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6197800000002

第2章 行为科学的范畴与应用

一、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

近代管理学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管理的技术系统,或称管理工程系统,注重计量方法、数理模式及电脑的应用,以改进工作的程序与方法等,归属于科学管理的应用系统,是由费耶创立的;二是管理的行为科学系统,或称“管理的行为系统”,注重组织理论与人力资源因素,强调人类行为中的动机、认知、情绪、态度、人际关系、团体士气、领导行为及组织结构与内外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的作用等,并由个人行为延伸到团体行为,再扩展到组织行为的研究,这是行为学派所倡导的。行为科学是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及统计学等知识形成的一门含有多种交叉学科的学问。

行为科学的研究,旨在探讨人类行为与其整个环境的关系及人类行为的原因。行为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之间整合的研究态度

行为科学通常指的是一类科学的综合名称。它所代表的意义是,属于行为科学的几个学科,它们用类似的科学方法研究人类行为的各个层面,把这几个学科之间的研究成果集合在一起,就可以对人类行为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社会越进步,分工越细密,每一个学科愈进步,其所涉及的知识愈多,依赖其他学科的程度也就愈大,相近的学科也就日渐融合。于是研究某一学科,不能不同时熟悉其他各种相关的学科。尤其研究人类行为,必须利用多种相关学科从事学科之间的整合研究。

依据皮尔士与史坦纳(Bernard Berelson&Gray·A·Steiner)在《人类行为》一书中所阐述的:行为科学以社会科学中的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为基础,除去其中的生理心理学、考古学、技术语学、体质人类学等之外,还加上社会地理学、精神病学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中有关行为的部分。这些学科在不同的层次或范围里各用不同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相同的问题——人类的行为。但难免以偏概全,见树不见林,无法窥见人类行为的全貌。行为科学就是希望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凭借心理学研究个人行为,以社会学探知团体行为,并借助人类学了解文化与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做学科的科际整合研究。

2.行为研究的动态取向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一切社会现象都是人类行为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的行为表现是多方面的,对于行为的整体了解需靠整体的知识予以整合。不仅研究人类行为的现象,还要研究其环境背景。行为科学以人类行为为依据,借以对行为加以了解,把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理出一个系统,不但要能解释证明人的行为,而且也要能预测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3.强调科学的研究方法

行为科学所强调的两大特色,一是“行为”,二是“科学方法”。行为科学中的科学方法基本源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如此,行为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无论学科的名称如何,凡是“科学”都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这是从共有的层面分析。若从行为科学独有的层面分析,则行为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科学方法论的观点来看,科学方法包括三个层次:哲学的层次;研究方法的层次;研究技术与工具的层次。一般多是从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两个层次探讨研究有关实际问题,其中包括研究的目的、程序、工具、对象等方面。行为科学与其他科学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同异之别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第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行为科学,其研究目的均在于获得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

第二,科学研究的程序是相同的。无论是自然科学或是行为科学,在研究程序上同样遵循以下的步骤: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搜集所需资料;获得研究结果;广泛推论验证。前四者即通常所谓假设验证式的研究。此类研究在性质上是归纳式的,即根据假设搜集所需资料,再从资料分析中获得结论。后一项的步骤是演绎式的,是将所获得的结果再推演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扩大验证。如广泛推论获得验证,即可肯定前四个步骤所得的结果,如此按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交互连用,最后即可获得有组织、有系统的科学知识。

第三,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是物性的变化;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性的变化。对人的研究较对物的研究复杂得多、困难得多,而且必须慎重。

第四,行为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在一般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观察法、实验法与调查法。自然科学多采用前两种方法,行为科学则是三种方法都采用。而在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一种共同的特征,即同样重视客观性。所谓客观,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存真。对所得资料不因研究者的人为因素而有所变动。这个原则用于自然科学较易,用于行为科学的研究就较难。其一,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者也是人,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难免不产生相互影响。因此,从事行为科学研究时必须多一层考虑,即如何排除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其二,行为科学所强调的客观只限于研究设计、搜集资料与分析处理资料的程序,而非指研究对象中的个体行为的表现方式。现代行为科学家所研究的问题,除极少数资料取自直接观察测量之外,多数行为反应来源于个体的主观意识态度的表达。在研究资料中,就当事人的反应而言虽是主观的,但对研究者来说,这些“主观反应”正是他所需要的客观事实。因此在处理资料时,尽量保留其“主观”的本质,完全按原始资料的性质分析解释,这是行为科学尊重客观的本意。

第五,行为科学的研究工具“量化”问题是科学方法的另一共同特征,即靠测量工具获得数据资料,从而分析比较以研究其结果。从目的来看,行为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同的,都是企图经由数据资料的处理,使研究历程与研究结果达到更客观、更精密、更准确的地步。换言之,科学家想探究的是问题的真相,真相了解之后才能达到解释、预测与控制的目的。使用工具测量事物变化就是在求真相的手段。如果测量工具的效度愈高,其所测得的事实就愈接近真相。行为科学的研究工具在效度上无法与自然科学相比。行为科学研究人性特征,人性特征多半不能直接测量,只能从有关外显行为观察测量的结果去推断,如此以间接测量所得的数据事实与个体内在的真相之间可能有相当的差距,不像自然科学所测量的物性特征多显现在外,容易直接测量。而且测量工具也较易达到统一标准化的地步。虽然如此,现在的行为科学研究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并独立制作适用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工具。固然,以科学测量的方式研究人性的尝试,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对以何种测量最能接近真相的问题,尚不能确切知道。但在基本取向上,此种尝试是正确的。最后总会将摸索得到的经验汇集起来,描绘一个比较接近真相的形状。这与早期绘制世界地图的情形相似,当时没有卫星拍照的技术,人无法观察到地球的全貌,只能一段、一片地测量,最后仍然达到人要了解地球全貌的目的。

