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6190400000039

第39章 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忠告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愉快地接受别人的忠告,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以谨慎的态度去执行,从中锻炼我们自己,提高自己。

两千多年前,埃及的阿克图国王曾给他儿子一个精明忠告——“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应。”这一忠告至今仍然十分有用。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能获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这时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忠告则是提高自身最好的方法了。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总统打猎的时候,他会去请教一个猎人,而不是政治家。

正如他有政治问题的时候,会去请教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猎人一样。

年轻时,罗斯福在一家牧场打工。一天,他跟一个小头目麦利在培德兰打猎,他们看见了一群野鸡,罗斯福便追着去打。

“不要打。”麦利冲他喊道。

罗斯福对这一忠告毫不理会。当他的眼睛正盯着野鸡的时候,忽然从树丛中跑出了一只狮子,从他面前掠过。罗斯福想拿出他的手枪,可是已经太迟了。要不是麦利及时开枪,罗斯福的命都可能没了。

麦利红着眼珠,责骂罗斯福是个头等的傻子,并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我每次叫你不要打的时候,你就要站着不动,懂吗?”罗斯福安然地忍受着同伴的怒气,因为他明白同伴所说的是完全正确的。

日后他也谦虚地服从猎人的命令,他之所以服从是因为那个猎人对于打猎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一个电影明星的演技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如果让他来证明剧本的好坏,恐怕只会糟蹋了那个剧本。同样,一个正直诚实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成绩卓越,但是如果要他证明某种药品的好坏,恐怕也没有人能够相信他的判断。总之,我们总是会寻找专业领域的人士获得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忠告,这样才会得到有益的忠告。

一个人的人格好,并不代表其对于任何事物都有证明的资格。然而,我们在请教别人时最容易走错的路,就是我们总是找那些使我们心中觉得舒服的人,并且要那些人说我们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通常我们在向人求教时,并不是想追求真正的智慧,或是利用长者已有的经验。我们不过是想让别人肯定我们的结论。

如果我们得不到这种肯定,我们仍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谦虚,谦虚的态度应是无论我们的感觉好坏,最重要的是求得真理,获取有价值的经验。虽然我们可以找到某些赞同的人,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肯定,然而你却不知道我们的看法是不是有可行性,有没有与真理接近。

因此,我们要养成一种对于别人的意见没有成见的态度,让我们的判断与感觉的好坏无关。

在我们接受忠告后,我们也要自己进行一番判断,然后再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一旦我们接受了忠告,但是却把事情做错了,我们也不要责怪别人,因为接受忠告也是经过了我们自己的判断。如果我们一味地把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以后恐怕也没有人敢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了。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愉快地接受别人的忠告,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以谨慎的态度去执行,从中锻炼我们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