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帝全传
6197000000015

第15章 一鸣惊人

从唯唯诺诺到君临天下,地位的转变使刘恒内心一直压制的权力欲开始膨胀,这样得来的皇位,他当然不想轻易失去,于是刘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自己的地位。

刘恒就是那种得了便宜就卖乖的小人,刚登上皇位后,他就下令全国大赦,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厩,脯五日”。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新皇帝即位后的祥和气氛,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刘恒,一个曾经落魄的皇子,现在已经成为呼风唤雨的帝国皇帝了。

在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后,刘恒开始把精力放在巩固自己的统治上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恒当然不会忘记与他在边远小国共渡难关的随从们。他即位后,就把卫护皇宫的重担收交给随从宋昌和张武,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之后又对跟随他进京的随从封官晋爵,一时间,代国臣僚在刘恒的提拔下,逐渐风光起来。刘恒把亲信安插到各要害部门,逐渐排挤掉了不满他登基的大臣,使得来之不易的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刘恒还算是一个好皇帝,为了汉王朝的江山社稷,他并不是一味地倚重亲信,恣乱朝廷,而是知人善任,先后提拔了一批贤能之士。同时,刘恒又通过表彰、赏赐功臣的方法,将平叛有功的前朝重臣赏赐的赏赐,封爵的封爵,迅速地笼络了人心。之后,刘恒又恢复了刘氏宗族在吕后当政时期被削被夺的封地和其他利益,还给曾随从刘邦征战夺取天下的列侯、官吏提高待遇。“吃人家嘴软”,这些拿了刘恒钱财的臣僚国戚,自然就迅速地聚集到刘恒的周围,这样,以刘恒为中心的汉王朝统治集团就形成了。

“恩威并重”,在给予赏赐的同时,刘恒还对位高权重的大臣进行抑制和排挤。刘恒即位不久,就下诏命令,列侯都要各到自己的封国里去;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开,或朝廷特许留住的,也要把太子送到封国。这是一道对上层人物关系重大的命令,列侯们除了爵位以外,还想在京师寻找到有权力的职位,所以托词不走。这道诏书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下达一年之久仍不见行动。刘恒有些恼火,再次下诏说:“前时诏书要列侯各到封国,托词不走。丞相(指周勃)是我所器重的人,请他为我率领列侯到封国。”刘恒要丞相带头到封国,以此挡回列侯们不受器重的怨言,表明他这样做不仅是治国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列侯们的真正器重。于是免了周勃的丞相,周勃也就回到了他的封地绛县(今山西省曲沃县东)。

周勃这个诛灭诸吕,拥戴刘恒当皇帝的头号功臣,刘恒确实感激他,给了他最高的奖赏。但他对周勃却不如对自己的旧属那样放心使用,所以在刘恒稳定自己的地位后,开始着手打压权力过大的周勃,拜其为相后又罢其相,然后又再度拜其为相,最后还是以列侯归国的名义把周勃免了职。

后来,有人上书说,周勃要造反,刘恒就把他抓进了监狱。幸亏周勃与薄昭有些交情,通过薄昭向薄太后解释。薄太后也相信周勃不会造反,她说:“绛侯怀揣皇帝玉玺,统率长安北军的时候不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里,反倒会造反?”刘恒听后,又亲自调阅了周勃的案卷,确无造反证据,这才放了他,恢复了他的爵位。周勃出狱后,又活了9年。刘恒最终未让周勃横死,算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特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