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6184000000023

第23章 “我必须破釜沉舟”

1999年,丛培生再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自费赴英国留学。那年他34岁。对于一个英语基础本来不好,又长期不曾使用的人来说,去大不列颠读书,而且是传媒学硕士,在常人看来根本就是Impossible。更何况,他在当地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和令很多人羡慕的收入,更何况经过在中国新闻学院两年的学习,有了新闻工作理论的系统知识,在北京找到一份收入和前景都不错的工作并不是难事儿。但是丛培生给自己选择了另一条险路,选择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他再次把自己置身于艰难的考验中。

有的人出国是水到渠成,家里面攒下了足够的学费,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去上班,或者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出国深造。对丛培生来说,出国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条件并不成熟,他有现成的工作,经济上状况也不错,就是自己想拼一把,就是不服气。丛培生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候,也曾计划过自己的将来,想过留在北京,在北京做事,或者住在这里。但是真到了北京才发现,以这样的状态留在北京很难。要想将来在北京做出一点事来,自己还得上一个新高度,在北京可以读研,但是以丛培生34岁的高龄来说,读完研也不太好,在国内的研究生读一年,其他时间是去打工,并没有全面地提高自己,所以选择出国。

“我在事业上遇到了瓶颈,迫切希望自己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开拓自己的视野,尤其是增长国际见识。”那年,他30多岁。“当时最大的压力是语言。”正常报语言班是三个月,不超过六个月,为了不让自己有回头路,他一下子报了一年的,先把13万元人民币的学费交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可以学得慢,但是绝不能中途放弃。”印象最深的是入学考试,老师问他,你学完英语想做什么?“我想读研!一年时间够不够?”老师的回答是:“You have to work veryhard。”丛培生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听懂了英国老师语言背后的暗示:“你必须得非常非常努力,至少对英国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即使听到这样的回答,丛培生仍选择了破釜沉舟。“我当时为了不让自己有回头路,一下子报了一年的,在没有出国前,钱就先交了,学费是13万元人民币,比学哪一个专业学费都高,专业学费才10万多元人民币。当时把钱交了,自己心疼。因为当时听了许多例子,许多人去了学不下去回来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你可以学不成,但是中途不能回来。第一年你就得在那儿,你想回来你就觉得亏。”有朋友给他推荐了一所学校,在整个伦敦是一流的,而且这所学校学费比正规大学还要高,现在叫“aspect”英语学院,在伦敦中心的位置,确实质量特别好,而且是小班教学。每上一天课,学费是600元,昂贵的学费也是丛培生给自己设置的一堵墙,堵住他想后退想放弃的念头,每天想懈怠和不想坚持的时候,就会心疼已经花掉的学费怎么办,学校也和丛培生达成协议——不退学费的协议。

“说实话,刚开始根本听不懂。”但是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话,说起来容易,做着难。丛培生有一个从南昌来的女同学,二十七八岁,也是本科毕业之后去的。她报的课程是半年的。英国的电话卡类似中国的IP卡,一般一张卡是25镑,正常能够打一个多小时。南昌女孩去英国不久,买了第一张卡给家人打电话,但是电话拨通后,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这样哭了一个多小时,不知道是打给她丈夫,还是她的父母。极其的孤单,压垮了她,电话通了,除了哭,她什么也说不出,她承受不了。与丛培生住在一起的有一个大男人,30岁上下,家里面有妻子有孩子,在客厅里面和他聊天,聊着聊着,这个30岁的汉子突然间就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为了不让自己被孤独打倒,丛培生再一次逼迫自己,不让自己旷一天课和迟到一次,有一些人,旷课一次老想旷课,迟到一次老想迟到,因为确实太枯燥了。上这样的英语课,不像中国的英语课,教师会讲中文。英国教师在课堂上只说英语,一点中文都不会,有的时候会逼得人难受,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却总是说不清楚。为了学好英语,丛培生买了一个小收音机,天天插着耳机,练语言,听英语广播,听不懂也听,每天一个半小时也不跟人说话,就绕着公园转。付出总会得到回报。最终,他用了短短一年时间,通过了英国大学的英语水平考试,顺利进入了英国城市大学就读国际传播学专业硕士课程,获得了传媒学硕士的学位。

看来,之所以海归一族很多都能称之为民族的脊梁,因为这些人都经历过煎熬和历练,有着最坚韧的心理素质和最强的抗压能力。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够宠辱不惊、随机应变。

“我们是WWW,globalchineseedu,com,就是‘汉通天下’”,“我不是富人,不是有大把的钱需要投资的那种,只是想回国创业,做点事情!不然觉得对不起自己。”留学的经历,既给了丛培生多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也让他惊喜地发现,中国的崛起使得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与日俱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再加上奥运的机遇,“2008年是一场属于东方的-CHINA SHOW,汉语培训一定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汉语培训绝对是朝阳产业。”他眼光犀利、语气坚定地告诉我。

留学期间,丛培生不仅专心学习英语和传播学的专业知识,还对整个英国社会进行了考察,这也是出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在他看来,欧美发达国家总有一点叫板、挑战的意味,但是他们心里很明白,中国正在变得强大,汉语正在走向世界。然而,欧美国家的强大也是摆在那里的事实。“就说美国这个国家吧,如果你真正走出国门客观来看,它的强大真是无与伦比的。在各个领域,比如说我们学传媒学的,你感觉你不提美国就无法谈国际传媒,它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强大得很,就像好莱坞大片的气势。”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丛培生最后选择了对外汉语培训作为自己未来事业的主战场。

大势所趋: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全球化进程加快。

第三,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

在奥运会之后,学汉语的人数和对汉文化感兴趣的人数将呈几何级数上升。在奥运会期间,所有的媒体都会关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CNN、BBC、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他们的镜头、话筒都对着华夏大地。中国文化的底蕴、历史的故事等等都将是被炒作的话题。这样的一个时候,全世界的人们对中国的了解会加深,同时会激发更大的兴趣,想了解中华文化更深层的魅力,想掀开帘子看里面的内容。此时,学习中文的人数会有一个井喷式的迅速发展。丛培生看准了市场,便会义无反顾。这一点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商业嗅觉,更来源于他“闲不住”的性格。虽然,他并非这一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在国外设置招生点,将学生直接带到中国,进行小班授课式的汉语教学,却让人感觉非常新鲜。

“把汉语推广到全世界。”目前,汉通天下公司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设有办事处,采用组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地道的中国文化,“完全打破了一般课堂枯燥的模式,我们带着学生爬长城、听京剧、吃中国菜。”目前,汉通天下公司正准备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全世界。

在采访中,我想到了一个笑话,不少网友在学习英语的强压下,创造了“汉语四六级”的考试题,我随意举了个听力部分的例子:“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鳎目的喇嘛……”请问:

1,独白中二人什么关系?

A。敌对

B。仇人

C。冤家

2.独白中喇嘛打了哑巴多少下?

A。一下

B。两下

C。三下

他听后,笑声格外爽朗:“对,将来要让外国人回答我们出的题,不过可不能发毕业证书……”那一刻,我看到他的自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