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秋获集
6197700000037

第37章 南诏国建拓东城

昆明前身今何在

每个地方的居民,对抚育自己的故乡,都喜欢探本寻源。昆明人也不例外,总想了解下昆明城的来历。

昆明前身今何在?

据《蛮书》、《华阳国志》等史书记载,昆明城的前身当是西汉时建筑的“谷昌城”。“谷昌”得名于郭昌。郭昌是汉武帝时的将军。《汉书·武帝本纪》称:元封二年(109年)派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蜀兵征服滇中的劳浸、靡募等部落,滇王常羌归附了西汉。之后,汉武帝除了赐印加封常羌为“滇王”外,又命郭昌、卫广继续平定“西南夷未服者”。同时,设郡县管辖滇中。在益州郡下设县,今昆明为谷昌县,昆阳为建伶县,晋城、呈贡为滇池县,安宁为连然县,富民为秦臧县。

昆明之所以叫“谷昌”,是因为郭昌平定滇中后,声威大震,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取名“郭昌城”,目的在于“以威蛮人”。后来,又将郭昌城改称为“谷昌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都有“谷昌”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还指出滇池谷昌城北有“黑水祠”。这黑水祠当是北郊的黑龙潭。

谷昌故址大约在今昆明市的东北郊。但由于年代久远,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后,谷昌城早已无迹可寻了。

隋唐初,在滇池地区设昆州,昆州下辖的益宁县,也是今昆明城的前身。然而,在纷飞的战火中,益宁城也荡然无存。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昆明城遗址,是唐朝中期由南诏国建立的拓东城。

南诏国建拓东城

唐初,在滇池洱海地区住着六个部落,史称“六诏”。他们是今天云南白族、彝族的祖先。六诏中与唐王朝最为亲近的是最南边的蒙舍诏。7世纪中期,唐朝为了对付日益崛起的吐蕃,曾派兵在洱海一带打败南下的吐蕃,并立铁柱表功。大观楼长联中的“唐标铁柱”,即指此事。与此同时,唐朝又积极扶植蒙舍诏兼并其他诏,以此加强唐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在唐朝支持下,蒙舍诏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终于灭了其他诏,统一了洱海地区。于738年,正式建立了南诏国,以太和城为都城。唐玄宗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这时,南诏与唐王朝的关系十分密切。

后来,由于唐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失当,特别是云南郡太守张虔陀对阁逻凤妻女的侮辱,终于导致南诏与唐朝交恶。双方发生了长达四十四年(749~793年)之久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唐朝在云南经营了一百多年的成果丧失殆尽,南诏的割据局面从此形成。当然,就南诏方面来讲,与唐交恶也是不得已的。这在阁逻凤事后在太和城立的《德化碑》中,就明确记载了其中的苦衷,并表示了希望重新归附唐朝的愿望。

在南诏与唐交恶时期,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考虑,阁逻凤决定向东扩张,打算在滇池之滨建座新城,来扼守要冲。据《德化碑》记载:南诏赞普钟十二年(763年)冬,阁逻凤抵滇池地区巡视。他“次昆川(即昆州),审形势”,认为今昆明地区“山河可以作蕃屏,川陆可以养人民”。从而定下了建城开拓东方的战略。

765年,阁逻凤命其长子凤伽异至滇池北滨进行规划,施工,“于昆川置拓东城,居二诏(副国王),佐镇抚”,以达到“威慑步头,恩收曲靖,颁诰所及,翕然俯从”的作用。之所以将此城取名“拓东”,意在向东开拓。南诏国在建筑拓东城的同时,还在昆阳筑拓东龟城,在安宁筑蒙氏城,在呈贡筑伽宗城,以拱卫拓东城。

781年,南诏改拓东城为鄯阐城。此后昆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南诏把位于大理太和城的都城称为“西京”,将鄯阐城称为“东京”。860年,又改东京为上都。昆明成为南诏国又一个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南诏国后期的国王丰佑、世隆、隆舜、舜化贞等,都以鄯阐城为都城。

拓东城的位置,据史料记载应位于今金汁河(状元楼畔之桂林桥)与盘龙江(得胜桥)之间。今天的昆明市拓东路,就是为了纪念南诏国的拓东城而定名的。

拓东古迹东、西寺塔

当今昆明共有古塔四座,分为南北两组,四塔南北遥相对峙,在不断兴建的现代文化高楼的映衬下,显得巍峨壮丽,别有风韵。坐落在城南的是东寺塔、西寺塔,筑于城北的是双塔。双塔建于明朝,为时较晚。东寺塔与西寺塔,都是南诏国拓东城的古迹。

关于东、西寺塔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朝陈文纂修的《云南图经志书》中的“古迹”条:“双白塔,在城之南,一在觉照寺,一在慧光寺,相对而立,蒙氏嵯巅所造。”这里说的“蒙氏嵯巅”,指的是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南诏野史》也说:南诏第十个国王丰佑时期(824~859年),修建好大理崇圣寺三塔之后,王嵯巅请来唐朝著名工匠尉迟忝韬,主持建造拓东城南的东寺塔和西寺塔。

西寺塔在今昆明东寺街南段西侧的部队营房中。它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十三层约36米。因它建于慧光寺内,慧光寺又称西寺,故名西寺塔。东寺塔高约41米,原在常乐寺(又称觉照寺)内,常乐寺也称东寺,故名东寺塔。东寺塔顶的四角装有“金鸡”一只,因而俗名又叫“金鸡塔”。

说起东寺塔上的“金鸡”,还有一段有趣的逸闻。在塔建成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年冬春之交时,这四只“金鸡”都会发出“喔喔喔”的啼叫声,显得十分神秘奇特。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考查,“金鸡”由贴以金箔的铜皮制成,每只高约两米,口内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的。每当冬春之交昆明大风起时,劲风吹来,“鸡”嘴内的铜管经腹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了“喔喔喔”的鸡鸣声。

东寺塔本在东寺街东面的常乐寺内,可是现在人们见到的东寺塔却在书林街。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清道光年间(大约是1833年)昆明大地震,将东寺塔震倒了。光绪九年(1887年)重修东寺塔时,由于原寺基土质松软,不宜再建高塔,便“移于迤东数百步内”建塔。从而形成了东寺塔不在东寺街而在书林街的缘由。

南诏东、西寺塔与大理三塔,都是模仿唐郡长安的小雁塔的结构和造型建筑的。这标志着中原文化与云南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