”之类的指责,他回答说:“纵使别人以为无聊的东西,只要自己以为有聊,且不被暗中禁止阻碍,便总要发表曝露出来,使厌恶滥调的读者看看,可以从速改正误解,不相信我。因为我觉得我若专讲宇宙人生的大话,专刺旧社会给新青年看,希图在若干人们中保存那由误解而来的‘信仰’,倒是‘欺读者’,而于我是苦痛的。”

潜源咬住不放,又写了《咬嚼之乏味》的文章,专对这一篇《咬嚼之余》。鲁迅认为有必要再答几句,便继续写了《咬嚼未始“乏味”》。

文章列举数点,逐次进行反驳,此外,还暴露了在一个严分男女尊卑的国度里,必然产生的“‘性意识’强”,“于无须区别的也多加区别”的现象,如将女人缠足穿耳,禁止女人剪发等。他的笔锋所向,仍然是专制愚昧的中国社会,而不在乎一个小小潜源。

驳文具有相当普泛的内容,论篇幅,却不及潜源的一半。

斗争紧接着进行。

孙伏园为了丰富《京副》的栏目,加强学术界人士和青年之间的联系,于是刊出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对于后一项,胡适、梁启超等都推荐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实际上与五四以后文化界的复古主义运动合流。

就在《咬嚼未始“乏味”》发表的当天,鲁迅按照原定的表格,填写了自己对于“青年必读书”的答复:

青年必

读书从来没有留心过,

所以现在说不出。附注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二月十日)何其偏激!何其荒唐!怎么可以说“不看中国书”呢?答复一发表,他立即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

柯柏森在《偏见的经验》一文中声称,鲁迅的选目吓得他一大跳。接着,他以卖国贼们都是留学外国的博士硕士的传闻相威吓,质问说,你看了活人的颓唐和厌世的外国书,到底要做什么事呢?又问,假使中国书是僵死的,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辈,尚有著作遗传到现在呢?于是,对于鲁迅的答复,一言以蔽之曰:“偏见的经验。”

本来应《京副》的征求,只是寄语少数那么一些曾见或未见的改革者,愿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立而已,还是几年前一番“呐喊”的意思,根本料想不到小小一块文字竟还有这般的效力,能搅起这么大的风波。

大小国粹家的议论,其实早已领教过了,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地方。可恶的是,这些家伙总是一再挂起“爱国”的招牌,好像全中国就是他们家里的一块什么宝贝似的。凡是翻译外国的东西,介绍外国的思想,都得动辄披以“卖国”的罪名。中国中国,他们何尝有哪一天想到过中国!

对于这一流人物,他决计不退让。他不懂得退让。

《聊答“……”》是针对柯柏森的,中间有一段写得很漂亮:“到我死掉为止,中国被卖与否未可知,即使被卖,卖的是否是我也未可知,这是未来的事,我无须对你说废话。但有一节请明鉴:宋末,明末,送掉了国家的时候;清朝割台湾,旅顺等地的时候,我都不在场;在场的也不如你所‘尝听说’似的,‘都是留学外国的博士硕士’;达尔文的书还未介绍,罗素也还未来华,而‘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辈’的著作却早经行世了。”

有一个叫熊以谦的,发表了《奇怪!所谓鲁迅先生的话》。文章就这么写:鲁先生不懂中国书,不解中国书,糟蹋了中国书。你怎么回答呢?

文章好像也颇有进化论的味道,说:“时至今日,世界大变,人事大改,漫说家庭社会里的传统思想多成了过去的,即圣经贤传上的嘉言懿行,我们也要重新估定他的价值,然后才可能拿来做我们的指导。夫有古人的嘉言懿行做指导,犹恐行有不当,要从新估定,今鲁先生一口抹煞了中国书,只要行,不要读书,那种行,明白点说,怕不是胡闹,就是横闯吧!”你又怎么回答呢?

最要你性命的,是搬出中国的特殊国情来,他说:“鲁先生要知道,一国有一国的国情,一国有一国的历史。你既是中国人,你既想替中国做事,那么,关于中国的书,还是请你要读吧!你是要做文学家的人,那么,请你还是要做中国的文学家吧!……”

这些鬼东西——又是圣贤!又是传统!又是爱国与亡国!

无非是罗织和恐吓的老法子。什么“青年必读书”!有什么“必读书”!要什么“必读书”!青年本来就不需要什么鸟导师,不管挂什么招牌,那写给《京副》的答复,本来就并非要争什么导师的资格的,赏以这样的荣名干什么?……可恶!

鲁迅反驳道:“我虽不学无术,而于相传‘处于才与不才之间’的不死不活或入世妙法,也还不无所知,但我不愿意照办。所谓‘素负学者声名’,‘站在中国青年前面’这些荣名,都是你随意给我加上的,现在既然觉得‘浅薄无知识’了,当然就可以仍由你随意革去。我自愧不能说些讨人喜欢的话,尤其是合于你先生一流人的尊意的话……”

至于亡国的责任,即当由读外国书的人去担负吗?他的回答是:“汉人总是汉人,独立的时候是国民,覆亡之后就是‘亡国奴’,无论说的是那一种话。因为国的存亡是在政权,不在语言文字的。”

文章的标题是:《报〈奇哉所谓……〉》。

又有一个赵雪阳的替熊以谦抱不平了。他引了一位什么学者的话,据此写文章说,周氏兄弟读的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

你只要一篇不答复他,他们就认为你失败了。而今都答复,总要把他们弄得狗血淋头,无法招架,躲回老巢去不可!

什么意思?就拿这个做题目!鲁迅写道:我向来是不喝酒的,数年之前,带些自暴自弃的气味地喝起酒来了,当时倒也觉得有点舒服。先是小喝,继而大喝,可是酒量愈增,食量就减下去了。我知道酒精已经害了肠胃。现在有时戒除,有时也还喝,正如还要翻翻中国书一样。但是和青年谈起饮食来,我总说:你不要喝酒。听的人虽然知道我曾经纵酒,而都明白我的意思。

我即使自己出的是天然痘,决不因此反对牛痘;即使开了棺材铺,也不来讴歌瘟疫的。

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明明白白,就这样。

然而,总还有那么多不明白或是故作糊涂的人写信来,甚至有忠告鲁迅连家眷也搬到外国去的。他把所有这些骂信通通塞进书架底下,一个也不回。

为了一篇小文,他的耗费太大了。

胜利了,这才仿佛经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聊。

两个大钉子显然给鲁迅的思索划下很深的痕迹。社会动员了那么多人力去对付两篇短文,反改革的空气是何其浓厚!其中,攻击得最凶的竟是些青年,而他们的论调,简直和“戊戌政变”时的反对改革者一个模样,二十七年过去了,还是这样,岂不可怕!……

什么踱进研究室,什么搬入艺术之宫,全都是有意无意的圈套!……

死人套住活人!新思想战不过老法子!……

一天,当他心情较为开朗的时候,便同社会开起玩笑来了:润了笔,像小时候画漫画一样,画出一群嘴脸各异的“论辩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