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6199200000020

第20章 端午节“驱五毒”

端午节民俗活动众多,赛龙舟、包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还有插艾叶、菖蒲,挂钟馗像,戴香包,喝雄黄酒等驱邪避疫的民俗活动。

此外,端午节还有一项特别的传统习俗,就是“驱五毒”。五毒,是指古人心目中五种毒性最强的动物,一般是指蛇、蝎、蜈蚣、蟾蜍、壁虎等动物合称。但壁虎并非毒物,故也有一说以蜘蛛取代壁虎。

那么,为什么端午节要“驱五毒”呢?

每年到了阴历五月,正是春夏之交,草长虫鸣,群蝇飞动,天气逐渐变热,又遇梅雨季湿气重,瘴疠(zhànɡlì,瘴气引起的疾病)之气骤增,瘟疫开始流行,而蛇、蝎、蜈蚣等生长于潮湿环境的毒物,也开始活跃起来。这种气候,容易使人感觉不舒服,也易滋生各种致病的细菌,使人生病。

所以,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中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太平御览》卷二二引汉朝董勋《问礼俗》曰:“五月俗称恶月。俗多六斋放生。”六斋,指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日,宜吃素,不杀生。

五月是毒月,五日又被认为是恶月之最。传说五月五日这天邪祟当道,五毒并出,禁忌也多,除了忌“曝床荐席、盖房子”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就是不养育五月所生的孩子。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上载,以好养贤士而闻名的孟尝君,出生于五月五日,其父田婴令其母不要养活他,因为当时传说,五月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高与门户一样,会害父害母。

东晋名将王镇恶也是五月五日出生,被视为不祥,家人原想过继给他人,但祖父留下他并取名镇恶,取镇住恶运之意。此外,宋徽宗赵佶亦五月五日生,从小被寄养于宫外。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视五月为恶月,五日更是恶月中不吉利的日子,而五月正值炎热闷湿的盛夏时节,故民间有句俗谚:“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因此端午节这天,五毒出没居室,影响人的身体及生活起居,所以要采取避毒、驱毒的措施,才能驱除病害。

据唐朝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唐朝时有挂“五时图”的习俗,就是在纸上绘上蛇、蝎、蜈蚣、蟾蜍、蜥蝪,也叫“五毒符”。相传这五种毒物必须同时并存,才不会彼此攻击,方能和平共处。因此,挂“五时图”就能防止毒虫作祟。

在民间,人们一般会在屋中贴五毒图,在红纸画上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分别刺在五毒上,意谓五种毒物已被刺死,不能再危害人了。

有的地方会在家中的门、墙、窗、炕上,贴上用红纸剪的蛇、蝎、蜈蚣、蟾蜍、壁虎的图像,称为“剪五毒”。还有吃五毒饼的习俗,就是将刻有五毒动物图像的印子,盖在饼上,共有五种不同颜色的饼,有吃掉五毒,使其不再毒害人之意。

民间还有用雄黄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的习俗,一是可驱避毒虫,二是借猛虎镇邪(王字似老虎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王代虎)。有的地方,小孩要带绣有五毒图的“五毒兜”,表示以毒攻毒、驱五毒、保健康。

所以,端午节除了祭祀、纪念外,驱五毒、防瘟疫也成了重要活动。端午节除了驱五毒保护健康外,还有一些风俗与健康有关。

洗佩兰浴。端午之后湿热渐盛,人体湿热出汗,蚊虫活跃,于是各种皮肤病多发。古时将佩兰、生艾叶等煎水洗澡,可以预防皮肤病。

佩戴香囊。在端午节这天,有佩戴香囊的风俗。传统香囊中有苍术、川穹、藿香、艾叶、白芷等,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等功效。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吃粽子。李时珍《本草纲目》论述: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功效。北方粽子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荷叶。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可以清热利湿、和胃宁神。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等功效。所以粽子是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但不能多吃。

食疗、保健、讲卫生是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但现在打着“食疗”、保健的幌子,举着“包治百病”的大旗,到处行骗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千万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