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6192600000021

第21章 闹社火

初十前后,农村已闹社火。十三至十六,社火进城,人们倾城而出,在撼天动地的太平鼓声中,夹道观赏。社火应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因之社火队由风婆、雨师开路,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风婆即是古代女性风神,名叫孟婆或风姨,兰州人称之为“疯婆娘”,由能搞笑的男性装扮,绾着纂纂,插着红花,以红辣椒作耳垂,涂粉抹红,点着美人痣,上穿滚边的宽袖大襟红袄,下着绿色大裆裤,扎着脚把,穿大红绣花鞋,一手拿老笤帚刷刷子,一手持装有锅灰的簸箕,随着锣鼓点子,扭秧歌,扭几下,蘸着锅灰扫几下,有时朝观众脸上扫去,人墙顿时后退,抹上了也不恼,反觉得把晦气扫去了,好运随之而来。她一路疯疯癫癫,耍丑作怪,实则在作兴风的动作。兰州人讲究“疯婆娘”愈丑年成愈好。与之作搭档的是雨师,头戴草帽圈圈,挂三绺胡须,反穿羊皮袄,下穿蓝布裤,一手持“膏药望子”,为上大下小方形漏斗状灯笼,四角挂满膏药状饰物,分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等吉祥语,另一手摇铁铃,边扭边吆喝“卖膏药来”,故人称“膏药望子”。雨师传为共工之子玄冥,也有说是魏晋时的陈华天,一手执盂,内藏一龙,一手作洒水状。藏龙之盂后来变为膏药望子。也有人说膏药望子原来是雨伞。总之,风婆娘与持膏药望子的雨师相互呼应,扭着前行,相互协调,以应风调雨顺之意。

其后是大头罗汉戏柳翠,兰州话讹为“大头罗汉细柳柳翠”。戴大头面具的和尚持芭蕉扇,追逐柳翠姑娘,柳翠含羞躲避,此本于元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其后是春官老爷,丑角打扮,他穿清朝补服,戴红缨大帽,挂朝珠,也有戴圆翅乌纱帽的,鼻梁一律涂白豆腐干,戴八字胡,均持扇,坐在可升降的龙杠上,进退自如,插科打诨,或庄或谐,说些应时吉语祝辞,引得观众发笑。其后是“鹬蚌相争”:一个姑娘背两扇大蚌壳,双臂一开一合;一男子头戴有长喙的帽子,双臂饰翅膀,瞅准蚌开伸喙就啄,蚌一合则将喙夹住,蚌一开,喙快速撤离,渔翁戴草帽,挂长髯,扭动在鹬蚌之间,作擒获状。再后为“船姑娘”,姑娘坐在花船中,挂髯船夫持桨划舞,船姑娘随着破浪前进,绕着旋涡回旋,把迎风搏浪的艰险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源于元杂剧《贩茶船》,说的是书生双渐与苏小卿的爱情故事,苏小卿被茶商冯魁骗上茶船,双渐乘船追赶,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终成眷属。但不知何故双浙演变成了社火中的船夫,或许是为了便于表演吧。再后为“推车子”,一个老者推行彩饰独轮车,姑娘在车前拽绸带牵拉,一会奋力绷紧艰难上坡,一会松弛后仰减速下坡,充满劳动生活情趣。再后为“瓜娃子的妈回娘家”,往往是梳一根“朝天椎”小辩的“黑脸瓜娃子”,翻穿羊皮袄,牵一匹毛驴,上坐由男性装扮、穿大红绿衣裙、涂五花六道脸庞、挎马头筐的“瓜娃子的妈”,也有在“她”前后装置驴形彩灯的(以备晚上闹社火),两人丢丑搞笑,观众开怀大笑。这是回娘家习俗的善意搞笑。之后是“竹马子”队,由数十列男童女孩扮演武士侠女,每人前后置马形彩灯,马项挂銮铃,挥动马鞭,随鼓点列队起舞,銮铃嘈杂,阵式开合,英姿飒爽。自古以来,兰州就是开拓、经营大西北的军事要地,民间以习武为时尚,“竹马子”正是模拟古代骑兵战阵,弘扬尚武精神的遗留。之后是“狮子滚绣球”,两人一前一后扮绿毛狮子,一人扮训狮人,武生短靠打扮,戴燕青帽,插英雄胆,持绣球,高低远近逗引,狮子则摇头甩尾紧紧追逐,驯狮人跳跃,翻筋头,狮子随着跳跃,翻滚,仍追绣球不舍。再后是舞龙灯,十来个小伙子举起金鳞闪烁的长龙,伴着锣鼓点子,随着举着绣球的舞龙人奔跑,忽而盘屈,忽而贴地,忽而升腾,演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韵。大人常抱着小孩,钻过龙身,谓之“过关”,以消灾得福。

