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管仲,本是齐桓公的仇人。他们之间,曾有着一箭之仇。但经鲍叔牙再三推荐之后,齐桓公从振兴齐国、称霸诸侯的大局出发,抛弃前仇,重用管仲治国,锐意改革。结果,终于达到了富国强兵,首创霸业的目的。
据《国语·齐语》记载,一天,齐桓公请教管仲:“吾欲从事诸侯,其可乎?”管仲答道:“未可。国未安。怎样才能安国呢?”管仲提出了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等主张。齐桓公对管仲的主张,言听计从,放手让他进行改革。
管仲的改革主要是从士农工商分居,作内政而寄军令,相地而衰征等方面进行。
所谓士农工商分居,就是将上述四种人分开聚居,职业世袭。让士居住在清净之地,工居住在官府附近,商居住于市井之中,农居住在田野里。目的是为了达到: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这样做在当时有两个好处:使各类人员的子孙少而习焉,其心安焉。这就避免了人们因失业而引起的社会动荡不安,使社会秩序安定。同时,在人人有事可做,有业可谋的情况下,也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所谓相地而衰征,也就是按田而税。这是管仲针对当时在公田(井田)之外,私田不断涌现的客观实际,提出的一种使赋税负担比较合理的措施。它稳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所谓作内政而寄军令,也就是寓兵于农。社会经济也有较大发展。齐桓公认为争霸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便征求管仲的意见:“国安矣,其可乎?”管仲依然回答说:“未可。”其理由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有攻伐之器,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意思就是说,只有把军事活动隐蔽、寄托在国政之中,让邻国不清楚你的征伐意图,才能迅速打败它们。齐桓公又问,如何陷事和寄政呢?管仲便提出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建议。经桓公同意后,便将齐国的居民组织和军队编制统一起来,分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商工之乡六个,士农之乡十五个。规定士农之乡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乡二千户,出士卒二千人,五乡出士卒一万人为一军。士农十五乡,共组成三军。于是,一支寓兵于农的三万大军组建起来了。他们农忙生产,农闲练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这个办法大大加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又麻痹了他国。齐国终于战胜其他诸侯国,在前651年的葵丘会盟中,取得了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