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熟语由来
6185200000013

第13章 M

模范

“模范”这个词,一般的解释就是值得学习的人或事,即“榜样”。

但在古代,“模范”却是铸造金属制品的工具。早在四千七百年前,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就能够使用“模”和“范”冶铸青铜器。模,就是实物的样,范,就是按模的样子做出的铸型。将铜或铁熔成液体,倾注于“模”内,冷却后就成为与“模”一样的东西。

《荀子·强国》就曾说过:“刑范正,金锡美。”意思是说,模好,范正,铸造出来的青铜器质量就高。可见器物是由模和范脱出的,有什么样的模、范,必有什么样的器物。

这就是“模范”被后人作为仿效标准的褒义词使用的依据并一直沿用下来。这说明,生动、形像的口头俗语,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生产劳动或生活实践中得来的。

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这句俗语,意思是一个大字也不识,故又称“不识一丁”。它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弘靖谓军士曰: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后来宋朝那位红杏尚书宋祁在其所编撰的《新唐书》中,也是这么说的,于是“目不识丁”就传开了。到了清代,还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名叫张曜的官吏,小时候因家贫失学,没有学到文化知识。后来,他因为政绩灿然,升任河南布政使,由于胸无点墨,同僚们都瞧不起他,当朝御史刘毓楠还轻蔑地揶揄他“目不识丁”。

不久,因他不能胜任布政使之职,被贬为总兵。从此,他下决心学习文化,毕恭毕敬地拜妻子为师,从《三字经》、《千字文》学起,勤奋读书。为了砥砺自己,他特地请人刻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印章,时时佩带在身上。几年苦读下来,他终于“淹通国史,诗文日有古法”,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目不识丁”的“丁”字是天干的第四位,既然一个大字不识,为什么不说“目不识甲”,“目不识乙”,“目不识丙”,而偏偏要说“目不识丁”呢?有人解释说是因为“丁”字易识,连“丁”也不识,则便一字不识。其实,《旧庸书·张弘靖传》原文中的“丁”字,是个“个”字,意思是不识一个字。但是,由于篆文的“个”字与“丁”字十分相似,因此,当时人们抄写时便将“个”字误写为“丁”字,从而以讹传讹,延用至今。

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这句俗语,出自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一门婚事——

北魏时期,名门大族崔巨伦的姐姐是个“独眼龙”,在豪门世族中找不到婆家,于是崔家打算,“将就”一下,把她嫁给一个普通人家。

崔巨伦的姑姑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恼怒,连喊:“世族之女决不下嫁庶族之子!”为了维护“门当户对”的封建等级观念,这个老太婆强令自己的亲儿子娶了这个独眼侄女。

作为“门当户对”这种观念的支柱是封建等级制度,它不知残害、拆散了多少青年男女的美满姻缘。《西厢记》中的莺莺与张生就是如此。

今天,封建等级制度虽已寿终正寝,但“门当户对”这种封建的婚姻观,还在毒化着不少人的头脑,残害着许多青年男女的纯洁爱情。我们必须割掉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这一痈疽,彻底清除“门当户对”的余孽!

梦笔生花

人们常用“梦笔生花”这句俗语,形容才思豁然开朗,进步特快。

一般以为,这句俗语出自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说李白年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文思赡逸,名闻天下。这是古的·一种唯心主义的看法,谓知识、才能出于天赋神授。其实,“梦笔生花”的真正出处并非于此。

在“天下第一山”的黄山,万仞峭壁下,一根石柱突兀耸起,空空无所依。石柱顶端,一棵峥嵘古松抓紧石缝,巍然挺立,恰似天然一支神笔,在飞云走雾中忽隐忽现,令人暇想神驰,这便是“梦笔生花”的自然奇景。

清朝有位名士曾写过这么两句诗;“天然一管生花笔,写遍奇峰如画图”,说的便是这棵孕育天地之灵气的“笔花松”。

在清朝名士这首《永梦笔生花景》的诗下面,还有一段注文,文曰:“石峰拔起深壑,圆镜如立锥。一松生石罅,蟠绕而上,直达峰尖,枝干扶疏,积翠圆顶,如张盖然,名曰梦笔生花,致为佳景。”

摸棱两可

“模棱两可”的意思是形容对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都不肯定,也不否定,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说起这句俗语的来历,还得从唐朝一位宰相说起——

唐朝时,河北出了个名叫苏味道的人,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由于他很有文才,乾封年间科举考试中了进士,至圣历初年便当上了朝廷宰相,可谓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成了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高官。

苏味道这个人诗写得不错,但为人处事却极其圆滑。在他刚从大臣升任为宰相时,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说:“大人,现在有很多急事,需要立即办理和解决……你看怎么办?”苏味道听后,不置可否,只是用手不停地摸床棱(古时的一种坐具,称床)。他的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和动作,令部下瞠惑暗叹。此后,凡遇大事,苏味道也总是一边用手不住地摸床棱,一边含糊其词地不拿主意,不作决断。久而久之,部下便暗地里给他取了两个绰号,叫他“苏模棱”、“模棱宰相”。