再后是社火队的灵魂——太平鼓队。鼓手一般为十八名壮汉,头戴武松帽或燕青帽,帽旁或插英雄胆或簪红花,有的插着风轮,上饰小镜子,春风吹拂,风轮飞转,小镜闪闪,未曾表演,已得几分彩,均戴蚂蚱腿墨镜;或穿武生黑短靠,或为白汗禢、黑夹夹,均为一百单八将纽襻。穿大裆裤,扎腿把,足蹬双粱“牛舔鼻子”或“满头星”千层底黑布鞋。腰后均插一把掸子,昔日土路浮尘厚,以备掸土之用。斜挎太平鼓,右手执尺五鼓鞭。最前为社长,躬身退行,上下摆晃大旗,指挥八名锣钹手、十八名鼓手的敲击节奏。当路过十字或接社火的字号时,社长猛然挺身而起,高举大旗挥动,锣钹顿时高举头顶敲击,鼓手随之凌空抛鼓,踢腿,鼓鞭从胯下击去,击中鼓面,谓之一个“鹞子翻身”,一般能连击七八个,最多可连击十五六个。只见十八桶鼓忽而起飞空中,如一片红霞,忽而从空降落,似落红铺地。“咚——咚——”,鼓声伴着锣钹憾天震地,给人听觉、视觉、感觉以极大的震撼。故老相传陇上寒气闭塞,春初不打太平鼓,则地气不融和,五谷不熟。这是打太平鼓,企盼五谷丰登的一种愿望。打太平鼓应是古代屯军遗俗,后来又产生了明初徐达令部下化妆鼓手,鼓内藏刀剑,混入被元将王保保固守的兰州城,借闹元宵守军松懈之际,智取兰州城的传说。从此,百姓将此鼓命名为太平鼓,寄寓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之后是高跷队,踩着两米左右的高跷,扮装秦腔中的《三国》刘关张、曹操、诸葛亮,《水浒》中的武松、林冲,以及包公、秦香莲等等人物,在锣鼓点子中扭秧歌圆场。有的武艺高强,善于腾跳劈叉,以险取胜。清光绪间闹元宵,陕甘总督左宗棠所部湘军,踩着高跷,能从马道登上城墙,表现各种惊险动作,其身手矫健,令人刮目相看。最后压阵的是铁心子,由陕西各字号集资举办,选五六岁的儿童,扎在道具上,穿上鲜艳的戏装,装扮成秦腔折子戏的角色,组成一台台固定人物造型,由壮汉抬行,以险、奇、妙、美取胜。李彦贵《卖水》,黄桂英站立扁担上掩袖暗泣,使人担心扁担失衡而坠地。《凤仪亭》貂蝉挥舞长袖,站立在吕布翘起的翎子上,轻柔的翎毛竟然能支撑一个人!

各乡社火队进城,必定先到兰州府隍庙上香,先向城隍爷献演一场,再到布政使署、陕甘总督署(辕门)等衙署表演,各衙署放鞭炮迎接,演后赠送赏钱,并给社长披搭红绸,以示“普天同庆”、“与民同乐”之意。然后到字号或绅士门前表演,均鸣鞭炮迎社火,以糕点、茶酒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