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秦学术史探赜
6201600000015

第15章 二、秦之政治学

秦之政治是继承了先秦的政治而发展的。其政治制度一变而成为一种新的政权体系。其政治学说到后来则充满权变,而成为一种学术怪胎。

(一)政治与政治学

政治这个名词在中国古代便已经出现了。《尚书·毕命》云:

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允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疏》曰:三君合心为一,终始相成,同教于道。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泽惠施,乃浸润生民。言三君之功不可不尚。

这里的政治二字,是讲由周公、君陈到毕公三人治理朝廷的功绩,政治则是政事的治理。政治便是政化治理。这是周康王时的文书,即约公元前11世纪。

《周礼·地官·遂人》云:

遂人掌邦之野……凡事致野役,而师田作野民,帅而至,掌其政治禁令。

这里的政治,是关于朝廷政策和法令的。上面《毕命》所指的政治是治理,这里则指制度法令。都与政治有关,但不是政治的完全的意义。

春秋战国的政治家和学者谈到政治时,讲过这样的话: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韩非在《五蠹》中讲了上古、中古、近古之后,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便是讲用先王的办法治今世之民,是守株待兔。

孔子的话中,虽没有政治二字,但是他所说的道,是指执政的方针、纲领,有道是方针、纲领正确,无道便是方针、纲领错误。他所说的政,是指政权。他认为,有道的政权是权力在天子手中,如果在诸侯、大夫、陪臣手中,便是无道。他的政治中包含着礼、乐、征伐,即文、武两个方面的权力。韩非的文章中,政治二字虽未连用,实际也有政治的含义。这便是“先王之政”的政与“治当世之民”的治。政是治民之方针,治是治民的方法,政治便是治民。可见,孔、韩的论述已经包含了政治的基本含义。这便是他们对政治的见解,也可以说是他们对政治学的阐说。以后,汉代的贾谊,说得更清楚,更全面,更辩证。他说:

治国家者行道之谓,国家必宁;信道而不为,国家必空,故政不可不慎也,而吏不可不选也,而道不可离也……

故有不能求士之君,而无不可得之士。故有不能治民之吏,而无不可治之民。故君明而吏贤矣,吏贤而民治矣。故见其民而知其吏,见其吏而知其君矣。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故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之……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是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

贾谊所说的政治,是国家治理得好。但是,他在论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提出了道、君、吏、民这几个层次的关系,道是指导思想,治国家的君是体现道的。他是通过选吏来执行道,因此吏必须贤。吏在执行道的过程中要治民。吏贤才能使民得治。而吏贤显示出君明。君、吏、民的关系是,君选吏、吏治民。国家富强的徵结是君明(有道)——吏贤——民治。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卓识的观点,这便是“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之”。《荀子·致仕》中说:“程者,物之准也”。《注》云:“程者,度量之总名也。”这就是说,民是衡量官吏的尺度标准。考察官吏要在民中考察,按照民对他的评价及民风来任用。这是一个极富智慧、远见的命题——民者吏之程。此命题用之两千年后的今天,亦不过时。他还指出了道与教与政治的关系。民是国之本。道是教之本,有教才能使国家得到治理,国家治理好了民才能努力工作,这样国家的财力便富足了。就是说,对民要进行指导思想的教育,也就是灌输,让民明白指导思想。

综合古代学者和政治家关于政治学的论述,政治约可包含如下的内容:一是道,即君主治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孔子来看,那便是儒家思想,是周礼;在韩非来看,是法家思想。二是君,即君主,国家的礼、乐、攻伐均应由君主即天子发出决定。三是吏,是帮助天子即君主治理国家的。四是民,是被治的广大民众。如何治民,有两种,一种是儒家主张的教育,一种是法家主张的严惩。两种方式,都是为了理国治民。治也就是管理。这便是古代的政治学。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的学问。政治是什么?说法也言人人殊,大体有:政治就是马列主义理论,有的认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有的说法是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等等。一言以蔽之,政治便是政权的管理。政治学从含义来说,定义纷纭,但是内容大体有:一是研究古今以国家和政府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性质、特点,政府体制的种类、行政、立法、司法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阶级关系、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官吏选任制度、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二是研究古今中外各种政治思想,研究古代政治思想与当代政治思想流派,这样便可以知道现代的一些政治思想流派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三是研究与政治有关的国际关系、民族关系。四是研究其他与国家政治有关的问题,如法律、民主、自由、领袖、群众的论述。五是探索历史经验教训,提供现代思考。

