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熙宁二年(1069)神宗任命王安石为相,正式实行熙宁变法,苏轼对此持反对态度。由于与新法不合,被迫远离朝政,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谤讪新政的罪名治罪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量移汝州。哲宗即位后,旧党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但苏轼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又得罪了旧党,再度被排挤,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苏轼又被当作旧党要员加以迫害,以“讥斥先朝”罪先后被贬到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儋州(海南岛)。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苏轼遇赦北归,结束了七年岭南流放生涯。是年七月病逝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虽然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特别是受打击迫害后,更是如此。苏轼在政治上主张革新,但同时主张“渐变”和“人治”,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关心人民疾苦,在各地方官任上都政绩斐然。苏轼为人耿直正义,才意迈峻,重节操;同时又放旷乐观,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具个性。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的文坛领袖,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其古文运动的理论与古文创作都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其文众体兼长:论说文立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充满诗情画意,形成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他的词在内容上对前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开拓,风格上又在婉约派的一统天地外别开豪放与旷达两派,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
苏轼幼年聪慧,然其父苏洵宦游四方,故其启蒙教育由其母亲程夫人亲授。
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大理丞程文应的女儿,知书识礼,深明大义。她不但教孩子们识字,而且常以古代仁人志士的事迹来鼓励孩子。苏轼八岁入乡校,老师是天庆观的道士张易简。三年后又从乡校回到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十岁时,母亲为他讲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有节操,“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终因党锢(gù)之祸而被宦官杀害。当时汉灵帝昏聩,大诛所谓“党人”。范滂为了不牵累别人而去自首,临行与母亲告别,他让母亲“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其母说:“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母亲讲到范滂,慨然叹息。苏轼在一旁听得也很受感动。他对母亲说:如果我做了范滂那样的人,母亲会同意吗?程夫人回答说:你能成为范滂,我为什么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呢?苏轼听了非常激动,“奋励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其母也十分高兴,说:“吾有子矣!”
苏轼学习非常用功,进步也很快。苏洵对其学业悉心指教,读书作文,专心致志。苏洵在《上张侍郎第一书》中说:苏轼和苏辙“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始学声律,既成,以为不足尽力于其间。读孟、韩(愈)文,以为可作,引笔书纸,日数千言……年少狂勇,未尝变更,以为天子之爵禄,可以攫取。”可见老苏对儿子的了解和自信。读书作文之外,苏轼还兴趣广泛,钻研琴棋书画等艺术,尤其喜欢书法和绘画。对于书法,他“幼而好书,老而不倦”;对绘画,他也到了“轻生死而重画”的程度。他日后成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墨竹派画家,都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的少年生活也并非只是枯燥的学习,而是丰富多彩的。在其后来的诗文中,经常回忆起这段田园生活的情趣:“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冈”(《戏作种松》);“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健如黄犊(dú,小牛)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送表弟程六知楚州》);“我昔在田间,但知牛与羊。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书晁说之〈考牧图〉后》)。他或东冈种树,或从人觅梨,或与群童堂下戏鸟,或与兄弟登高游水,或一边读书,一边放牛,这充满了乡间野趣的生活,对他人格、性情的形成,无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他二十一岁随父出川进京应试时,已是一位“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才子,在学识和修养两方面都相当成熟。他一举进士及第,名列前茅,当是情理之中的事。难怪其父苏洵在两个儿子金榜题名后,感慨万分地说:“莫道登科易,老夫登如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无名氏·史阙》)苏轼之所以登金榜易如俯拾草芥,恰恰证明了他是个难得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