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奔走在乡村
6181600000136

第136章 红色旅游:大盘时代到来

——经济遵崇系列报道之二

“今年夏天,就有300多重庆人来到桐梓租房避暑。”12月14日,记者在桐梓县采访时,县委宣传部的同志透出了遵义旅游产业发展的商机。

遵崇高速,领你跑遍黔北风光。

最耀眼的,莫过于以红遍全球的“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这个大品牌。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个“红色旅游基地”中,遵义赫然在列,在全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以遵义会议、长征文化为主题的这条线路也位列其中,在红色旅游上遵义势必大有作为。

市旅游局调研员、红色旅游专家黄先荣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遵崇高速公路的开通,盼望已久,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举足轻重,牵一发动全身,遵义旅游的最早最大市场是重庆。

据黄先荣介绍,还在10年前,遵义人就想做这篇文章,但囿于交通因素制约,那时节来遵旅游的重庆游客每年不过20万人,现在达到200万人,有着3000多万人口大都市的重庆,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大市场,遵崇高速公路的开通对遵义红色旅游将是一个震撼性的里程碑。

还在2000年的春节,原贵州省分管旅游的副省长郭树清就对遵义尤其是赤水的旅游作过指示,他认为遵义旅游在依托贵阳和本土之外,主要开拓川南和重庆才能做大。

重庆是全国包括南京、武汉在内的三大“火炉”城市,遵义的生态、气候资源是重庆所没有的。黄先荣说,从旅游的特性上讲,讲究的是差异性,重庆也有四面山、缙云山等,但遵义异质化的东西多,比如丹霞、喀斯特等,重庆人可更多的感受到遵义旅游异质文化。遵崇高速公路开通,于遵义人是个福音,对重庆人也是一件好事,这叫两得其便,皆大欢喜。

再则,遵崇高速路开通,把遵义旅游的“点”和“线”联系更紧了,以前卖的多是如“遵义会议会址”这样的“点”,路通后“点”“线”联起来了。比如,有了高速路,重庆游客可以在新站下车游三岔河,下娄山关可游娄山关战役旧址、周公馆、小西湖、海军学校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遵崇高速开通与贵遵高速公路复线的建设,会使贵阳—遵义—仁怀—赤水—泸州红色旅游精品真正连线,贯穿黔北旅游产品的不断完善,通达便利的交通网络,为红色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遵义与“成渝”经济圈联系越来越紧密,赤水还与成都、重庆形成了旅游三角洲,重庆无疑是遵义红色旅游扬帆远航的首发站。

不少重庆人说,遵崇高速,不仅让人更多的领略遵义的“红色旅游”,还有神奇的黔北风光招引着他们。

有这样一个事例,在赤水街头,悬挂四川牌照的车辆往来穿梭,许多四川游客把赤水当成了本省的领地。华灯初上时,游客只需花市内的出租车钱,就可非常方便地“出省”旅游一趟。遇到旅游高峰时期,许多省内来赤水旅游的游客都会被安排到九支的各大宾馆住宿。许多省内外客商把这些“亲密接触”称作“赤水现象”。

其实,这一现象岂只是赤水旅游日益升温的一个侧影,也是整个遵义市近年来与毗邻省市经济密切合作的一个缩影。前两年,遵义就与四川、重庆搞过“无障碍旅游”。赤水、习水、合江、泸州、古蔺等县市曾以联席会的形式合力打造“金三角”,先后已有四届。“要洗肺到赤水”也成为遵义生态旅游的代名词。业内人士说,我们可以从赤水的旅游发展中得到启示。

有“绿洲红城”美誉之称的神奇习水,处处景色美不胜收。境内有玉星观、七仙滩、天坛、燕窝岩、弥勒山、玉带缠腰、古镇雨后、丹岩如虹、山神迎宾、飞来石、无字天书、望仙石窟、鬼谷,妙趣横生、生态盎然的“中国丹霞谷”三岔河AAA级景区,是一个休闲纳凉、怡情养性的好地方。再有那烟霞长嵌沟、水上飞鸽林、幽谷小坝沟、岩寨小石林、双龙桃源洞等景观更是神秘梦幻,别有情趣,让人流连忘返。位于赤水河畔的千年古镇土城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红军长征的青杠坡战役中,后来成为党的两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邓小平,三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开国总理周恩来,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恒、叶剑英等七大元帅,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飙、张爱萍及上百位将军等开国元勋在土城青杠坡一线不到2平方公里的狭谷中与敌人鏖战实属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如此等等的旅游资源给习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再生活力。当地政府针对习水有资源、无投资的困难实行经营权、所有权“两权”分离,将三岔河这块生态宝藏在一定时期“零费率”出让经营,成功引进厦门金中达集团前来投资开发,成为贵州省旅游业开发的一种独特模式。今年以来,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已达2750多万元。旧城改造、西区开发、城市建设在工业、农业、旅游业同步发展的同时也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一个避暑天堂、天然空调、免费氧吧、绿色神秘、红色神奇、历史悠久、商贸繁荣的绿洲红城正在黔北大地、川南边陲、渝西近邻冉冉升起,红亦妖绕,绿也婵娟。走过绿洲红城,体验四渡赤水,传承长征精神,实现出奇制胜。神奇习水——绿洲红城是人一生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而遵崇高速的开通,会将习水人的梦想变得更加灿烂。

向着高速路的对接,遵义市政府着力寻找旅游开发的“牛鼻子”,按市场化运作,实施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法,对外招商。这几年来,遵义市一举推出了42个景区进行招商,这个大手笔引来了众多有意投资的客商。2004年7月,赤水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区一湖一河”景点实行“两权”分离,由张家界百龙天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万众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共同接手租赁经营,转让年限为50年。两家公司将在3年内投入2.5亿元打造赤水旅游。此次大规模的景区经营权转让,是国内旅游界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本与景区的成功“对接”。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遵义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抢抓机遇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建设特色旅游名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海龙囤、金鼎山、大板水、沙滩和双河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加快进行,使中心城区及其环线旅游取得明显进展。东线旅游茶文化、浙大西迁文化、民族文化的启动,城郊型乡村旅游的拓展,市内旅游企业内联外引和横向区域合作的推进,伴随高速路的开通,遵义大办旅游的足音显得更加亢奋。

(原载2005年12月27日《遵义日报》第二版)