秦政治学的研究是探索秦对传统政治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秦的学者和政治家关于君、臣、民关系的论述,秦的政体、国体的得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秦的政治学说流派,法律等。

(二)《吕氏春秋》的政治学说

先秦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关于政治的思想和学说,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种是法家的法、势、术的政治思想。他们的政治学说基本的内容是:树立君权的绝对权威,君对臣的驾驭靠的是势和术,主张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对民要求绝对服从,采取愚民政策,反智反文化,要以君主的法来治理国家,建立君主专制的个人独裁的国家或朝廷。在这种制度下,君对臣像对贼一样地使尽技巧地防着,官对民像对强盗一样地残酷镇压。君与臣,官与民永远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之中,用高压与杀戮维持着其统治。这种统治模式在秦王朝的后期是最典型的。

一种是儒家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政治思想,这种学说主张限制君权,选任廉吏,慎重对民,当然,这都是相对的。他们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系统的统治学说。其意在于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子要有子的样子。他们对君与臣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标准,即君贤臣忠。他们认为君有贤君、明君、暴君、昏君的差别,君不贤不明则会被废掉。臣有忠臣、佞臣、弄臣、奸臣的区别,臣不忠会被杀掉。他们认识到民的力量。晋阳武子曾说:“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因此,有思想的政治家则认为,利民同于利君。邾文公迁都,史官占曰:“利于民不利于君”。邾子说:“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以后又有孟子的民贵君轻的说法及荀子的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说法。为了治民,要选明吏、廉吏,以保民、安民、行仁政。他们认为,要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对民要教育,使他们懂得利害。他们把利君与利民统一起来,将君的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统一起来,修身然后能齐家,齐家然后能治国,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将社会的伦理道德与国家治理结合起来。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君与臣、官与民互相比较和谐的国家。法律和惩罚是要有的,但必然先教后罚,宽刑薄赋。这种政治制度,在汉以后的中国君主制度中或好或差地实行了过,以唐太宗与玄宗时比较典型。

一种是道家的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这种思想学说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他们主张无为而治,君无为,臣无为,顺其自然。他们要建立的是小国寡民的社会。这种制度在汉初曾提倡过一段时间,对汉初人民的休养生息社会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其他的政治学说还有墨家的君主专制的尚同说,一切都要与君主一致。村民要与村长一致,村长要与乡长一致,由下而上的保持一致,最后是与君主尚同,即保持一致。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是政治循环的理论,但他对有国者提出的要求还是积极的。管子提出的经济实力的治国思想,其中的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一定的道理。秦王朝在立国后,采用了阴阳家的五德终始作为理论依据,以代周德;也采用了尚同思想的某些部分,以吏为师;秦的商鞅变法,推行农战的重农思想,也有管子经济治国的某些因素。

春秋战国这些政治思想较之殷周的敬祀上帝、尊天崇祖的政治学说有所进步,而且也是在这种思想发展中逐步蜕变的结果。《吕氏春秋》则是对春秋战国以后的学术思想的整合,在政治学说上也是一样。它的整合不是随意性地杂凑起来的,而是有目的有指导思想有计划地编撰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班固将之列于杂家,实际这部书确也很杂。它没有以一家而废百家,也没有以一家而统百家,而是兼收并蓄。这也显示了吕不韦这位主编的胸襟和抱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斯之谓也。班固说它:“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师古曰:“王者之治,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吕不韦以百家之道来作为君主知识的要求,这种期望是合理的。君主是国家统治范围内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各行业、各学派的君主,而不是哪一个部分人、哪一个团体、哪一个阶层、哪一个学派的君主。他是公权力的象征和体现。君主代表的面愈广愈好,知识面愈宽愈好,才能左右逢源。同时,百家学说,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治国建言的,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的建议和主张,对君主治国行政理民都有好处。这也是吕不韦站得高看得远的杰出的地方。

《吕氏春秋》的政治学说之一,是将自然与人统一考虑,充满辩证的唯物论色彩。在谈到乐时说: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生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寒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不辟,乐乃可务。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乱世之乐有似于此。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夫宜,民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

