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约公元前311~前243年),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身经百战,“以勇气闻于诸侯”,曾参加过十多次关系赵国存亡的重大战役。他完全凭自己的功绩,令士兵敬佩,令上司赏识。25岁时赵惠文王封其为将,后代理相职,又被封为信平君。“将相和”、“负荆请罪”等典故,都是对老将廉颇的高度赞赏。
少年从戎,效命赵国
廉颇生于公元前311年前后,其故里为今平遥县廉庄村。平遥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乡人性刚气烈、慷慨好义。受家乡父老忠厚诚实的精神熏陶、儒家文化的启蒙教育,为廉颇的人格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时代是诸侯国争雄称霸的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廉颇,正逢赵国最强盛的赵武灵王执政时期。公元前295年,16岁的廉颇离家从戎。赵国大胆选用年轻的文武人才,学习游牧民族骑射作战的长处,改革车战步战的落后战法,号召国人练功习武、为国效力。这样的大环境,促成了廉颇“尚武”精神。
率军伐齐,威震诸侯
赵惠文王初期,东方七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赵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率赵军伐齐,长驱直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跃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
完璧归赵,渑池会盟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曾得和氏璧,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其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再次攻赵,杀了两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分别时赵王说:“这次行期不过30天,若30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结果,在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下,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渑池会盟之后,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作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略地,扩大疆土的大功,而蔺相如只是动动口舌却位高于己,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我都敢当庭呵斥,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
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他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与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廉颇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与安阳城。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十年间未敢攻赵。
固守长平,以弱克强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公元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进行战场运输,一面进行筑垒抗秦。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挫败了秦军的速胜之谋。
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军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代替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40余万。长平之战,赵国损失近50万精锐部队。
邯郸之战,书写传奇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至八月间对赵攻势,赵国采取的战略是坚壁清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同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赵之平原君因长平之败的愧疚而积极游说魏楚共同组织邯郸保卫战。而赵国精锐伤亡殆尽,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老弱)下民约30~40万人。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10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约1~2万人,这些构成了赵突袭秦兵的主力。守将为大将军廉颇与宫卫统领乐乘,而平原君赵胜则成为邯郸之战实际的最高指挥官。邯郸的下民因长平之战,每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大家同仇敌忾,誓死保卫赵都。
同年十月,秦军以王陵为将,军众在30万左右,以武安为据包围邯郸,秦军构成以步弓兵为主,且攻城器颇多。王陵率军急攻邯郸城,秦弓弩手将数10万支箭射向邯郸城墙上,且兵分三军不分昼夜轮番攻城。但是一个月下来,秦军仅校官就战死5名,伤亡近2万人。而赵军却一再派出精锐步兵或少量骑兵不断突袭秦军营地,使秦伤亡惨重,反使秦军日夜防备,士兵多有怠懈,令秦昭王十分生气。十二月冬,王陵率军向赵都邯郸发起第二次大规模的攻城战,但疲惫的秦军在赵军弓弩下多有伤亡,士卒战皆不利。赵军出兵击之,击退秦军数十里。此战秦军伤亡000人。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秦将王龁率军10万带着大量的兵备粮草及秦王的最后命令到达了邯郸。王陵即调整兵力准备向邯郸发动第三次进攻。秦军受到增援后士气开始高昂。但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率领下赵军依然士气高昂。战事进行月余,赵兵拼死抵御,秦军伤亡惨重,秦将王陵被免,王龁代将。连续攻打邯郸近5个月无果。十月,秦王又命郑安平率军5万支援王龁。此时邯郸城内粮草早已断绝,赵军依旧不屈地抵抗着。
正当此时,平原君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同年十二月初,魏军8万,楚军10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这时,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约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粮草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600里之地,其威大震。
邯郸之战,赵国几临危急,但在廉颇的指挥下,赵国士兵顽强抵抗,赵国下民舍身支援,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从中可看出赵国所独有的、异于六国的团结一致,坚强不屈的气质。
大败燕军,进围燕都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军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女,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
燕王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乘(一说两个军,战车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前往抗击。
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获卿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5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此战赵军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点评”
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特别是他在长平之战的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战术,为后人广泛采用。廉颇为人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衰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