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景德二年(1004)年,辽(契丹)萧太后及辽圣宗率兵二十万南下,直抵宋之澶(chán)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宋真宗也亲临澶州作战。辽朝认为难胜北宋十万士气高昂的军队,宋真宗也有意用财帛换取和平,于是双方几经讨价还价,订立了“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向辽缴纳“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不得侵犯。澶渊之盟是辽宋实力均衡情况下的相互妥协的产物。这一盟约结束了双方持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两国关系进入了一种正常状态,经常互派使者往来。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四月,欧阳修以右正言知制诰的身份,陪伴契丹贺生辰的使者于都亭驿,并宴请使者。这是欧阳修第一次和契丹使者交往。至和二年(1055),即十一年后,欧阳修以右谏议大夫充任贺契丹国母生辰使,出使契丹,并“将持送仁宗御容(画像)”。此次出使本为给契丹国祝寿,谁知正在此时,契丹主病故,新主即位。于是欧阳修就由贺契丹国母生辰使改为贺登位国信使,于同年十二月到达契丹边界的松山。
时年四十九岁的欧阳修,前此虽遭诬陷,辗转多年任地方知州,但他早已以其道德、政事和文章成为名扬中外的人物,曾经知谏院、任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此时又正得到仁宗信任,所以契丹主对欧阳修是另眼相看,给予非常的礼遇,每次赴宴,必派其贵臣陈留郡王宗愿、惕隐大王宗熙、北宰相萧知足,尚父中书令晋王萧孝友四人陪伴,并对欧阳修说:“此非常例,以卿名重故尔。”这几位可不简单:宗愿、宗熙是契丹皇叔;北宰相萧知足是契丹官位最高者,而晋王萧孝友则是太皇太后的弟弟。连契丹的送伴使耶律元宁都说:“自来不曾如此一并差近上亲贵大臣押宴(陪宴)。”别的使者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因欧阳修名气大,所以给予特殊礼遇,可见欧阳修不仅在北宋已享盛誉,而且为契丹君臣所钦服。
欧阳修出使契丹,可谓载誉而归。嘉祐元年(1056)二月回到京城,向朝廷进献“北使语录”(出使的谈话记录),汇报了工作。从此,欧阳修几乎成了接待契丹使者的专家。从嘉祐元年至治平二年(1066)十年间,史有明载的,欧阳修曾多次陪契丹贺正旦人使“御筵于都亭驿”,由此足见他受朝廷的信任和与契丹人往来之密切。
欧阳修不仅多次陪伴契丹使者,而且还多次帮助朝廷妥善处理与契丹的关系。如嘉祐二年,契丹主派使者到宋朝来,专为求宋仁宗的画像。契丹这一要求,仁宗早已答应,但此时有大臣“欲拒而不与”。欧阳修认为不妥,于是上《论契丹求御容札子》,力陈“为国谋事者,必先明信义,重曲直,酌人情,量事势”,若自食其言以拒之,“甚非中国待夷狄之术”,此事虽小,但后果严重,“臣恐衅隙(两国关系裂痕)之端,自此而始。”因此事“上系国家利害”,故上书建议不可拒之,以免祸患而起。又如,据欧阳修儿子欧阳发等人口述:“契丹降人韩皋谟者,自言太叔(契丹主之叔父)使来(派使者来),言太叔谋取其国(发动政变),乞中国出兵为应。二府会议(在一起议论)其事,时有意主之者(有同意为其作外应者),将议从之。先公(欧阳修)争曰:中国待夷狄,宜以信义为本,奈何欲助其叛乱?使事不成,(契丹)得以为辞(以此为借口闹事)。主议者大笑,曰:迂儒,迂儒。公力争不已,遂止(未同意此事)。继而虏中太叔举事(叛乱)不成而死。”由于欧阳修的极谏力争,使宋朝免于卷进一场国际纠纷。足见欧阳修这个“迂儒”不但不迂腐,而且识大体、顾大局,洞悉事理。
欧阳修堪称一位契丹问题专家,为正确处理宋朝与契丹的关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