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公元1103~1142年)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位列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岳飞一生与来自于北疆境外的侵略者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王朝抵御异族侵略,立下了赫赫战功。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岳飞被追谥武穆,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岳飞被追封鄂王,故后人也尊称岳飞为“岳武穆”或“岳王”。
少年投军,精忠报国
岳飞家世代务农。其父岳和乐善好施,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邻居向他借钱,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岳飞出生时,有大雁般的鸟在屋顶上飞鸣,其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岳飞出生不足一月,黄河决堤,洪水暴至,岳母抱着他坐进一口大缸,随水流漂到对岸得以活命,乡人都为此感到惊异。年少时的岳飞就有志向,不太爱讲话,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力量大。
岳飞的父亲劝勉儿子将来要做个为国尽忠、为国捐躯的忠臣良将。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是女性的楷模,母教的典范。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古代四大贤母(孟母、欧母、岳母、陶母)之一。“岳母刺字”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
公元1118年,15岁的岳飞就能拉开300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周侗学习射箭,尽其所学,可以左右开弓。周侗死后,岳飞每日清晨都去坟上设祭拜望。岳和认为儿子为人仗义,就对他说:“时下你应该去报效国家,即使为国捐躯也是大义凛然。”公元1122年,19岁的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而退伍还乡守孝。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冬,再次投军,翌年驻地沦陷于金军之手,战败还乡。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第三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回答:“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岳飞属刘浩前军。奉命带领300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抗击金兵,六战皆捷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收复失地。
赵构即位后,岳飞上书说:“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岳飞投奔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军中,受到赏识,借补修武郎、阁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不久,又借补武经郎,充中军统制。
九月,随都统制王彦北渡黄河抗金。张所因事遭贬,河北西路招抚司撤销,岳飞与王渊意见不合,遂脱离王彦单独行动,但寡不敌众,不久即南下投奔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宗泽。宗泽追究岳飞擅自脱离王渊的责任,贬为秉义郎。不久,以岳飞为踏白使(侦察队长),领500骑兵前往汜水关侦察,岳飞击败金军,被升为统领。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月,宗泽病逝,杜充代之,岳飞官复原职(中军统制)。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杜充将还建康,岳飞进言:“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杜充不听,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杜充守建康,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杜充闭门不出。岳飞泣谏请视师,杜充不出。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飞等迎战,诸将皆溃,唯独岳飞力战。六月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岳飞抗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敌将王权,俘叛军首领40余人。岳飞劝服王权,是指为己所用。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中缺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绝不扰民。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初春,宜兴知县钱谌通知岳飞说县里的存粮够一万人吃10年,欢迎他率军保护县境。二月,岳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服。
盛称可用,讨伐盗匪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三月,宋高宗从海上返回越州,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命其收复建康。四月,岳飞在清水亭首战告捷;五月,进屯牛头山,率领300骑兵、步兵在建康城西北15里击败完颜宗弼,收复建康。六月,岳飞随张俊讨伐沦为盗匪的原统制戚方,以000人在广德军东南约70里的苦岭击败戚方,戚方投降张俊。岳飞回到张渚镇。张俊回朝后“盛称岳飞可用”,于是岳飞升转任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完颜宗弼北上后,与完颜昌会师攻打楚州。宋高宗命张俊援救楚州。张俊泽命并非嫡系的岳飞出战,又命刘光世为岳飞后援。岳飞于九月赶到承州,但未能解楚州之围,楚州失陷。岳飞无险可恃,撤军而还。十月,岳飞升转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十二月,岳飞的“神武右副军”改名为“神武副军”,并升迁为都统制。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正月末,岳飞被任命为知州、兼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统率军马前往潭州。二月,主战派头号人物李纲被起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等将领划入李纲部下,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当时岳家军的兵力为000余人,岳飞以000人驻守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以其余的000多人进攻曹成的部队。战斗中岳家军尽占优势,但曹成部下悍将杨再兴骁勇异常,先是攻入岳家军第五正将韩顺夫的营地,将韩砍折一臂而死,后又杀死了岳飞的胞弟岳翻。但杨再兴最终被岳家军俘虏,被岳飞收服而成为日后岳家军的著名悍将之一。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闰六月,岳飞升三官为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仍属从五品。讨伐曹成后,岳家军兵力增一倍,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军相差不多。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九月,岳飞第二次朝见宋高宗。宋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dào)。又任命岳飞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将驻守蕲州的统制李山,屯扎江州的统制傅选两支部队并入岳家军,将淮南西路舒州和蕲州的防务并入岳飞的防区。岳家军的军号也由“神武副军”升格为“神武后军”。
