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家书解读
6189400000026

第26章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谕纪泽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十九日曾六来营,接尔初七日第五号家信并诗一首,具悉。次日入闱①,考具皆齐矣。此时计已出闱还家。

余于初八日至河口,本拟由铅山入闽,进捣②崇安,已拜疏矣。光泽之贼窜扰江西,连陷泸溪、金溪、安仁三县,即在安仁屯踞,十四日派张凯章往剿。十五日余亦回驻弋阳,等安仁破灭后,余乃由泸溪云际关入闽也。

尔七古诗,气清而词亦稳,余阅之忻慰③。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抄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铿④,耐人百读不厌。余所未抄者,如左太冲、江文通⑤、陈子昂、柳子厚之五古⑥,鲍明远、高达夫⑦、王摩诘、陆放翁之七古,声调亦清越异常。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⑧,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⑨来。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又云“煅诗未就且长吟”,可见古人惨淡经营⑩之时,亦纯在声调上下工夫。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凑泊⑾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半矣。

尔好写字,是一好气习。近日墨色不甚光润,较去年春夏已稍退矣。以后作字,须讲究墨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常新也。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涘⑿,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认识,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⒀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考》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每夜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矣。凡作一事,无论大小易难,皆宜有始有终。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书一万,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力。将来以之为学,则手钞群书,以之从政,则案无留牍,无穷受用,皆从写字之匀而且捷生出。三者皆足以弥吾之缺憾矣。

今年初次下场,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榜后即当看《诗经》注疏,以后穷经读史,二者迭进。国朝大儒,如顾、阎、江、戴、段、王数先生之书,亦不可不熟读而深思之。光阴难得,一刻千金。以后写安禀来营,不妨将胸中所见、简编所得,驰骋议论,俾余得以考察尔之进步,不宜太寥寥,此谕。(书于弋阳军中)

“注释”

①入闱(wéi):指科举考试时考生或监考人员等进入考场。

②进捣:进击;攻打。

③忻慰(xīn):欣慰。

④铿铿(kēnɡ):形容语言响亮有力。

⑤江文通:即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少年时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减退,世称“江郎才尽”。其《别赋》、《恨赋》脍炙人口。

⑥五古:每句五字的古体诗

⑦高达夫:即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

⑧密咏恬吟:恬静地吟咏。

⑨兴会(xìng):偶有所感而产生的意趣。

⑩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⑾凑泊:凝合;聚合。

⑿涯涘(sì):边缘。

⒀废阁:搁置而不实施。

“当代阐释”

诵读为本,不求甚解

“吟诵”是被公认为学习、鉴赏诗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吟诵” ,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很相似。

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效益和质量。现在老辈学人还能记得几十年前吟诵过许多遍的文学精品,对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证明。记得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也这样说 过:“从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的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曾氏在教育儿子如何写诗是就提到:“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在曾氏看来,在高声朗诵、密咏恬吟过程中,就可以深得古书雄伟之概和遥深之韵,并令自家诗文之声调也达极铿锵、极清越、极琅琅的境地。华章出口,其韵律或若长风穿谷奔流击石,或似飞瀑归潭松涛逐云,或如春风拂柳、夏雨敲荷……达此境界,则文章大美矣。

为何“吟诵”有如此大的作用呢,研究证明,吟诵的过程,实际上是心、口、眼、耳综合运用学习、思考过程。思考比较多了,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炼,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记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一次书面发言中曾回顾了自己从小学一年级起背诵古诗的经历,他说:“即使当时有些诗句不全懂,但并不影响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之后,越发体会到许多名句的意义,每过十年,在理解上就会有一个新的境界。”

如此看来,“不求甚解”并不见得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只要把吟诵的内容熟记于心,然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品味,不断体会,自会得出不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