自从这段史轶摭闻传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武则天时代的这个官僚故事便逐渐演化成了“模棱两可”这么一句俗语,并流传至今,以用于挪揄某些人对问题的正反两面,含含糊糊,不表示明确态度的圆滑与世故。

马马虎虎

马马和虎虎天生的合脾气。两人自幼相好,形影不离。虽说都已成了家,仍然你来我往,非常亲密。

一天。马马上虎虎家去玩,走进大门,见虎妻正在院里梳头,就问;“弟妹,贤弟在家吗?”说着。走进屋里。虎妻忙说:“他上街赶集去了,一会儿就回来。屋里有烟有茶,你随便用吧。我这披头散发的就不进去了。”

马马在屋里看了会儿书,见虎虎还不回来,心想:弟妹一人在家,咱可不能呆得久了,就是朋友不说啥,旁人知道了好说闲话。于是,他赶忙出来说:“弟妹你忙吧,我改日再来。”虎妻再三挽留,马马不肯,出门去了。

虎妻梳完头。盘好发,可头上插的金簪子咋也找不到。她暗自纳闷:明明放在门墩儿上,咋没影了?除了马大哥来过,别的又没一人进来呀?这时,虎虎回来了,妻子说:

“刚才马大哥来找你玩,见你不在家,他又走了。”

“那你咋不留住他?”

“他说改日再来。”

虎妻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说道:“你看怪不怪、我刚才梳头时把金簪子放在门墩儿上,可梳完头却再也找不到了。别的没一个人来过,该不是马大哥作玩儿拿去了吧?”

虎虎哈哈一笑说:“不会,不会。找不着算了,明儿上街再买一个。”

过了两天,马马又来玩,虎虎因几天没见马马了,分外热情。两人谈古论今,笑声不止。这时,虎妻进来添茶,随口说道:“马大哥,你看多怪,上一回你来、我在梳头,咋会金簪子不见了,是不是你作玩拿去了?”

虎虎连忙训斥她:“真是女人家话多,马大哥能拿吗?”马马一听,心里顿时翻腾开了:看来她丢金簪子是真,可是没拿也是实,咋办呢?要说没拿,恐怕他们犯疑,这多年的情谊算是吹了……也罢,为了朋友之情,说个假话,含糊过去算了。世无百日黑事。蜢虫飞过也有个影儿,往后总有个水落石出的。想到这儿,他一拍腿,说道:“嗨!看我记性多坏,上次我看弟妹的簪子好,就拿回去想给你嫂子戴上试试新,今天忘了拿来,下次一定带来。”虎妻一听高兴极了,忙说:“这我可算放心了。”

再说,这天马马回到家里,唉声叹气,坐立不安。妻子连连追问为何发愁。马马只好讲了原由,最后说:“咱们就够寒苦了,再要买个金簪,往后日子可咋过呀!”妻子闻听,心里思忖一下,然后说:“原来是这事儿,人前一句话,可不能不讲信用。”说罢,进屋把娘家陪送的体己钱和几件银首饰,拿出来交给马马。说:“这本来是我留作防后用的,给你拿上街当了买个金簪子给弟妹送去吧。”马马一见,连说:“你真是我的好贤妻呀!”说完,高兴地走了。

马马拿着金簪子来到虎虎家,交给虎妻:“原来那个,你嫂子不小心弄丢了。我想那东西反正还在咱屋里,迟早总会找着的,就给你买了个新的。”

虎妻一见,真不知该说啥好,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接着,她又对虎虎说:“咱家那只大母鸭成天不下蛋,你把它杀了好好招待招待马大哥。”

虎虎杀死鸭子剖开膛,忽见一个金簪子滑了出来。他感到非常惊讶,急忙叫妻子来看。妻子——看惊叫起来:“啊呀,原来是鸭子吞吃了簪子,可马大哥咋说是他拿了?”虎虎说:

“一定是他看咱找不到,怕咱心中犯疑。彼此伤情感才那样做的。”两人慌忙来找马马。马马见原簪子找到了,心里疙瘩一解,顿觉安然,当天,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马马走后,虎虎夫妻甚觉不安。虎虎对妻子说:“像马大哥、马大嫂这样的好人,世上真是少有啊!我想,咱家有这样大的财产,不如把他们接过来,两家合为一家,让马大哥在外头当家,嫂子在屋里当家。咱们过个融和亲热光景,你看咋样?”妻子一听,十分乐意。

接着,虎虎夫妻硬是把马马夫妻接了过来,马马和虎虎两家合户,过着非常和睦的日子。据说。过了许多代,他们的子孙仍然没有分家,甚至当他们的后代从村子里走过的时候,村上的人连他们当中谁姓马,谁姓虎也分辨不清。每逢这时,人们就说:“马马虎虎过去算了。”

从此,马马虎虎这个词就诞生了。

眉来眼去

以眉目传情,俗语谓之“眉来眼去”。其形成,有段演化过程。

远在汉晋时代,就有人将女性的眉色比作远山。《西京杂记》云:“(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来也称眉峰。如宋人卢炳《烘堂词·菩萨蛮》云:“如今怕听相思曲,多情蹙损眉峰绿。”