由世界的本源是太一,其规律是道。人是自然的产物。这便是《吕氏春秋》关于天之常,地之理,人之纪的理论,也是它考虑人事问题的主导思想。它引申到了音乐,由音乐而引申到君臣、父子、夫妇、民人,得出了必须讲究“天地之和,阴阳之调”的结论。人道与天道有着对应的关系。“凡人者天地之化,阴阳者造乎天地而成者也。天固有哀哐兼废伏,有盛盈?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之理也,而不得不然之数也”。因此,个人的行为,应该循天之道、地之理、人之纪。他讲:“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

《吕氏春秋》的政治学说之二是运动的思想。自然界日升月落处在不断变化中,基于它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人的社会也在变化中。因此,它认为人类的历史也在变化中,这样,治国安民的制度、政策,也应与时俱变,以适应变化了的历史现状。《察今》一篇中说: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这个论题,与战国时的变法人物如秦之商鞅的论述是相似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应该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如涉江坠剑者刻舟求剑那样闹出笑话来。

《吕氏春秋》政治学说之三是,君主应该贵公,顺民心。君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吕氏春秋·谨听》中说:“乱莫大于无天子”。没有天子,群龙无首,就造成国家的内乱不止,人民受苦。所以,君主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是,君主的行为,应该法自然,与自然协调。君主应该贵公。《贵公》中说:“昔先王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为什么要贵公呢,因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一观念,在当时来说,甚至过了两千年来看,都是闪光的思想。对于君主,不必去巴结。而君主自己则应该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即修身。在《先知》中说:“圣人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在《执一》中说:“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这种要求,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相通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在秦国正处在秦王政掌权时期,各国君主暴横,而秦始皇帝又有着暴虐、褊狭、自用、荒淫的思想,这一要求自然是纸上谈兵,但是,它对后世那些搞唯心主义的、自我迷信的、又不修身的君主来说是鞭挞,对那些励精图治,自奉简约的君主又是精神支持。

《吕氏春秋》的政治学说之四,是官吏应是忠廉之人。立国有君主,君主设官以治民。官吏是政治制度执行中的关键。那么,选贤任能便是君主的首要任务。《士节》中说:“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因为君主不是万能的。在《用众》中说:“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因此君主应该网罗人才,求贤者来帮助自己治国,这便是用官吏。官吏办事,应该是忠廉的。《忠廉》中指出:

士,议之不知辱者大之也,大之则尊于富贵也;利不足以虞其意矣,虽名为诸侯,有万乘,不足以挟其心矣;诚辱则无为乐生。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国有士若此,则可谓有人矣。

国家的官吏,就应该是不怕死,无私欲,对君主不阿,这才是国之长利。《恃君》中指出:

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官长利官,此国所以递兴递废也,乱难所以时作也。故忠臣廉士,内之则?其君之过也,外之则死人民之义也。

阿,记诱清云:“犹私为也”。文中所说的官长的标准,应该内谏君主,外死国事。忠君,应该是大忠,而不要小忠。小忠是大忠之贼。《权?》中举了司马子反,在荆王渴时给以酒,而在临战之时却不挺身而出救王,致王负伤。供酒是小忠,怯战是大不忠。

《吕氏春秋》政治学说之五,是民本思想。由春秋以后,民的地位提高了。孟子有民贵君轻的命题,《吕氏春秋》继承了这一命题而予以发挥。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无民岂有国,所以,吕不韦一反商鞅、李斯的胜民、弱民、愚民的思想,而继承儒家思想,提出了民本思想:“宗庙之本在于民”。《务本》云:

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民之治乱在于有司。《易》曰:复自道,何其咎,吉。以言本无异则动卒有喜。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将众则罢怯,以此厚望于主,岂不难哉。

民为宗庙之本,实际就是国家之本。既然如此,君主处事行政应该顺民心。《顺民》说:“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这是用历史来证明民心对国家成败的重要地位。顺民心,便应该从民欲。从民之所喜,去民之所恶。《用民》中说:

用民有纪有纲,壹行其纪,万目皆起;以行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皆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

民是很现实的,欲赏而恶罚。要顺民心,就要多赏少罚,重赏轻罚。在文中反对对民擅作威福。“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矣。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譬之若盐之于味,凡盐之所以用,有所托也,不适则败托不可食。威亦然,必有所托,然后可行。恶乎托,托于受利。”“威愈多,民愈不用。”战国各国的失国及秦王朝的早亡,难道不是威过了头吗?因此,对民要爱,要进行教育。

