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蒙首先把“过程”观念引入决策研究之中后,许多管理学者在决策理论研究中构建了各种决策过程的分析模型。迄今为止,对决策过程所做的最有影响的分析模型,依然是西蒙提出的四阶段论。西蒙的四阶段论为我们揭示了决策的一般过程。
一、情报活动阶段———发现问题,确立目标
情报活动阶段是决策的起点。这一阶段包括着两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发现问题和设计决策目标。
发现问题就是要找出行政活动中迫切需要缩小或消灭的现实状况与可能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找到制定行政决策的理由,否则谈不上决策。对决策主体来讲,期望与现实之间总有数不清的差距,只有具有特殊规定性的差距才是现实的决策问题。这些规定性主要有:一是非常规性。即决策问题首先是指那些以往未遇到的、用常规办法无法消除的差距。二是指向性。决策问题是指那些急需解决又具有一定求解目标的差距。如果一种差距并不为决策者迫切焦虑从而也未提出解决目标,则不能构成现实的决策问题。三是可解性。即决策问题是指那些具有解决条件的差距。那种不具备解决条件的差距无法转化为决策问题。
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界定和确认问题,才能弄清楚问题的范围、程度、特征、性质、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以及问题的社会价值和政治影响。决策问题和原因找出后,就可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来初步确定决策目标。
所谓决策目标是决策者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提供的可能而设想出的一种希望状态。决策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有层级结构的目标丛。纵向看,总目标由各分目标递阶分解为不同层级,低层次的目标往往是实现总目标的手段。横向看,不同层级又由相互独立的各分目标构成,分目标之间以一定的协调方式保证上一层次总目标的实现。制定决策目标就是在综合分析各目标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寻找目标结构的优化组合过程,它涉及几个主要的技术性问题:一是目标归并。即通过目标归并减少单个目标数目,以实现主要目标。二是目标协调。归并后的目标难免出现矛盾,发生冲突,需要以协调方式解决目标冲突。其具体途径有:兼顾冲突各方需要,寻求冲突目标得以共存的条件,把决策目标限制在这类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三是目标明确化。即目标要以明确而无歧义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免引起争论。另外,决策目标包括一定的数量概念、时间概念和约束条件,也有助于目标的明确化。
二、设计活动阶段———拟定备选方案
设计活动是决策的第二阶段,决策目标确定后,就要设计决策方案,以实现这些目标。决策方案是基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的分析而获得的实现决策目标的途径和办法。
任何备选方案都是由决策目标、环境参量和决策变量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其中,决策目标由情报活动阶段确定,环境参量和决策变量则由设计阶段给出。环境参量是指那些虽然影响决策目标实现,但无法对之施加控制作用的因素,它对行为后果影响重大,需要充分考虑。如对一项社会政策而言,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是环境参量,因为它直接影响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度。决策变量指那些影响目标实现而又可以对之施加控制作用的因素,如公共工程决策中涉及的资金、技术、资源、士气等。因此,方案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寻找对可控因素的控制策略,以便在不同状态参量下,能保证决策目标得以实现。
简单的决策问题,可以很快地设想出几个备选方案。复杂的决策问题,拟订方案比较困难。设计备选方案的大体步骤是:第一步,方案酝酿。这是将决策目标与现实条件沟通联结的一种活动。它是从决策目标出发,找出与实现决策目标有关的种种因素,从中分析中相关性大和相关性小的因素,进而将相关性大的因素区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最后把相关性大的可控因素确定为决策变量,把相关性大的不可控因素确定为环境参量,从而为方案的构思设计提供直接的基础。第二步,方案构思。这是综合考虑各种决策变量,以寻找使决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诸控制策略的活动。首先要通过对决策变量数目和区间的不同选择和匹配,构造出多种可能的控制策略,进而对各策略实现目标的程度加以粗略估计,优选出几种策略设想作为方案成型的轮廓。方案构思只是从原则上探索方案的框架,而不涉及方案的具体细节。第三步,方案的形成。即将构思出的若干方案胚形转变为正式的备选方案的活动。方案形成的结果是为决策提供可选择的方案,所以要注意备选方案数量适当,过多的备选方案会增加评价选择的难度,所以应把精力集中在最有希望的若干方案雏形上。要保证备选方案详细、具体,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使之具体化,如工作条件、内容和方式,以及方案产生的各种后果等,以便使方案切实可行。
从方案酝酿、构思到形成的设计活动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预测与创新。任何方案设计都是为解决一定的问题,而问题千差万别,唯有创新才能以特殊的反应方式解决特殊问题,而预测则为创新提供现实依据,离开创新结果的支持,创新难免陷于主观随意性,在实践中也很难获得成功。除了需要决策的设计者有广博的知识和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之外创新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在行政学领域中,一般来讲,常用的决策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特尔斐法(Delphi)等。
三、方案的评价、选择与修正
备选方案确定后就要进入方案选择阶段。抉择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对方案的评价而完成,而确定下来的方案不可能一次尽善尽美,还要进一步对施行结果做出评价,以期逐步修正完善。因此,方案评价既是确定试行方案的前提,也是修正方案的前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方案的评价、选择、修正结合起来加以讨论。