将女性的眼神比作眼波的,唐代诗人杜牧是较早的一个。《樊川外集·宣州留赠》:“当春离恨怀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客莫知闻。”

将两个比喻捏合成“眉来眼去”这一短语的,是南末词人辛弃疾。他在《满江红·呈陈季陵》中云:“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七仙女下凡配了董永之后,这事触动了六仙女的凡心。

她也悄悄离开天庭,来到人间。可是,尘世上不会有第二个董永呀!六仙女驾着祥云,遍游寰宇,结果在太行山麓发现了一对年轻的樵夫。她见这对年轻人都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身上的衣衫却十分褴褛,砍起柴来汗流浃背。六仙女不觉产生了爱怜之心。便按落云头,向他俩走去。

这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貌一模一样。老大叫大宝,老二叫二宝,家里只有两间茅屋。兄弟俩每日上山打柴,供养着一位老母。这天,他俩砍了一天柴,正准备回家,忽见一位姑娘姗姗走来。

大宝吃了一惊,忙道:“兄弟!天色已晚,咱们快快赶路才是。”

二宝说:“急什么呢?哥哥,你瞧!谁家的姑娘来寻你了。”

大宝挑了柴担就跑,边跑边说:“快赶咱的路,当心碰到妖魔鬼怪。”二宝只得紧紧跟随。当他俩刚刚跨进门坎的时候,六仙女也跟着进门了。

大宝十分诧异,赶紧奔回茅屋去请妈妈;二宝却赖着脸皮问六仙女是从哪里来的。六仙女没有回答,却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这时,大宝已搀出老妈妈,老妈妈问那女子:“你是谁家千金?为何来我家啼哭?”

六仙女向老妈妈深深拜了一拜,说:“小女随爹爹逃荒至此,不意在山中遇到一只猛虎,爹爹为护女儿竟遭猛虎伤害,小女无可奈何,只得跟随两位哥哥来到贵府,万望妈妈收留。”说罢又哭起来。

老妈妈听姑娘如此说,连忙搀了她往屋里让,说道:“姑娘不必难过,待到明日天晓,让我的大宝、二宝一同进山,擒捉那只猛虎,为你父报仇。”六仙女道:“谢谢妈妈操心,猛虎早不知逃向何处,去哪里捉去?只是小女举目无亲,求妈妈作主,寻个善良人家,小女做个农家媳妇也就心安理得了。”老妈妈听罢喜不自胜,当晚安顿姑娘和自己一同安眠。

夜里悄悄问仙女,可愿做她的儿媳妇。六仙女说;“凭妈妈作主。”老妈妈道:“姑娘喜欢大宝呢,还是二宝?”六仙女说:“两位哥哥都是好哥哥,妈妈作主吧!”老妈妈思量了半日,作难了。

按理说婚姻之事应该先兄后弟,只因这兄弟俩脾气不一样,老大忠厚老实,能忍能让,老二奸滑刻薄,遇事总要占上风。若将姑娘许给大宝,老妈妈怕二宝生出事来,因此,总拿不定主意。后来,老妈妈想了一条妙计:让他俩明日都进山砍柴,谁砍的多,回的早,就把姑娘许给谁。

二宝心眼多,天不明就起身,独自进了南山。南山上柴禾嫩,他估计一定砍得快。大宝却有意谦让弟弟,他故意将砍柴刀磨了又磨,太阳一竿高了才动身,进了北山,北山上柴禾老,他估计一定砍得慢。谁知他快刀斩干柴,没多大一会就砍了满满一担。他又故意等太阳落山才回到家里。不料二宝尚未回来,原来二宝钝刀湿木柴,临到昏天地黑,才砍回半担柴禾。

老妈妈说:“你砍得这么慢,那就让你哥哥拜花堂吧!”

六仙女笑了笑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从此,“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就传开了。然而,关于六仙女思凡寻夫这段事,却鲜为人知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常用的俗语,原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最早见于《孟子·离娄》,原文为:“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说,即使有离娄的好眼力,公输子的技巧,如果没有规矩,也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来……,那么,何谓“规矩”?

它与“方圆”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要想弄清这一问题,还要从“规矩”的最初含义说起。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著名的学者都谈及过“规矩”这个词,他们所说的“规矩”,指的是两种(类)制图工具:规为作圆用的圆规,矩为划方形等一类直角图形所使用的角尺类工具。故而有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么一句具有因果关系的俗语。

稍后一段时间,另一位学者尸佼,写了一本名为《尸子》的书,其中写道:“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文中所云之“倕”,传说是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黄帝或唐尧时代的能工巧匠。从尸佼的著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测量和作图的工具,懂得了“圆、方、平,直”等概念。

人们发现,在流传至今的汉代武梁祠的浮雕像中,有伏羲牛执“矩”,女蜗牛执“规”的造型,而且不止一处发现过这种造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规矩”一词的产生应当是很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