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富脑袋,穷脑袋
6195700000023

第23章 要赚钱必须当老板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你自己,不断地努力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不要被动等待财富来敲门,要采取行动,主动去敲财富之门。记住,现在才是行动的最佳时间。

行动第一,将致富的想法尽快付诸行动比什么都重要。你付出行动了,说不定就能成功,但是不去做,就一定不会有机会成功。

穷人和富人一样渴望拥有金钱。穷人大多数只是渴望金钱本身,他们往往把致富的愿望寄托在中奖和飞来横财上。至于如何去获得金钱,并没有用心去思考,更不会采取行动。富人不但极度渴望财富,更多的是在探索如何获得这些钱,并马上付诸行动。所以说,穷人是幻想派,富人则是实干派。

当初只有几千元进股市的炒家,几年后就成为了百万富翁;当初只几百元去摆地摊的倒爷,十年后就成为了大老板;面对他们的成就,好多人都不服气,会说当初我要是做,一定会比他们赚得更多。不错!你的能力或许比他们强,你的知识或许比他们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们丰富,可是你当初为什么就不敢去做呢?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行动力的问题。看到机会,做了,你就有可能成为有钱人;不做,你只能一辈子受穷。

云南过桥米线早已蜚声中外,但以前品尝过桥米线,人们需千里迢迢赶赴昆明,而如今这朵风味名吃奇葩则四处开花——到处有分店。这是一群热爱它的商家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一个人更是功不可没,他就是陶鑫国。

过桥米线,源于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后经生意人的苦心经营,不断丰富它的配料内容和不断注入饮食文化,渐渐成为云南的一道风味名吃。但是在文革中,过桥米线惨遭极左思潮冲击,已名存实亡。到了1980年,只有国营的昆明市饮食公司在护国路上的护国饭店和宝善街上的福华园仍在坚守着过桥米线的最后阵地。

1990年3月24日的《春城晚报》上刊发了一篇题为《过桥米线,应恢复本来面目》的文章。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晚报上引发了一阵子热热闹闹的关于过桥米线的大讨论,而且激发了很多人的创业热情,他们都表示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既振兴了风味名小吃过桥米线,自己又能赚钱。但激情之后,很多人都默无声息了。

在这些决意重振云南过桥米线雄风的人群中,就有陶鑫国。虽然当时过桥米线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已近绝迹。可是那篇文章提醒了陶鑫国:这百年风味美食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这群众基础就是市场。此外,开过桥米线馆,只需要在配料上作一番研究,在炖汤上掌握好一定的火候,用不着高价聘大厨师。

路子有了,陶鑫国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陶鑫国与他人联手,每人拼凑了10多万元钱,合伙开了一个上档次的过桥米线馆。陶鑫国与合作伙伴对搞饮食业都是门外汉。因此在开业之前,为了掌握老字号国营的过桥米线馆福华园的“技术秘密”,两人先后乔装成顾客和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在福华园出出进进,跑了两个来月。从厨房用具的规格大小,到每天进料的品种、数量,到餐具的种类。他们用眼睛看了又看,用本子记了又记,从而在短时间内就从两个门外汉变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1990年9月9日,陶鑫国的“过桥园”在昆明闹市区的长春路上开业了。时至今日,他的过桥园已接待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150多万顾客,并在全国各地开了上百家分店,陶鑫国也跻身餐饮界的名家之列。

“我自认是行动主义者,相信跟我有同样构想的人必定为数不少,只是我能付诸行动,而他们什么也没做。”这句话是雅达利电脑公司创办人布希奈尔说的。意思就是提醒想成为富豪的人,行动第一,将致富的想法尽快付诸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嘴和手之间的距离。当代人最缺的不是好的创意和构想,也不是能言善辩的雄辩口才,而是行动能力。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在于学了多少,说了多少,想了多少,而在于他做了多少。因此,说到和做到之间的距离确实可以是最远的距离,当然也可以是最近的距离。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现在行动,马上去做”。