第一次北伐,镇守襄汉
岳飞率岳家军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五月至七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000人大败伪齐刘豫的部将李成等人,成功地收复了前一年南宋失去的襄阳府镇抚使李横的辖地,以及额外的缘由刘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克复襄汉后,宋廷为统一管理,单设襄阳府路。除在襄阳府设安抚使司外,不按制度设置“差监司”、即转运使司等文人监军系统,“止委制置使岳飞措置”。此时岳飞作为武将不敢居功,上奏说自己“人微望轻,难任斯职”,要辞去制置使并请求宋廷另“委任重臣,经画荆、襄”。宰相赵鼎认为:“湖北鄂、岳,最为沿江上流控扼要害之所,乞令(岳)飞鄂、岳州屯驻。不唯淮西借其声援,可保无虞,而湖南、二广、江、浙亦获安妥。”宋高宗同意赵鼎的主张,确定岳飞改驻荆湖北路的首府鄂州(今湖北武昌),自此岳家军的大本营就定在了鄂州。
救援淮南西路,解庐州围
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九月,伪齐刘豫发动秋季攻势伐宋,扬言要“直捣僭垒,务使六合混一”。金军由左副元帅完颜宗辅、刚升任的右副元帅完颜昌和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的统率下,配合由刘豫之子刘麟指挥伪齐军,在九月下旬分路渡过淮河攻南宋。刘光世等不战退兵江南。长江北面的庐州(治合肥,今安徽合肥市)知州、兼淮南西路安抚使仇悆拒绝执行其上级刘光世的命令逃跑,刘光世派统制张琦来问罪,仇悆说:“若辈无守土责,吾当以死殉国!寇未至而逃,人何赖焉!”张琦只好作罢。仇悆以召募来的庐州和寿州守军几百人和000乡兵几次打退伪齐攻势。十二月,刘麟又增兵攻打,完颜宗弼亲自为后继,所幸岳家军由鄂州赶到,统制徐庆和牛皋先胜一仗,岳飞后亲自赶到击败伪齐军,解了庐州之围。此时,金太宗病危将死,完颜宗辅、完颜昌和完颜宗弼撤兵。伪齐攻势瓦解。
镇压起义军,整编“岳家军”
绍兴元年至四年(公元1131~1134年),杨么(yāo)暗中勾结伪齐汉奸李成等,配合金人南侵,准备南北夹击、对抗南宋政权。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制置使,刘延年为随军转运使,率领号称20万大军前往镇压钟相杨么之乱。对待洞庭湖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岳飞采取尽量招安、少流血原则的策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甚至得到了杨么部众们的拥护,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很快被镇压。岳飞在平定杨么割据集团之后,挑选了好几万精壮的起义军战士编入军队中。
“岳家军”的规模从3万多人的规模增加到10万人左右的规模,再加上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约500多人),和此后增拨的统领丘赟所部(近500人);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约000多人);以及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改任岳飞统辖的黄州武将知州带来的几千蔡州兵。整编后,其中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名。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岳飞不在时可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为善战;此五人是“岳家军”的中坚人物。不久,率军北上,“进军屯荆襄,以图中原”,把岳家军的兵锋指向伪齐汉奸和金国侵略者。
第二次北伐,收复虢、商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七八月间,岳家军进行第二次北伐。左军统制牛皋为先锋,进攻伪齐新设的镇汝军。伪齐守将薛亨,素称悍勇善战,牛皋向岳飞保证,一定要“生擒以献”。左军以雷霆万钧般的威力,很快就击破这个坚垒。当薛亨作为战俘押解到宣抚司时,连岳飞也颇感惊讶。牛皋继续挥兵东向,扫荡颍昌府,直至蔡州,焚烧伪齐军积聚的粮草、器械而凯旋。
岳飞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以牛皋左军的佯攻,掩蔽大军的主攻方向。牛皋初战告捷后,岳飞的大部队往西北方向进击。八月初,王贵、董先、郝晸等将攻占虢州州治卢氏县,歼灭伪齐守军,缴获粮食15万石。伪齐武义郎、监卢氏县酒税杨茂“挺身归附”。接着,岳家军又分兵夺取了虢略、朱阳和栾川三县。王贵在虢州得手后,继续统军西向,又克复商州全境。
第三次北伐,兵进蔡州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十一月期间岳家军进行第三次北伐。岳飞率“岳家军”反击伪齐刘豫的进攻,是一次小规模的北伐,当岳飞到达唐州前线时,大败刘复的王贵一军已经追击伪齐进入蔡州,岳飞决定带上10天的粮草跟进。到了蔡州城下,却发现城防坚固,而且伪齐李成、李序、商元、孔彦舟、王彦先、贾潭等部在附近埋伏,准备合击岳家军。岳飞于是决定退军。老对手李成一军再次穷追不舍,但被王贵、董先先后大败。岳家军俘虏了伪齐几十员将领,几千名兵士,并俘获战马000匹。班师后,王贵和牛皋因“掩杀逆贼五大王刘复、李成等,累立奇功”,分别晋升为正任的棣州防御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和建州观察使。
第四次北伐,退回北方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完颜宗弼撕毁和议,分四路南下。完颜宗弼亲率主力攻入开封,元帅右监军完颜撤离喝攻陕西,金河南知府李成攻西京河南府(今洛阳),聂黎孛堇攻宋之京东路。
陕西战场上,因为吴玠已于前一年病逝,其所辖的行营右护军由副手胡世将统领吴璘(吴玠之弟)、杨政和郭浩三个都统制和完颜撤离喝所部在关中僵持,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宋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韩世忠所部攻取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并在淮阳军附近的泇口镇、潭城、千秋湖等地击败金军,在淮阳军城下和金军僵持不下。
这一东一西两路都是平局的状态。而最关键的中部战场,由完颜宗弼亲率主力,在李成一军的帮助下,和岳飞的“岳家军”、张俊的“行营中护军”,以及刘锜(当时被宋廷任命为开封副留守)的两万“八字军”较量。
岳飞率“岳家军”的第四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六月、闰六月和七月期间。岳飞率十万岳家军大败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兀术)的女真军主力于郾城、颖昌和其他河南各地,完颜宗弼逃出开封退回北方。
“点评”
岳飞一生廉洁奉公、行若明镜、事母至孝、严以律子、厚以待人、令出如山、赏罚分明、身先士卒、骁勇善战等优良品质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岳飞“精忠报国”已经化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精神。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他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胜率最高的将领之一,在中华军事史上有极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