《吕氏春秋》的政治学说之六,是军事上的荡兵思想。它认为,国家必须有兵。在《荡兵》中说:

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兵所自来者久矣……争差别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

作为国家的保卫者,军队是不可少的,但是,“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义兵是天下的良药。所谓义兵,就是“诛暴君而振苦民”的兵。

《吕氏春秋》虽被列入杂家,实际在当时来说,它是一部政治读物。从目的来看,吕不韦在《序意》中讲的已很明白,是为新王作的治国安民的钢领性指导性的文件;从其内容来看,在治国的方面它还提出了关于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外交、节葬、反侈等关于国家应该提倡的和反对的事,有些仍然属于政治学的内容。

(三)帝王术

帝王术是伴随着君王政治而产生的。春秋战国以降,对君主专政治的鼓吹愈来愈有声势。墨子的尚同,商鞅的尊君及韩非的学说,都在使劲地将君主抬上高位,使臣下都望尘莫及,更何况百姓了。于是,伴随着对君主专权便产生了帝王术。

顾名思义,帝王术便是做帝王的方法,但是不全对。关于如何做一个好的君王,殷周以来已经有许多论述。殷周是尊神敬祖的,学者及政治家则用神鬼及祖宗来告诉君王,必须小心谨慎地做一个好王,否则上帝、天、祖先便会降灾给你。这些论述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俯拾即是。春秋战国以后的帝王术与此不同。它是一种邪术、歪术,不能公之于众,带有隐秘性,大约是鬼谷子长于此术。《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苏秦曾习鬼谷子书。“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集解》引《战国策》曰:“乃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鬼谷子》有《揣摩篇》。《索隐》曰,王劭云:《揣摩》、《摩言》是《鬼谷》之二章名,非为一篇也。江邃曰:揣人主之情,摩而近之。其意当矣。”揣摩便是猜测、揣测,陕西方言中便有此词,与今之流行的捉摸人的意思相近。人心难测,人主之心更难测,所以要捉摸。从这方面来看,帝王术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帝王对臣下要捉摸,以探测臣下的忠与不忠;一方面是臣下对帝王要捉摸,要揣摸其心情,以伪装取得帝王的信任。帝王和臣下的关系是貌合神离,互相捉摸,互较心计,互使阴谋,互相防范。他们既有统一的利益,又有因权力而产生的矛盾,这种状况从君主政治进入历史舞台以后,延续两千余年,且互相捉摸已不止是帝王与臣下,而延及到了帝王与臣下,臣下中的上级与下级。官场斗争明争进入暗斗,捉摸不休。这是中国古代君主政治下培养出的具有特色的政治观察,至今不衰。

较早提出术的还是申子。申子名不害(前400-前337年)是著名的法家人物。法家讲法、势、术三个方面,但在各人的学说中则各有所侧重。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他的著作虽佚,但有辑本。其言论在《吕氏春秋》、《韩非子》中有不少段、句。《吕氏春秋·任数》中,引申不害评价韩昭?侯的话中有:“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固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则得之矣。”有道家的意味。其实,道家的无为是为了有为,静是为了动。申不害的无为并非无为,而是要以术来运作有为于无为之中。慎到讲君主无为,不依靠贤者,是靠法和法所形成的势。他说:

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是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往往足以屈贤矣。

他不主张人主尊贤,而要尊法。他说:“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势与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法是主体,以借法的势来吓人,以术行事来骗人。术比势更有欺骗性和隐秘性,因为势可以看到摸到感觉到,而术则是看不到摸不到地使人受骗上当,掉入人家的彀中了。

申不害的术的思想在韩非那里系统化了,发展了。韩非正告臣下,君主好像龙一样,项下有逆鳞,千万不要因为某种原因而拂了逆鳞,那你就倒霉了。他让人臣对君主要小心服侍。他向君主们系统介绍了申不害的权术思想和手段。在《内储说》、《外储说》、《六反》等编中都有。《内储说》上下中有《七术》、《六微》。七术是:

主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作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

六微是:

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于是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后面不但有解释,且有举例。

韩非没有来得及在秦行法、立势、用术。他的同学李斯学会了那一套权变之术,先侍候吕不韦,后服侍秦始皇帝,终于由厕中鼠变成了仓中鼠,作了秦王朝——中国第一代君主政治权力的丞相。他主要靠的是术。他用一篇颇有文采的文章,取得了秦王的信任;他投始皇帝之好,刻石颂功;他提出了焚坑毒计,坑杀读书人,这与他暗害韩非也有某些思想联系;二世夺权时,他助纣为虐;他下狱后,写自己的罪状七条,均是以功为过,倒言反事;二世横行,他献督责之术,以助其奸,火上浇油,残害秦国生民。

