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6188000000074

第74章 怎样使威胁变得有效

威胁和承诺具有“可置信”与“不可置信”之分,当威胁或承诺具有可信性时,对方就会采取合作策略;当威胁或承诺不可信时,对方就会采取不合作策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古尔教授1997年曾经在《经济学透视》杂志上发表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例子说明威胁的可信性问题。

两兄弟老是为玩具吵架,哥哥老是抢弟弟的玩具。不耐烦的父亲宣布政策:好好去玩,不要吵我;不然的话,不管你们谁向我告状,我把你们两个都关起来。被关起来与没有玩具相比,情况更加糟糕,现在,哥哥又把弟弟的玩具抢去了,弟弟没有办法,只好说:“快把玩具还给我,不然我要告诉爸爸。”哥哥想,你真的告诉爸爸,我是要倒霉的,可是你不告状只不过没玩具玩,告了状却要被关起来,告状会使你的境况变得更坏,所以你不会告状。因此,哥哥对弟弟的警告置之不理。如果弟弟是会计算自己利益的理性人,他还是会选择忍气吞声的。他的上述威胁不可信。

此外,在家庭中,父母总是吓唬做错事的孩子,说要进行如何如何严厉地惩罚,不给孩子饭吃,不给衣服穿,不让孩子上学,但父母其实不会真这么做,如果孩子够狡猾,他就不会理父母这一套;又或者说公司里的员工常常会策略性地提出加薪的要求,以辞职为威胁,但是如果老板明了该员工并无更好的去处的话,往往就不会理会这种要求。这些都是不可信的威胁。

若想使威胁具有可信性,那么威胁者就得让对方相信如果对方不按自己的要求做,自己就必然会将威胁付诸行动。历史上成功地设置了可信性威胁的大有人在,蔺相如就是其中之一。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种事情被秦昭王知道了,想占为己有,便提出以15座城进行交换。而当时秦国是大国,势力极为强盛,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甘心唯命是从,所以就派足智多谋的文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达秦国后,双手捧璧,献给昭王。昭王欣喜地接过璧后,仔细欣赏,可过了良久却依然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看出来昭王根本就没有拿15座城换和氏璧的打算,非常愤怒,便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石是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赶忙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后,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然后说:“大王想要和氏璧,就必须遵守约定,用15座城来交换,否则我就和这块璧一同撞碎在这根柱子上。”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15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5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5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回住处去休息。

蔺相如回到住处后左思右想,认为无论怎么跟秦王谈判,他也不会遵守约定,便让身边的人揣着和氏璧悄悄回了赵国。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15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对于蔺相如来讲,和氏璧就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砸碎这块璧,就是鸡飞蛋打、一无所得。如果秦王冷静地考虑这层利害关系,就不难发现,蔺相如不会真将和氏璧砸碎,他只是吓唬吓唬自己而已。但是为什么秦昭王却未能看透这一点,反而受到了蔺相如的威胁呢?

在与人博弈时,一个人若把自己置于一个失控的状态中,使对方误以为自己情绪激动,无法冷静思考,对方就会以为你什么都干得出来,根本不会去考虑利害关系。秦王认为怒发冲冠的蔺相如已经失控,随时可能会砸了和氏璧,所以也就不敢命武士贸然抢夺。而蔺相如正是使用了“怒发冲冠”的策略,才使自己的威胁有了可信性,最后使和氏璧得以完好无损地回归赵国。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因哈德·泽尔腾曾告诉我们,如果将威胁所声称的策略付诸实践对于威胁者本人来说比实施非威胁声称的策略更不利,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这种威胁。

博弈论小贴士

若想使威胁具有可信性,那么威胁者就得让对方相信如果对方不按自己的要求做,自己就必然会将威胁付诸行动。通俗地讲,就是一定要动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