任何评价都是活动结果与预测目的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从行政决策研究的角度看,真值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是我们着重要研究的问题。
真值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是以评价尺度的不同设置作为区分的标准。真值性评价是以方案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作为标准,来判定决策方案是否正确可靠,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结论。真值性评价是以决策者之外的事物为评价尺度对决策方案所规定的活动和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所以评价尺度是外在的,其结果具有原则上的唯一性,只要尊重事实,一般不会引起争论。如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发电量、防洪排涝的能力等具有客观唯一性。
价值性评价是以决策者的需要作为评价尺度,对决策方案所规定的过程及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得出方案是否优越、合意等结论。价值性评价尺度是内在的,可以因人而异,具有不同动机与目的的人,即使面对同样的事实材料,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对同一方案得出相同的评价结论,因而其评价结果是多元的。价值性评价虽然受到决策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行政决策没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尺度,其基本的价值尺度就是要切实围绕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可见,真值性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方案是否符合客观规律,而价值性评价主要审查方案是否满足主体需要,只有通过这两类评价的备选方案才有被采用的基础,因此任何方案的抉择和修正始终交织这两类评价进行。
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是以获取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不同途径来划分的。验前评价是在决策付诸实施之前的理论论证,没有直接的经验依据,因而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强调预测;二是强调否证。只要方案中的逻辑关系合理严密,备选方案就能够成立。验后评价是以实践经验的形式肯定或否定决策方案,因而一是强调经验,以经验材料为评价依据,而不必一定遵循方案所设定的逻辑关系;二是强调证实,无论逻辑上多么有理由的结论,只要经验证明它未发生,就不能作为评价标准。显然,验后评价无疑优于验前评价,具有排他性,即经验证明的结论可否认验前证明肯定了的方案。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是相互结合的两类评价,只有通过这两类评价,方案的修正与选择才能顺利进行。
无论是验前评价还是验后评价,都是围绕决策目标展开,一般来讲,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交织着真值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第一,目标的可实现性和目标的价值权重。目标的可实现性指备选方案能使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这是方案评价的首要内容,它包括分析方案依据的前提是否成立,方案展开过程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稳定性等。能使决策目标全面实现的方案无疑是优化方案或满意方案,反之则是无效方案。显然,确立目标的实现程度属真值性评价。另外,在确立目标可实现性的过程中,还要对相应目标赋予价值权重,将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区分开来,以便使对目标可实现程度的评价围绕主要目标展开,才能对方案进行取舍和修正。第二,实现目标的经济性及其效益权重。在保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消耗较小的方案无疑是优化方案。确定目标实现的经济性属真值性评价,它需要对方案实行效益分析。但是在效益分析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决策者对效益的权重。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行政决策始终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第三,实现目标的可靠性和风险权重。前者指方案为目标实现所提供保障的稳固程度。确定可靠性的评价属真值性评价,它往往采用故障分析法。故障分析必然渗透决策者对风险问题的价值权重,并通过这种风险权重使故障分析的结论与方案取舍的结论联系起来。第四,实现目标所带来的负效应以及预后权重。对方案负效应及消除办法的分析属真值性评价,要寻找方案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对各种影响的性质、内容、程度与规模进行分析,针对消极影响找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对负效应的评价中渗透着决策者在预后问题上的考虑,如果决策者赋予预后以较高的价值权重,副作用大的方案就可能落选,否则,副作用不会对方案的取舍起明显作用。
总之,决策目标能否全面、经济、可靠、无副作用的实现,是方案评价应回答的主要问题。也是选择修正方案的依据。在决策方案未实施的验前评价中,通过上述评价,完成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在验后评价中,来检验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便及时修正决策方案或弥补决策遗漏,从而避免重大决策失误。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无疑是决策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最优。因为达到最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找到所有可能的方案;二是对每种方案的后果有精确的预测;三是所有方案的后果都有单纯的可比性。要满足这些条件,需要决策者有无限的知识、信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方案的优化总是相对的。因此,西蒙提出用“满意原则”代替亚当·斯密的“最优原则”,即只要找到符合或超过目标值的方案即可。“满意原则”可能并不是最优化的,但从实践角度看,却是最有效的,这也是西蒙对决策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