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根绳子的孝顺
6190700000013

第13章 等待花开

这学期,她担任的是初一(5)班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天,校长找到她,说经过仔细考虑,决定将一名特殊的学生放到她的班里。

“谁?”她问。

“李春。”校长说。

听到这个名字,她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这学生她听说过,去年曾在初一上过一段时间课,后来因为严重听力障碍停学了。

“不行,我没能力教这样的特殊孩子!”她的话脱口而出。

但是,校长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一言不发,眼镜后面那信任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她。她最受不了的就是校长的这种目光。当然她也是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由一个青涩的少女成长为一名优秀老师的。果然,她很快就被校长的目光击败了,说:“校长,你就饶了我吧!”校长听了这话,笑了。

她接下了这名特殊的学生。

刚开始,在她的教育引导下,班上的学生会主动地跟李春说话。可是过了没多久,他们的热情就慢慢地减退了,原因是和李春说话太吃力了,要大声地喊,有时听不清别人说话时李春还发火,就这样,大家渐渐地离李春远远的。在同学们的避而远之、冷淡的氛围中,李春对班集体充满了抵触情绪,有时甚至和同学打架……上课就更不用说了,李春必须使劲地看老师的口型,借着微弱的听力半猜半听。没听明白时,他就急,有时会揪女同学的辫子和头发,直到她们发出尖叫。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找到李春,连比带划地告诉他打算把他安排在第一排,便于他更好地听课。没想到,李春却满脸的敌意,那意思分明是说“我不同意”。开始她百思不得其解,待冷静下来后,她猜到了李春不愿意坐第一排的原因。是啊,李春长得比班上的同学高出一大截,如果把他放到第一排去,他肯定会不好意思的。这件事情也让她明白了李春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于是,她小心地保护着李春的自尊心,试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一有时间就找李春谈心,列举出他的很多优点,比如有体育天赋,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强,吃苦耐劳等。每次谈话,她发现李春都认真地听,眼里露出喜悦和激动的光亮。

与此同时,她精心组织了一次“假如我是李春”为主题的班会课,围绕如何理解、怎样帮助李春的问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大家换位思考。学生们畅所欲言,班会开得很成功。会后,她发现主动找李春说话的人多了起来,和李春对口型交谈成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乐趣。

这天,她刚下课回到办公室,校长已经在等她了。

校长说,学校接到了十几位家长的来信,他们知道她的班里来了个聋学生,肯定会影响班级的教学,如果继续把这名学生留在班里,他们的孩子就转班或转学。要她想想办法。

她召开了一次“心灵相融,爱心传递”的主题班会,并且邀请全班学生的家长作为嘉宾出席。会上,她让一位口齿伶俐的学生讲述了李春的经历。李春一出生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直到过了说话期这个痛苦的事实才被父母发现。面对这样巨大的打击,李春一家人没有退缩,一起踏上了向命运抗争的道路——对李春进行语言训练。训练整整用了13年的时间。在这13年的时间里,李春凭着无比顽强的毅力,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学会了基本发音与会话。可以说,是父母的爱支持着李春走到了今天……

在场的家长们被这真实的故事感动了,教室里甚至有了哭泣声。一位母亲说:“从孩子上学至今,我参加了无数次的家长会,这一次最让我动心,学校和老师为孩子付出了心血,在这样的班级里,我们放心……”

班会临结束时,她说:“李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还能为他做点什么呢?”在学生思考之际,她又说:“李春现在最需要的是交流,我提议以后大家每天教会他一句话,愿意吗?”

“愿意……”全班几乎没有什么杂音。

时间在悄然地流逝,一个学年就要结束了。这天,李春的母亲对她说,李春现在开始能够说完整的话了。她的眼泪差点要掉下来,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在这一刻,她明白了,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而那些某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则像是迟开的花朵,让这些花朵顺利开放,不仅需要爱心和关怀,更

需要智慧和耐心,花开固然美丽,等待花开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