罗伯特·约翰逊是西伯里和约翰逊公司的合伙人之一,有一天他无意中了解到生物学家约瑟夫·利斯特关于细菌的研究成果,觉得大有可为。1886年,他们兄弟几个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约翰逊公司,并且开始推销他们的消毒纱布。随着医学界逐渐认识到细菌感染的威胁,形势开始对约翰逊兄弟有利了。到1910年,公司发展到需要40栋楼来生产医疗设备。1920年的一天,公司一位名叫厄尔·E·迪克森的职员给同事看了他在家使用的自动粘贴绷带。厄尔用一小块纱垫粘在胶带上,从而把一些绷带粘在一起,用以保护家里人的割伤或擦伤。公司立即意识到了这项小发明的潜能,不久“邦迪创可贴”就进入了千家万户。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知,成功只存在于行动中,没有行动,再好的想法也是空想,就好比99度的水少了1度就不能沸腾。温水和开水的差别就在于这微不足道的1℃。然而,这一步之遥、一度之差又总是艰难和智慧的一跃,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这一步,归根结底,就是行动。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任何成功,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立即行动”更为重要,更有效果。

每个人都有事业和财富的梦想,但大多数人仅止于梦想,他们在面对拥有庞大财富的商界巨人时,往往把巨人的成功归因于家世、运气、机遇、高智商或高学历等,然后再比较一下自身“一穷二白”的基础,便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然而事实是:约80%的富翁白手起家,希尔顿、李嘉诚、比尔·盖茨等人,还有那许许多多的温州人,无不是白手缔造了财富王国。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毛主席早就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行动永远不会有结果。

照理说,穷人一无所有,应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但事实上,穷人手里只有一个鸡蛋,他没法分别放在几个篮子里,只能小心翼翼地攥着,生怕落到地上,这一个鸡蛋可就是他的全部希望。这是一个怪圈,越穷越怕,越怕越穷,直到连最后那个鸡蛋都打烂了,他才敢迈出一步,尝试去过新的生活。而这时,很多机会已经被先行的人占去了。

万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凡事都可以在行动中出现转机。目标有难有易,但只要付诸行动,那么难的也会变得容易。不行动的话,容易的也会变得很困难。所以,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给人家打工,做得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事业,而且风险和压力也很大。既然都有风险和压力,那么为什么不做老板呢?

在一份不错的稳定工作和摆摊擦鞋之间,你会怎么选择?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然而对于富人来说,如果不能做自己的事业,那么人生毫无意义。只有自己做老板,哪怕是摆地摊,那也是充实的,快乐的。

大学生罗福欢就是这样的人。他放弃了稳定工作,毅然辞职创业,在亲人的不理解和他人的白眼中,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只要肯做,摆地摊擦鞋也可以发达!

1997年年初,罗福欢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到一家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每月500元工资。罗福欢不甘心这么浑浑噩噩一辈子,他想改变这种生活,自己当老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罗福欢发现擦鞋是个好路子。如今人们生活好了,鞋也越来越讲究了。好鞋不敢交给一般的擦鞋人员来擦,自己又没有什么时间和经验,这是个很有潜力的市场。而且,自己从小也喜欢给家人擦鞋,对鞋也有一定的了解。经过三个月的痛定思痛,罗福欢下了决心: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他毅然地辞去工作,擦鞋去了!1998年3月,罗福欢的擦鞋地摊就在寸土寸金的太升南路开张了。

不论是买东西还是接受服务,人们首先关心的是价格问题。罗福欢擦鞋价格很有特点:“五块钱擦一次”。放眼整个成都市,敢喊这个价格擦鞋的就只有他一人了。不但价格高,罗福欢还挑客人。便宜的不擦,不是高档鞋不擦。

第一天练摊儿下来,罗福欢收入85元钱,赢得开门红。通过实际的操作,罗福欢知道自己“贵族化”的擦鞋路线是可行的,是有利可图的。

罗福欢工作的一丝不苟和专业为他赢得了好的口碑。很多客人很放心地将鞋子交给他。为了让客人感到在他这儿擦鞋有保障,罗福欢花了几千元做了精美的贵宾卡,在上面写了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给客人吃了定心丸,而且对持卡者实行八折优惠。这一招果然很有效,短短一个月时间,200张卡片全部卖空,共收入30000多元。现在,很多老板都成了罗福欢的老客户,定期把家里的高档鞋送来让他擦。

小小的擦鞋摊子给罗福欢带来了丰厚的收入。2003年4月,他用擦鞋挣来的钱在太升南路买了两家通讯铺面交给妻子打理。罗福欢依然醉心于自己的擦鞋事业,他的目标是开自己的星级擦鞋连锁店!2004年1月1日,他的梦想成真了,投资5万元,四川第一家大学生星级擦鞋连锁店正式开张了。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众多大学生感叹工作难、就业难的时候,罗福欢无疑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例。成功莫问出处,奇迹自在人为,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头脑,肯吃苦的人们。

很多人日日想,夜夜思,梦想有朝一日自己创业当老板,不再受别人的气,可以想上班就上班,可以吃喝玩乐,一切感觉总是那么的美好,所以很多人心里有了坚定的目标:自己当老板。

