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富脑袋,穷脑袋
6195700000062

第62章 专注:集中所有力量

当你做某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才行,因为成就与你专心的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

老话说得好,打铁要一片一片地打。否则,你最后得到的将只会是一堆废铁。当一个人的精力专注于一项任务时,他的头脑会一直想着如何改进这项任务,那他一定会不断提高。要是脑子同时装满了十几个不同的任务,那就会分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请记住,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要集中你所有的力量,尽心尽力地将它做好。在做好这件事情以后,再去做下一件事情。

比尔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喜欢在闲暇时间观察鸟类。几年前,比尔买了一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葱茏。入住后的第一个周末,他就在后院里装了个喂鸟器。就在当天日暮时分,一群松鼠弄倒了喂鸟器,吃掉里面的食物,把小鸟吓得四散而去。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比尔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让松鼠远离喂鸟器,就差没有使用暴力了,但丝毫不能起作用。

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当地一家五金店。在那儿他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喂鸟器,带有铁丝网,还有个让人动心的名字,叫“防松鼠喂鸟器”。这回可保万无一失,他买下它并安装在后院里。但天黑以前,松鼠又大摇大摆地光顾了“防松鼠喂鸟器”,照样把鸟儿吓跑了。

这回比尔一败涂地。他拆下喂鸟器,回到五金店,颇为气愤地要求退货。五金店的经理回答说:“别着急,我会给你退货的,不过你要理解:这个世上可没有什么真正的‘防松鼠喂鸟器’。”比尔惊奇地问:“你想告诉我,我们可以把人送到太空基地,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把信息传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但我们最尖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不能设计和制造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喂鸟器,可以把那种脑子只有豌豆大的啮齿类小动物阻挡在外?你是想告诉我这个吗?”

“是啊,”经理说,“不过没花你那么长时间。”比尔好奇心更盛,请他说得仔细些。店铺经理说:“先生,要解释,我得问你两个问题。首先,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让松鼠远离你的喂鸟器?”比尔想了一下,回答说:“我不清楚,大概每天10到15分钟吧。”

“和我猜的差不多,”那位经理说,“现在,请回答我第二个问题你猜那些松鼠每天花多少时间来试图闯入你的喂鸟器呢?”

比尔马上会意:在松鼠醒着的每时每刻。

回去后,比尔特意查了一下资料,大吃一惊。原来松鼠不睡觉的时候,98%的时间都用于寻找食物。

在专一的用心面前,智慧的大脑和强壮的体格又能有什么作用呢?其实,专心的程度是和收获成正比的。

一条臭水沟旁,有一个人低着头坐在那里,坐了很久都没走。为什么他要久久坐在臭水沟旁呢?

过往行人觉得很奇怪。后来有人跑近一看,原来是画家门采尔在画画呢!门采尔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他总是随身带着铅笔和画纸,遇到他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就立刻把它画下来。刚刚他跨过水沟时,不小心弄脏了鞋子,便坐下来专心致意的画他满是污泥的鞋子。

门采尔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手不离画笔,所以有人对他开玩笑说:“你大概是患了绘画狂热症吧?”门采尔兴奋而诙谐地答道:“我希望我的这个病永远都治不好。”

从门采尔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成就与你专心用心的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干任何一件事,如果不达到痴迷的程度,也就不会取得大成就。门采尔的“狂热症”,是他成功的动力。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这种专心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凡事只要你具有专心的态度,全力以赴用心去做,才能实现人生的转变。反之,思前顾后,因顾虑太多从而分心就很难做好事情。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他几十年的高空走绳表演令千百万人紧张激动。他走绳的足迹几乎遍及了各种人群聚集的场合。他曾说过对他而言,生命就是走绷绳,这是他的天性。

但是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他却意外地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是——球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只有专心,才会把事情做好;一旦分散精力,越担心的事就越容易发生。所以,当你做某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才行,因为成就与你专心的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我们的成功得益于竞争对手的粗心大意,他们送给了我们许多机会。”但他同时补充说:“那是运气,你总不能老靠别人犯错来经营自己的事业吧!”盖茨所谓的运气我们可以理解为“投机”。虽然商业运作离不开投机,但这绝不是永远的。长久的事业需要专业的支持。专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专攻,二是态度专一。这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发展的“智慧”。

比尔·盖茨从一个电脑迷到一个电脑专家,再到IT界的巨擘,在40岁以前便完成了许多人一辈子也无法完成的人生目标,靠的就是他对电脑的痴迷。而这种专一,练就了他独特的商业眼光。早在创业之初,比尔·盖茨便认定电脑业未来的市场必属于软件。这一“倔强”的观点为微软的发展确定了中心——软件市场。“微软的规划就是要编写出伟大的软件。我们从来没有去想要精通别的什么东西,我们所要做的且只能做的就是合理用人、规范管理,以及让我们的软件遍销全球。”

由于技术专攻,微软软件永远处于领先水平;由于态度专一,微软的研发生产流程十分严格,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优良。在微软有一条规定:一旦发现漏洞,就要马上改正。软件开发生产流程如此,内部组织管理同样如此。

这种专攻和专一的专注,使得微软从强手如林的技术竞争中独树一帜,胜人一筹。从宏观的创业角度上讲,这种专攻和专一的经营理念,就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