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6199200000091

第91章 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古人对于人生各个重要年龄阶段,通常不会直接说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比如,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二至三岁称孩提。女孩七岁称髫年,男孩七岁称韶年,十岁以下称黄口。女孩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十五岁称及笄(jī,盘头发用的簪子)之年等。

那么,为什么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呢?这和其他表示年龄的称谓一样,都有其历史根源。

《后汉书·贾逵传》记载:“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王勃《滕王阁序》记载:“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终军,汉朝人,十八岁请缨。)这里的“弱冠”都是指二十岁的男子。古人认为男子二十岁之前,表示年少之意,身体犹未强壮,所以称为“弱”,等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长为成人了。所以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成丁礼”的仪式。以后发展为“冠礼。”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元史·王利传》上载:“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进三大礼赋表》说:“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古人非常重视冠礼,《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思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仪礼》共十七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礼》。《礼记·冠义》记载:“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别名),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举行冠礼之后要为冠者取字,这是成人的标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冠礼之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母亲要对他行拜礼。然后依次拜见兄弟,兄弟也要对他行拜礼。冠者去拜见国君,再去拜见乡大夫、乡先生。

冠礼的仪式,主要在贵族家进行,平民百姓是没有条件进行这种繁琐的冠礼的,冠礼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

古人认为,十八岁到二十岁已经成为成年人了,要担当社会责任了。这一点对我们也是有启示的,现在,有关文件规定,我国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二十二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

依法服役是公民的义务。现在还有许多青年人已经在建设祖国的宏伟事业中奉献力量,还有许多年轻人在刻苦攻读,准备献身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年龄不是唯一的,奉献才是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