二、行为科学的应用

1.建立系统的通用理论

米勒(Jame G。Miller)(1955年)倡议行为科学的科际整合,走向一个适用于各种行为科学的通用理论,试图采用行为的观点把各科的知识纳入一个架构,建立一套大而统的整性理论,从最基层的行为生理现象一直上升到可以解释人类行为的社会文化现象。波普尔(K。R。Popper)认为,各种不同的经验科学即是各种不同的理论系统、科学知识的逻辑,可视为各种理论系统的基础理论。行为科学是一种经验科学,系统理论的建立是必经的途径。使行为科学在生活系统中寻求分析人类行为的单元与层次,建立解释人类行为的通用知识。此系统通用理论的建立,仍有待努力。

行为科学应用于管理方面,则起始于“人际关系”的发现。最早使用人际关系的当推美国人力资源协会。该会于1918年在纽约举行首届银湾会议,专门讨论工业界所谓的人际关系。其后由梅厄(Elton Mayo)等人在理论上就此问题予以阐述,渐成系统。在此以后,该系统便普遍受到工商企业界及行政领域的重视。

所谓“人际关系”,就其操作面而言,即为了均衡达成个体需求的满足与组织的目标,并关注在一定的情境中有效地激励员工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概念:

(1)激励的过程。要想有效地激励员工达到组织的目标,必须先了解个体的需求、情绪、态度与人格,并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和实施民主式领导。对消极怠工者用处罚、限制、独裁式等领导方式。

(2)情境的分析。解决人的问题时,除了个体本身的条件外,还必须了解当时该个体所处的情境,即要研究:确定问题的焦点是什么;分析员工的动机和态度怎么样;检讨影响工作内外环境因素等。

(3)目标的均衡。使组织中的个体、工作、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这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的目标达到调和,以维持一种均衡状态。

(4)个体需求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达成。使员工感到满足与幸福,但同时也必须考虑组织效率的提高,两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是管理人员的中心任务,也是人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目的。

2.应用于解决问题

人类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解决问题的行为,改变对于问题的态度、认识问题和发展解决问题的技术等。行为科学重视研究结果的应用,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一如过去传统的社会科学,只限于理论的探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关系愈来愈复杂,实在需要利用行为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这是行为科学盛行的原因,也是其最终目的。行为科学乃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发现及建立有关人类行为的原理与法则。

其中,人际关系理论是研究组织中员工行为与其工作效率的关系,如何促进员工与组织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是对科学管理的修正与补救其不足,并开启了行为研究应用于管理实务的先河。人际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方法论的实证研究的开始。由此,在管理实务方面导出许多与过去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的概念。例如,人们发现影响效率的,并非如泰勒等早期科学家所说的只有工作条件及人的生理情况等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在满足员工生理需求的同时,必须设法满足员工的社会及心理需求。因而非正式组织及有关人类行为的动机与需求的研究成为人际关系学派的主题。人毕竟是人,管理者应看到不论科学发展到何种程度,绝不能把人当机器。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欲望、有理性、有志气的动物。组织乃是由一群人所组成的,其成功的关键,在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热诚尽职,共同合作,发挥一致的效果。管理者应潜心研究如何利用这些生理与心理的因素,去促进工作效果,调整员工之间及员工与组织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改变了以往科学管理以“事”为中心的管理,而转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机械的效率观”而转为“社会的效率观”;从“监督制裁的管理”而转为“人性激发的管理”;从“效率的员工”而转为“快乐的员工”。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行为科学的影响,许多行为学家开始对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哲学的基本假设“管理者在于提供员工的工作满足,并深信让员工参与就可使他们获得工作的满足及促进士气”的说法开始产生怀疑。这种假定是基于较大的工作满足时将产生较高的效率。其因果关系可归纳为:员工参与——工作满足——提高生产力。然而,快乐的员工是否就具有生产力呢?实际工作的满足,并非仅让员工参与即可获得,它受多种变数的影响。产量并非仅由员工士气所左右,亦受到员工个人参与组织的目的及动机的影响。人际关系学派强调的是让员工参与,满足其欲望与需求,用以激发员工的能力,忽视了组织的目标与制度,故员工被视为“没有组织的人”,以别于科学管理学派的“没有人的组织”。因此,行为科学管理学家开始转向如何使个人的目标和动机与组织目标一致的组织行为的研究途径。同时也注意到有关组织的理论及发展,不仅研究个人的动机及社会群体的行为,而且更注意组织内个体与正式组织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管理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延伸,今日行为科学的管理思想绝不能忽视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的知识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根据麦克雷格的看法,在传统的管理实务上,管理者已经应用了许多有关“个人”和“环境”的特性,这些变数虽然足以说明人类的有组织行为是必要的变数,而不是充分的变数,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特性没有充分应用。行为科学不但告诉我们这些重要变数,而且还告诉我们各种变数之间的关系所在。管理者若能了解这些变数,那么在进行管理实务的时候,应用这些变数将有助于对行为科学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