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6186700000007

第7章 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商品既然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外观和用途。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因为价值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商品与商品的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作为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他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价值形式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在氏族之间发生的物物交换之中。由于当时还不存在商品生产,人们只是把极少量的多余的产品拿来交换,因此交换带有偶然性,价值表现形式也带有偶然性,故又称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1只羊=2把斧子

在这个等式中,1只羊的价值通过2把斧子表现出来。不过,这只羊的价值只是相对地表现为一定量的其他商品,在这里被称为相对价值形式;而2把斧子在这里却是充当了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的等价物,被叫做等价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是因为这两种商品都是劳动的产物,都凝结着抽象劳动。但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表现,而不是绝对的价值表现。

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作为反映另一种商品价值的等价物,具有直接交换的性质,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成了价值的化身;二是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三是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从上面对简单价值形式表现为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两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种商品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另一种商品只作为价值存在。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通过两种商品发生的简单或偶然的交换关系,就外化为分别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两种商品的对立。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还没有表现出价值是一般的人类劳动这一本质。原始社会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次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变得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与许多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价值表现也就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二)第二阶段: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或简单价值形式的扩大。用等式表示就是:

1只羊=2把斧子=1件上衣=3公斤茶叶=1克黄金=若干其他商品。

从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来看,它的价值表现在其他许多商品上,这每一种商品都成为反映它的价值的等价物。这样,一种商品的价值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同时它也表明,这种商品的价值与之借以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没有关系。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与简单的价值形式相比,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仍有明显的局限性,就全体商品而言,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自然会妨碍商品生产者自由交换。这种局限性,在世界上的个别地方,一直存在到离我们很近的时期。一个欧洲人曾叙述他在19世纪末去有“东非高原水乡”之称的内陆国家乌干达旅游,在布尾奥罗集市上听到卖牛奶的人喊:“买牛奶的拿盐来!”卖盐的人喊:“买盐的拿矛来!”而卖咖啡的人喊:“买便宜咖啡的拿红珍珠来!”试想,如果手持红珍珠的所有者不要咖啡而要牛奶,而卖牛奶的人又不需要红珍珠,同时又找不到其他中介,这个市场上的交易就会遇到困难。商品交换的范围越是扩大,这种矛盾就会表现得越突出。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缺陷,决定了它会被一种新的价值形式即一般价值形式所取代。

(三)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种商品上。物品直接交换的困难,产生了一种客观要求,就是需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一种商品,能直接与其他各种商品交换,而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这一种商品来表现,于是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2把斧子=1件上衣=3公斤茶叶=1克黄金=若干其他商品=1只羊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的价值形式现在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了。一切其他商品都有了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这时,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成了其他一切商品的表现材料,成了其他一切商品的共同等价物即一般等价物。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了其他一切商品的共同的价值形式;生产它的具体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人类劳动而存在;耗费在它身上的私人劳动直接取得了社会劳动的形式,当作一般社会劳动而存在。由于在价值形式的这一发展阶段上,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即只通过一种商品来表现,所以,这一阶段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一般价值形式。起一般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局限性,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般等价物还是不固定的,有时是这种商品,有时是那种商品;有的地方是这种商品,有的地方是那种商品,仍然限制和阻碍着商品交换的自由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商品生产出现了,用于交换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增多了,商品交换的地区也扩大了,这种状况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固定的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时,一般价值形式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四)第四阶段: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和其他商品分离开来,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在历史上,牲畜、皮毛、布、粮食、贝壳等都曾固定地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后来,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逐渐由贵金属即金和银代替。这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之处,而是因为金银等贵金属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同时,贵金属还具有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自然属性:一是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二是不易变形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质地均匀,利于分割和合并。所以,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贵金属就是货币。货币形式用等式来表示就是:

2把斧子=1件上衣=3公斤茶叶=1只羊=若干其他商品=1克黄金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也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货币形式出现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为两极:一极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并总是要求转化为价值,实现为货币;另一极是作为价值化身出现的货币,并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时,原来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则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一切商品都必须转化为货币,它的价值才得到实现。货币的出现,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关于价值形式问题,在马克思以前没有人系统地论述过,马克思通过对四种价值形式发展过程的分析,既从理论上概括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几千年历史进程,又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今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货币可以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拥有货币就意味着占有相应的商品或社会财富。这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结果,并不神秘,其实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逐步具备了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一切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由于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直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而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来间接表现。所以,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表现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也可以说,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我们利用货币为商品规定价格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为商品写个价格标签。这就是说,货币是以想象或观念的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制定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为了衡量各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先给货币本身确定一个代表一定金属重量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又分为若干等分。这种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价格标准。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说,货币的价值尺度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对商品价值大小的度量;价格标准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做出的技术规定。从区别来说,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标准则是对代表商品价值的一定金属的重量进行度量;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产生的,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地方政府或国家以经济形式规定的;价值尺度本身具有价值,并随着生产金属货币材料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标准则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二)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是观念上表现了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价值的实现,则只有通过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最初,货币采用金属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须鉴定其成色和份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为了方便,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铸币由于在流通中的磨损,份量减轻,出现不足铸币,但这种不足值铸币,也和足值铸币一样流通,这说明金属铸币由价值符号来代替是可行的,于是产生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商品流通过程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W-G-W,其中W代表商品,G代表货币。由于货币媒介商品流通的过程,造成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分开了,如果市场上出现只卖不买的情况,就必然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从而产生了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不过,在简单商品经济中,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才具有全面爆发的现实性。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在卖者和买者之间转手。于是会产生与商品流通W-G-W相伴随的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推动货币流通发展,并为货币流通规律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所谓货币流通规律即决定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一定时期而言,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一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量的乘积;另一个是货币流通速度,即同一时期内货币在卖者和买者之间转手的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用公式表示:M=PQ/V。M表示货币需求量,P代表商品价格,Q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能否及时得到满足,取决于货币的供应。在金属货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时期,货币供应会自动调节。在纸币和信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由处于流通过程之外的政府货币管理机构来进行。然而,政府货币管理机构发行纸币和信用货币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如果超额发行或发行不足,则会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或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块。这种对金银等贵金属的贮藏在历史上曾经是货币贮藏的最主要形式。现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已割断了与金银的法定联系,但是由于金银具有很高的价值。不易被自然损坏,而且便于保存,所以无论个人还是国家仍然以金银当作最保险的贮藏手段。

