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帝全传
6197000000060

第60章 顺帝刘保

(公元114~公元144年)

在位时间:公元125~公元144年

曾用年号:永建、永和、建康、阳嘉、汉安

谥号:孝顺帝

庙号:敬宗

安葬地:宪陵

公元114年,刘保出生。

公元125年,安帝刘祜去世,阎皇后废刘保太子位,迎立北乡侯刘懿为帝,后宦官起事,拥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公元140年,羌族人民起义爆发,刘保及后续统治者派兵镇压,废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在十五年后将起义的焰火扑灭。

公元144年,刘保在内忧外患中去世。

自刘保被宦官拥立为帝以后,东汉王朝就开始了走向灭亡的过程。刘保的皇位是宦官帮他夺来的,所以宦官当权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不过这些宦官成不了什么气候,不久以后,刘保就以“争功”为名,将宦官势力赶出了政治中枢。没想到,东汉朝廷的统治大权“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在刘保宠爱妃子梁氏以后,外戚梁氏的势力便开始膨胀,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刘保也是个不合格的“救火队员”。在他当政时期,东汉王朝的统治已经是江河日下,天灾不断,农民起义频繁,刘保东扑西救,累个半死,最后实在无能为力,只好听之任之,这样又使得东汉政治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东汉王朝更加腐朽堕落。

公元125年,安帝刘祜在巡游途中去世,随行的阎皇后及其兄弟怕朝中大臣拥刘保为帝,故密不发丧,回宫后安排好诸事,才宣告消息,并派人迎立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但这刘懿没有做皇帝的命,不久就因病乘鹤而去。阎太后为了继续专权,将刘懿已死的消息封锁,并着手寻找其他皇位继承者。为防止意外事变,他们又把宫门关闭,并派重兵把守。

阎太后瞒得了不知底细的大臣,却瞒不了宫中的宦官。宦官孙程等人不满阎太后的所作所为,况且宦官和外戚在政治上互相对立,因此密谋起事,杀死亲阎氏宦官,到西钟下迎接济阴王刘保即皇帝位,是为顺帝。

刘保还是有些政治手段,被宦官拥立后,刘保登上云台,召集公卿百僚,并命令士兵严密把守南、北宫诸门。取得绝对优势后,刘保即派人到阎太后那里夺取到玉玺,又派人去逮捕并处死阎显等人,将太后迁往离宫。至此,刘保清除政敌的行动告一段落。

刘保清除政敌的第二步棋,就是对拥立有功的孙程等人下手。刘保本来是想通过逐渐疏远孙程等人,信任另一个宦官张防来达到和平解决的目的。但孙程并不甘心大权旁落,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弹劾张防。这张防也是个不成气的奴才,他靠刘保的信任,卖弄权势,违法乱行。孙程得知后,面见刘保说道:“陛下同我们准备起事的时候,认为奸臣是国家的祸害。现在即位了,反重蹈先帝的覆辙!中常侍张防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罪行为天下人共知。现在星象有变异,说明宫中有奸臣。应立即把张防抓起来,这才符合天意!”刘保因孙程有拥立之功,只好将张防发配到边远地区。刘保见和平解决不行,于是决定以“争功”的罪名,罢免参与拥立的孙程等19名宦官,并将他们统统赶出了京城洛阳。总算是清除了刘保自己当政的一大障碍。后来,刘保念及孙程等的功劳,又把他们召回洛阳为官,但不给任何实权。孙程郁郁不得志,最后死在洛阳。

亲政后的刘保,没有享到一天当皇上的清福,而是被不断的内忧外患搞得焦头烂额。公元118年,洛阳发生地震;公元130年,洛阳发生了旱灾和蝗灾,其他12个郡国也发生了蝗灾。以后风、涝、水、旱时有发生。

公元140年,平息了10多年的羌族起义又爆发了。起义爆发后,刘保集结了10多万大军前往镇压。这次战争延续了15年之久,东汉政府为镇压起义耗费了80多亿军饷,而这其中大部分又被将官们所贪污,士兵们则受尽虐待,怨声载道。羌族起义带动了其他人民,一时间人民起义在中原成燎原之势,东汉政府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将这些起义镇压下去。

被内忧外患耗尽精力的刘保,再无能力也无心思整治朝政,于是一门心思地想着纵情声色。他很宠爱贵人梁氏,便将其册立为皇后,又封梁氏的父亲梁商为大将军。梁氏集团的势力日益膨胀,逐渐在朝中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朝中有良知的大臣对其不满,上书弹劾,但此时的刘保只知道美人,哪管其他事,因此,以梁冀为首的梁氏集团更是猖獗,打压朝中正直的大臣,培植亲信势力,逐渐掌握了政治大权。

公元114年,汉顺帝刘保逝世,终年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