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05

第5章 张裁缝

在商铺林立的斗龙小街上,张裁缝的店子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一样的两层小楼,一样的建筑风格,一样的装潢设计。如果真要找个什么与众不同的话,就是古色古香的招牌。招牌由一块两尺见方的紫檀制成,上面刻着“张裁缝制衣”五个金色魏碑。从招牌的包浆及字迹剥落的程度看,已很有些年头。

据讲,张裁缝的太爷爷曾在皇宫里呆过,为皇帝的嫔妃们专制裙袍,因手艺精湛,得赐御书“张裁缝制衣”。清朝灭亡后,张裁缝的太爷爷辗转回乡开了个裁缝店,并拿出珍藏多年的一方紫檀,聘请名匠仿照御书精心制作了匾牌,然后传家宝般传到今天。

当然,典故出自张家之口,是否属实并未考证。不过张裁缝的手艺确实非同一般,无论什么样的布料,只要经他的手一抚弄,立刻变得华美灿烂起来。

张裁缝六十一二岁光景,态度和蔼得很,见人不笑不开口,说话温声细语的,生怕把人吓着。

通常情况下,张裁缝总喜欢在鼻梁上架一副老式眼镜,脖子上挂一根皮尺,跟旧时的老裁缝一般无二。只是那根皮尺通常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有顾客上门裁剪衣服,他只需用眼睛扫视一下就行了,做出来的衣服没有一件不合身。

有位外地商人,慕名请张裁缝做了一套西服,谁知拿到衣服时,发现前襟比后襟短了一大截。商人刚想发火,张裁缝连忙说别急,先穿上试试看。商人套上衣服到穿衣镜前一看,竟合身的不得了。原来商人是个驼背,如果照正常人裁剪,做出来的衣服势必前长后短。商人过去一直为买不到合体的衣服而犯愁,见识了张裁缝的手艺后又惊又喜。从此商人只要添置衣服,必定首选张裁缝,十几年来一直不变。

张裁缝的儿子,在一个三流大学研修美术。起先,张裁缝很想让儿子跟自己学艺,无奈儿子心气太高,非要在书画界混出个名堂不可。于是求学期间,儿子就蓄起了胡须,留起了长发,不相识的见了,以为真是个艺术家呢。

张裁缝见儿子男不男女不女的样子,忍不住说了几句。谁知儿子回道,这就是时尚,就是品位,懂吗?谁像你,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架着个老眼镜,系着条蓝围裙,搞得跟原始人似的。

见儿子如此说话,张裁缝很是生气,有心要教训一下,手举到半空又轻轻放下。张裁缝中年才得一子,喜得不知道如何宠爱才好,哪里舍得动一指头。

儿子毕业后,果真雄赳赳气昂昂地寻梦去了,只是因为修行不够,摸爬滚打了好几年,始终没走进艺术殿堂半步,最后不得不投到父亲麾下。

旧时,学裁缝要先当三年学徒,俗称“吃三年萝卜干饭”。学徒每天除了为师傅打下手外,有的还要为师傅“倒尿钵”、做杂活。学艺时,徒弟一般是站在旁边看,师傅是不会手把手教的,所以能不能学成手艺,全靠个人资质。张裁缝以前曾带过几个徒弟,因太过死板和严格,徒弟们忍受不过,均打了退堂鼓。

接收儿子为徒后,张裁缝吸取以往的教训,躬下身子向当教师的外甥学习,以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方法与儿子沟通,很快将儿子调理得顺顺当当。儿子此前虽未碰过针线,但由于出身裁缝世家,骨子里早就渗进家族特有的潜质和灵巧,因此学起来要比别人轻松得多。

儿子成为小张师傅时,张裁缝已七十有三,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可是退下来的张裁缝,怎么都静不下心来颐养天年,似乎一天不往店铺跑,店铺就一天开不了门。当然,张裁缝的牵挂不是空穴来风,儿子虽然操起了裁剪刀,却时常显出不甘心的样子。张裁缝生怕儿子半途改变主意,让自己白欢喜一场。再有儿子毕竟嫩了点,难免不犯点什么差错,有自己盯着守着,就可以将意外降到最低程度。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出师不久,儿子就玩起了花招。比如裁剪衣服,儿子动剪前总要先画出图样,涂上色彩,让客人先饱个眼福。比如儿子每有满意作品,不是拍下照片四处投寄,就是套在模特身上故意卖弄。最让张裁缝受不了的是儿子还不务正业,兼起了职业中学的缝纫班教师。张裁缝倒不是担忧儿子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而是怕他分心,影响生意和技艺。怕他在文人堆中受到影响,再次想入非非。

半年前,儿子不知受谁撮弄,竟然闭门谢客,搞起了什么时装设计。看到儿子的脸一天天消瘦,看到顾客拿不到衣服时的失望,张裁缝终于忍不住了,指着儿子的鼻子说你就折腾吧,这个店子早晚会被你折腾完。儿子说爸,我这是形势所迫啊,您看,现在各种时装店如雨后春笋,直接选购服装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如果我们再不打出自己的品牌,只怕要不了两三年,就会被淘汰。爸,难道您就忍心看着店铺一天天衰落?

儿子的推心置腹,让张裁缝彻底没了脾气。经过几个月的苦打苦拼,儿子终于以一套热情奔放的“黄海风情”,为斗龙捧回第一个服饰设计大奖。

儿子成才了,张裁缝的心终于放下来。正当张裁缝准备彻底丢手让儿子大干一场时,儿子却真的犯起了混。儿子不愧是学美术的,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功成名就后,儿子总感到哪儿不对劲,静下心来想一想,发觉问题出在招牌上。儿子觉得招牌又小又老土,没有一点视觉冲击力,就想把牌子换掉。张裁缝一听叫道,什么?换了?有病吧?牌子是老祖宗留下的,没有它哪有张家的今天?

儿子说服不了父亲,就趁着父亲走亲戚的机会,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很大的招牌,上书“张扬服装设计工作室”,让自己的名字在门楼上熠熠生辉。

张裁缝见儿子背着自己更换招牌,气得直跺脚,你,你,你这个不孝子,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张裁缝的话果真应验了。“改名更张”后,小张师傅不仅没能看到自己期望的效应,反倒惹来不少非议。尤其郁闷的是几位外地客户,被人引领到小张师傅面前时,居然只认牌子不认人,说“张扬服装设计工作室”不是正宗的“张裁缝制衣”。

沉重打击下,小张师傅终于清醒了,于是在一个没人注意的夜晚,将老牌子悄悄安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