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管理学
6192400000091

第91章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企业一旦发生危机,管理者便纷纷采取措施“亡羊补牢”,有时也能制止危机,有时则为时已晚。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处理危机的最佳方法不是“亡羊补牢”,而是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企业产生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可能在某一天因某件事或某个人引发。但是,危机的产生却有一个从“准备期”到“爆发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危机的发生都有预兆性。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对可能面临的危机进行预测,及时做好预警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的损害和影响。因此,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起点。管理者要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积极的危机意识

对于管理者而言,妥善处理危机,就要对企业危机有透彻而深入的认识,树立起危机意识。比尔·盖茨的警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张瑞敏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任正非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这些优秀企业领袖的危机观点,都传达出一个信息:危机意识的树立绝对不容忽视。

2.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预防危机的难度在于危机的先兆可能很细小,非常容易被忽略,也可能由于其出现的频率很高,以致麻痹了决策者的神经,还可能危机从先兆出现到爆发的时间极短,企业无暇顾及。预防危机要从企业创办的那一天起就着手进行,伴随企业的经营而长期坚持不懈。那种出现危机才想应对之策,把应对危机当做一种临时性措施和权宜之计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当代管理革命已经公认,有效的组织现在已不强调“有反应能力”,而强调“超前管理”。

3.成立危机管理小组

小组需包括企业主要领导者、公关、安全、生产、后勤、人事、销售等部门的人员,因为这些人对企业具有控制能力,能够很快决策并使其有效执行。危机管理小组应该成为企业的常设机构。小组领导人必须由企业资深人士担任,并且能够控制和带动整个小组,这个人不一定非是总裁。同时,危机小组成员中最好包括法律顾问和与政府、新闻界关系良好的成员。

4.找出潜在危机并评估其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影响

定期进行企业运营危机与风险分析,针对目前企业运营的各层面,包括生产、制造、服务、品牌、销售、投融资等各个环节进行分门别类的危机分析。风险和影响的评估应从每个单独的对象群体来考虑,包括对内对外。

5.依据潜在危机拟订危机管理计划

针对每一个对象群可能引发的每一种潜在危机,拟订不同的计划,提炼为一本《危机处理手册》。当然,手册中所有指导方案都应在法律范围之内,并有相当的运作弹性。新加坡的一家观光饭店曾研拟了160种不同的危机状况,而最后编辑出来的危机处理手册更达400页之多。

6.将拟订的计划付诸实践

即针对不同危机爆发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模拟训练。企业是否能真正具有快速危机处理的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成熟的企业之所以能有良好的危机处理能力,与其平时进行的危机模拟训练是分不开的。逼真的演练可以测试和检验所拟订的危机处理计划是否可行。

7.注意为处理危机广结善缘

在分析完各种可能带来危机的环节和对象后,管理者可能已经发现谁会是你的潜在敌人,你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和后盾。所以,分析出特定对象群之后,就应该开始和他们建立关系。把握时机,从现在就开始广结善缘。这些单位包括政府、司法机构、新闻媒体、同行、相关科研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等。

8.做好危机传播方案,控制不利报道可能引发的风险

首先,确定公司的发言人(包括总裁)接受过专业训练。发言人必须有在任何情况下与任何媒体打交道的心理准备,因此他们必须接受训练,了解媒体的运作和属性。

其次,正确地对待和利用媒体。公关专家帕金森认为,危机中传播失误所造成的真空,会很快被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流言所占据,“无可奉告”的答复尤其会产生此类问题。因此,有效的传播管理也是对危机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

企业建立各种未雨绸缪的措施,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体现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经营理念的完善,更是企业对自身奋斗成果的一种应尽责任。聪明的管理者总会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也不忘备足过冬的棉衣,防患于未然。拿一个比喻来形容,居安思危的措施如同守着金币的保险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依然存在一些企业预防措施空白的现象,一旦危机来临,企业管理者又疲于应对,结果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学习要点:

预防危机重于处理危机。

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危机意识,建立科学周全的防范措施。

理解企业管理者防患于未然的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