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6184300000170

第170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在黄州,物质生活匮乏,政治环境险恶,但他永远不可磨灭的,是其顽强不屈的执著精神。面对逆境,他没有颓唐,而是以“自娱”态度对待之。何谓“自娱”?他在《与子明兄一首》中作了回答:“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这种旷达、洒脱的心态,不时流露于其诗词之中。

如其《西江月》一词,词前小序云:“春夜蕲(qí)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溪桥上,解鞍曲肱(gōng,弯曲着胳膊)少休。及觉,已晓。乱山葱茏,不谓尘世也。书此词桥柱。”其词曰:“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宵(层云)。障泥(用以遮挡泥土的马鞯)未解玉骢(cōng,白马)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皎洁的月色)。解鞍欹(qí,倾斜)枕绿杨桥。杜宇(杜鹃)一声春晓。”小序即写得疏朗飘逸,极富韵致,宛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而词更写自己夜饮醉卧溪桥之上,拂晓醒来,溪水明月,春树鸟啼,仿佛进入仙境。小词反映了他在黄州旷放的生活,更展示了他坦荡、洒脱的内心世界。

再如其《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丘冷。”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这首抒写词人幽愤寂苦之情的作品,更表现了作者不同流俗的高洁品行。这种笔下无一点尘俗气的词境,正反映了词人胸中“无一点尘俗气”。其高洁、坦诚、美好的心灵世界,确为难能可贵。

尤能代表苏轼在黄州的思想情绪和人生态度的是其名作《定风波》。其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贬黄州已经三年。据《东坡志林》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看)田。”说明作者此次到沙湖去是为了看地,途中遇雨,有感而作。其词曰:“莫听穿林雨打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上片写遇雨的情景,作者不以风雨为意,大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并表明只要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应付一生之“风雨”。下片写回程中雨过天晴的情景。在作者看来,晴也好,雨也罢,均为外物,于己无关,表现出一种随顺自然的道家思想和无差别境界的佛家思想。此词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既是极普通,又是胸无滞碍的智者形象,充分表现了诗人不为忧患所动摇,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节操,和不随物悲喜的超旷情怀。虽不乏逃避现实的情绪,但其不惧忧患,忘怀苦乐的乐观精神和从容应对人生挫折的态度,亦颇为难得。

“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苏轼在黄州,抑或在其一生中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