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根绳子的孝顺
6190700000011

第11章 筑巢

楚大叔看了两个女儿、女婿一眼,开口说话了。

今天把你们招来,没有别的事。昨天下午,我接到小三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说准备买一套房子结婚,如果没有房子,他那对象就跟别人走了。还说,房子的付款方式是什么……揭?反正那词挺拗口。

按揭。大女婿说。

对,对,是按揭。按揭是什么意思?楚大叔把目光转向大女婿。

按揭的意思就是让房子把你按住,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揭你的皮。二女婿笑着说。

你正经点。二女儿瞪了老公一眼。

不管它是什么揭,反正小三的意思我明白,就是缺钱。我知道你们也不富裕,但你们就这么一个弟弟,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小三一个人在外面挺不容易的,能凑就凑点吧!

小三是楚大叔的儿子,也是楚大叔的骄傲。每当一想到当年小三考上重点大学时的情景,楚大叔就很激动。他清楚地记得小三上学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比农村办喜事还要隆重,连县长都来了,那是多大的荣耀啊。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大叔总是把这件事放在嘴边“显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楚大叔在地方上的威信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呢。小三也挺争气,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这着实又让楚大叔自豪了好一阵子。北京啊,首都呢,多大的城市啊!那可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很多人遇到楚大叔都说,老楚头,你好福气啊,养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要是有小三的一半本事,我当牛做马也认了!

可是,自豪过后,烦恼接着就来了,儿子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

那天,楚大叔接到小三的电话,说想在北京买房子结婚。儿子是楚大叔的心头肉啊,就是剜肉,也要给儿子买房结婚。楚大叔想。可是家里该卖的卖了,加上这几年来做小生意积存下来的存款,还是凑不够儿子说的那个数,楚大叔这才想到两个女儿。

看到两个女儿都不说话,楚大叔有些生气了。说,连蜗牛都有一个壳,小鸟都有一个窝呢,你们就忍心让小三打一辈子光棍?

看到父亲生气了,大女儿说,爸,不是我们吝啬,我们负担也很重,您外孙明年也要考大学了。这样吧,我们给小三一万块吧,再多也出不起了。

二女儿也说,我们也出一万吧,我们家的情况爸您是知道的。

楚大叔的目光接着就落在两个女婿的身上,那意思很明显,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当然,楚大叔也知道,他这是表达一下尊重的意思而已,都是两个女儿当家。

实际上,楚大叔的生气也是装出来的。两个女儿家里的情况他是知道的,他们家里都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还比较困难。他也实在不忍心给两个女儿增加负担啊,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么办法呢?先把钱凑齐给儿子汇去,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

加上两个女儿支持的两万块钱,还是够不着小三说的那个数。

这天中午,就在楚大叔四处筹钱焦头烂额的时候,小三又打电话来了,小三说北京的房价一天三个样,晚一天说不定就要涨几大千呢,恳求楚大叔能不能快点把钱汇过去。

楚大叔抬头看看天,堆积如山的积雨云被风吹动着,一会儿卷起来像一个棉花团,一会儿又舒展开来平铺在天上。要下雨了。

怎么办呢?楚大叔急得像要跳墙的狗一样。一个下午,楚大叔都待在屋里不出门,甚至话也不说一句,老伴还以为他得了什么病呢。当风把黑暗一点一点地吹到屋里来的时候,楚大叔终于打定了主意。

第二天,楚大叔含着眼泪把那老屋买了。又过了几天,他请来几个邻居在原来老屋的地基上搭起了一个简单的大棚。

邻居中有人问,楚大叔,怎么舍得把老屋卖了呀。他说,反正小三在北京已经有房子了,不会回来住了,留着也是浪费。以后我们走不动了,就到北京跟小三住高档房子去……

那神情,那语调,分不清是自豪还是无奈,也分清是真话还是假话。

老头子,你快来看,以前怎么没发现这树上有一个鸟巢呢?老伴突然叫道。

楚大叔抬头向树上望去,还真是呢!他们家门前那棵高大的树上,在枝叶繁茂的树梢间,一个鸟巢完好地编织在那里。这时,一只鸟妈妈从外面寻找食物回来了,几只雏鸟大概听到了声音,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伸在巢口,等待着妈妈的食物。

楚大叔看着看着,眼睛湿润了。

楚大叔想,不管怎么样,重要的是小三在北京总算有一个家了,他的心里就亮堂了许多。他和老伴就算是吃稀饭、住帐篷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