(四)秦政治学之影响

政治的学说是学者们提出来的,而使用哪种学说则是当政者的选择。秦选择政治学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由襄公立国至秦献公以前,大体是继承了原产地本地的周的学说,奉行儒家的政治;秦献公尤其是秦孝公以后,主要奉行法家的政治;秦王政到秦始皇帝时期,奉行法家的政治,但又有阴阳家、儒家、墨家等家的政治学说,比较庞杂。杂的原因在于孝公以后秦国强大,东方诸子的徒子徒孙西行待贾;再一个原因是吕不韦召集各方优秀学者在一起编著《吕氏春秋》,对各家学说的兼容和包涵。面对这些思想,秦始皇帝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觉得哪一点好用就用哪一点,于是阴阳家的“五德终始”,儒家的礼、乐,道家的谦冲,法家的重威等,都体现在他的政权组织及施政纲领和文件中了。所以说,他的时代很难说有一个统一的政治思想,有的只是帝王的随意性。

孝公以后秦在对待法家的学说时期,也有不同的偏重。秦孝公用商鞅,强调商鞅的法治一面,一切依法,王公贵族亦不例外,这是法家思想三个组成部分法势术中的“法”。秦始皇帝时期是有法而不依法,凭帝王的意愿和喜怒,免赵高大罪而重用,随便地诛杀一批人,焚书坑儒等等,都是帝王的随意性。帝王不受约束、随意性是哪里来的?来自帝王之位所给予的势。所以,秦始皇帝是行法家思想中法势术中的“势”。秦始皇帝的后期到二世及子婴之亡,法既难依,势亦不足,于是便搞阴谋诡计:沙丘之变、扶苏之死、蒙恬之亡、宗室大臣被诛、李斯之死、胡亥之亡、李斯的狱中二次上书、赵高的指鹿为马,哪一样不是弄些权术来达到或未达到目的?最后,子婴也弄点权术,杀了赵高。这一时期,秦王朝朝廷上下,阴谋累施,诡计累成,君不信臣,臣防着君,互相欺骗,互相猜忌,明争暗斗,绞尽脑汁。这个时期,是法家的法势术中的“术”在秦王的政治生活中起作用。

秦的政治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一,秦建立起的君主政治的一套制度和思想,影响了中国以后两千多年。历代都行秦政法,虽有所改革,本质不变,始终未摆脱中央集权的君主独裁的这一点。不过愈到后来,对这套制度的修补则愈来愈严密,愈来愈完善,愈来愈便于对广大人民的统治,也便于对人民的政治欺骗。这便是基本的国体和政体的影响。其二,秦王朝的政治思想的不统一,给后代帝王对统治思想的选择,提供了空间。汉代作过选择,先是黄老思想,即道家的思想。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以后魏晋的玄学,唐之佛学,宋明理学乃至清代的汉学,无不是在儒学的周围画着圆圆的圈儿,一个又一个的。其三,帝王术的发展,成了一种官场权变之术,形成了中国古代官吏为了保秩保禄而使奸使诈的特色。这是中国古代的官吏中一种非常突出的特点。《新唐书》中有一段记录:

(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

人有唾面,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于是,唾面自干这句话便流传了下来。娄师德是唐代的一位名相,如此教弟,总还是术也。他自己怎么由进士而终于主持朝政,也就可知了。五代的长乐老冯道,历任后唐、后晋宰相,契丹太傅,后汉太师,后周太师、中书令,谁上台,他都是红人,其术道总是玩得十分圆通的了。后来史臣曰:“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字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冯道没有被谥为文忠、文贞之类,而被谥为文懿。秦以后的各代帝王,以其性格、学养、能力、人望等不同因素而用法用势用术,来维系统治;大臣则以其性格、学养、能力、势力的不同而奉着皇帝,防着皇帝。也有君重臣轻或臣重君轻,或皇帝杀臣子,或臣子杀皇帝,或臣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的情况出现,均与势和术有关。借势以行术,行术而得势,或势术并施,各乘其能其力,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生动活泼的喜剧、悲剧和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