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6184300000133

第133章 不平凡的青年时期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他出生于儒学仕宦之家,其父王益,是个颇有政绩的下级官吏。王安石青少年时代随父宦游四方,对社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任淮南节度判官。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屡求外任,先后出任鄞(jǐn)县令、舒州通判、知常州、提点江东刑狱等职,颇有政绩。仁宗嘉祐四年(1059)入京任度支判官,不满于国家的积贫积弱,立志“改易更革”,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措施,但仁宗、英宗均未采纳。神宗即位,王安石又任江宁知府、翰林学士等职。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任宰相,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免役、市易、保甲等法,以期富国强兵,巩固宋王朝的封建统治。但新法遭到因循苟且的旧官僚们的坚决反对,王安石曾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熙宁八年复出,又于熙宁九年罢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晚年退居金陵,信奉佛、道,以游山玩水、读书著述为事。宋哲宗元祐八年(1086)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文”,后世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列宁誉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进步意义。

王安石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反对西昆派,把文学看做政治斗争的工具,强调文章要明道,经世致用,重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其散文成就颇高,尤以议论文、墓志和“记”体成就最大,文字简洁、直抒胸臆,见解精深、结构严谨,形成雄健峭拔的风格,对宋代古文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诗成就最高。前期诗多反映社会现实,思想性强;而其咏物抒怀、酬答赠别的近体诗,风格独特,艺术上臻于成熟。其后期诗被称为“半山体”,亦称“王荆公体”,对江西诗派及南宋诗人颇有影响,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其词虽然不多,但意境开阔,“一洗五代旧习”。

有《临川先生文集》传世。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仕宦之家,其父王益,长期担任县吏、县令,州府幕僚之职,直至晚年,才得到一个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知州的职位。这样的家世,使他不可能通过门荫直入仕途,他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必须靠个人奋斗。

王安石十六岁时曾写过一首长诗《忆昨诗示诸外弟》,其中有云:“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坐欲持此搏轩冕(车子和冠冕,代指官职),肯言孔孟就寒饥……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从这首直抒胸臆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王安石只是想靠一支生华妙笔去博取功名,并未想到什么济世救民的大事业。次年,他随父到建昌军官任时,才猛然醒悟到:人生在世应有远大目标,遂以稷、契自期,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建立一番功业。

此后几年,他一直随父宦游,足迹踏遍长江流域,后来又南下广东,北上中原。丰富的阅历使他眼界逐渐开阔,对人生及社会问题的思索也愈加深入。在这数年的旅居生活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亲眼看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也朦胧地感受到社会问题之严重。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希望从古圣先贤那里找到治国的良方。他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他博览群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王安石《答曾子固书》)王安石的文章被曾巩看到,读之赞不绝口,于是遂将他的文章送给了文坛巨擘欧阳修。欧阳修多处为之延誉,使王安石这位年轻人在北宋文坛开始崭露头角。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二十二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第四名,当年即被任命为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正式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