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6188000000012

第12章 “旅行者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博弈学上,还有一个类似囚徒困境的经典博弈案例,是哈佛大学巴罗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旅行者困境”:

两个旅行者从一个以出产细瓷花瓶著称的地方旅行回来,他们都买了花瓶。提取行李的时候,发现花瓶被摔坏了,于是他们要求航空公司索赔。航空公司知道花瓶的价格大概在八九十元的价位浮动,但是不知道两位旅客买的时候的确切价格是多少。于是,航空公司请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的价格。如果两人写的一样,航空公司将认为他们讲真话,就按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的不一样,航空公司就认定写得低的旅客讲的是真话,并按照这个低价格赔偿,同时,航空公司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

为了获取最大赔偿,本来甲乙双方最好的策略就是都写100元。可是,甲很聪明,他想:如果我少写1元变成99元,而乙会写100元,这样我将得到101元。何乐而不为?所以他准备写99元。

可是乙更加聪明,他算计到甲要算计他写99元,于是他准备写98元。想不到甲还要更聪明一个层次,估计到乙要写98元来坑他,于是他准备写97元……大家知道,下象棋的时候,不是说要多“看”几步吗,“看”得越远,胜算越大。

你多看两步,我比你更强多看三步,你多看四步,我比你更老谋深算多看五步。在花瓶索赔的例子中,如果两个人都“彻底理性”,都能看透十几步甚至几十步、上百步,那么上面那样“精明比赛”的结果,最后落到每个人都只写一两元的地步。事实上,在彻底理性的假设之下,这个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是两人都写100元。

巴罗教授提出这个案例旨在警世人们不要太“精明”,告诫人们精明不等于高明,算计过甚往往会坏事。

三国中的杨修之死其实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最好范例。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是好是坏是褒是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阔了。”官员见杨修说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又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孝敬曹操。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三个字:“一合酥”,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这时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脸色慢变,问:“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上前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见又是这个杨修识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乐哈哈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其实内心已对杨修产生厌恶之情了。可杨修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从而也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

杨修最后一次聪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曹操亲自引兵与蜀军作战,战事失利,进退不能。曹操数次进攻蜀军总不能奏效,长期拖下去,不仅耗费钱粮且会挫伤士气,如果撤兵无功而归,又会遭人笑话。是进是退,当时曹操心中犹豫不决。此时厨子呈进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觉得眼下的战事,有如碗中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他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夏侯敦大惊失色,立即请杨修到帐中问他:“为什么叫人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敦又问。杨修笑道:“鸡肋者,吃着没有肉,丢了又觉得它味道不错。魏王的意思是,现在进不能胜,退又害怕人笑话,在此没有好处,不如早归,明天魏王一定会下令班师回转的。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敦说:“您可算魏王肚里的蛔虫,知道魏王的心思啊!”他不但没有责怪杨修,反而也命令军士收拾行装。于是寨中各位将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入睡,就手按宝剑,绕着军寨独自行走。只见夏侯敦寨内军士,各自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我没有下达撤军命令,谁竟敢如此大胆,作撤军的准备?他急忙回帐召夏侯敦入帐,夏侯敦说:“主簿杨修已经知道大王想归回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问他怎么知道,杨修就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一听大怒,说:“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不由分说,叫来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把首级悬在辕门外。曹操终于寻得机会,除掉了杨修,杨修也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

杨修耍小聪明比较肤浅,算不上精明,他只是为了卖弄而已,而非为了谋取私利。而《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了私利的工于算计则属于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困境。“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是曹雪芹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人品和性格的高度概括。在贾氏门中的“须眉浊物”无能无用的情况下,她独揽家政,成为荣国府的大管家,实际上的当权者。老实说,王熙凤确有过人之处,她聪明精干,富有管理才能,为了支撑贾府这个大厦,的确费尽了心血,然而,“忽喇喇似大厦倾”的顽败之势已成,王熙凤也无有回天之力,终究“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从结局上看,王熙凤是个可悲的人物,这里固然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就其本身为人来说,她的可悲就在于“太聪明”。她善于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算计别人,玩弄阴谋,对上面,把“老祖宗”贾母搓得团团转,以此得到了封建家族最高权势者的肯首,而当贾母一死,便力屈失人心;对下面,她心狠手辣,杀伐决断,“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巧设机关,借刀杀人,残害无辜,又用小恩小惠收买和拉拢身边人;为了实现个人贪婪的欲望,她玩尽“聪明”,玩尽手段,玩尽权术,弄得从上到下无一人不怨她、不恨她,最后把所有的祸水全往她头上泼,变得里外不是人。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聪明原本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灵感,是一种理性。但人怕太聪明,聪明一过头便会陷入盲目,此时的聪明不是理性而是心机,不是智慧而是愚蠢。所以,做人不要为了眼前的私利而过于算计,精明过头往往没有好下场。

博弈论小贴士

你在心底打着小算盘的时候,对手未尝不是。博弈双方很多时候就像对弈的人:两人下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甲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所以有时候算计太远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