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菜根谭》中有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自古成大事者都谨小慎微,"心眼"胜人一筹,懂得在丰功伟绩下藏锋芒,来保全自身。相反的是那些居功自傲,自以为是的人,无论他们有多么大的功劳,一旦陷入了骄傲的泥潭,开始飘飘然的时候,厄运也离其不远了。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侍康熙、雍正两朝,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他的妹妹是雍正的贵妃,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位极人臣,深受雍正宠爱。但在雍正三年的十二月,他却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自尽。
年羹尧在康熙朝时就被得到赏识,曾被多次破格提拔。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更受倚重,与雍正的亲舅舅隆科多并称为是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待他非同一般,并希望他们彼此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
雍正帝很器重年羹尧,恩宠备至。年羹尧受封,其家人也跟着沾光。雍正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重大决策都要征求年羹尧的意见,甚至还交给年很大的实权,除掌管西部一切事物外,还告诫云、贵、川的地方官员要秉命于年羹尧。雍正认为有年羹尧这样的臣子是自己的幸运,为了把年羹尧的评价传之久远,雍正还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了。
在生活上,雍正对年羹尧及其家人也是关怀备至。年羹尧及妻子得病,雍正都再三垂询,赐送药品。至于奇宝珍玩、珍馐美味的赏赐更是时时而至。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入京觐见,又获封赏,至此,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年羹尧所受的恩遇之隆,也是古来人臣罕能相匹的。
但是,年羹尧却因皇帝的宠爱变得骄傲起来。他侍功自傲、专权跋扈、自以为是、乱劾贤吏和苛待部下,引起朝野上下公愤。更严重的是,他任人唯亲,在军中及川陕用人自专,称为"年选",形成庞大的年羹尧集团。而且,他在皇帝面前"无人臣礼",完全沉浸于一种被奉承被恩宠的自我陶醉中,最终招致雍正的警觉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
年羹尧的失宠是以雍正二年第二次进京觐见为导火线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则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年的这些行为引起雍正对年的不满。年结束觐见回任后就接到了雍正的手谕,是一段有关功臣保全名节的话,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尧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雍正三年,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开始公开化,到后来,内外官员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念其功勋卓著、名噪一时,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这位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曾经屡立战功、威镇西陲,满朝文武无不服其神勇,同时也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宠遇,可谓春风得意。但是不久,风云骤变,弹劾奏章连篇累牍,各种打击接踵而至。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最终落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世事变幻,一时的成就并不代表永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一个人过于趾高气昂,终归有一天会因为头昂得太高而掉脑袋。人应该谦逊做人,成就越高则越要藏锋芒,这样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丰功伟绩原本就易招人嫉恨,再加上自己过分的炫耀、趾高气昂,这是在加快挖坟墓的速度,是在自取灭亡。
生活中,寒光森森的锐器往往会使人感到忧心和震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使人油然生出一种距离感,或产生回避、逃遁等心理意识,甚至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所以,一个人如果锋芒太盛,就会丧失掉一些机会和朋友,就会延长与成功的距离。或让成功半路夭折,等到你明白这种道理时,已经事过境迁,悔之晚矣。正应了"万事古难全。" "盈则损,直则折。"这些话,弱者有弱者的不幸,强者有强者的不幸,而人生就在这幸与不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