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6184300000100

第100章 果敢刚正之气节

欧阳修从政四十余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一生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不愧为大宋之贤臣。任馆阁校勘时,因切责谏官高若讷而被贬为夷陵令;庆历年间,仁宗开言路,纳贤才,增设谏官,欧阳修“首预其选”,任左司谏,敢于犯颜直谏,支持庆历新政,被小人诬为朋党,遂写《朋党论》以斥奸佞,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事状》以揭露奸佞阴谋,为小人诬陷而贬知滁州;又曾力排众议不废麟州,反对回黄河水东流。欧阳修的一系列孤行之举,惹人不少,结怨颇多,然其直言敢谏,廉洁忠正,却颇得仁宗皇帝青睐。有一次,仁宗论及当世人才之事,眼盯着欧阳修说:“如欧阳某者,岂易得哉!”尝欲大用而未果。及欧阳修为河北转运使,面辞仁宗,仁宗再三叮咛:不要做长久任外职的打算,有事随时相告,不要以内外为意。欧阳修后入翰林院,一日,仁宗偷闲见御春阁帖子,读而爱之。左右告他是欧阳修所写,仁宗取读了宫中所有帖子,见其篇篇有意,叹曰:“举笔不忘规谏,真侍从之臣也。”此后,凡学士院所进文字,仁宗必问是谁所写,如是欧阳修之笔,“必详览之,每加叹赏”。欧公权知开封府,“一切循理”,即使是“贵戚犯禁令也必置于法”;即使有皇帝的诏命,他也有所不从,而且将犯罪者罪加二等。仁宗晚年,皇太子久久未立,欧阳修从国家大局出发,多次上疏请选立皇子以固天下根本,言词激切,最终说服仁宗立英宗为皇子。英宗即位后,太后垂帘听政,英宗称病不视事。身为参知政事的欧阳修又多次协调太后和英宗关系,使英宗得以亲政。

英宗亲政后,欧阳修作为辅弼之臣,遇大臣有事未决,他即据理力诤,谏官们在政事堂论事,欧阳修也“往往面折其短”。对此,英宗曾当面称赞欧阳修“性直不避众怨”。

欧阳修去世后,朝廷给他的《谥(shì)诰》中说:“盖太师天性正直,心诚洞达明白,无所欺隐,不肯曲意顺俗,以自求便安。好论列是非,分别贤不肖,不避人之怨诽狙(jū,窥视)嫉,忘身履(lǚ)危,以为朝廷立事。”《神宗旧史本传》也称:“修性刚直,处善恶,黑白明。遇事直前,不避机穽(jǐng,陷阱)。其放逐流离者屡(多次)矣,而复振起,志气犹自若也。”

王安石曾因欧阳修批评并擅止青苗法大为不满,但其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还是对欧公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说:“自公任宦四十年,上下往返,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zhūnzhān,困顿不得志)困踬(zh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有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这“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可以说是欧阳修立身行事的精神力量,显示了他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