当今最为普通的货币贮藏方式是银行储蓄存款,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贮藏,它与金银货币贮藏是有区别的。当贵金属货币从流通转入贮藏,意味着流通领域中商品供应量的缩减和货币供应量的相应缩减,这就是货币流通史上的自动调节机制。货币贮藏好比一个蓄水池,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部分贵金属就退出流通,变成贮藏货币;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贮藏货币就会重新投入流通,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储蓄存款形式的货币贮藏,从贮藏者个人的角度看,则是现期商品索取权的延期,譬如为购买汽车、住宅等大宗支付做准备,或为防病、养老储蓄等等;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它们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化为贷款,是现期商品索取权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再分配,并形成现期的商品购买力。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过程中出现了用赊欠方式购买商品、延期支付货款的现象。到了买卖双方约定的期限,商品的购买者用货币向商品的出售者清偿赊欠货款时,货币不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是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清偿赊购商品欠下的债务,以后又扩展到用于支付工资、利息、房租、地租和税金等。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解除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对商品的交易规模和生产规模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例如大宗的商品交易,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以延期付款等方式进行的。即便是现金交易,交货的时间和地点与付款的时间和地点也往往难以一致,需要银行的介入,买卖双方委托自己的开户银行代为收付款项。在这种大宗现金交易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并通过它的支付手段的职能来促其实现。假如没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商品经济就根本无法顺利运转。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促进商品经济顺利发展的同时,也会加深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随着支付手段的广泛使用,在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会形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某一债务人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就会引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商品经济的运行发生紊乱。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形成金融危机,引致发生经济危机。当然,这决不等于说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必定会引发危机,但确实包含着引发危机的可能性。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流通领域并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商品流通便不可避免地超出一国的范围,发展成国际贸易。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离开了世界货币,当今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投资、金融等大量的经济往来,几乎都是不可能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货币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将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但是在现代国际经济中,少数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的纸币,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执行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二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或劳务;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国际间转移,如输出货币资本、支付各种赔款和进行财产转移等。在货币的五大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是在最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相继产生的。

三、货币形式及其发展

(一)历史上的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即货币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货币形成开始到出现纸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货币先后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阶段:非贵金属货币形式。在货币形成初期,牲畜、皮毛、布、粮食、贝壳等非贵金属都曾固定地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当这些非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不再是一般物品,而是货币。

第二阶段:贵金属货币形式。由于黄金、白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自然属性,使它们最适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使它们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获得了代表货币的独占权。

黄金、白银作为货币形式,起初是条块状的,即大小不等的、重量和成色不一的、呈条块形状的金和银。在每次交易过程中都要验成色、称重量,很麻烦,因此,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块状贵金属货币便渐渐为铸币所替代。铸币是指专门铸造的、有一定名称、形状、重量、成色的贵金属货币。最初铸币由商人铸造,后来才由国家铸造。也有的国家用一般金属如铜铸造货币,用一般金属铸造货币时,铸币上往往会铸上代表一定面额价值的文字。

第三阶段:纸币。纸币是用于代替铸币的货币形式。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铸币,是因为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致使其实际价值和面额价值不一致,但它仍旧按原来的面额价值流通。这就表明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需要足值的,于是出现贵金属铸币用价值符号代替的现实可能性。到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了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即纸币。

纸币产生之初,是有法定含金量的,并且可以随时兑换黄金。可以说,它是附属于黄金的,是黄金的替身。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货币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纸币虽有法定的含金量,但不能兑换黄金,使纸币开始摆脱对黄金货币的依附。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渐渐不再公布纸币的含金量,纸币终于完全摆脱其母体——黄金的影响,成为完全独立的货币形式。

(二)信用货币

商业信用的发展和银行的出现,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信用货币是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商业信用票据等。信用货币是在以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既可作为支付手段发挥其职能,又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在市场上流通。信用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是以信用为基础,其流通范围和接受程度,均取决于发行商人或银行的信用条件。在现代商品或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或国家里,信用货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比较大额的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

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主要是通过银行贴现商业票据而进人流通的,是为了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求的矛盾。

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本身无价值的货币符号,但它们之间仍有着重要区别。第一,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是价值符号的完成形式;银行券是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是一种信用关系的新形式。第二,纸币是由政府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而发行的。第三,纸币不能兑现,如果发行数量超过市场需求量就会贬值;银行券不会贬值,并具有黄金和商业票据的双重保证。如果银行券停止兑现,就变成了纸币,并受纸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三)电子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从有形向无形发展,出现了电子货币——存贮于电脑中的货币。

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是各种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它储存了持卡人的姓名、银行账号和在银行的存款等信息,当持卡人发生交易时,只需要将信用卡放入电脑的接口或终端机上,银行就立即自动地记账、转账、结算或继续存款和换取现金等项经济活动,既快捷方便,又可节约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现已成为发达国家货币流通的主要形式,并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