的确,自己做老板好处很多:独立性,“自己当老板”滋味很爽;赚更多的钱;没有下岗的担心,是30岁退休还是80岁退休,自己说了算;能为家人、亲朋好友提供就业机会;具有“挑战性”,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当然创业也有很多弊端:收入的波动性,这个月可能赚3万,下个月可能赔1万;市场竞争激烈,压力很大;责任繁重,老板是一个超级兼职者,例如推销员、采购员、人事主管、杂务员等;工作的时间长,甚至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

即使如此,富人们还是要选择做老板。毕竟,给人家打工,做得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事业,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替代或者被辞退的危险,压力也很大。既然都有风险和压力,那么为什么不做老板呢?纵观世界富豪榜,富豪们在高级职业经理和老板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几乎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当老板。

雅虎的两位创始人在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前素昧平生,但命运之神却将这两个富有创造激情的年轻人绑在一起,从而造就了一个网络时代的神话。

杨致远10岁的时候随母亲从中国台湾移民到美国,生活困顿,幸好他成绩突出,以全优生的身份轻松进入了当地一家学校就读。大卫·费罗的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高级会计师,生活环境比杨致远优越很多。

1990年,杨致远和费罗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电力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随后两人同在一个研究小组工作。此后不久,他俩就在校园内的同一间办公室开始工作了。

当时,网络已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生活中的一部分。1993年,杨致远和费罗开始着手建立最早的镶嵌式网络浏览器。同时,他们开始编辑一个自己喜欢的网站的网址。他们设计软件来帮助自己搜索这些网址,同时对之进行分类,并在他们自己的主页上发布。到1993年年底,费罗的个人网站标签已超过200个,“热门索引”已不能将所有这些网址名录很好地分类编入各自关注的领域。于是,他俩决定编写一些程序以帮助用户自己查找、识别和编辑互联网上存储的资料。刚开始,他们两人并不认为共享这些标签和资料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最初雅虎存放在杨致远的学生的工作站“akebono”上,而搜索引擎存放在费罗的计算机“konishiki”上。此时,他俩还从未考虑过将这一软件程序放在任何一家网站上或归于某个公司名下。

1994年4月,杨致远和费罗将他们的网址录重新命名,雅虎正式诞生。1995年初,对于雅虎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当时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德森提出要吸纳雅虎,并把雅虎作为该公司的navigator网络浏览器的默认主页。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开始关注IT业中的这一新兴领域。

看到雅虎人气旺盛,潜力无限,网景公司和美国在线都意图收购雅虎,但被杨致远和费罗婉言谢绝。杨致远明确表示:“我还没有为某一家大公司打工的打算。保持雅虎的独立性对其未来发展将更为有利。”

想要自己创业,当务之急就是获得充足的资金。杨致远和费罗经济能力有限,于是杨致远把目光投向了引人注目的风险投资上。由于网络开始兴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他们毫不费力地吸引到了投资者。曾资助过著名的苹果计算机和思科系统的红杉资本公司为雅虎提供了大约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得到启动资金后,雅虎开始了正式运营。

1996年,雅虎的管理者全部到位,雇员总数也已超过100人,不过还没有任何利润报告。杨致远和费罗认为这是公开上市的最佳时机。4月11日,他们发行了260万股的普通股,每股13美元。第一个交易日对雅虎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其股价升高了154%,刷新了网景公司第一个交易日股价上升105%的最高记录。雅虎的资本市值达到了8.48亿美元。杨致远和费罗一下子成为了亿万富翁。

有的人不敢创业,是因为他们总是忧虑重重,生怕创业失败,所以束缚了手脚。从管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当老板,这里面大有学问,也有规律可循。

对于想当老板的人,有三个特征很重要,这些特征是成功老板的共性,而且是当老板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想创业当老板,不妨在创业之前,先好好地比照一下。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对你的创业来说应该有好处。这三个特征分别是:

一、创新能力很强。如果想当老板,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你喜欢新鲜事物吗?创新能力强吗?在我看来,创新能力越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乐于行动。做任何一件事情,想到了就去做,能够很快地把想法变成行动的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否则,即使你有天才的创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抗挫折的能力要强。自尊心太强的人,脸皮太薄的人,一被人骂就心潮澎湃,沮丧的情绪无穷无尽,这样的人是做不了老板的。当老板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麻烦,所以抗风险和抗挫折的能力一定要强,这样你当老板的胜算才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